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穿的鞋子叫什么
鞋子,穿在脚上防止脚受到伤害的一种物品,在人类文明史前期多为草鞋、布鞋,如今以皮鞋、运动鞋较为多见。但是你知道古代人穿的鞋子叫什么?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古代人穿的鞋子叫什么,希望能帮到你。
古代人穿的鞋子
古代鞋履也很有特色。从文献记载来看,最早的鞋履,不论以何种材料制成,都统称为"屦"。屦是鞋类的总名。周代设有"屦人"一职,隶属于天官之下,专掌王及王后所用的各种鞋履。如《周礼·天官》所记:"履人掌王及后之服屦,为赤舄、黑舄、赤繶、黄繶、青句,素屦、葛屦。"又《礼记·曲礼》记称:"户外有二屦,言闻则入,言不闻不入。……屦不上于堂,解屦不敢当阶,就屦跪而举之。"这里涉及到古代穿著鞋履的一些礼俗:
在桌椅等家具尚未出现以前,人们多采取席地而坐的生活方法,这种席子既是地席,也是坐席,到了晚上,又成了卧席,为保持席子的干净整洁,所以登堂入室必须将屦脱下,放在门外。按当时规矩,凡看到门口已放着两双屦时,表明屋里已有两人,为了表示对他人的尊重,只能在听到里面的人高声说话时,才可进去;进去前先将屦脱下,放在门口石阶之下;出来再穿时,必须采取蹲跪之势。这里所说的"屦",都是鞋履的通称。所以唐代孔颖达在《毛诗正义》中强调说:"屦人兼掌屦、舄,是\'屦\',为通名也。\'"
战国以后,"履"字替代了"屦",成了鞋子的通称。《韩非子.外储说》:"郑人有欲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汉书·郑崇传》记:郑崇被哀帝擢为尚书仆射,每当郑崇"曳革履"进见,"上笑曰:\'我识郑尚书履声\'。"这里的"履"就鞋履的通称。所以扬雄在他的《方言》一书中说:"?小㈠稹⒋郑?囊病P熨蛑?嘉街??自关而西谓之屦,中有木者谓之复舄……\'履\'其通语也。"
大约到了隋唐之时,本来专指"生革之鞋"的"鞋"字,又代替了"履"字而成了各种鞋子的通称。汉史游《急就篇》:"履?郑ǚ?糸)粗嬴窭贫。"唐颜师古注:"?旨唇裰??病?清曹庭栋在《养生随笔》一书中也说道:"鞋即履也,……今通谓之鞋。"这种称法一直沿续到现在,所以有布鞋、皮鞋、套鞋、旅游鞋等名称。
和衣服一样,古代鞋履也受礼的制束。在各种鞋履之中,最为贵重的鞋子叫"舄"。
舄是古代君王后妃及公卿百官行礼时所穿的一种鞋子。通常以葛布或皮革等材料为面,夏天用葛,冬天用皮;葛布是以葛藤纤维绩纺而成的布,因质地坚固,所用被用来制作鞋履。制作前也和皮革一样,被染成各种规定的颜色。
根据周礼规定,君王后妃及公卿百官所穿之舄,在不同场合,必须用不同的颜色,而且必须和穿著者所用的冠服相配。
王及诸侯所用舄色,有赤、白、黑三等,以赤色为上;王后命妇所用舄色,有玄、青、赤三等,以玄色为上。也就是说,天子在最隆重的祭祀场合,身上穿著冕服,脚下则用赤舄;而在同一场合,王后随王一起祭祀,身穿?衣,脚下则穿玄舄。所以郑玄在注释《周礼·天官·屦人》一节中说:"王吉服有九,舄有三等: 赤舄为上,冕服之舄;《诗》云\'王锡韩侯,玄褒赤扇。\'则诸侯与王同。下有白舄、黑舄。王后吉服六,唯祭服有舄,玄舄为上,?衣之舄也。下有青舄、赤舄。"唐贾公彦进一步考证说:王及诸侯,以自舄配韦弁、皮弁,以黑舄配冠弁服;王后则以玄舄配?衣,青舄配摇翟,赤舄配阙翟。在舄首正中部位,还缀有一个用同色丝织物纠合而成的"絇", 絇的两头各留一个小孔,用以贯穿绳系,穿著后将绳带 收紧,以免滑脱。据说在舄首置絇,除实用目的之外,还有拘束穿著者之意,以告诫穿舄首行为谨慎,要走正路,不要走歪路。郑玄在注释《周礼》一书中说:"絇谓之拘,著舄屦之头,以为行戒。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至于未成年者,履头通常无絇。如《礼记·玉藻》所谓:"童子不裘不帛,不屦絇"据宋人赵彦卫《云麓漫钞》一书中的解释:"屦之有絇,所以示戒,童子不絇,未能戒也。"因为童子尚未成年,所以不必像成人那样来拘束之。另外,在鞋帮与鞋底的连接之处,还加以一道用丝带制成的细圆滚条,名称叫"繶"。《周礼·天官》中有"赤繶"、"黄繶"等名称,郑玄注引郑司农语:"赤繶、黄繶,以赤黄之丝为下缘。"舄上施繶,为的是增加鞋履的牢度,特别像葛布一类的材料,组织比较疏朗,如果不用这道滚边而直接和鞋底缝缀,那么牢度则会大大降低,直到今天,人们在制作布鞋、皮鞋时,仍然采用这道滚边,不过很少有人知道,这道滚边在3千年前已经有之。繶在鞋履中虽然只占很小地位,但在古代仍然受到礼的制约,按周代制度,繶的颜色,必须视礼节轻重而定,而且还要和所穿者身上的冠服相配,否则就是失礼。另外在鞋口,也缀有一道滚条,名称叫"纯"。
舄和一般鞋履的不同之处,主要在鞋底,普通鞋底多为单层,而舄底则制为两层,上层用布底,下层则另用木料做成一个托底。这种做法是出于实用的目的,因为舄这种鞋子,主要是用于祭祀和朝会的,古代朝祭形式复杂,特别是祭祀,仪式 非常繁缛,行礼者需要站立的时间很长,舄下设置木底,就是为了避免穿著者站立时间太久而弄湿了鞋底,这对于一些祭坛设在郊外的"郊祭"来说,更为适宜。刘熙《释名·释衣服》称:"履,礼也,饰足所以为礼也。复其下曰舄。舄,腊也,行礼久立,地或泥湿,故木复其下,使干腊也。"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舄的出现,大约在商周时期,《诗经》中有不少关于舄的记载,如《豳风·狼跋》:"公孙硕肤,赤舄几几。"《小雅·车攻》:"赤芾金舄,会同有绎。"那是和当时礼服制度相适应的。
战国以后,其制一度失佚,到了汉魏时,则重新恢复。《后汉书·舆服志》记:"显宗遂就大业,初服旒冕,衣裳文章,赤舄絇屦,以祠天地。"《三国志·魏书·齐王芳传》:"夏四月庚戌,赐大司马文王衮冕之服,赤舄副舄。"可见在汉魏恢复了以衮冕祭祀的同时,也恢复了传统的局制。今从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像石上,即可看到穿着高底舄行礼的人物形象;这个时期的高底舄实物,在朝鲜乐浪汉基中也有出土,只是在舄首不见絇饰。
晋六朝沿袭古制,行礼之鞋仍然用舄,史书中有大量记载。到了北朝时,曾经有一些小小的变化,主要是以皮底代替了木底,因为当时皮靴特别流行,人们从皮靴之底受到启发,觉得它比原来的木底更为实用。然而到了隋代,又恢复用木底,以符合上古时所谓的"干腊之理",那纯粹是从尊重古制角度作出的考虑。《隋书·礼仪志》:"舄,……近代或以重皮,而不加木,失于干腊之义。今取干腊之理,以木重底。……凡舄,唯冕服及具服著之,履则诸服皆用。"具服就是朝服,可见在隋代,朝祭之服仍然用舄。
从唐代开始,百官朝服弃舄用靴。《旧唐书·韦斌传》记:"(韦)斌天性质厚,每朝会不敢离立笑言,尝大雪在廷者,皆振裾更立,斌不徙足,雪甚几至靴,亦不失恭。"这是当时官吏著靴上朝的实例。不过在祭祀时,仍然要穿舄,而不能用靴。从唐人杜佑所编《通典》等书中还可以看到,唐代帝王侍臣在最隆重的祭祀场合仍穿"赤舄",而后妃陪祭则用"青舄",与古制稍有不同。
宋代沿袭唐制,祭服用舄,朝服用靴。北宋末曾一度改制:祭服用舄,朝服用履。不久又恢复靴制。如《宋史·舆服志》记:"靴,宋初沿旧制,朝履用靴。政和更定礼制,改靴用履。中兴仍之。乾道七年,复改用靴。"然而祭祀之鞋依旧用舄,不曾有过更改。《东京梦华录》记皇帝"驾诣郊坛行礼"颇详,其中记道,皇帝到了祭地,则"更换祭服:平天冠二十四旒、青衮龙服、中单、朱舄。"朱舄就是赤舄。
与宋并存的辽、金及后来的元代,也都以舄为祭履。元代之舄形制考究,除保留原有的特色外,还在舄首加上了玉饰,并在舄帮上饰以花纹。《元史》中就有这方面记载。由于年代久远,这种祭鞋实物现在当然是看不到了,不过在当时的绘画作品中,仍然有所反映,譬如山西永乐宫三清殿元代壁画所作的天帝形象,脚上就穿著这种鞋履。明代不仅祭祀用舄,朝会也可用舄。并以舄色分别用途。如《明史·舆服志》记,皇帝郊祭、省牲、皇太子及诸王冠婚、醺戒等,著通天冠服,用自袜赤舄;朔望视朝、降诏、降香、进表、四夷朝贡、外官朝觐、策士传胪,穿皮弁服,用自袜黑舄。皇后受册、谒庙、朝会,则通穿青袜青舄,舄上以金为饰。
入清以后,帝王百官及后妃命妇祭祀朝会都穿靴子,舄制被废。
舄是古代贵族所用的朝祭之鞋。士庶百姓不参加朝会,当然不必备有朝履;但祭祀活动还是有的,只是仪式不像贵族男女那么复杂,行礼时间也不会那么长,所以履制比较简单。
在百姓所穿的祭鞋中,有一种鞋式比较特别,名叫"鞔下",也有作"晚下"的。它的形制和鞔有些相似,只有鞋底比舄薄些,流行于汉代,多用于妇女。汉扬雄《方言》:"中有木者谓之复舄。自关而东,复履其庳者谓之鞔下。"刘熙《释名·释衣服》:"晚下如舄,其下晚晚而危,妇人短者著之,可以拜也。"普通百姓在本族祠堂或家庙中进行祭祀,所穿祀鞋和婚嫁、冠笄及宴会等场合所用者相同,没有专门的祭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