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房地产新政策总结范文
2017年房地产新政策总结范文
房地产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也是地方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增加的重要来源。下面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房地产政策总结,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房地产政策总结范文1
20XX年上半年,为进一步巩固和扩大调控成果,中央及地方政府针对商品房和保障房双管齐下,调控政策继续升级和深化。20XX年上半年,为进一步巩固和扩大调控成果,中央及地方政府针对商品房和保障房双管齐下,调控政策继续升级和深化。为进一步抑制商品房需求,行政、经济手段并用:
近40个城市实施限购,600多个城市出台房价控制目标;上海、重庆房产税试点改革“靴子”落地,住房转让营业税调整;货币政策持续收紧,信贷政策更加严厉。为确保1000障房建设落实到位,土地、资金、制度多管齐下:保障房用地单列;加大保障房建设财政投入,鼓励多渠道筹集资金;保障房建设实行责任制,建设信息公开。土地政策继续调整完善:坚持和完善土地出让招拍挂制度,确保保障房用地供给,商品房用地供应计划也有明显增长。
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升级和货币政策的继续趋紧,使得20XX年上半年房地产市场出现积极变化。根据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百城价格指数”对100个城市的全样本调查数据,“国八条”出台后的2-5月,商品住宅价格平均环比涨幅明显缩小,环比上涨城市个数在减少,环比下跌城市个数在增加,房价快速上涨势头得到遏制,表明政策调控的效果正在逐步显现。
20XX月的“国十条”出台后,已有北京、深圳、苏州等部分城市出台“限购令”。20XX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八条”,扩大限购范围、加大限购力度,要求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若不含拉萨共计35个城市,简称“35个大中城市”)和房价过高、上涨过快的城市要在一定时期实行限购措施,对本地户籍家庭拥有2套及以上不得再购买,非本地户籍家庭拥有1套及以上住房、不能提供当地纳税或社保缴纳证明的不得购买住房。
截止目前,已有约40个城市出台限购措施,严厉程度略有差异,其中北京要求非本地户籍无房家庭提供“连续5年”缴纳社保或纳税证明,是本轮限购措施中要求最为严厉的。
今年“国八条”中首次提出制定房价控制目标,表明中央政府调控房地产市场从通过行政手段宏观调控上升为直接调控房价。根据“国八条”要求,20XX年各城市人民政府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目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和居民住房支付能力,合理确定本地区年度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已有600多个城市出台房价控制目标2,但大多数城市的目标是房价涨幅不高于GDP及收入增幅,多与GDP及收入增长挂钩,仅有长春提出使房价收入比(住房套型标准按60平方米计算)控制在5。8以内的合理区间,是少数在房价控制目标中提出“房价收入比”目标的城市,北京的目标是“新建普通住房价格稳中有降”,是仅有的提出“降房价”的城市。西安市在住建部的要求下,将房价控制目标调整为“新建住房价格增长幅度低于当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3。5个百分点”,是首个调整房价控制目标的城为加大政策的贯彻执行力度,加强对地方政府落实调控政策的检查,4月份,国务院派个督查组,对东北、华北、华东、西北、华南的16个省区市就贯彻落实国务院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情况开展专项督查。
专项督查重点内容有下几个方面:
1、本年度保障性安居工程的资金、土地落实情况,以及相关建设计划的进展情况;
2、房地产交易营业税、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等差别化税收的征管情况;差别化信贷政策的执行情况;
3、执行限购的城市,其限购政策的执行和实施情况;
4、省级人民政府对市级人民政府的约谈问责机制等。
带队组长级别最高的是住建部部长姜伟新,除住建部和国土资源部两大与房地产直接相关的部门外,其他的组长也多为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国家发改委、税务总局、银监会、监察部等多个部委的副部级官员。规模之大创历次楼市调查之最,彰显中央政府坚定房地产调控的决心。
房地产政策总结范文2
20XX年“全国两会”16日正式落下帷幕,两会期间,楼市议题倍受舆论关注,而楼市更是自春节过后火爆连台,一直被作为楼市风向标的两会,究竟传递出什么样的楼市政策信号呢?下面小编为您一一解读。
1、央行、银监会:首付低至20%2月2日,央行、银监会宣布,在不实施“限购”措施的城市,居民家庭首次购买普通住房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原则上最低首付款比例为25%,各地可向下浮动5%;对拥有1套住房且相应购房贷款未结清的居民家庭,为改善居住条件再次申请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购买普通住房,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30%。
2、财政部:契税减半、营业税减免2月19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以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出通知明确:
家庭唯一住房:
面积为90平方米及以下的,按1%的税率征收契税;
面积为90平方米以上的,按1。5%的税率征收契税;
家庭第二套改善性住房:
面积为90平方米及以下的,按1%的税率征收契税;
面积为90平方米以上的,按2%的税率征收契税;
个人将购买2年以上(含2年)的住房对外销售的,免征营业税。
3、央行再降准,释放7000亿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XX年3月1日起,普遍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降准以后银行后续资金将更加宽裕,房贷环境有望继续宽松,购房者压力持续降低,现阶段积极入市是比较明智的选择。
4、企业购房抵扣增值税3月5日上午9时,国务院作政府工作报告宣布,全面贯彻实施“营改增”,将所有企业新增不动产所含增值税纳入抵扣范围。表示企业购置不动产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金,降低企业的不动产持有成本。
5、去库存“王炸”,房贷利息抵税
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就“财政工作和财税改革”等相关问题答记者问,在谈到个税改革问题时,楼继伟表示,新体系下房贷利息、教育和抚养子女费用将可抵税。所谓“房贷利息抵税”,是指允许那些拥有自己房子的纳税人通过他们的主要住宅(或第二住宅)担保的贷款所付的利息来减少他们的应税收入。
6、政府加大信贷支持,助力去库存《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完善支持居民住房合理消费的税收、信贷政策,住房刚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因城施策化解房地产库存”也就是说今年,政府在租赁土地出让制度和税费费率和征收方式上可能会有新的政策出台,鼓励房企盘活存量、促进去化,这也将是外来人口城市置业的绝佳时机。
7、政府鼓励农民工进城买房《政府工作报告》提到“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这表示政府鼓励农村人口城镇化转型,农民工进城政策配套将开始逐步完善,此举将会促进城市商品房需求量快速增长。
房地产政策总结范文3
20XX年上半年,中国楼市的走向让人难以捉摸。一线城市政策收紧、热点城市房价扶摇直上调控风声四起、小城市出大招去库存、开发商疯狂抢地屡现地王、购房者摇摆不定……
有人说,此时的中国楼市正站在分叉路口。不论好坏,无关喜好,只为还原这半年来走过的路,房天下特此推出20XX年半年中国楼市白皮书。路途漫漫,下个半年,楼市会走向何方?
20XX年已经过半,回顾过去的半年,全国楼市持续升温。20XX年的房地产政策种类繁多,涉及金融、公积金、税收、城建、土地等方面,其中比较突出的仍是三四线城市的去库存政策以及一二线热点城市的调控政策。今年上半年都出台过哪些新政呢?让我们一起来回顾吧!
金融政策:降准、下调首套房首付比、上调公积金存款利率、调整公积金缴存比例。
20XX年3曰1日,降准:普遍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20XX年2月2日,央行下调首套房首付比:在不“限购”的城市,居民首次购买普通住房的商业性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为25%,各地可向下浮动5个百分点。
20XX年2月21日,上调公积金存款利率: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存款利率将统一按一年期定期1。50%存款基准利率执行。
20XX年5月1日,调整公积金缴存比例:适当降低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凡缴存比例高于12%的,予以调整,不得超过12%。
税收政策:降契税、营业税、营改增
20XX年2月22日,调整房地产交易环节契税:个人将购买2年以上(含2年)的住房对外销售的,免征营业税。
20XX年2月22日,营业税优惠政策:90平方米及以下住房减按1%的税率征收契税,90平米以上减按1.5%征收契税。
20XX年3月23日,全面实施“营改增”:建筑业和房地产业适用11%税率,二手房税率仍按5%征收,实际税负负担减少。
房屋新政、土地政策。
20XX年5月4日,鼓励个人出租房,允许商业房改租赁住房:国务院常务会议共推出四项举措,分别从房源、公租房货币化补贴、税收优惠以及市场规范方面,给予住房租赁市场支持。
20XX年2月23日,减少土地储备规模,叫停土地储备贷款:要求自20XX年1月1日起,各地不得再向银行业金融机构举借土地储备贷款。
鼓励农民工进城买房因城施策去库存
三四线城市为了去库存,制定购房补贴政策,鼓励进城上学、结婚、养老的农民工在城市购房。除此之外,各地因城施策,不断加大去库存力度。
海南、河南、内蒙古、重庆:凡市场上商品住房存量较大、可以满足安置房源要求的地区,一般不再审批新的商品住房开发项目。
甘肃、福建、青海、河南:原则上不再新建公租房,通过收购库存商品房或长期租赁住房作为公租房。
陕西、山西首套房最低首付20%;江西鼓励以租代售;江苏加大棚改力度;四川、黑龙江推“购房补贴”助推楼市;吉林省取消住房限购限贷;云南打出去库存“组合拳“;辽宁出“新15条“,全力去库存。
限购限价多措并举加大楼市调控力度
一二线楼市高烧不退,各地纷纷采取限购限价等多种政策,不断加大楼市调控力度。
北京通州区商住限购,商业办公项目不再对居民出售。
廊坊首付比例不得低于30%;上海二套普通房首付不低于五成;深圳贷款首付比例最低4成,非深圳户口社保1年提高至3年。
苏州限定房价涨幅;南京发布“最严限涨令“,首套房认房又认贷;武汉、青岛下调公积金贷款额度;江苏要求落实差别化个人住房信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