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如皋的婚嫁习俗
如皋是个历史有名的名城,从古至今都出现了不少的历史名人,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南通如皋的婚嫁习俗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南通如皋的婚嫁习俗
旧时,如皋婚嫁礼俗繁琐,多封建迷信之举。
提亲又称“做媒”、“说媒”。媒人称“大宾”、“月老”。
访亲双方家长各自私访,着重了解品行脾气、身体条件、家庭经济状况等。
相亲媒人陪同男子给女方“看人品”,称“看相公”,女子多不出面,暗中窥看。
看人家媒人陪同女方母亲、姑嫂等人至男家观看,女方中意即在男家吃饭。否则,随时告辞。
压帖又称“发口喻”、“行草纸帖”。用草纸写女子的“生辰八字”,加一空白草纸,以示成双,再用红纸封皮,折成四边有口的方纸包,由媒人送至男家,压在圣柜上右方香炉脚下。三日之内家宅倘有碎碗破甑、夜间响合、孩童纷争之事,皆称“不祥”,即退帖,中止议婚。
算命合婚压帖之后,男方若举家“太平”,则请卜求签,算命合婚,看男女八字相合或相冲。
议婚经媒人斡旋议定,男方给女方金银首饰、礼金或高级衣物等,女方往往提出高要求,索取财礼。
定婚又称“下定”、“行小帖”,选择吉日良辰,由媒人陪同男子到女家行换帖礼,交换龙凤庚帖。定婚后,确认双方联姻关系,男家逢节送礼,女方适当回礼,节的次日接未婚女婿吃饭,商定喜日。
迎奁妆女方在喜日前1~3日内,将嫁妆搬至男家,以多为荣。嫁妆清单由媒人交男方主母点收。
铺床男家请一对三代齐全、家庭安泰及属相相合的夫妇,称“福佬儿”、“福太太”,帮助铺床、搀亲、送房。喜日前,“福太太”为新人缝被单,张帐子,在新房贴窗花、红双喜。铺床时,被中放若干红枣等干果,供孩童摸取。
迎娶结婚之日,男方用执事、乐工、花轿或车迎娶新娘。轿至女宅,鸣炮奏乐,女家上红枣茶、敬糕粽团。新郎登堂行祭祖礼,再行奠雁礼,向女方献花红冠戴。新娘于先一日沐浴、静卧、吃干食,花轿进门后起床,梳妆打扮。新郎至房门向新娘三揖,表示“亲迎”。花轿起程时,鸣炮奏乐。
拜堂轿至男家,鼓乐齐鸣,灯烛辉煌。花轿放在堂屋正中,公婆上下首分坐朝外,妆妈掀轿帘,“福太太”搀出新娘。依次唱拜天地、祖宗、尊长,新人互拜。拜堂完毕,新郎新娘入洞房。
合卺新房设开席,有的用傧相相陪,新郎新娘相饮“交杯洒”,新郎复出酬应宾客,新娘端坐床前方凳上,称“坐富贵”。有客看新房,由女宾相陪,敬红糖茶。
送房由“福太太”及妆妈在房内用贴红纸的筛子及红烛照新娘、照窗户,寓避“四眼人”(孕妇)及属相相冲之人。到选定的时辰,由“福佬儿”进房,由一对有“福”的人送房,“福佬儿”说吉利话。礼毕,福佬儿出房,由妆妈铺被置枕,枕边放红枣,给新郎次晨先吃,称“早子”,并分别叮嘱一番。然后退出,拉好房门。
开脸婚后次日清晨,妆妈进房送红枣子汤,用棉线将新娘脸上的汗毛捻去,称“开脸”。此后不称姑娘,一年之内通称“新娘子”。
看朝喜期次日上午,新娘的兄弟前来看朝,先进新房略坐,敬清茶、桌盒糕点后,看朝的人告辞。接着,新人向来宾行礼。
待新娘公婆以开席待新娘,入座的除新郎新娘,还有10多岁的姑娘。盘头倒酒说“鸽子”,上头菜时,新娘谢席。此席为形式,入席者仅象征性吃一点。
下厨结婚三日,新娘事炊。
回门多为3天回门,有的是满月回门。女家以筵席款待新女婿。午后,趁太阳未落回去,新娘从娘家用锡茶壶装糖回来孝敬公婆等尊长。
弥月结婚满月,女方兄弟清晨来迎请,并宴宾客。新娘子不满月不能到邻居家去串门,否则,被认为“毛脚姬”进门,视为不吉利。若有特殊事情非进邻家不可,要用“火叉”置于门槛上,给新娘子跨过,表示“烫毛脚姬”,可避忌讳。
会亲男家邀请女家及诸姻戚赴宴,男女两家诸亲互相认亲。交生:新娘在夫家过第一个生日,娘家须送寿礼,谓之“交生”,夫家摆酒庆贺。
清末民国初,如皋知识界曾提倡“文明结婚”,但未能推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旧的婚嫁习俗逐渐革除,提倡勤俭节约办婚事,诸如集体婚礼、新婚茶话会、旅行结婚等。但仍有一部分人操办婚事铺张浪费,有的竟索要高额聘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