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演讲与口才 > 口才技巧 > 谈话口才 >

古人高超的劝说艺术

时间: 杨杰1209 分享

  人都不是傻子,我凭什么要听你的?其实,正因为人是有思想,有头脑的,才给劝说提供了可能。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关于古人高超的劝说艺术,欢迎借鉴参考。

  让别人改变主张,听从你的建议,这是一件很难的事。初中语文课本中的《公输》、《曹刿论战》、《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和《愚公移山》,这几篇文章,都涉及到了劝说的问题,很有意思,文章表现的古人高超的劝说艺术令人拍案叫绝,难以忘却。

  楚国要攻打宋国,墨子风尘仆仆,前往劝说;齐国要攻打弱小的鲁国,鲁庄公勉强要参战,作为草根一族的曹刿虽不在其位,但坚信“肉食者鄙”,挺身而出,劝谏鲁庄公不要鲁莽行事,帮助鲁庄公战胜了强大的齐国;弹丸之地的安陵进入了不怀好意的秦国的视线,贪得无厌的秦王诡计多端,想占领安陵,面对这种局面,唐雎在劝说无效的情况下,以死相拼,保住了自己的国家;邹忌从自己和徐公比美中发现了问题,劝说齐威王纳谏;愚公要搬走太行王屋山,智叟前往劝说,结果没有成功,还成了反面教材。细细研究这些人物和故事,对于我们有很多需要借鉴的地方。

  劝说要注意分析清楚各种情况,针对不同的形势和人物,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方式得当,就会有一定的效果,就能到达目的。

  一、利用正当名义

  名义总是具有给予希望、刺激功名欲并诱发对新生活的向往的魔力。它对后悔的人和寻找奋斗目标的人都能起到激励作用。

  二、颠倒黑白

  一旦常规性逻辑被弄混,人的思维就会产生错误,失去判断能力,这是人们普遍的心理特点。以打破对方逻辑思维结构为目的的诡辩不应该受到常规逻辑的约束。

  三、利用数字提高可信度

  即使是令人难以信服的内容,只要列出“以调查和客观事实为基础的”具体统计数据,就可以大大提高可信度,因为很多人都十分迷信数据。记住,最好精确到小数点以后,如“99.9%”。

  四、揭其短处

  虽然是讨论,可一旦升级为近似口角的争论,就难以找出解决的办法。这时与其使用正当的语言进行理论,不如直接攻击对方身体、能力、地位上的缺陷。这种方法虽然有些卑鄙,但在争论中不进则退,取胜才是最重要的。

  五、不要贪小失大

  有句谚语说“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比喻为贪小利而失大益。有时必须临机应变、主动丢掉芝麻。如果只顾着避免眼前的损失,可能会导致日后无法弥补的大损失。只顾眼前利益就可能丢掉全局,即所谓的贪小失大。所以要具备丢掉芝麻的勇气。

  六、注意劝说的方法和态度

  因为劝说的对象不同,目的不同,在劝说的方法上就不一样。曹刿直谏鲁庄公,邹忌讽谏齐王,唐雎死谏秦王,智叟嘲笑讽刺愚公。这些人,相尽千方百计,就是为了到达自己的目的,实现自己的理想。有的借故事讲道理,有的单刀直入,有的委婉含蓄,有的据理力争。

  七、一定明确劝说的目的

  劝说的目的不同,所采取的措施就不一样。曹刿劝说鲁庄公不要盲目出战,墨子劝说楚国不要攻打宋国,邹忌劝说齐王要学会纳谏,智叟劝说愚公停止挖山。这些目的,有的是别人给定下的,象唐雎;也有的是自己设定的。完成这些目标,是有很大难度的。正是因为任务艰巨,事关国家利益,有的事关国家存亡,所以需要耗费脑筋,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有的甚至要忍辱负重。

  八、必须看清所劝说的对象

  上面提到的这些人物,面临的形势不同。楚国攻打宋国,齐国攻打鲁国。秦国侵占安陵,形势危急,他们所面对的都是君王。劝说君王一般来说比较困难,因为君王有自己独特的思维,大多有霸气,傲气,不可一世,象秦王、楚王。可墨子和唐雎,就不得不面对。而曹刽劝说的鲁庄公和邹忌劝说的齐威王,又是另一种情况。这两个君王,性格和气势和秦王、楚王不可同日而语。上面提到的故事中,劝说者和被劝说者是上下级关系,有的虽不是上下级关系,但是地位有一定的悬殊。如何劝说这些君王,这些使者确实需要高度的智慧,和非凡的才能。说话要分对象,特别是劝说更要掂量好对象啦!

  九、开诚布公,坦成相待

  曹操大兵压境,东吴何去何从,急需孙权早做决断。如何让主公听从自己的正确建议,《资治通鉴·赤壁之战》中鲁肃一番推心置腹的话感人至深。“今肃可迎操耳,如将军不可也。”鲁肃不遮不掩,开诚布公,我鲁肃可以投降操曹操,但是将军您不可以。“何以言之?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将军迎操,欲安所归呼?”我鲁肃投降后说不定还能混个小官做,将军您呢?你让曹操怎么安排你?刘琮可是前车之鉴啊。人都喜欢听真话,真诚的话才是最感人的,也最容易让人接受,果然,孙权听后大受感动,“诸人持议,甚失孤望。今卿廓开大计,正与孤同”。

  十、讲明利害,由听者自己做出选择

  应朝廷之命,则祖母无人供养,孝心难尽;辞不就职,又遭朝廷责备,甚至有性命之忧。怎样才能摆脱这两难的尴尬处境,就需要说话人有高超的语言艺术。《文选·陈情表》中李密在做了充分的铺垫之后,讲出了如下道理:“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而报养刘之日短也。”一段简单、朴实的事实叙述,却为晋武帝算清了一笔账,如果你同意我奉养祖母,祖母又能活多长时间,即使你有失,也只是小失;而用这个小失,你换来的是什么呢?我李密几十年的忠心报答,一个宽厚、大度的仁君形象,以孝治天下的光辉榜样,这真是惠而不费。利害关系如此明了,稍有头脑的人自会做出选择,而劝说者的目的也自然达到了。

  十一、巧妙设喻,委婉讽谏

  给皇帝提意见可不是小事,批龙鳞,逆圣听,弄不好不仅会丢官罢职,而且会殃及生命,甚至株连九族,因此劝说皇帝就非得讲究点儿艺术技巧。《战国策·齐策·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邹忌不愧为一个聪明的臣子,“千古臣谄君蔽,兴亡关头,从闺房小语破之(《古文观止》评语)”,自己本来不如徐公长得漂亮,可是妻子出于偏爱,妾由于畏惧,客人有求于己,结果三人都说了假话,使自己受了蒙蔽,他以此设喻,推己于人,宫中的妃子、近臣没有不偏爱皇帝的,朝中的大臣没有不畏惧皇帝的,全国的老百姓没有不有求于皇帝的,这样看来,皇帝受的蒙蔽就很深了,道理讲得机智巧妙,通俗形象,皇上自然容易明白接受,他也很好地达到了讽谏的目的。

  十二、劝说的语言

  常言道:“好话一句三冬暖,恶言半句六月寒。”在劝说时一定要高度注意语言的分寸。根据不同的人物,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环境,采取不同的语言。劝说一定要看人说话。语言过激,有时会适得其反;语言力度不到,有可能就不凑效果。有的人善于旁征博引,有的人喜欢夸夸其谈,有的人词藻华丽,有的人语言妙趣横生,有的人喜欢旁敲侧击,有的习惯冷嘲热讽。有的人喜欢摆事实,有的人擅长讲道理。运用排比手法,增强语言气势。墨子的语言就很有特点,《公输》第一部分中的5个连续的“……不可谓……”在语势上像连发的炮弹一样有力,在内容上从不同角度对公输盘进行斥责,令其难以招架,无可推脱。智叟劝说愚公,心态不正,冷嘲热讽,一个“笑”字,让人回味无穷。愚公不但没有采纳智叟的意见,反而主动反击,最后让智叟哑口无言。

  十三、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替对方考虑

  《左传·僖公三十年·烛之武退秦师》中记载了这样一段历史:晋、秦围郑,郑国危在旦夕。关键时刻,烛之武挺身而出,他冷静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决定用分化瓦解的策略说退秦师。他知道,秦、郑本无尖锐的矛盾冲突,秦国此行,无非是想趁机捞些好处。他采取了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替对方考虑的劝说方法,看看亡郑对于你秦国有没有好处?“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原来,灭亡郑国,仅仅是增加了晋国的实力,秦国不仅得不到任何好处,反而使自己的力量相对减弱了,这当然是秦国所不希望的。相反,如果保存郑国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亡郑,秦有百害而无一利;舍郑,秦有百利而无一害。秦伯越是聪明,越会听从烛之武的劝说,果然,秦国不仅退了兵,而且还留下了三员大将帮助郑守国,对自己有利的事,谁不乐意做呢?

  十四、重视劝说的技巧

  有的讲究策略,有的注重方法,有的毫无顾忌,有的不甘示弱,有的机智善辩,说理巧妙。有的喜欢类比,有的擅长用故事打动别人。说明为了说服楚放弃攻宋的打算,墨子充分的展示了他的论辩技巧,最终达到了他的目的。公输盘是云梯的制造者,墨子和他交谈的时候用的是激将法,他没有先提到有关云梯和楚国将要攻宋的事,而是要求公输盘帮他去杀人,又要给他钱,直逼到公输盘说出“吾义固不杀人”,墨子才开始直陈厉害,分析攻宋这件事。楚王,是一国之君。墨子也没有直接劝说楚王,而是以生活中的例子作比,引导楚王说出,如果真有墨子说的情况就是“窃疾”。然后,将楚国和宋国的情况作比,指出如果楚攻宋就是“与此同类”。墨子在这里运用了类比的说法,步步为营,让楚王自己意识到他这样做是错误的。其次,论辩中语言朴实,气势磅礴。墨子的语言虽然并不华丽,但字字珠玑,气势不凡。如向公输盘分析攻宋的利害关系时,言简意赅的说明攻宋就是一件不智、不仁、不忠、不强、不知类的事,使公输盘为之折服。

  十五、迂回曲折,水到渠成

  《墨子·公输》记载,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将以攻宋。一向反对“强凌弱”“众暴寡”,主张“兼爱”“非攻”的墨子怎能袖手旁观?他要凭借一己之力,劝说楚国放弃这场不义的战争。但他深知,公输盘与楚国可说是蓄谋已久,直接规劝,又岂能听得进去?于是与公输盘见面后墨子首先提出了一个看似不相干的问题:“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公输盘不说。既然你公输盘不高兴,看来你也没有杀人的嗜好。但墨子并不就此罢休,接着说:“请献千金。”给你钱看你去不去。公输盘说:“吾义不杀人。”好,要的就是你这句话,既然你还承认一个“义”字,既然你为了“义”可以不杀人,现在你要发动这场杀人的不义战争,你做何解释?不由公输盘不服。这种迂回曲折的劝说方式,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把听者引入话题,水到渠成,从而达到说服对方的目的。

  十六、留足面子,暗示自省

  《资治通鉴·唐纪·太宗真观二年》载,皇上曾经得到一只好鹰,爱不释手,有一天,他正玩儿得高兴,远远地看见魏征来了,赶紧把鹰藏在了怀里。魏征看在眼里,忧在心上,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的道理他是非常清楚的,怎么办呢?皇上能够把鹰藏起来,说明他已经初步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此时如果硬逼着皇上把鹰拿出来,再给皇上讲一番玩物丧志的道理,不仅扫了皇上的面子,结果可能会适得其反,可是如果不给皇上一个警戒,他以后说不定还会如此。聪明的魏征,对皇上玩鹰之事假装不知,他有大事要向皇上禀报,在禀报的过程中他故意拖延时间,结果鹰在皇上的怀里闷死了。响鼓不用重槌敲,唐太宗不会不明白魏征的良苦用心。给人留足面子,通过暗示让他去自我反省,这种劝说方法,有时会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十七、赞扬鼓励,顺耳利行

  喜欢赞扬,厌烦批评,人之常情,这不唐太宗又发起火来,“今需杀此田舍翁”(今天,我一定要把这个乡巴佬杀了)。皇后忙问,是谁呀?皇上说:魏征总在朝廷上侮辱我。这是《贞观政要·公平》中的记述。皇后非常清楚,魏征是国家的栋梁,有这样的臣子是国家的大幸,可是皇上正在气头上,怎么劝他呢?聪慧的皇后急中生智,她二话没说,而是退下穿戴好朝服站在了皇上的面前。这一举动让皇上大感意外,他非常吃惊地问这是为了什么,皇后说:“妾闻主明臣直,今魏征直,由陛下之明也,妾敢不贺。”好一个聪明的皇后,她没有说魏征多么对,皇上多么不对,而是变换了一种角度,从赞扬入手。魏征的直言,还‘不是由于皇上您的贤明吗?主明臣直,朝中有这样的好事,我怎能不祝贺呢?你想,这样的话皇上听起来要有多么熨帖!人常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如果良药不苦,忠言顺耳不是更好好?

  十八、启迪思维,另种视角看世界

  清风、明月,良辰、美景、佳友,然而苏轼《赤壁赋》中的“客”不乐反悲,原来他从浩广的宇宙中读出了人生的渺小,“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怎样才能让“客”从这种悲凉的心境中走出来呢?伟大的苏轼站在一个哲学的高度,从另一个视角重新诠释了这个问题,“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物与我同,自然无可羡;既然无可羡,自然无可悲。一个千古的难题,就在苏轼思维方式的转变中解决了。人有时容易囿于某种思维定势而走不出来,以致钻了牛角尖,走了死胡同,此时劝说者如果能巧妙点拨,开启另一种思维角度,常会出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佳境。世界没变,只是我们看问题的角度变了。就还剩半杯水,这是悲观者的慨叹;还有半杯水呢,这是乐观者的喜悦,转换思维,走出狭隘的圈子,才会赢来广阔的世界,“客喜而笑”,其实是苏轼说服了自己。

  十九、步步为营,请君入瓮

  《战国策·赵策·触龙说赵太后》载:秦攻赵,赵危急,向齐求救,齐国提出了一个不容商量的条件,“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可刚刚掌权的赵太后偏偏舍不得这个小儿子,她非常明确的告诉左右,谁再敢说让长安君去做人质,“老妇必唾其面”。如何解国家危难于倒悬,关键是要说服赵太后,如何说服赵太后,首先需要缓和眼前的紧张气氛,只有赵太后静下心来听你说,你才有机会把她说服。触龙采取了步步为营,请君入瓮的办法。他先是和赵太后讨论老年人比较关心的健康问题,使得赵太后的脸色有了缓和,然后他又替自己的小儿子向赵太后求情走后门。这一步非常关键,它不仅松懈了赵太后的警惕心,原来触龙不是来劝我的,而且两个人很快就找到了共同话题--究竟是男人爱自己的小儿子,还是女人更爱自己的小儿子。多少天来,赵太后见到的都是一副副冷冰冰的面孔,听到的都是一句句无情无义的话语,今天终于找到了知音,何不一吐为快?触龙又似乎不经意的提了一个问题,我认为你更爱你的女儿。赵太后马上说到,你说错了,我还是更爱自己的小儿子。触龙趁机分析到,父母如果真爱自己的孩子,就要替他们做长远的打算。经过一番分析,赵太后终于同意了触龙这个观点,至此,可以说已经水到渠成,触龙明确的指出,现在你不同意让长安君去做人质,并不是对他的真爱,相反,如果你让他现在于国有功,才有利于他将来在赵国站稳脚跟,说得赵太后心悦诚服,“诺。恣君之所使之”。

  二十、巧设诱饵,张弛有度

  别人为什么要听你说话,主要是对你说话的内容感兴趣。或者说,话虽是你说的,但内容却是他关心的。聪明的劝说者,常常用对方的兴趣做为诱饵,牢牢把对方吸引住,这样劝说的目的也就容易达到了。《孟子·齐桓晋文之事》中写道,齐宣王见到孟子后首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齐桓、晋文何许人也?都是主张武力征伐的一代霸主。齐宣王提及二人,其用意不言自名。对于反对霸道,主张王道的孟子来说,听到这样的问题,肯定是非常反感的,因此孟子做了毫不客气的回答:“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你不是想听桓文之事吗?对不起,无可奉告。谈话一开始,气氛就有些紧张。事情如果这样僵持下去,显然谈话就无法进行了,孟子也就达不到自己的目的,敏锐的孟子从齐宣王的话语中一下就洞悉了他的内心,谈齐桓、晋文是借口,欲称王称霸才是真正的目的。孟子不愧是一位论辩大师,他深谙劝说之道,既然你喜欢吃糖,我可以巧设诱饵,把我的良药放在糖中让你接受。“无以,则王乎?”王如果一定要我说,就讲讲用道德的力量来统一天下的王道吧。齐宣王可能对道德、王道不感兴趣,但其中有他最感兴趣的统一天下,不由他不听,后面的谈话又始终围绕齐宣王最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怎样的品德可以称王呢?我齐宣王具备称王的条件吗?怎么知道我具备呢?孟子就像一个高明的钓者,始终抓住齐宣王的兴趣,并且张弛有度,一步一步引导他走向自己预设的目的地。


相关文章:

1.社交中的劝说艺术

2.导游词范文700字

3.灵活多变的劝说艺术

4.人教版九年级寒假作业答案2016年

5.初二下册语文第六单元综合复习题及答案

4192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