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嬴姓的由来_百家姓嬴姓的起源
赢姓,中国姓氏,现今嬴姓人在江苏、山东、云南、北京、河北、福建、浙江等19个省份均有分布。接下来由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百家姓嬴姓的由来,希望大家喜欢!
嬴姓由来
“嬴”是一个古老的姓,始于尧、舜时期。《史记》载:“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修。女修织,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大业。大业娶少典之女,曰女华。女华生大费,与禹平水土”。伯益“佐舜调驯鸟兽,鸟兽多驯服,舜赐姓嬴氏”。伯益得姓后,担任了重要官职,成了舜的重臣。
但据段玉裁等训诂学家考证,嬴姓应始自皋陶(先秦偃和嬴为同一姓),伯益为皋陶长子。秦祖为伯益,据西周早期秦公墓出土石磬刻有“高阳有灵,四方以鼐”,证明秦祖伯益明为高阳氏颛顼的后代。且《左传》载皋陶为高阳氏八恺之一。西汉《史记》中所载嬴姓内容为孤证,且《史记》中甚至连西周末期的共和行政的记载都被证明为伪(据出土战国的清华简《系年》),则西周早期秦公墓(秦公一号大墓)的记载远较西汉的《史记》可信。且三皇五帝至于夏商周秦,极为重视贵族血统,刘邦以一介平民代秦建立汉朝,其后世为了提高正统性,篡改删节太史公之《史记》,污蔑贬低嬴姓。
舜帝禅位于禹后,伯益被任命为执政官,朝政。禹晚年欲效尧舜禅让之例让位给伯益,伯益却谦让不就,隐居于箕山(在河南登封市境内,其与嵩山山脉隔登封城和颍河相望),后于夏启六年病死。大禹崩后其儿子夏启继位,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世袭君主制国家夏朝。夏朝建立后,夏王启也没亏待元老伯益,分封他的大儿子大廉为葛国国君,葛国传至夏朝末年被商汤所灭,至西周初年又复国,后被周朝“三恪”之一的宋国所灭。伯益次子若木被夏王启封为徐国国君,都城为徐城(今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历四十余国君,后被吴国所灭。
相传,伯益善于畜牧、狩猎,并发明了凿井之术。在舜帝时就担任“虞”的职务,掌管山林川泽。据《尚书·舜典》载,佥向舜帝推荐益作“虞”,“管上下草木鸟兽”。《凤洲纲监会纂·虞纪》载:“益为朕虞,治山泽”。
伯益生子二人,一曰大廉,实鸟俗氏;二曰若木,实费氏。子孙或在中国,或在夷狄。伯益之玄孙费昌在夏桀时,去夏归商,为汤御,败桀于鸣条。
自太戌以下,大廉玄孙中衍之后,遂世有功,以佐殷国,故嬴多显,遂为诸侯。
至非子,受周孝王封为附庸,续嬴氏祀,定居于秦地,史称嬴秦。及后,非子的六代孙嬴开救周有功,受周平王封为诸侯,是为秦襄公,成了秦国的缔造者。嬴秦历经三十余世、六百余年的传承,特别是穆公嬴任好、孝公嬴渠梁、昭襄王嬴则等明君励精图治的积淀,嬴秦势力日益壮大。至始皇嬴政,并六国、统天下,书同文、车同轨,被誉为“千古一帝”,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中央集权封建制王朝。
秦朝建立以后,始皇帝嬴政将据说是鬼谷子所撰写的《战国琐事》以及儒家经典学说烧掉,在后世的文化典籍中,《战国琐事》常被认为是战国真正的战争史的一部巨作,像历史上的流星,一闪而过,据说其中有上古八大姓氏的传说。
殊及秦亡,嬴族式微。同时,各为当政者而呼的史家、书家,也屡有抹黑嬴秦历史的偏见厥词。为趋吉避祸,部分族人被迫改以他姓。秦代之后,嬴姓后裔中正史可考者二人:西汉嬴公及东汉嬴咨。
至明朝末年,谱载有武举嬴启高。明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二月,参与平定奢崇明、安邦彦、安孝良之乱,功成,嘉封骠骑,诏命复嬴姓。后参与阻击张献忠起义,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阵亡于绵州(今四川绵阳)沉香铺,明帝追念其功勋,授以其子嬴洲(字步海)锦衣千户,世袭龙营守备(即镇守龙场营的武官)。至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嬴洲请辞世袭,解组归川。后本支嬴氏族人即定居于川黔交际之地,至今近四百年。
嬴姓迁徙
伯益之后嬴非子原居西犬丘,周孝王时为其息马有功,受封于“秦”(今甘肃天水市清水县)。
周平王时,秦襄公因救国有功,率兵护送周平王迁都洛邑,从此,秦国作为周的诸侯国。其后,秦之都治沿天水、渭水、渭河东迁,先后以西垂、秦邑、汧邑、汧渭之会、平阳、雍城、泾阳、栎阳、咸阳为都。如今西北诸省的秦川、秦岭之名,由此而来。
川黔嬴启高系嬴姓分布图 现川黔两地嬴氏一支,原籍“古秦圣地”天水,后居湖广省黄州府麻城孝感乡猪市坝(今属湖北省麻城市),明朝万历年间迁徙平越(贵州福泉)。
1621年,嬴启高领兵出征,转战川黔。受封镇守复地,遂落居川黔交际赤水河畔的马蹄滩狮子大田。后嬴洲受封袭龙场营守备,其后嗣分居于四川马嘶乡的姚家坪、高坡、黄莺沟、半坡;马蹄乡的龙打沟、营屯、墙院、石岗、磨子塘、青杠寨;兴文县的大坝;贵州的鸡鸭寨、箐口、卧泥河、马路河、者把坳等地,生息至2015年,已近四百年。
嬴姓郡望
“郡”是行政区划,“望”是名门望族,“郡望”连用,是姓氏起源的地域标志,或指郡中为众人所仰望的贵显家族。通常是作为一个追根溯源的里程碑。“郡”是由春秋战国到秦代几百年间逐渐形成的地方行政区划。秦统一六国后,推行了“郡县制”,汉至隋唐继承了秦代的郡县制,但是具体的郡县划分有所不同。 姓氏郡望的产生的社会基础——传统门阀制度起源于西汉,形成于东汉,盛行于魏晋南北朝,到唐朝,门阀制度衍变为姓氏郡望之说。郡望门阀的现象,延续了古代以氏论贵贱的传统;列出姓氏的郡望也使姓氏在发展繁衍的过程中,有了比较清晰可寻的主流与支流脉络。历史上,一般姓氏都有多个郡望,说明它们是由古代同一个或几个“根”上在不同的时期衍生出来的“分支”。
近现代,海内外寻根热再度兴起,姓氏郡望成为人们追寻家世渊源、联宗认亲、谒祖朝宗的重要依据,寄托对故土先人的眷恋之情。溯嬴氏发展历程,自伯益得姓,至非子食邑西犬丘,而后秦都九迁,其地域均在今甘肃陕西一带无误。而在千百年间,无论是食邑封侯、还是之后问鼎九州,嬴姓都是这片土地唯一的主人,而这一时期,也无疑是嬴氏最辉煌的历史阶段。以此定郡,名正言顺。
我系旧谱昭穆图载:吾祖启高“原郡天水,又名西秦,启高祖之父系湖广黄州府麻城县孝感乡猪市坝人氏”,旧时家神牌位有书“咸阳堂上”,所指地域均与正史相符。但因历史建制沿革的变迁及地域称谓的交替,长期以来,族人的口耳相传中对嬴氏郡望存在四种称谓:天水郡、西秦郡、咸阳郡、陇西郡。所均是同一地域,但因为表述不同,容易造成误解。
值续修族谱之机,族人再议郡望确名一事,详查考证、统一说法当属必要。
1、西秦(秦州):正史中未见西秦载为地名,而是通指公元385-431年间陇西鲜卑族在秦国故土之西建立的政权数民族政权(五胡十六国之一),其名称与前秦、后秦一样,均仅因地域在秦国故地,而与我嬴氏无人文联系。旧谱谓“原郡天水又称西秦”,西秦当指天水的民间俗称,以附注的方式说明天水所概地域。秦州为天水别名,其名称始于三国魏文帝,比天水晚,且从未制郡。古代郡名有官方标准的统一称谓,当以史据为凭;且考虑与后世他族政权区别,故西秦与秦州均不宜称作正式郡名。
2、咸阳:咸阳为秦始皇建立秦朝时的都城,属嬴氏彰显时代末期的活动地域,秦朝时属内史直管,历史上也从未列入郡名。今日所称咸阳郡,乃是韩国地名(韩国庆尚南道西部的一个郡)。综合历史真实和明确识别两个角度考虑,咸阳也不宜作为郡望使用。
3、陇西与天水:以郡制考证嬴氏望地,秦朝时属陇西郡,汉代属天水郡(又称秦州,三国魏文帝黄初元年,分陇右置秦州,得秦州之名)。
从前后两个郡地域范围来看,虽然陇西置郡在先,但天水的管辖地域更吻合嬴氏的主要活动区域。再结合郡望产生的历史及姓名郡望定名的规律:郡望之说著于唐朝,且多以汉晋时建制为郡名;更有旧谱“原郡天水”之说,从历史推敲和谱志传承两个角度相互佐证,嬴氏郡望确定为“天水郡”。
猜你喜欢:
百家姓嬴姓的由来_百家姓嬴姓的起源
上一篇:百家姓尹姓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