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演讲与口才 > 口才技巧 > 谈话口才 >

会说话的人口才与众不同

时间: 杨杰1209 分享

  俗话说得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有时候同样的一件事,由不同的人叙述,就会出现不同的效果。交际双方貌合还是神离,情谊浓浓还是不欢而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艺术。话语说得好、说得巧是可以温暖人心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关于会说话的人口才与众不同,供你阅读。

  1. 因人而异,说话能赢得好感

  见什么人说什么话,意即当你在和对方交淡时,要尽量使用对方认同的语言,谈论对方熟悉和关心的话题,并且也要视当下的具体情况灵活应变,以便在迎合对方心理的同时,也赢得对方的好感;惟有赢得对方的好感时,你才有可能得到你想获得的东西,而这也是成就大事的一种语言技巧。

  话总是说给别人听的,至于说得好不好、是否有口才,不仅要看话语是否适当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也要看别人能不能确实理解并且乐于接受。如果你所说的话让别人听不懂,或者让人没有专心聆听的意愿,那么这样的谈话还有什么意义呢?

  见什么人说什么话,是不是“看菜下碟”、“曲意逢迎”、“逢场作戏”呢?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可以庸俗化,歪曲为虚情假意,也可以实事求是,把它理解为人际交流的科学态度。我们主张说话一定要看场合和对象是为了遵循交际规律,进行有效的交流,根本不同于虚伪和圆滑。“看菜下碟”,“逢场作戏”,虽然也有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的灵活应变性,但它的出发点不是为了把表现自我与适应他人统一起来,不是为了直接交流,沟通心灵,而是为了依附讨好对方,或是蒙蔽诱骗对方。这种人性的扭曲和虚伪的丑态与谈话一定要看对象有本质的区别。我们应当也能够划清这两者的界限,在真诚待人、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来看对象说话,以科学的态度来掌握人际交流的艺术。

  社会上的人有民族、地域、年龄、性别、经历、文化程度、生活习惯、性格特征、职业职务、心理状态和所处环境、兴趣爱好等等各种差异,而且每个人都有两种属性,一是群体的社会性,二是个体的独立性。人与人的各种差异和两种属性在交往中有其和谐的一面,也有其排斥的一面。这样的两重性,再加上人际交流中的语言环境的不同变化,这就要求我们说话不仅要看场合,还要看对象。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得好:“此时此地对此人说此事,这样的说法最好;对另外的人,就应该用另一种说法。”

  说话要看对象的道理,是众人皆知的。但许多人往往不够重视,往往看得不够深入细致。所以在这里强调:看对象要看对方的基本情况,要看对方的心理态度及其变化,还要看与交际双方有关的人物关系。

  冬天大西北的电影院里,常有年轻的女观众入场后不肯摘帽子,影响后面观众的视线。为此,放映员多次打出字幕:“影片放映时请勿戴帽子。”但许多人不予理睬。后来电影院出了绝招,打出字幕通告:“本影院为了照顾年老体衰的女观众,允许她们照常戴帽,不必摘下。”结果,所有戴帽子的年轻女观众全都摘下了帽子,因为她们谁都不愿成为衰老之人。

  说话看对象,还要看对方的文化程度。人口普查员填写人口登记表,问一位没有文化的老太太:“你有配偶吗?”老太太很可能听不懂,还会以为你是问她“买藕了没有?”容易闹笑话。

  一位大学毕业生分到一家工厂工作,起初不错。但没过一个月,他发现车间主任对他越来越冷淡了,他怎么也弄不清其中原委。后经一位好心师傅的点拨,他才恍然大悟:原来他在学校待惯了,讲话爱用些术语。什么“最优化方案”、“程序化”、“控制论”、“结构定向”等等。而车间主任只上过中专,最烦别人在他面前咬文嚼字,卖弄学识。所以,这位大学生的说话,无形之中触到了领导的“自卑感”。

  与智慧型的人说话,需要有广博的知识;与学识渊博的人说话,辨析能力一定要强;与善辩的人说话,就没有必要啰啰唆唆;与上司说话,就要把话说到他心坎里去;与下属说话,必须让他们感觉到你的慷慨,从你这里他们能得到好处;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不要勉强;而别人喜欢做的,应给予大力的支持;别人喜欢听的话,要多说;别人不喜欢的,要少说,甚至不说。做到这些就算是管好了自己的嘴。

  2. 凝聚力来源于语言的亲和力

  人类普遍渴望自己拥有“亲和力”,因为这也是渴望与他人亲近、和谐相处的一种心理状态,也可以说是做人最基本的要求。所以,人们竭尽全力让自己充满亲和力。

  说话要体现出亲和力,既是使情感归依的起因,同时也是激发人际交往的动力,它对平衡人类心理、克服势单力薄之不足起着非常好的调节作用。

  人类凭借着亲和力,使自己如此坚强而有力地屹立在大自然的面前。人的这种求生动机,也是对语言严格要求的一种表现。

  人都有七情六欲,在情感方面也有喜怒哀乐,正是因为有了丰富的感情世界,所以才会使人类产生一种归属动机。

  当人们遇到了喜悦或是悲伤的时候,往往会急欲找人倾吐,因为这样可以得到理解与宽慰,也可以使人在情感方面有所寄托。所以亲和力的第三种表现就是“归属动机”。

  总的来说,人类语言的亲和力是多重的,并不是单一化的一种表现,也是非常的复杂。

  就像是那些工作成绩突出、事业蒸蒸日上、经济富裕、生活档次极高的人,这也是相对而论的,这个时候,那些差的自然产生一种攀比的心理。攀比心理往往会让人产生一种积极效果。

  怎样才能利用好自己的嘴,说出具有亲和力的话呢?

  孔子在周易《十翼》中这样写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古语也有句话如是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说的其实都是一样的道理:类似的人彼此之间比较容易相处与亲近。

  因此,在提高语言亲和力的时候,可以尝试用一些方式与他人配合,让他人感觉到我们是可以亲近与信赖的。

  这样的技巧有这样几个方面:

  1. 配合别人的感受方式

  每个人都有各种各样不同的方式来感受这个世界,如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前三种用得比较广,因此,一般说人有三种主要的感受方式。而且不同的人,倾向使用哪个感官也是不相同的。所以,人可以分成三种:视觉型、听觉型与触觉型。

  一般情况下,视觉型的人比较喜欢快节奏,说话很快,思考也很快,喜欢阅读图表,而且行动力强;听觉型的人喜欢比较有秩序的生活,说话较慢但很有条理,喜欢交谈与聆听,行动力稍次;而触觉型的人很重视感觉,爱好舒适,说话有时是不看对方的,速度也比较慢。知道了这些之后,那么我们在与别人交谈的时候,就可以观察一下对方是什么行为主导的,之后迎合他的特性说出对方感兴趣的话,以此来增加彼此间的情分。

  比如,对那种说话速度极快的人,要强调行动与成果;对那些说话时要分成一、二、三等要点的人,要强调逻辑与条理;而对于那种慢吞吞的人,多谈谈某种产品会带来什么样的感受。如果你没有分辨出对方是什么类型的人,就张口说话,说好了对方可能会继续与你交谈下去,说不好对方可能会转身离去,一般情况下,第二种情况发生得比较多。所以说,在与人交谈时,一定要注意用用脑子,看看对方是什么类型的人,然后再张口说话。

  2. 配合别人的兴趣与经历

  人际关系大师戴尔·卡耐基的着作《人性的弱点》在全世界的销量上,被称为仅次于《圣经》的超级畅销书。

  他在书中就写道:“我们要对他人真诚地感兴趣,聆听对方的谈话,就对方的兴趣来谈论以及鼓励他人谈论他自己。”

  有一些朋友在从事直销活动当中,说自己与准客户无话可说,或是没有切入点,这就正是因为在这方面缺乏功夫。

  这时,我们需要对他人真诚地感兴趣,就像面前的这个人就是世界上对你来说最重要的一个人。当我们对他人真诚地感兴趣的时候,自然而然就会去关注他的一举一动。那么他的每一个细节都有可能是我们与他交谈的切入点。

  比如:你在公共汽车上看到一个人提着一盆别致的盆栽,你就可以说:“哇!您的花真漂亮。它叫什么名字呢?”假如对方愿意说的话,局面就这样打开了,就可以继续同他谈下去。但你要注意,在你开口说话时,一定要做好准备,防止说出不该说的话,流露出不该有的表情,如你与对方谈话时,满脸是贪婪的表情,似乎你想把别人的东西抢过来归自己,这样,在交谈中你不可能得到很多关于他的信息,也就断送了进一步交往的时机,由此可见,与人交往时一定要注意说话的艺术。

  3. 使用“我也”之类的句子

  如果对方的经历或见解中有跟你类似的部分,你可以多使用一些具有神奇力量的短语,它就是“我也……”。

  例如:“啊,您去过泰山啊,我也去过呢!是去年4月的事了。您是几时去的呢?”“哦,你也认同爱就是要给对方自由,我也这么想的。”“你同意产品的质量是最重要的对吧?我也是这么想,因此您可以比较一下我们的产品与其他同类产品的质量。”

  有了这几条,你的语言亲和力就很快建立起来了。语言亲和力是如何产生的呢?心理学家斯坦利·沙赫特对此曾做过一个这样的实验:他当时将5位自愿做实验的志愿者隔离在不同的5间屋子里,给这些人提供的住宿条件是相同的,然后让他们与外界隔绝。在他们5人当中,其中坚持时间最短的只坚持了20分钟,最长的时间达8天8夜。不过在他们当中都有孤独、难受、心理紧张这些心理现象出现。

  斯坦利·沙赫特在这项实验中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亲和力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它源于人的本能。而且他还发现人类都比较喜好合群、组织家庭,也喜欢建立各种社会组织,这一点完全可以证明出来。有些人为什么会有一种恐惧感呢?就是因为他们太孤独了;那些不正常的人或在精神上出现毛病的人,都是因为他们离群了,这样就会在本来害怕的心理上长时间如此,使他们产生状态变异的心理。人类之间相互亲近,也是为了共同生存下去,这也是一个人的本能。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来亲和力的产生条件来自于对生存的需要。

  凝聚力的来源正是语言亲和力,语言亲和力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也发挥着不可估量的影响与作用。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之间的团结友爱、互相帮助与语言亲和力息息相关。如果从个体出发,一个人在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的亲和力,可以从各个方面得到一定的熏染与培养。

  语言亲和力有利于个体的身心健康,减少心理障碍产生的几率。人们社交的范围越广,精神生活就会越丰富,语言亲和力也就越强,心理发展就越平衡;语言亲和力也是培养良好的个性、获取知识、促进事业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语言亲和力也是建立友谊、发展友谊的坚强动力。只要你的亲和力动机纯正,就会赢得许多朋友,就会在人生的道路上一帆风顺。

  一位真正成功的人士,必定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嘴,从他们口中说出的话也肯定能够提高他们个人的亲和力,具备了亲和力就会赢得好人缘,办起事来才得心应手。所以,说出具有亲和力的话对于一个人的成功有着重要作用,但如果一句原本好听的话,出自你的口就变了味道,那么就要检讨一下,你是否已经管好了自己的嘴。

  3. 人情话最能打动人心

  人情话并不都是虚虚飘飘地闲扯,有的人情话并不是两嘴唇一张一合就能说出来的,而是需要一种宽阔的胸襟和做大事的气度。所以在某些特定条件下,从某些特殊的人嘴里说出的一席人情话让人觉得有千钧之重。

  晋代有一个人叫荀巨伯,有一次他去探望朋友,正逢朋友卧病在床,这时恰好敌军攻破城池,烧杀掳掠,百姓纷纷携妻挈子,四散逃难。朋友劝荀巨伯:“我病得很重,走不动,活不了几天了,你自己赶快逃命去吧!”

  荀巨伯却不肯走,他说:“你把我看成什么人了,我远道赶来,就是为了来看你。现在,敌军进城,你又病着,我怎么能扔下你不管呢?”说着便转身给朋友熬药去了。

  朋友百般苦求,叫他快走,荀巨伯却端药倒水安慰说:“你就安心养病吧,不要管我,天塌下来我替你顶着!”

  这时“砰”的一声,门被踢开了,几个凶神恶煞般的士兵冲进来,冲着他喝道:“你是什么人?如此大胆,全城人都跑光了,你为什么不跑?”

  荀巨伯指着躺在床上的朋友说:“我的朋友病得很重,我不能丢下他独自逃命。”并正气凛然地说:“请你们别惊吓了我的朋友,有事找我好了。即使要我替朋友而死,我也绝不皱眉头!”

  敌军一听愣了,听着荀巨伯的慷慨言语,看看荀巨伯的无畏态度,很是感动,说:“想不到这里的人如此高尚,怎么好意思侵害他们呢?走吧!”说着,敌军撤走了。

  患难时体现出的正义能产生巨大的威力,说来不能不令人惊叹。

  大家对《三国演义》中刘备摔阿斗收买人心的一段情节耳熟能详,说的是赵云大战长坂坡,九死一生救出少主阿斗,当他从怀中把仍在熟睡中的阿斗抱给刘备时,刘备接过来,“掷之于地曰:‘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果然,赵云听后泣拜曰:‘云虽肝脑涂地,不能报也。’”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关键是豁出孩子。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他要付出很大的牺牲。

  作为领导者,身边没有一两个忠贞之士是不行的。所以,领导者都习惯说一些收买人心的人情话来获得他人的忠诚。

  秦穆公就很注意施恩布惠,收买民心。一次,他的一匹千里马跑掉了,结果被不知情的穷百姓逮住后杀掉美餐了一顿。官吏得知后,大惊失色,把吃了马肉的300人都抓起来,准备处以极刑。秦穆公听到禀报后却说:“君子不能为了牲畜而害人,算了,不要惩罚他们了,放他们走吧。而且,我听说过这么回事,吃过好马的肉却不喝点,是暴殄天物而不加补偿,对身体大有坏处。这样吧,再赐他们些酒,让他们走。”过了些年,晋国大举入侵,秦穆公率军抵抗。这时有300勇士主动请缨,原来他们正是那群被秦穆公放掉的百姓。这300人为了报恩,奋勇杀敌,不但救了秦穆公,而且还帮助秦穆公捉住了晋惠公,结果大获全胜而归。

  看来,领导让下属办事也要学会收揽人心,只有笼络住了下属的心,才能更好地让下属心甘情愿为自己效力。

  4. 赞美之辞如春风

  自己不可能称赞自己,但对于别人,你却不可吝啬你的称赞。称赞是欣赏,是感谢,是对别人表示敬意。称赞给人的喜悦是无可比拟的。

  赞美别人也需要用热诚,一两句敷衍之语,不但起不到好处,反而让人讨厌。

  “你的文章写得好极了”,光这样说是不够的,确实有点像马虎敷衍。如果你加上一句:“能够使青年人读了更加奋发”,那么效果就完全两样了。同样地,仅说:你的衣服真漂亮,也是不够的。为了要博得对方更大的欢心,你必须再具体说出这衣服怎么漂亮。例如具体说这衣服色彩配得好,图案很好看或式样大方美观等等均无不可。聪明而热诚的人对于说一句赞美话,必定是把最深的欣赏情绪说出来。“你的琴弹得太动人了,使我想起了我的家乡那黄昏归牧时微风吹落叶的情景。”要是你听到这样的一句话,你将会如何地感动呢?诚然,这样的话也许你觉得不容易说,因为这需要想像力,更需要真诚的热情,但你只要能够对别人做的事情有充分的诚意去欣赏,则这样的一句赞美的话是任何人都会说出来的。最美丽动听的赞美,应该发自内心的深处,当人们充满了热情的时候,即使一个农夫也必会说出最动人的话。

  每个人都喜欢受到别人的称赞,无论6岁的小孩或60岁的老人都是如此。人们尤其喜欢将自己和别人做比较,希望自己更比别人好一点。所以有比较性的赞美话也是人们常常挂在嘴边的。选美也要讲究方式和技巧。比方说:甲和乙两人以不同的价钱买了两件完全一样的游泳衣,而乙所买的比甲买的价钱便宜,因此,乙一定觉得很得意。当着他一个人的面,你提起了两件游泳衣的事,如果你说:“甲是吃亏了,他花的钱比你花的钱贵得多”那倒不如说:“你买的比他买的便宜多了”。为什么呢?因为前者只不过是表示出甲的愚蠢,而后者则表达了乙的精明……所以,下一次你称赞一个人时,你要说“你比某某做得好”,而不要说“某某比你做得差”。

  赞美是一种博取好感和维系关系最有效的方法。它还是促进人继续努力奋斗的最强烈的兴奋剂,这是由人性的本能所决定的。想使求人取得办事成功就必须学会这一招。

  有一位美国企业家这样形容卡耐基:“他是一位会握着你的手,鼓励你,赞美你的人。我的生活经验中还没有碰到一个能赶得上他的人,有许多人,虽然拥有职权,但他们没有嘉许人的雅量,只会讥讽别人,像这样怎么能成就更伟大的功业呢?”

  可见这位企业家是最能领会卡耐基精神的人。

  有人说,在这位企业家的手里,赞美别人已成为一种异乎寻常的驱动工具。

  当这位企业家就任某造船厂厂长的时候,工人群众都被他调动起了巨大的热情,他的传记中这样写道:

  “从经理到工人,他都很大方地给予嘉奖,称赞工作人员的工作技巧,使受奖的人都觉得这要比金钱奖赏更为可贵。”

  这家造船厂承造的军舰拖甲虎号在27天内完工,造船场里所有的记录都被打破了。老板召集造舰的全体工作人员发布一篇庆功的演说辞,并且赠给每人一枚银质奖章和威尔逊总统的一封信,最后他转向负责监造的人,从自己的口袋里掏出个金表,亲手交给他,作为一个小小的纪念。

  把赞扬送给别人,就像把食物施给饥饿的乞丐。在许多时候,它就像维生素,是一种最有效果的食物。

  有的人严格有余而赏“银”不足,吝啬赞美他人,这是违背人性的做法,结果往往使一些“马仔”暗中捣鬼或干脆“走人”。这些人应该好好反省一下自己。


相关文章:

1.演讲与口才的心得与收获

2.成功人士的10个说话技巧

3.有关优秀主持人的口才共性

4.为人处世的口才:110条说话做事的技巧

5.口才对人的重要性

413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