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青春期孩子说话的诀窍
青春期的另外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孩子不愿意和父母交流、沟通。这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比如孩子觉得父母的观念过时了,没有共同语言,这个就需要父母去尝试了解和欣赏孩子的世界,不要总觉得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下面学习啦小编整理了与青春期孩子说话的诀窍,供你阅读参考。
与青春期孩子说话的诀窍一、孩子为什么常说“不晓得”?
有一位妈妈问:我有时问孩子一些问题,他直接就说不晓得,不知为什么?
维尼:看来孩子可能不愿意和您沟通啊,请举个实际例子。
妈妈:最近有个老师打学生耳光的事,我和他交流了下,问如果他是这个学校的校长,他会怎么办。他居然说:先消灭证据,再在学校内部处理那个老师。
维尼:呵呵,他说得也有道理啊,现实中校长确实可能会这样做的。您觉得他不应该这样想吗?。
妈妈:但这是否不是正向思维啊? 是不是应该引导孩子正向思维啊?
维尼:您说的是正统的思维方式。但一味遵循正统,思想就被束缚住了,可能是僵化的,没有创造性,而且有时不符合变化的实际情况。
妈妈:嗯,那就是说这种讨论就应该各抒己见。我给他说应该先带老师去给那个被打的学生道歉。
维尼:您的说法也是有道理的,符合一般的道德要求。不过本来也允许百花齐放,而且现实也比较复杂,没有唯一答案。鼓励孩子有自己的见解,他才爱思考,才爱说出自己看法。如果他说一个观点,您觉得与主流思想不符合,就直接批驳,他就不愿意说了。
妈妈:看来是我一直灌输自己的看法,所以孩子才常说“不晓得”啊!
与青春期孩子说话的诀窍二、孩子愿意和我聊天啦
一位妈妈的儿子上初一,在我这里长期咨询。在我看来,妈妈理解和尊重孩子做得不错,很多事情处理得都很得当,但为什么孩子现在和妈妈交流越来越少了呢?妈妈想聊天时他就忙着干自己的事情,不理妈妈,甚至妈妈一说话就比较烦,不大愿意和妈妈聊。难道是因为青春期?
后来妈妈讲了一些具体的事情,从妈妈的讲述中我发现了两个问题。
有一次,孩子说有个实习老师(大学本科)留校了(当地很好的初中),孩子觉得奇怪,怎么他能留校呢?妈妈马上说:实习老师也是大学生,怎么不能留校呢?孩子不做声了。其实父母的话就是堵住了沟通的渠道。父母应该先去理解和肯定孩子说法中合理的方面,因为这所中学一般要求有五年的教学经验,所以本科生能留校确实是少见的。孩子说一个事情时,如果在父母那里得到共鸣,孩子感觉说得高兴,就会越来越愿意和父母交流;相反,如果父母一上来就否定,孩子觉得“堵得慌”,多次下来,自然选择不交流了。毕竟,谁爱自己找堵呢?
还有一件事情,孩子说有个老师水平一般,他上课的时候很多同学都不爱举手。妈妈一看说到举手的问题,就马上问孩子:你举不举手?这里有一个背景,就是老师曾反映孩子上课时不爱举手,所以,妈妈一看机会来了,想趁机教导一下举手的问题,结果孩子一下识破了妈妈的意思,不想继续说了,一句话把妈妈堵回去了。
这就是妈妈的问题所在。她总想着借机去影响孩子,改变孩子,但是青春期的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不想听妈妈的说教,所以一旦意识到妈妈要开始说教了,容易引起反感,停止交流。如果每次都觉得不舒服,孩子就不想理睬父母了。
其实这也是人的一个普遍心理,也不仅仅是青春期独有的(只不过青春期表现突出而已)。我和一个朋友交流聊天,他喜欢一上来就找我不合理的地方来批驳(每个人的观念自然有不合理的地方),结果每次都搞得不愉快,最后我索性不去找他交流了,谁愿意给自己添堵呢?!
所以,我建议妈妈少去想着影响孩子,真正地放下自己的想法,去倾听孩子的话,先使孩子愿意和父母聊他的事情,保持沟通渠道的畅通。在这之后,再逐渐发挥影响力,方式是先理解肯定孩子,再提出自己的看法。
过了两个星期,妈妈高兴地告诉我,我的建议有了神奇的效果。她真正放下了,不想着去灌输、影响孩子,而是去倾听孩子,现在孩子很愿意和父母聊天,那轻松的语气就像和他同学聊天一样随意自然(之前总说爸爸妈妈老土)。而且亲子关系有了改进,有次妈妈不小心搞坏了孩子的东西,他也不像以前那样生气。而且也能帮助妈妈做家务了,以前这是妈妈想培养的,却一直没有成功。(当然,这个妈妈以前其他方面都做得很好,所以,一点改变,就产生了看似神奇的效果。)
与青春期孩子说话的诀窍三、理解肯定带来的快速转变
一位初二女孩的妈妈在我这里咨询,女孩表现很逆反。通过交谈,我发现妈妈有一个问题:凡事都是要从自己,从老师的角度去劝说孩子。比如,孩子本来一直第一,最近考试得了第二名,就被老师罚站。孩子说这个事儿,妈妈第一反应就是:老师也是为了你好啊!孩子白了她一眼,不再说话了。妈妈这话就是给自己添堵。
其实此时,首先应该理解和肯定孩子:这个老师的确有些变态啊!太过分了.......等孩子“气”顺了,再尝试让孩子理解老师:老师可能太年轻,没有经验,可以原谅他吗?.......
妈妈恍然大悟。她说以前还真没有从这个角度去想过。从此转变方式,首先去理解和肯定孩子。只是过了一个星期,和孩子的沟通就进步很大,孩子甚至和妈妈探讨起她喜欢的男生的事情了。说到底,孩子也想有一个可以诉说秘密的人啊!
先全部放下自己的想法,去倾听,去理解和肯定孩子,并不是说不去影响、改变孩子。而是放下之后,等沟通顺畅了,亲子关系好了,再以恰当的方式去影响孩子,那时效果更好。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