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口才
导游口才
多年观察和调查,90%以上的导游员一旦离开了导游岗位,他( 她)在自己的新的工作岗位上都做得相当不错,特别是到海外发展的那些游子更是如此。这是因为导游工作使人的口才和交际能力大大地提高,确实能锻炼人、培养人,它是一所社会大学校。导游的口才有哪些呢?
逗趣式
游客的兴趣是能动的,经常转移的,常会由此转移到彼。兴趣程度也会时增时减。劳累、景观重复等原因会使游客情趣降低。这时,导游要用逗趣式的语言,让游客在笑声中消除疲劳。如一导游带游客游苏州西园时,发现大家面露倦容,就站到500罗汉堂里那尊“疯曾”雕像前说:“朋友们,这塑像可怪了。他有个雅号叫 “十不全”和尚,就是说有十样毛病:歪嘴、驼背、斗鸡眼、拈风耳朵、癞痢头、跷脚、抓手(倭曲着的瘫臂)、斜肩胛、鸡胸,外加歪鼻头。别看相貌怪,但残而不丑,从正面,左面、右面看,他的脸分别给欢喜、滑稽,忧愁三种感觉……里面那500罗汉,尊尊不同。请耐心去找找,里面一定有一尊的脸形是象你的。”风趣的话语,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游兴顿增。
猜谜式
针对许多人爱猜谜的特点,结合景观编些谜语,既介绍了景物,又增添了情趣,有位导游在杭州九溪十八涧对游客这么说:“这儿的路,处处曲:路边的水叮咚响,远近的山绿葱葱。清代文人俞樾到此,诗兴大发,挥笔写道:‘曲曲环环路,叮叮咚咚泉,远远近近山……’前面已用了叠词,朋友们,猜猜看,第四句写树的,俞用的什么叠词?”游客议论纷纷,有的说是“郁郁葱葱树”,有的说“大大小小树”,最后在导游启发下猜出是“高高下下树”,大家惊佩俞樾用词的精妙,这 “高”和“下”贴切传神,活画了沿山而长的树木的情态。
问答式
针对游客的提问作介绍,力求有问必答,应答如流,答得提问者满意,旁听者有味。答问时还可略加鼓励,如“这问题提得有趣!”“这同志有探究精神!”“这问题有意思,大家了解一下有好处”……答问式的导游针对性强,还能使导游和游客间的感情融洽。
描绘式
用具体形象,富有文采的话描绘风景,使其细微的特点显现于游客眼前,在景色如画的苏州西洞庭山的石公山上,一位导游员对游客描绘说:“朋友们,我们现在就是身在仙山妙境,请看,我们背后是蜿蜒葱翠的丛林,面前是无边无垠的太湖,青山绕着湖水,湖水托着青山。山石伸进了湖面,湖面‘咬’进了山石。头上有山,脚下有水。真是天外有天,山外有山;岛中有岛,湖中有湖;山如青螺伏水,水似碧海浮动。”接着,他跌宕有致地口占一绝:“茫茫三千顷,日夜浴青葱;骨立风去外,孤撑涛声中”。游客们就象在观看彩色立体风景影片的同时,又听到了优美的画外音,喜滋滋、乐陶陶,美不可言
介绍式
用准确简洁的语言作介绍,先让游客初步了解景物,再自去欣赏品味。有位导游在带游客去苏州城外时,这样介绍:“苏州城内园林美,城外青山更有趣,那一座座山头活脱脱象一头头猛兽:灵岩山象伏地的大象,天平山象金钱豹、金山象条卧龙,虎丘山犹如蹲伏着的猛虎、狮子山的模样活似常年回头望着虎丘的狮子,那是苏州一景名叫‘狮子回头望虎丘’。”游客们在游览时,根据介绍,品味各座山的不同模样,尝到了观景的乐趣。
畅游式
以畅想式的语言,说出一些饱含哲理的话,帮游客抒发出想说而一时说不出或说不透彻的话来,从而得到很大的满足。如在号称“海天佛国”的普陀风景区,一群游客登上当地最高的佛顶山,俯览大海,仰望苍天,个个静思无语。导游就在一旁做畅想式独白“朋友们,脚下那锦鳞片片,白帆点点的水面就是东海,多少年来,这海拥抱着,冲刷着佛顶山,以它特有的英姿启迪着人们:海是辽阔的,胸怀无比宽广;海是深沉的,永远那么谦逊……”听着这充满
述古式
向游客叙述有关国史人物,神话故事,轶闻典故等,能沟通景史,使顾客既丰富了历史知识,又更好地了解美景。有位导游在带游客远眺苏州东山沿湖诸峰时,这样述古:2500年前,那里是吴国的前哨阵地。“南望坡”、“北望坡”是两个了望哨;“铜鼓山”是擂鼓报警之处;“鹦鹉墩”是“演武墩”的谐音,是吴王夫差训练水兵的地方。相传范蠡、西施隐居的地方,就在石公山西南湖面的三山岛……游客们听到介绍,置身的空间仿佛容下了2500年的时间,这滋味是单纯浏览山水所无法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