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为人民服务演讲稿6篇(2)
军人为人民服务演讲稿篇4
人类社会是一个世代更替的过程,如果没有前人的牺牲奉献,就没有今天社会的发展;而今天人们的牺牲奉献,又是在为后人的发展奠基。因此,一个人的人生是否有价值,不在于它对自身有什么意义,最重要的是要看它的社会价值。离开社会的需要,孤立的个人是无所价值的。对于我们革命军人而言,当好兵,尽好义务,为人民勇于自我牺牲就是最大的奉献价值。在革命队伍里,不论职务高低、资历长短、年龄大小,只要安心本职、忠于职守、尽职尽责,就能创造出人生价值。
军人的价值就在于那种无私奉献的精神,这也就我来部队的最终目的。
我从小就羡慕军人,羡慕他们那种高大魁梧的形象,羡慕他们那无私奉献、为人们服务的精神,羡慕他们那身看似普通,却又不普通的绿军装。所以我从小就立志长大后一定要当兵,做一名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人,现在终于园了这个期盼以久的梦啦。
人们常说:“一人当兵,全家光荣。”我们军人之所以光荣,是与我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而分不开的。从建军之日起,我军就把为祖国、为人民、为共产主义事业甘愿牺牲一切作为自己的崇高职责和应尽的义务。军人的牺牲岂止在战场,岂止在千钧一发的生死关头。由于军人肩负的特殊使命和军事生活的特点,决定了日常生活中,我们不能离开战斗岗位去谋求“先富”,不能荒废保卫祖国的本领而一心钻研未来就业的知识技术中,不能像一般公民那样更多地自由安排业余生活。为了祖国的安宁和社会的稳定,当人们沉浸在甜蜜的梦乡时,我们军人却要警惕地坚守在哨位上;当同龄人在灯红酒绿的卡拉ok厅尽情“潇洒”的时候,而我们却要顶风冒雨在大街小巷执勤巡逻。艰苦的军事生活和繁重的执勤任务,使我们难尽子女之孝,难享天伦之乐,难负顾家之责,这种牺牲奉献,远比一般公民要多得多。其实我们军人也就是在这种牺牲奉献中实现自身价值的。可以说,没有我们军人的无私奉献,就没有人们的幸福生活;没有无私奉献,也就不存在军人的价值。
奉献是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基础,也是我们军人职业的鲜明特点。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吃亏我一人,幸福千万家”,这正是我们革命军人人生观的具体体现。
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讲,无私奉献是很难持之以恒的,但也许正是因为我们一时的无私奉献,就能给大家带来许多便利。所以我们要把奉献二字,当成是一种责任,当成是一份工作来完成。只要能给别人带来快乐,那也就是我们的最大幸福和快慰之事。
虽说无私奉献本身是无所回报的,但我们还是有许多收获的,也可以说是一种无形的回报。
无私奉献是种考验,也是磨练我们自己意志的良好机遇。只要为别人付出了,那首先肯定的一点就是我们已得到用金钱所买不来的收获,既锻炼了自身综合素质,同样又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何乐而不为呢?
可以想一想,我们当兵只有短短地两年时间,就算在这两年时间中天天无私奉献,那必定也是有限的。而从我们出生开始,别人就已对自己无偿的奉献了。我们保卫人们两年,而人们保卫我们却是一辈子,那我们又会抱怨什么呢?我们军人也就是靠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来赢得民心的。
我想我们多数人来到部队的目的,就是想实现一个转变,而这个过程中,无私奉献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我们军人的最光荣之处,更是我们每名军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做为我们武警官兵,特别是防暴分队成员,一定要认清肩负的光荣使命,牢记党和人民对我们的关怀和信任,自觉发扬无私奉献品质。为祖国、为人民放好哨、站好岗,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勇于奉献出自己的一切,让我们军人的价值更加辉煌永著!
军人为人民服务演讲稿篇5
各位评委,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同志们,还记得第一次走进警营穿上军装时的激动吗?还记得第一次紧急集合时的狼狈吗?还记得第一次行进在“一二一”口令中的矫健步伐吗?还记得第一次抱着水枪同火魔决战的复杂心情吗?……许许多多难忘的第一次让我们懂得了忠诚可靠的重要性,让我们领悟到了服务人民的幸福感,让我们树立了竭诚奉献的崇高品质。
“忠诚可靠,服务人民,竭诚奉献”这是胡书记对我们消防员的要求,其实也是人民对我们的要求,是我们自己对自己的要求。在我们肩上,肩负着祖国的繁荣富强,经济社会的发展,作为一名消防兵,我们所面临的任务越来越重,要想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真正对得起人民和国家,就必须牢记胡书记的三句话总要求,用的努力和汗水让警徽上的那一抹辉煌光彩夺目。
元宵节的晚上,大家都在家里开开心心的团聚,然而,全国各消防队的人员还有无数的战士在值班,北京红庙中队也是如此,当晚,担负战备执勤的33名消防战士没有与家人共享良宵,依然坚守在岗位上。事发前,大家还正高高兴兴地围坐电视机前,期待快点在元宵晚会上看到被今年春晚捧红的小沈阳。8点半的左右,中队值班室接到119指挥中心下达的命令:“中央电视台冒烟,红庙中队迅速赶赴现场施救。”几分钟后,33名消防员全部赶到火险现场。他们是第一批赶到现场的消防员。张建勇在此次灭火战斗中担任前方指挥。当时,火势迅速蔓延,火光冲天,滚滚的浓烟已将整个大楼包裹,场面十分危险。张建勇没有丝毫犹豫,率先带领几名战士冲进火焰之中,顺着楼梯一直爬到着火大楼的顶层——30层。火场内到处是刺鼻的气味和吸入后即会造成生命危险的有毒气体,浓重的烟雾使人根本辨不清前进的方向和道路,消防战士们只能在危险中摸索前进……。他们为了国家财产安全,不畏牺牲,冲入熊熊大火,奋战火海。这场无情的火灾毁坏了巨大的财产,但无情的是,它夺走了张建勇的生命,在危难关头,张建勇摘下了自己的呼吸器让给受困人员,用他宝贵的生命撰写了一曲新时代英雄赞歌。
滚滚浓烟阻挡不住矫健的身影,熊熊烈火烧不掉我笃定的信念。翻开消防部队的历史,处处闪耀着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光辉,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消防部队的职能和任务有了新的拓展,这一价值观不论从内涵还是从外延上都有了新的诠释。时代呼唤英雄,百姓盼望平安,正气需要弘扬。同志们,多少战士在烈火中忘记自我,多少战士在火海中牺牲,他们为了人民的安宁,为了践行使命,不惜用青春与生命作为代价。这不就是胡书记三句话的反映吗?
让我们牢记“忠诚可靠,服务人民,竭诚奉献”,让我们用实际行动来践行自己的使命,不负群众所托,不负国家所托,我相信,只要我们团结齐心,忠诚奉献,祖国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军人为人民服务演讲稿篇6
在公司“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认真学习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同志在《求是》上发表的《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文章。拜读之后,我感受颇丰,受益匪浅,感悟深厚,茅塞顿开。该文章是我们党在新时期党建工作中的一篇思想巨著和我们党员不可或缺的思想之源。
党员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始终坚持群众路线,必须真正搞清楚“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党章》明确指出:“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从革命战争年代到建设、改革时期,我们党始终把不断实现人民利益作为全部奋斗的最高目标,与时俱进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顺民意、得民心,90年来的奋斗历程生动地说明,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最大优势,是党始终得到人民群众支持和拥护的传统法宝。
谈“三谁”
“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可谓金“三谁”。每一“谁”都意义非凡,构成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规律金“三角”(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是新形势下贯彻群众路线需要深入研究回答的重大课题。弄清“为了谁”,才能找准前进的目标方向;弄清“依靠谁”,才能找到工作的力量源泉;弄清“我是谁”,才能把握自己的正确定位。回答“我是谁”的问题,就是端正角色认知。回答“为了谁”的问题就是端正目标认识,搞清楚我们干事业、做工作、创政绩的根本目的到底是什么?回答“我是谁”的问题,就是要给党员干部角色定位并使我们党像父母一样宠着群众,像情人一样爱着群众,像兄弟一样帮助群众。惟其如此,我党才能筑牢“人民群众”这座永远的靠山,才会在前进的征程中,无往不利,所向披靡;唯有如此,我党才能始终发挥坚强的战斗堡垒作用,消灭新时期潜在的不合理的“大山”,使13多亿人民有饭吃、有水喝、有衣穿、有住处、有病及时治等,从而使我们党组织和共产党员永远成为群众最坚强的靠山。
我是谁
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是把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的。中国共产党成立时,中国还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中国共产党提出它的主要任务是反对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使中国成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提出了使中国向社会主义国家过渡的新任务,开始探索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它带领人民进行了“一化三改造”,使中国的经济得到了全面恢复和迅速发展。1978年顺应时代和人民的要求,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新时期的新任务,那就是:推行“改革开放”政策,把工作重点放到现代化建设上。中国通过改革经济体制、政治体制,逐步确立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中国的面貌也随之发生深刻变化,经济社会长期保持较快发展势头,社会生产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日益改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近几年来,中共又提出了一系列新主张,如提出树立人本(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这正好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了谁”。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实现人民解放和幸福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融入到全部的奋斗实践中。一切为了群众、真心服务群众,引导动员群众为实现自己的利益而奋斗,为建设好我们的美好家园,美好乡村,美好城市、美好社会而奋斗。十七大报告也非常明确的提出,搞改革开放,发展经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为了人民的富裕安康;就是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为了谁”就是我们要解决的理想信念的问题。中国共产党的先锋队性质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党和人民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
依靠谁
成就伟大事业须有伟大力量。我们党能依靠的力量是什么?如果搞不清楚、弄不明白“依靠谁”这个问题,就找不到依靠的力量,再美好的社会理想也只能成为空想。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坚持群众路线。人民群众是我们的力量源泉和执政之基。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用“小米加步枪”打败“武装到牙齿”的蒋家王朝,重要秘诀就就在于我们党生存发展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陈毅元帅曾形象地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群众用独轮车推出来的。群众是我们党取得革命胜利的力量之源,也是我们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力量之基。人民群众对党有着深厚感情。为什么我们党能够执政到现在,就在于我们始终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离开群众,我们将一事无成。党90年的发展历程无数次证明:没有群众就没有党。人民群众始终是我们党的坚强的后盾,始终是我们奋进不竭动力和力量源泉。离开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地位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能否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对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地位最根本的考验。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这是为人类社会发展所反复证明了的真理。
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共产党员原本是人民的普通一员,是人民的一部分。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是中国共产党党员,是自愿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是受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的人;是经党教育、培养、考验,由预备党员转为正式党员,举过拳头、宣过誓的人;是劳动人民中的一名先进分子,宣誓“对党忠诚”的人;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的一名队员,宣誓“永不叛党”的人。在组织、宣过誓、对党忠诚、永不叛党这四条,既是对共产党员本质的概括,也是对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邓小平同志这句简单、直白而饱含深情的话告诉我们,人民才是父母。笔者认为,国家干部至少具有三重身份。一是有着每一个正常的自然人都具有的特征的自然人。二是制定、执行国家各项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的国家公职人员。三是人民公仆。国家干部除了具备以上两重身份之外,最特殊的身份就是更是人民公仆。国家干部手中掌握着权力,代表各级政府执行国家方针政策。各级领导干部需要牢固树立的是“权为民所赋”的观念,自己手中的权力来自人民,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先锋队,是代表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只有树立了“权为民所赋”的权力观,才能做到权为民所用,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克难制胜的法宝。我们党与人民群众是鱼和水的关系、血和肉的关系、舟与水的关系、种子与土地的关系、末与根的关系、学生与老师的关系、儿女与父母的关系,这些都强调的是群众的地位和作用,告诫我们要牢记自己的位置和身份。视群众为亲人、把群众当主人,始终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作为一名党员,我们是群众的亲人、仆人和知心人。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智慧的增长和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坚持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才能更好地改造自己、提升自己。作为党员干部,要把群众放在心上,把群众当亲人。真正为他们办实事、做好事,要经常深入村组、社区与群众交朋友,了解他们盼在何处、难在何处、急在何处,真正同他们打成一片,做他们的贴心人。要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真正英雄。我们对群众应该有感情、必须有感情。我们对人民群众要深怀感激之情;人民群众对我们有养育之恩,我们一定要像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对待人民群众。任何党员干部不管地位有多高,权力有多大,都没有资格凌驾于人民群众之上,都不应该有任何特权思想,决不能搞特殊化,要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要真心拜人民为师,虚心向群众请教,掌握群众所思、所困、所恶、所盼,真正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从群众中获得解决问题的灵感、动力和方案,和群众一起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都必须相信群众,依靠群众,都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真正将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为了谁
为了谁?这个问题问到了根本。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忘掉这个根本。党员干部无论分工怎样,职务有何不同,其出发点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了群众服务群众。党的力量源泉就是人民群众。依靠谁?这是党90年以来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一切依靠群众,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中,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英雄。党的基本工作方法就是群众工作法。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其实就回答了“我是谁”的问题。
群众路线是党的“法宝”。群众工作是党的“生命工程”。弄明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归根到底,是为了增强对人民群众的感情,增强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增强践行党的宗旨的主动性、自觉性,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我们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减少官僚主义;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增强公仆意识。只有我们少点私心、多点爱心、公心、小心、细心和关心,尽量让周围的人开心,只有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
实实在在为人民群众服务
通过学习,笔者认为,作为一个党员,应当在“三谁上”下功夫,实实在在为人民服务。一是在“为了谁”的理性思考中增强宗旨意识。行动上的自觉来源于思想上的清醒和理论上的坚定。明白“为了谁”,一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二要始终贯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政绩观。三要不断深化人大履职为民的理念,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促进经济发展,通过依法行使职权,推进深化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让人民群众从发展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要回应人民关切,寓监督于支持之中,督促政府及其部门多办群众看得见、摸得着、能受益的实事、好事。要维护公平正义,切实加强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保障宪法和法律全面贯彻实施,促进“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二是从“依靠谁”的科学理解中汲取群众智慧。认清“依靠谁”,一要把人民当主人来尊重。要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保障和落实人民的民主权利;始终保持人民公仆的本色,决不凌驾于群众之上;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精神,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二要把人民当先生来请教。要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领导艺术的提高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的实践沃土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营养和力量。三要把人民当亲人来对待。要增进心系群众的感情,自觉摆正自己在群众中的位置,同群众融在一起、打成一片;要培养善待群众的习惯,畅通群众诉求渠道,让群众的事情有地方办、诉求有地方管、道理有地方说;要多办造福群众的实事,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心头,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三是于“我是谁”的准确定位中改进工作作风。回答“我是谁”很简单——我们是人民的公仆,是人民的儿子,是人民的一员,为此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对那些脱离群众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说“不”。从形式主义来看,要着力解决学风不正、知行不一、落实不力,调研走马观花、工作避实就虚等问题;官僚主义方面,解决不深入实际、不深入基层,高高在上,工作效率低下,监督的成效不够明显等问题;享乐主义方面,克服“人大工作做多了,没有意思;一点不做,不够意思;做一点,意思意思”的思想,解决甘于平庸、容易自满,工作拈轻怕重、标准不高等问题;反对奢靡之风方面,解决对自身要求不够严格,讲排场、铺张浪费等问题。总之,要通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做到政治清醒、保持定力,昂扬向上、奋发有为,摆正位置、严以自律,树立人大干部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
同时,作为一名党员,在指导思想上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强化群众立场;在工作内容上要反映群众愿望、满足群众需求;在思想作风上要增进与群众的感情、拉近群众的距离,才能使工作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以实实在在的工作,依靠员工,服务员工,为企业“改革创新、转型升级”,实现“十二五”期末200亿产值目标做出自己的贡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