中国古代礼制文化的影响
礼仪是人们在各个交际圈子里的行为准则和规范,一个懂礼仪的人往往能够得到他人的青睐。下面由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中国古代礼制文化的影响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中国古代礼制文化的影响
礼制在中国古代用于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
礼是一个人为人处事的根本。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标准。
礼是我国特有的文化现象,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世代相承的主要形态。历代圣君贤臣都将礼作为安邦定国、励精图治的主要手段。
礼制在中国古代是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作为典章制度,它是社会政治制度的体现,是维护上层建筑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与人交往中的礼节仪式。
礼制既是中国古代法律的渊源之一,也是古代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礼的起源
古人有言:“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故称华。”古代华夏族正是以丰富的礼仪文化而受到周边其他民族的赞誉的。早在孔子以前,已有夏礼、殷礼、周礼三代之礼,因革相沿,到周公时代的周礼,已比较完善。孔子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礼仪学专家,他把“礼”作为治国安邦的基础。他主张“为国以礼”,“克己复礼”,并积极倡导人们“约之以礼”,做“文质彬彬”的君子。孟子也重视“礼”,并把仁、义、礼、智作为基本道德规范,他还认为“辞让之心”和“恭敬之心”是礼的发端和核心。荀子则比孟子更重视“礼”,他着有枟礼论枠,论证了礼的起源和社会作用。他说:“礼者,人道之极也。”把礼看作做人的根本目的和最高理想,把识礼、循礼与否作为衡量人的贤愚和高低贵贱的尺度。因而他强调:“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管仲则把礼看作人生的指导思想和维持国运的支柱。他说:“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从这些思想家的言论中,不难看出,礼仪是适应调节人际关系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
我国古籍中,枟周礼枠、枟仪礼枠、枟礼记枠等就是最重要的古典礼仪专着。我国古代“礼”的概念,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大体可归结为三个层面:一是指治理奴隶制、封建制国家的典章制度;二是古代社会生活所形成的作为行为规范和交往仪式的礼制及待人接物之道;三是对社会成员具有约束力的道德规范(包括自身修养)。纵观我国礼仪内容和形式的演变与发展,可以看出“礼”和“德”不但是统治者权力的中心支柱,而且其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许多有广泛社会性与强大号召力的优良道德规范和人际交往的礼节仪式及生活准则,并且已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财富,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修养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中国古代礼制的特点
礼是中国古代社会较早确立的社会规范体系,其中以公元前1000年左右的周公旦主持制定的礼较为完善。这是一整套以外显的仪式与规范程序确定下来的处理社会关系的基本原则与方式,其背景是以血缘谱系为前提的宗法观念和等级秩序,基础是以宗法管理和道德约束为手段的德主刑辅之治。
中国传统社会以血缘关系作为社会纽带,以血缘亲疏确定行为标准,形成了以封建君主为最高家长的宗法式社会,并具有“亲亲”和“等级”的特点。前者重温情,有仁义,尚亲和;后者重身份,有规矩,尚恭顺。这样的社会存在必然要求社会治理以德为核心,以礼为载体,形成中华“礼仪之邦”的文化传统。
“礼制”作为社会规范的实施体系较多强调了实施的意义。“礼制”在价值层面上以德为核心,解决德和法之间的关系。在中国,“礼治”、“德治”,甚至“法治”都是治国的手段,这些都在与统治者去选择,因而任何的社会规范都成为有限的规范,即任何规范都不对权力者构成制约,这就使中国的“礼治”带上了“人治”的色彩。“人治”社会实质是社会对君权及权力群体的失控,不收控制的权力必然会乱法,“礼治”对此的实际解决必然是符合道德理想的对君王品格的期待与依赖。首先,礼以德为价值核心,历史上的德法之辨别,最终形成“德主刑辅”的模式。尽管德的内容随时而变,因人而异,但德治始终被强调,并通过科举考试而制度化“礼治”、“德治”成为中国文化的理想政治模式。其次,礼制所维系的等级秩序,以亲亲、尊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为处理社会关系的准则,确定了人的亲疏关系与等级名分,及各自相应的服御体秩、相处礼节,所谓爱有差等,长幼尊卑区分明确,稍有逾越便可视为违礼僭越。其三,对君王道德品质的期待与依赖是“礼治”的又一特征。就如儒家要求把正心诚意修身作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圣者为王必能安邦定国,匡俗济世。最后,在中国历史上理想中的礼治并未真正实现过,就算是先秦时法家的“依法治国”也远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法治,不过是形治而已。
因此,传统“法治”与“礼治”是一致的,都是在约束民众的自由,要求民众履行服从的义务。即便是“法治”,其实质也就是刑治,“矫上之失,诘下之邪,治乱决缪,绌羡决非,一民之轨,莫如法”的法治理想始终没在中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