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百科>历史典故>

草木皆兵的典故简介

时间: 蓝俊22 分享

  典故结构凝练,言简意赅,因而为文人雅士所青睐,频繁地出现在文学作品中。下面由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了草木皆兵的典故简介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草木皆兵的典故简介

  公元383年,基本上统一了北方的前秦皇帝苻坚,率领90万兵马,南下攻伐东晋。东晋王朝任命谢石为大将,谢玄为先锋,率领8万精兵迎战。

  秦军前锋苻融攻占寿阳(今安徽寿县)后,苻竖亲自率领八千名骑兵抵达这座城池。他听信苻融的判断,认为晋兵不堪一击,只要他的后续大军一到,一定可大获全胜。于是,他派一个名叫朱序的人去向谢石劝降。

  朱序原是东晋官员,他见到谢石后,报告了秦军的布防情况,并建议晋军在前秦后续大军未到达之前袭击洛涧(今安徽淮南东洛河)。谢石听从他的建议,出兵偷袭秦营,结果大胜。晋兵乘胜向寿阳进军。

  苻坚得知洛涧兵败,晋兵正向寿阳而来,大惊失色,马上和苻融登上寿阳城头,亲自观察淝水对岸晋军动静。当时正是隆冬时节,又是阴天,远远望去,淝水上空灰蒙的一片。仔细看去,那里桅杆林立,战船密布,晋兵持刀执戟,阵容甚为齐整。他不禁暗暗称赞晋兵布防有序,训练有素。

  接着,苻坚又向北望去。那里横着八公山,山上有八座连绵起伏的峰峦,地势非常险要。晋兵的大本营便驻扎在八公山下。随着一阵西北风呼啸而过,山上晃动的草木,就像无数士兵在运动。苻坚顿时面如土色,惊恐地回过头来对苻融说:“晋兵是一支劲敌,怎么能说它是弱兵呢?”

  不久,苻坚中谢玄的计,下令队稍向后退,让晋兵渡过淝水决战。结果,秦兵在后退时自相践踏,溃不成军,大败北归。

  这一战,便是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是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典故介绍

  草木皆兵,读作cǎo mù jiē bīng。把山上的草木都当做敌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出处:《晋书·苻坚载记》:“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森皆类人形,顾谓融曰:‘此亦劲敌也,何谓少乎?’怃然有惧色。”另见:“八公山上,草木皆兵”、“风声鹤唳,草木皆兵”。“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是个成语,八字连同可以,只用后四字也行,是形容人在十分惊恐之时,稍微有些风吹草动,就认为那些草是兵,便紧张害怕得要命,常形容失败者的恐惧心理。出自《晋书·苻坚载记》:“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类人形,顾谓融曰:‘此亦劲敌也,何谓少乎?’怃然有惧色。”

草木皆兵的典故简介

典故结构凝练,言简意赅,因而为文人雅士所青睐,频繁地出现在文学作品中。下面由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了草木皆兵的典故简介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草木皆兵的典故简介 公元383年,基本上统一了北方的前秦皇帝苻坚,率领90万兵马,南下攻伐东晋。东晋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上一篇:沧海一粟典故

下一篇:差强人意的典故

精选文章

  • 沧海一粟典故
    沧海一粟典故

    沧海一粟[cāng hǎi yī s],此成语出自于宋朝苏轼《前赤壁赋》中,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其含义:大海里的一粒谷子。比喻非常渺小,微不足道。

  • 沧海桑田典故
    沧海桑田典故

    沧海桑田:沧海,大海;桑田,种桑树的地;泛指农田。意思是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比喻人世间事物变化极大,或者变化较快。下面由学习啦小编给

  • 才高八斗的典故
    才高八斗的典故

    才高八斗,比喻文才高超的人。那么才高八斗有哪些典故呢?下面由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才高八斗的典故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才高八斗的典故

  • 不足挂齿的典故
    不足挂齿的典故

    不足挂齿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b z gu chǐ,意思是不足:不值得;挂齿:说起,提到,挂在口上放在嘴上讲。数不上,不值得一提。谦虚的用词,常用来形

24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