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百科>历史典故>

续弦的典故由来大全

时间: 邱惠844 分享

  古代男子丧妻再娶称之为续弦,弦就是琴弦,琴的弦和人的婚姻能有什么关系呢?这要从春秋时候说起,从一个叫做俞伯牙的著名琴师说起。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续弦的典故由来,希望你喜欢。

  续弦的典故由来

  话说俞伯牙善于抚琴,有很多的仰慕者,他的妻子就是其中的一位。在俞伯牙抚琴的时候,他的妻子经常坐在一边如痴如醉地倾听,两人的夫妻关系很和谐,突然有一天,俞伯牙的妻子得了一场大病,俞伯牙焦急万分,亲自寻医问药,端茶送水,悉心照料,常常衣不解带。但是他妻子的病终究没有好转。在妻子弥留之际,她对伯牙说:“相公,我还想听听你的琴声。”俞伯牙含泪答应,他慢慢走了出去,取琴回来,放在妻子的病榻旁边的琴桌上,收拾好哀伤的心情,他的手开始熟练地触碰着琴弦。俞伯牙心想这可能是最后一次为妻子抚琴,于是他不知疲倦地弹了一曲又一曲,渐渐进入如痴如醉的境界。正在这个时候,突然“嘣”的一声,有一根琴弦断了,俞伯牙惊讶万分,急忙往病榻上一看,原来自己的妻子已经咽气多时。俞伯牙走了过去,嚎啕大哭,从此他将这把琴包裹起来,不再抚琴。就这样过了一年,俞伯牙始终没有从亡妻之中走出来,他经常独自一人抚着断了弦的那把琴,暗暗落泪,十分憔悴。他的家人不忍心看到伯牙长此下去,于是就给他说了一门亲事,希望能以此冲淡他的忧伤,岂料遭到伯牙的断然拒绝。经过家人的再三劝说,伯牙才算同意考虑一下这门亲事。到了女方家中,俞伯牙始终无精打采,有一句没一句地回答着女子家人的问题。忽然,女子家父说道:“我的女儿十分仰慕您的琴艺,能否为她弹奏一曲?”俞伯牙心中一动,默默站起来,施了一礼,回到家中,将那把断了弦的琴重新接上了弦,带到女方家中。他将琴默默放好,手指轻碰琴弦,不由地想起了自己的妻子,一时眼中含泪。那位相亲的女子一直在默默地观察着俞伯牙,看他如此地爱着自己的妻子,可以看出他是一位钟情之人,又听到他的琴声如此美妙,不由心中欢喜,一曲完毕后,女子立即答应了这门亲事。从此以后,俞伯牙经常为她弹琴,慢慢走出了丧妻的阴影,两人的生活十分美满幸福。因为这个故事,人们将男子亡妻后再娶称为续弦。

  人死如灯灭,就算生前再恩爱,人死之后也是万事空空。俞伯牙虽然和前妻琴瑟和鸣,但是面对新的妻子,他的生活还是要继续过下去。虽然有点薄情,但是活着的人不能为了死去的人而放弃美好的生活。

  续弦俞伯牙简介

  伯牙,姓伯,名牙,又作伯雅。战国时的音乐家,曾担任晋国的外交官。生卒年已不可考。春秋时期晋国的上大夫,原籍是楚国郢都(今湖北荆州人)。经过考证,伯牙原本就姓伯,说他“姓俞名瑞,字伯牙”是明末小说家冯梦龙在小说中的杜撰,而在此之前的《史书》与《荀子》、《琴操》、《列子》等书中均为“伯牙”。东汉高诱注曰:“伯姓,牙名,或作雅”,现代的《辞源》也注曰:“伯姓牙名”。伯牙是当时著名的琴师,善弹七弦琴,技艺高超。既是弹琴能手,又是作曲家,被人尊为“琴仙”。《荀子·劝学篇》中曾讲“伯牙鼓琴而六马仰斜”,可见他弹琴技术之高超。《吕氏春秋·本味篇》记载伯牙鼓琴遇知音钟子期,后来钟子期意外去世,伯牙失去知音,破琴绝弦终生不再鼓琴的故事。《琴操》记载:伯牙学琴三年不成,他的老师成连把他带到东海蓬莱山去听海水澎湃、群鸟悲鸣之音,于是他有感而作《水仙操》。琴曲《高山》《流水》和《水仙操》都是传说中伯牙的作品。后人以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为题材还创作了琴歌《伯牙吊子期》。历代文献关于伯牙的记载颇多,最早见于荀况的《劝学》篇:“昔者瓠巴鼓瑟,而沉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用夸张的手法极言其音乐演奏的生动美妙。在《吕氏春秋》和《列子》中,记载有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一直为后世所传诵。据《吕氏春秋.本味篇》记载: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泰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时而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鼓琴,洋洋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摔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而《列子·汤问》的记载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思,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操》、《乐府解题》记载有伯牙学琴的故事:著名琴家成连先生是伯牙的老师,伯牙跟成连学了三年琴却没有太大的长进。成连说自已只能教弹琴技艺,而其师万子春善移情,便带伯牙去东海找万子春请教移情之法。可伯牙到了东海,并未见到万子春,只看见汹涌的波涛,杳深的山林和悲啼的群鸟,伯牙心中豁然一亮,感慨地说:“先生移我情矣!”于是创作水仙操。伯牙是春秋战国时代楚国郢都(今湖北荆州)人。他虽为楚人,却任职晋国上大夫,且精通琴艺。

  俞伯牙知音典故

  伯牙从小就酷热爱音乐,他的老师成连曾带着他到东海的蓬莱山,师傅说是找仙师,便走了许久。伯牙见老师还不回来,就沿着一条小路找师傅。发现了一个美丽的地方,便弹出一首好曲。这时师傅突然出现,说:“好啊!仙师被你找到了!”师傅带他领略大自然的壮美神奇,使他从中悟出了音乐的真谛。他弹起琴来,琴声优美动听,犹如高山流水一般。虽然,有许多人赞美他的琴艺,但他却认为一直没有遇到真正能听懂他琴声的人。他一直在寻觅自己的知音。

  伯牙抚琴“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流传千古,“知音”一词因此传诵。据载有一年,伯牙奉晋王之命出使楚国。八月十五那天,他乘船来到了汉阳江口。遇风浪,停泊在一座小山下。晚上,风浪渐渐平息了下来,云开月出,景色十分迷人。望着空中的一轮明月,伯牙琴兴大发,拿出随身带来的琴,专心致志地弹了起来。他弹了一曲又一曲,正当他完全沉醉在优美的琴声之中的时候,猛然看到一个人在岸边一动不动地站着。伯牙吃了一惊,手下用力,“啪”的一声,琴弦被拨断了一根。伯牙正在猜测岸边的人为何而来,就听到那个人大声地对他说:“先生,您不要疑心,我是个打柴的,回家晚了,走到这里听到您在弹琴,觉得琴声绝妙,不由得站在这里听了起来。”

  伯牙借着月光仔细一看,那个人身旁放着一担干柴,果然是个打柴的人。伯牙心想:一个打柴的樵夫,怎么会听懂我的琴呢?于是他就问:“你既然懂得琴声,那就请你说说看,我弹的是一首什么曲子?”

  听了伯牙的问话,那打柴的人笑着回答:“先生,您刚才弹的是孔子赞叹弟子颜回的曲谱,只可惜,您弹到第四句的时候,琴弦断了。”

  打柴人的回答一点不错,伯牙不禁大喜,忙邀请他上船来细谈。那打柴人看到伯牙弹的琴,便说:“这是瑶琴!相传是伏羲氏造的。”接着他又把这瑶琴的来历说了出来。听了打柴人的这番讲述,伯牙心中不由得暗暗佩服。接着伯牙又为打柴人弹了几曲,请他辨识其中之意。当他弹奏的琴声雄壮高亢的时候,打柴人说:“这琴声,表达了高山的雄伟气势。”当琴声变得清新流畅时,打柴人说:“这后弹的琴声,表达的是无尽的流水。”

  伯牙听了不禁惊喜万分,自己用琴声表达的心意,过去没人能听得懂,而眼前的这个樵夫,竟然听得明明白白。没想到,在这野岭之下,竟遇到自己久久寻觅不到的知音,于是他问明打柴人名叫钟子期,和他喝起酒来。伯牙大笑。道:“你真是我知音啊!”于是两人便结为兄弟。一起约定来年的中秋再到这里相会。

  和钟子期洒泪而别后第二年中秋,伯牙如约来到了汉阳江口,可是他等啊等啊,怎么也不见钟子期来赴约,于是他便弹起琴来召唤这位知音,可是又过了好久,还是不见人来。第二天,伯牙向一位老人打听钟子期的下落,老人告诉他,钟子期已不幸染病去世了。临终前,他留下遗言,要把坟墓修在江边,到八月十五相会时,好听伯牙的琴声。[2]

  听了老人的话,伯牙万分悲痛,他来到钟子期的坟前,凄楚地弹起了古曲《高山流水》。弹罢,他挑断了琴弦,长叹了一声,把心爱的瑶琴在青石上摔了个粉碎。他悲伤地说:我唯一的知音已不在人世了,这琴还弹给谁听呢?”

  两位“知音”的友谊感动了后人,人们在他们相遇的地方,筑起了一座古琴台。直至今天,人们还常用“知音”来形容朋友之间的情谊。

  两人千古传诵的诗篇: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续弦的典故由来大全相关文章:

1.数典忘祖的典故由来

2.传统节日的由来和典故

3.历史成语典故的由来

4.一字之师的典故由来

5.关于多米诺骨牌的由来

续弦的典故由来大全

古代男子丧妻再娶称之为续弦,弦就是琴弦,琴的弦和人的婚姻能有什么关系呢?这要从春秋时候说起,从一个叫做俞伯牙的著名琴师说起。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续弦的典故由来,希望你喜欢。 续弦的典故由来 话说俞伯牙善于抚琴,有很多的仰慕者,他的妻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关于推敲的典故大全
    关于推敲的典故大全

    推敲一词,比喻写作时逐字逐句思考的过程,用来比喻做文章或做事时,反复琢磨,反复斟酌,那么推敲这个词语是怎么来的呢?推敲的典故又是如何,以下

  • 春蚕到死丝方尽典故
    春蚕到死丝方尽典故

    春蚕到死丝方尽出自晚唐诗人李商隐作品《无题》,就诗而论,这是一首表示两情至死不渝的爱情诗。然而历来颇多认为或许有人事关系上的隐托,以下是

  • 愚人食盐典故大全
    愚人食盐典故大全

    愚人食盐的故事是佛家寓言,出自《百喻经》,那么故事是说了些什么,又教会我们什么道理呢?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愚人食盐典故大全,希望

  • 草木皆兵的典故大全
    草木皆兵的典故大全

    草木皆兵出自《晋书苻坚载记》,意思是把山上的草木都当做敌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那么草木皆兵的典故说了些什么呢?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精

2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