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面试中的三个阶段
公务员面试中的三个阶段
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讲治学有三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诗意的背后不独是对读书做学问的经验总结,更是对人生的细致感悟,因此,这三重境界也得以广泛流传,被人们口口相传。而我觉得,准备公务员面试虽不敢攀附这诗意的三重境界,但同样也需要度过三个阶段。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公务员面试中的三个阶段,希望对大家有用。
第一个阶段:无话可说
公务员面试考的是口头表达能力,而通常我们接受不到太多针对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因而形成了这样一种情况,对于同一个问题的回答,文字表达的全面性、条理性、可读性往往都比口头表达的更出彩。而参加面试的考生,面对一排陌生的、不动声色的考官,需要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里对题目做出判断、分析,进而组织成流畅的语言,平时积累和临场发挥都同样重要。又因为公务员面试没有标准答案可以参考,对于没有接触过公务员工作,不了解公务员工作的考生而言,就更增加了答题的难度。往往,初次准备面试的同学都感觉时间过的可真慢啊,自己就想到三句话,可时间还有一大半在那里,搜索枯肠也好、绞尽脑汁也好,尽量的扩展思路,增加回答的内容,以避免无话可说的尴尬。这是第一个阶段。
第二个阶段:胡说八道
随着练习的增加,素材的积累,总结出来的许多答题技巧也得以逐步消化,那么就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过去感觉是努力找话说,现在是话多得说不完,很有超时的压力。当然这种情况是建立在大量练习的基础上,只有多说多练,才能把思维打开,使得回答充实、有内容。这是第二个阶段。
第三个阶段:收放自如
随着练习的深入,曾经努力套用的技巧开始变得为我所用,答题也逐渐变得收放自如,这时,就会舍弃一些细枝末节,使回答更有力度,正所谓无招胜有招。这是第三个阶段。
那么怎样才能成功跨越前两个阶段到达第三个阶段呢?我想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第一,多加练习
影片《霸王别姬》中有句台词:“您要想人前显赫就得人后受罪”。出色的发挥一定是在平时大量练习的基础上,只有多练习,才能真正做到从容自信,否则,如果平时积累不多、练习又做的不够,而仅仅希望临场表现出来一种自信的气势,那么,一旦问题是自己陌生的领域,就会徒增紧张,从而使得这种自信的气势也大打折扣。在练习的时候,一方面要尽量多做陌生题目,因为面试不会有重复的题目,每道题目都是自己之前未曾接触的,那么强迫自己尽早适应这种氛围,可以很好的克服考试过程中的紧张;另外一方面,要选择一些做过的题目做细致的补充和复习,当然时间有限无需每题都这样,但是不同题型的题目要都照顾到。如果没有练习的题目,可以关注公务员考试吧:gwyksb微信,里面的面试每日一练题目很经典,可以作答一下。此外,练习的涵义是大声说出来,很多时候我们感觉对这个题目已经有思路了就放过去,其实这是一种误区,想到了和说出来是不同的概念,所谓多练习不光要找思路,更要多动嘴,大声说出来,给自己更多的信心。
第二,善于总结
一是要总结自己的优劣,通过总结,能更加准确地了解自己,对于自己优势和不足做到心中有数,对于强项可以适当减少练习时间,或者加快练习节奏,对于薄弱的环节和题型可以有针对性的增加练习,特别是当自己复习时间有限的时候,可以选择一些专题性的训练参加,提高利用时间的效率。二是,要善于总结其他人回答的优劣,通过对比,可以进一步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同时,对同学的回答做出合理的评价也可以提高自己未来的答题水平。
第三,良好心态
不可否认,公务员是现在很热门的一个职业选择,公务员考试的火爆使得考试的难度遽然加剧,甚至力压“高考”,因此,能够成功进入面实属不易。面对这份来之不易的机会,大多数考生都会努力珍惜,高额面试培训班也应运而生。然而,印第安人有种说法,不能太过急切的希望一份成功,太急切了就会赶跑它。因此,从容面对面试机会,从内心深处将它视作一次检验自己、突破自己的机会,而不要背上“多难得啊,如果成功,我的生活将如何如何;如果失败,我的生活又如何如何”这样的包袱。入面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但不是唯一的一次机会,要充分做到“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
第四,展现自我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气质和禀赋,即使每次练习的伙伴都有精彩的回答,我们也不可能复制,模仿只能是内容上的,真正的特色是发自内在的一种品质,并不是短时间的练习就能达到的。因此,通过大量练习,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用自己的强项去竞争而不是依靠弥补自己的弱势和别人的强势去硬拼。
面试实战答题经验
首先,仔细读问题,切忌漏题、偏题和跑题。特别是在材料题中,一般会有3~4个递进式的问题,由于紧张等原因,一些考生会出现漏答试题,或者问东答西,这是一定要避免的。因为审题不清答非所问,即使语言表述再流畅,也难以及格。这里同时要提醒考生的是,答题模板切忌生搬硬套,不结合具体问题往往容易跑题。问题可以千变万化,但是考察考生能力的就是这么几项,因此,要能判断出考评的方向,更要能把握好出题立意上的意图。比如,一般来说,即使诟病政府行为也往往是反思一些工作不全面的地方,特别是省考中出现省内热点时事类材料,一定不要被材料中的个别现象、少数反映所迷惑,要从出题立意的角度去判断答题的大方向。
其次,找准关键词,不要芝麻、抱紧西瓜。不论是长篇的材料题还是较短的问题,总有几个关键词是答题中必须要把握好的。一般关键词既存在于问题本身中、又隐藏在前提背景里。比如,材料题中往往会出现两种相反的观点、现象或实例,而且文字又多,这就需要我们准确找出问题中的关键词,同时,针对问题要敏感的揪出材料部分的值得利用的那些词。某年真题材料中将政府出台的政策归结到“一刀切”、“懒政思维”,这就是后面答题中需要展开的关键词;然而如果同样材料,如果归结到保护人民群众人身材料安全的角度,那就得另外寻找材料中其他的关键词。某年真题的材料中给出了某某工作的“优化”,但带来老百姓的不满意等等,问题是请你做好解释工作,显然,工作是一定要做的,并且因为“优化”想必是有利于老百姓的,因此,即使材料中没有给出怎么“优化”,你也可以结合自己的经验对这个“优化”进行适当展开。
再次,三观要端正,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一般来说,即使是考题中出现针砭时弊、诚信缺失等原则性负面信息或者是遇到困难、受到阻碍的非原则性负面信息,我们也要坚持核心价值观的主旋律和弘扬正能量的总基调。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从严治党、从严治吏的大背景下,原则是一定严格遵守的,红包是一定不能收受的,上班是一定不能炒股的,对上是一定不能送礼的...等等。比如,在推进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的时候,难免会触及一部分既得利益(包括老百姓的),虽然一般要求是“百姓事无小事”,但是在大原则的把握上,必须坚持正确的三观态度,仅在针对具体问题时可以用灵活的方法去处理。
最后补充一点,一定要守时,超时系统会自动“过”。这个“过”不是“通过”,而是pass掉...明显超时的选手(比如有三道题,时间到的时候考生第二题还没答完),也会明显的告别报考的岗位,欢乐斗地(kao)主(guan)游戏,时间到了还没出牌,你也就要(kao)不(bu)起(shang)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