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榜样演讲稿
优秀的演讲稿是演讲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古诗词以其独特的魅力,能很好地为演讲增色增彩。下面小编整理了部队榜样演讲稿,供你阅读参考!
部队榜样演讲稿篇一
尊敬的各位领导、战友:
大家好!
我叫xx,xxxx年12月入伍,现为xx中队三班上等兵。今天,很荣幸能有这个难得的机会,跟大家说一说我们身边的英模——xx。十年如一日的坚持,xx在平凡中创造了不平凡的成绩。我想,这可以称作闪光的平凡。在这闪光的平凡背后,是xx极度认真的生活态度。这种态度,在对待战友的真情里,在对待工作的执着里,更在对待人民群众的大爱里。
对战友们来说,xx是一位好兄长。我来自xx,参军入伍来到千里之外的xx,这是我第一次离开家乡。带着对故土和父母的思念,我投入了新兵连紧张的生活。以前在家的时候不觉得,离家以后才发现对父母的依恋是那么的强烈。就像那首《想家的时候》唱的:想家的时候很美好,家乡柳就拉着我的手;想家的时候有泪水,泪水却伴着那微笑流。那段时间,我感觉很孤独。有一天,xx来到我跟前,问我:“想家吗?”,我回答说不想,因为我担心被人笑话。xx笑着说:“别说假话了,我是过来人,我当新兵的时候,经常想家。想家是正常的,没有什么难为情的。来,我这里有一张电话卡,你拿去给家里打个电话吧。”我接过电话卡,拨通了家里的电话。当电话那头传来爸妈熟悉的声音时,我再也控制不住,泪水决堤而出。我电话打了半个小时,也哭了半个小时。挂了电话,xx走过来,拍了拍我的肩,说:“人都有这一关,过了这一关,才会长大。男人要对自己狠一点,习惯了就好了。”我想,xx的这番话,是我真正长大成人的催化剂。对待新入伍的战友,xx一直以来都是用亲人般的温暖,帮助我们熬过那段思乡心切的岁月,扶着我们成长。
xx有很多荣誉,但这些荣誉从来都不是他骄傲的资本和进取的负担。他以平常心态对待鲜花和掌声,将每一个荣誉都作为取得新成绩的更高起点。对待工作,xx兢兢业业,十年如一日,这是他最为可贵的品质之一。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xx教我们叠被子。对新兵来说,叠被子是一件麻烦事。要将被子叠成六面十二角的豆腐块,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为了应付检查,我们几个新兵采用了一个常用的办法,就是给被子上洒水,洒水可以让蓬松的被子变硬,方便叠出整齐的侧面和棱角。但代价也比较沉重,那就是在寒冬腊月裹着湿被子睡觉,我们几个新兵因此感冒发烧。这些小动作当然逃不过xx的眼睛,他将我们几个新兵叫来,狠狠批评了一顿:“你们知不知道为什么要叠被子,不是教你们投机取巧,而是要磨练你们的耐性和意志。你们不会叠,我来教。以后谁还敢再往被子上洒水,谁就别想再盖被子!”此后,xx每天早上手把手地给我们示范:摊开被子、对折、分格、整形,挑角……在他眼里,被子有了生命;在他手中,被子成了艺术品。洒在被子上的,不再是普通的水,而是xx的汗水。后来,我发现,叠被子的那种专注和执着体现在他工作的方方面面:上千种器材装备的参数,他密密麻麻地记在笔记本上,倒背如流;他整理的器材库,整齐划一,水带接口总是在一条直线上;出操训练,他总是最先就位,最后休息……,从此,我也明白了xx当初那番话的真正含义。每当我畏难退缩的时候,xx叠被子时那专注的神情就会浮现在我眼前,给我力量,催我上进。我也懂得了,军人,骨子里应该是执着,血液里应该有坚韧。
xx胸中,是全心为民的赤子情怀,是情系群众的无边大爱。
对于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xx总是慷慨相助,但是一提起自己的父母,xx却满怀愧疚。“自古忠孝难两全”,由于中队执勤任务繁重,自己又是队里的业务骨干,许多工作离不开自己,xx经常几年时间难得回一次家,去看看体弱多病的父母。奥运安保期间,xx老家几次打来紧急电话,告之父亲已住院,病情十分严重,希望他能回去探望。此时,向来非常尊重和孝顺父亲的xx犯了难:回去吧,正是奥运安保攻坚战的关键时刻,自己的队里的骨干,说什么也不能拖后腿;不回去吧,万一劳苦一生的老父亲有个三长两短,自己就连最后一面都见不上,内心将会愧悔一辈子。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他决定留在队里,坚守奥运期间xx执勤保卫第一线。
这就是xx,一位我们身边的平凡英雄。平凡中,他带给我们感动;平凡中,他为我们竖起了学习的榜样。
谢谢大家!
部队榜样演讲稿篇二
近日,驻守在湖北省荆门市城南郊区的武汉铁路局区段技术作业站——荆门南站的60多名退伍军人职工,在车站党总支开展的暑运立功竞赛活动中,争当安全生产排头兵,展现了退伍军人良好素质形象。为干部职工群众树立了榜样。
针对车站退伍军人职工多、涉及车站各个工种岗位,在车站运输生产中充当着“主力军”的角色。在开展暑运活动中,该站退伍军人职工及党员群众决心做识大体、顾大局的工作模范,积极带头立足岗点、勤于奉献。这个车站为确保今年暑运立功竞赛活动富于实效,坚持从占近全车站总人数70%以上的退伍军人职工中入手,以“确保安全强素质,退伍军人展风采”为主题活动入手,以促进各项工作、解决实际问题出发,充分带动他们发扬“退伍不褪色、吃苦耐劳、勇于奉献”的精神,围绕他们所在的工作岗位情况,把当前开展的暑运立功竞赛活动结合起来,号召全站退伍军人积极投身到暑运安全生产中去。该站退伍军人职工在暑运生产一线作先锋,当好主力军,积极在工作中争当“安全上的哨兵、生产上的尖兵、技术上的精兵、行为上的标兵、素质上的强兵”,在车站各项工作任务中形成了兵帮兵、兵带兵、老兵教新兵的浓厚活动氛围。使退伍军人自觉地在生产一线带头学业务、学技术、强素质、展风采。
今年以来,该站退伍军人职工及党员群众共防止各类事故达二十多起,奖励表扬达十多人次,为车站的安全生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发挥了在车站的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
部队榜样演讲稿篇三
盛夏时节,记者夜宿在海拔4617米的青藏兵站部五道梁兵站,真切体会到高原官兵的艰辛与不易。
晚饭刚过,月牙儿爬上昆仑山。一阵急促的哨声突然响起,兵站官兵闻令而动,全副武装,冲出楼外列队紧急集合。月光下,大风掀开了列队官兵大衣的衣角,飞沙打在脸上。
“兵站装上了远程指挥可视系统,像这样的战备拉动,青藏兵站部机关可随时抽点。”指挥拉动的兵站领导介绍。以往常说“兵站兵站,住宿吃饭”,如今的兵站不光是“天路”汽车兵食宿的驿站,还是守卫青藏铁路和当地安宁的“桥头堡”。
拉动结束回到宿舍,官兵给记者介绍起了新营区。营区内锅炉房、制氧站、健身房、俱乐部一应俱全。虽然生活条件改善了,但在五道梁,风雪易斗,缺氧难改。
五道梁兵站地处昆仑山与唐古拉山之间的风口,大风常刮、飞雪不断,即使是7月仍旧寒冷漫长。记者刚到这里便有了头重脚轻之感,并很快发展为头疼。一名老兵提前给夜宿兵站的记者“打预防针”: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地区,空气含氧量不到内地50%,冬季夜里风大,含氧量更低,对于刚上高原的人来说,特别难熬。
怕记者单独睡觉出现危险情况,兵站领导特意将记者安排在炊事班寝室。
“先吸点氧。”一进屋,班长郭利兵拧开了床头的氧气阀门,将氧气管递了过来。记者看到,每名战士的床头都装有这样一个装置。战士们说,每天晚上难以入睡时,就吸一会儿氧缓解不适。夜渐深,记者越发感到头像炸开一样疼,喘不上气,呼吸变得急促起来。郭班长拿来红景天口服剂,服过后尝试趴在床上用枕头压着头,但难受劲儿还是不见缓解。
郭班长说:“我们在这儿服役多年,夜里也经常睡睡醒醒,头疼气喘是常事儿。”
战士们纷纷支招:把背包带紧紧扎在头上,压迫减痛;把枕头垫高,用鼻子和嘴巴一起呼吸……
“在这里大家有什么心愿?”和大家聊天当中,对于这个问题,战士们陷入短暂的沉默。还是郭班长先开了口:“身在高原当兵,不能回家照顾家人,祝愿脑瘤手术后的父亲能尽快康复,身体平安。”士官况德祥说,盼着怀孕的妻子能顺利生产;士官赵江说,期待忙完这段时间的保障任务后回家结婚……
“海拔高,矢志强军的追求要更高;氧气缺,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能缺。”这是写在五道梁兵站墙上的两句话,更是刻在官兵心底的信念。
在这躺着都是奉献的地方,官兵不仅要透支身体,甚至还面临着牺牲生命的考验。2013年,兵站一名干部刚从内地订婚休假回到格尔木,还没适应高原环境他就急着赶回兵站,结果就在当天发生心脏猝死,永远地离开了。
数字无言,但震撼心灵。青藏兵站部部队上高原执勤61年来已有780多名官兵在高原献出了宝贵的生命,2000多公里青藏线,平均2.5公里就有一名军人壮烈倒下。
窗外,夜寒星澈,明月高悬。对记者来说,这是一个刻骨铭心的夜晚,严重的高原反应让人难以入睡。可对戍守在这里的官兵来说,记者的“这一夜”,不过是他们年复一年、千次百次中最为普通的一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