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必须掌握的讲课技巧
幼师必须掌握的讲课技巧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你知道什么是幼师讲课技巧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师必须掌握的讲课技巧,希望对大家有用。
一、什么是“讲课”
关于“讲课”,网上有不少的资料,但对其内涵没有统一的界定。提供以下几种讲法,帮助大家对讲课建立初步的印象。
1、讲课是教师通过对教育目标本身的分析,表述具体课题的活动设想及其理论依据。通俗的讲就是要讲清: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讲课”以讲为主,是教师对教案本身的分析和讲明,是一种口头叙述为主的教案分析。
2、讲课是一种教学研究活动,它要求教师以教育理论、教学大纲、教材为依据,针对某一课题的自身特点,结合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口头表述该课题教学的具体设想、设计及其理论依据。
3、讲课是指教师在备课基础上,于授课之前面对领导、同行或评委主要用口头语言讲解具体课题的活动设想及其依据的一种教研活动,它是教师将教材理解、教法及学法设计转化为“具体活动”的一种课前预演,也是督促教师进行业务学习和教育教学研究、提高业务水平的重要途径,还是评估教学水平的有效手段。
二、“讲课”与授课的异同
讲课与授课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处。其相同点在于二者都是同一活动的教材。
不同处在于:
第一,目的不同。授课的目的是将教材内容转化为幼儿的理解,进而培养能力,进行思品教育,即“使幼儿会学”;讲课的目的则是向听者介绍一次活动的活动设想,“使听者听懂”。
第二,内容不同。授课的主要内容在于让幼儿理解哪些内容,怎么教。讲课则不仅要讲清上述的主要内容,而且要讲清“为什么这样做”。
第三,对象不同。授课的对象是幼儿。讲课的对象是领导、同行或专家、评委。第四,方法不同。授课是教师与幼儿的双边活动,讲课则是以教师自己的解讲为主。
三、“讲课”的意义
1、讲课有利于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以往的教研活动一般都停留在组织几次活动,再请几个人评议,组织活动的老师处在一种完全被动的地位,听课的老师也不一定能理解授课教师的意图,导致了教研实效低下。通过讲课,让授课教师讲讲自己组织活动的意图,讲讲自己处理教材的方法和目的,让听课教师更加明白应该怎样去教,为什么要这样教,从而使教研的主题更明确,重点更突出,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对某一专题的讲课,统一思想认识,探讨教学方法,提高活动效率。
2、讲课有利于提高教师备课的质量,很多教师的备课笔记从总体上讲都是很认真的,但是老师都只是简单地备活动的目的、准备、过程等,至于此活动的目的、教法、学法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去探索的很少,导致备课缺乏理论依据,只流于形式,使备课质量不高。通过讲课活动,可以让教师在活动中既“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这就能从根本上提高教师备课的质量。
3、讲课有利于提高活动的效率,教师通过讲课,可以进一步明确活动的重点、难点,理清活动的思路,这样可以克服活动中重点不突出、引导不到位等问题,提高活动的效率。
4、讲课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一方面,讲课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这就促使教师不断地去学习学前教育的专业理论,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另一方面,讲课要求教师用语言把自己的活动思路及设想表达出来,这就在无形中提高了教师的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了自身的素质。
四、“讲课”的内容
(一)讲教材
(l)讲教材内容及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分析所选活动主题的内容特点,指明其在整体或主题网络教学中的地位。
(2)幼儿现状简要分析。主要包括幼儿的年龄特点、身心发展状况,幼儿原有知识和基础技能的掌握情况、智力的发展情况;幼儿的非智力因素,包括幼儿的兴趣,动机,行为习惯,意志等发展状况。
(3)讲目标。先讲主题目标,再讲本次活动目标,主要从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综合地表达出来,并能体现主题的教育要求,最后讲确立此目标的依据。
(4)讲活动重点、难点的确定和解决。
(二)讲教法
讲教法主要讲明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选择和运用。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幼儿的实际、教师的特长以及教学设备情况等,来讲明选择某种方法或手段的依据。讲活动准备,包括活动前的准备(家长工作、社区协调、环境创设、资料收集、幼儿园活动等),活动中的准备(即有关玩具、教具等材料,包括幼儿用书、教学挂图等)。
(三)讲学法
讲学法就是讲出要教给幼儿哪些学习方法,培养幼儿哪些能力,并结合活动目标、教材特点、幼儿年龄特点具体地讲出理论依据,主要讲明幼儿要“怎样学”的问题和“为什么这样学”的道理。要讲清教师是如何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引导幼儿主动、积极探索的;还要讲出教师是怎样根据班级特点和幼儿的年龄、心理特征,运用哪些教育教学规律指导幼儿进行学习的。(根据活动内容和采取的方法及手段,教给幼儿一些学习的方法,做到“授之以渔”。)
(四)讲活动过程
讲活动过程是讲课的重点部分,因为通过这一过程的分析才能看到讲课者独具匠心的活动安排,它反映着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个性与风格,也只有通过对活动过程设计的阐述,才能看到其活动安排是否合理、科学,是否具有艺术性。讲活动过程就是讲明整个活动的流程,即各个活动环节的实施过程。按照活动的先后顺序讲明每一环节所用的大体时间,重点讲明主要环节的双边活动,要致力于活动难点和重点的突破。具体内容只须概括介绍,只要听者能听清楚“教的是什么”、“怎样教的”就行了,不能按教案像组织幼儿活动那样讲。注意,在介绍活动过程时不仅要讲活动内容的安排,还要讲清“为什么这样教”的理论依据(包括《纲要》依据、课程标准依据、教学法依据、学前教育学和学前心理学依据等)。
(五)展示自己参与设计的辅助课件
所制作的课件要起到突出本次活动重点,降低难度,以突破难点的作用。展示课件时还要简述自己设计、制作的思路和过程。讲课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不能搞一刀切。应因材、因时、因地、因人(幼儿、教师)的不同采取不同的讲课方式和方法,提高讲课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五、“讲课”的实施
讲课,不同于一般的发言稿和教育活动,它要求讲者比较系统地介绍自己的活动设计及其理论依据,而不是宣讲教案,也不是活动的浓缩,它的核心在于讲理,在于讲清为什么要这样教,讲课的重点在于活动重点和难点的突破上。在讲课过程中,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1、使用普通话。目前,全社会都在大力推广使用普通话,作为教师要首当其冲。讲课过程中,使用普通话,有利于成功。
2、充满激情,慨慷自然。讲课时不但要精神饱满,而且要充满激情,要使听者首先从表象上感到讲课者对讲课的决心与自信,从而感染听者,引起共鸣。
3、紧凑连贯,简练准确。讲课的语言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语言表达要简练干脆,要有声有色,灵活多变,前后连贯紧凑,过渡流畅自然。
4、自然而有效地使用媒体。在讲课时,要注意将现代化的电教器材组合在讲课的主体里,来刺激听者,使讲课更加生动,从而取得最佳效果。
六、“讲课”中应遵循的几项原则
1、科学性原则——讲课活动的前提科学性原则是组织活动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讲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它是保证讲课质量的前提和基础。科学性原则对讲课的基本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材分析正确、透彻。讲课中,教师不仅要从微观上弄清弄懂活动内容的内涵和外延,做到准确无误,更重要的是要从宏观上正确把握本活动、本年段、本主题中的地位、作用以及本活动内容的知识结构体系,深刻理解之间的关系。
(2)分析客观、准确,符合实际。讲课中教师要从幼儿理解本内容的原有基础和现有困难两个方面分层次的、客观、准确的分析情况,为采取相应的对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3)活动目的明确,符合《纲要》要求、教材内容和幼儿实际。
(4)教法设计紧扣活动目的、有利于发展幼儿智能,可行性强。讲课中,教师既要讲清本次活动的总体构想以及依据,又要讲清具体的活动设计,尤其是关于重点、难点的教法设计的构想及其依据,使教法设计思路清晰、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讲课活动的灵魂讲课是讲者向听者表达其对某次活动设想的一种方式,是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一种活动,因此在讲课活动中,讲课人不仅要讲清其活动构想,还要讲清其构想的理论与实际两个方面的依据,将学前教育理论与活动实际有机的结合起来,做到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
(1)讲课要有理论指导。在讲课中对教材的分析应以专业基础理论为指导,对活动情况的分析和教法的设计一概以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理论为指导,力求所讲内容言之有理、言之有据。
(2)教法设计应上升到理论高度。教师在实践中,往往注意到对教法本身的探索、积累与运用,而忽略了将其总结上升到理论高度并使之系统化、规律化,因而淡化、浅化了实践的功能。讲课中,教师应尽量把自己的每一个教法设计上升到学前教育教学理论高度并接受其检验。
(3)理论与实际要有机统一。在讲课中,既要避免空谈理论,脱离实际,“放之四海而皆准”;又要避免只谈做法不谈依据;还要避免为增加理论色彩而张冠李戴,理论与实际不一致、不吻合。要做到理论切合实际,实践是在理论指导下的实践,理论与实践高度统一。
3、实效性原则 任何活动的开展,都有其鲜明的目的。讲课活动也不例外。讲课的目的就是要通过“讲课”这一简易、速成的形式或手段来在短时间内集思广益,检验和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教研能力,从而优化了活动过程,提高活动效率。因此,“实效性”就成了讲课活动的核心。
为保证每一次讲课活动都能达到预期目的、收到可观实效,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
(1)目的明确。大体上,讲课可用于检查、研究、评价、示范等多种目的。一般来讲,检查性讲课主要用于领导检查教师的备课情况;研究性讲课主要用于同行之间切磋教法;评价性讲课主要用于教学评比、竞赛活动;示范性讲课则是为了给教师树立讲课的样板,供其学习、参考。在开展讲课活动前,首先要明确目的,也就是将要开展的是哪一类型的讲课活动,以便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2)针对性强。这主要是针对检查性、研究性两种讲课活动而言。检查性讲课一般来讲主要针对以下问题:教师的工作态度、专业知识、教学能力、教研能力;研究性讲课应主要针对承上启下的活动、难度较大的活动、结构复杂的活动以及教师之间意见分歧较大的活动等。只有加强了讲课的针对性,才便于讲课人和评讲的准备和对问题的集中研究与解决。
(3)准备充分。讲课前讲课人、评讲人都围绕本次讲课活动的目的进行系统的准备,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分析情况,做到有的放矢。讲课人还要写出条理清楚、有理有据、重点突出、言简意赅的讲课稿。
(4)评讲准确。评讲要科学准确,指导性强。讲课人讲完之后,参加评讲的人员要积极发言,抓住理论上的重大问题和活动中带有倾向性、普遍性、规律性的问题进行重点评讲。主持人还应该将已达成的共识和仍存在分歧的问题分别予以归纳总结,以便在活动中贯彻执行或今后继续进行研究。
4、创新性原则——讲课活动的生命线讲课是深层次的教研活动,是教师将活动构想转化为具体活动之前的一种预演,其本身也是集体备课,尤其是研究性讲课,其实质就是集体备课。
在讲课活动中,讲课人一方面要立足自己的教学特长、教学风格,另一方面更要借助有同行、专家参与评讲、众人共同研究的良好机会,树立创新的意识和勇气,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探索出新的思路和方法,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进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只有在讲课中不断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才能使讲课活动永远“新鲜”、充满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