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演讲与口才>口才技巧>导游口才>

广东阳江游览导游词

时间: 志锐1097 分享

  阳江,广东省省辖市,是1988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地级市,位于广东省西南沿海,紧邻珠三角,扼粤西要冲。东与江门恩平市、江门台山市交界,北同云浮罗定市、云浮市新兴县及茂名信宜市接壤,西接茂名高州市、茂名电白区,南临南海。享有地方立法权。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广东阳江游览导游词,希望对大家有用。

  广东阳江游览导游词

  在祖国的南海之滨有一地形,地貌像一个反“马蹄”形状的地理单元,这就是粤西的阳江市

  阳江古称高凉。这里紧靠珠三角核心区,扼粤西要冲。8005.2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背山面海。得天独厚的港口、土地、旅游等资源优越,顺畅便捷的交通区位,丰富多样的海洋资源,钟灵毓秀的山山水水,独树一帜的工业观光,宜居休闲的生态环境,成就了这座美丽滨海城市的后发魅力。

  近年来,随着阳江全力推进“以海兴市、绿色发展”山海联动发展战略,以打造“国际知名休闲旅游度假胜地”为目标,主打“浪漫银滩、宋船古韵、温泉之乡、水墨阳江、休闲绿城”的旅游品牌,阳江有如深山里飞出的金凤凰,这片古老的土地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人的目光,散发出越来越迷人的独特魅力。

  1、水是生命之源。几乎所有的人类文明,都孕育于江河。美丽而古朴的漠阳江,孕育了独具魅力的漠阳文化

  发源于广东云浮市西南大云雾山南侧的漠阳江,全长199公里,像一条墨绿色的绸带,盘旋延绵贯穿阳江境内的阳春、阳东、江城3个县级市(区),在阳东区北津港注入南海。漠阳江流域面积6042平方公里,其西面和北面有一系列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阻挡,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每年来自海洋的季风和台风在山地前缘产生大量降雨,致使漠阳江流量丰沛,成为广东省径流系数最大的河流。

  漠阳江流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光照时间长,气候温和。远古的时候,这里就居住着俚人、僚人、瑶人和疍人等古越人。古越语中,“牛”为“莫”,“羊”为“阳”,“莫阳”就是牛羊的意思,说明古代的漠阳江流域水丰草肥、物种丰富,是牛羊聚居的地方。当18000年前北京的山顶洞人燧石取火,燃起神州大地第一把火炬之后,约在14900年前,漠阳江流域原始人类也住进了现阳春市陂面镇独石仔的洞穴里,他们也学会了人工取火技术,懂得了享用熟食,告别了茹毛饮血的时代。

  我们的祖先一路走来,脚下的这片土地,也逐渐统合到华夏文明的大版图中,于是有了2000多年的历史沿革。秦统一中国后,马鞭所及之处,皆推行郡县制,漠阳江流域则隶属南海郡。公元前111年,汉朝廷设了合浦郡高凉县,治所在今阳东区大八镇古城。隋炀帝大业二年(公元606年),把安宁县、高凉县各分出部分地方合成一个新县——阳江县,并在阳春郡中设阳春县,阳江县、阳春县从此得名。“两阳”分分合合,1988年,从江门市划分出来,合建为地级建制阳江市。

  我对母亲河漠阳江的了解,最早来自于篇幅有限的乡土教材和非常零散的历史资料。参加工作之后,因业务的便利,方才真正比较全面地感知这条传导独特文化情愫的河流。一次调研水务工作,怀着景仰之情,我们一行人坐着中巴车奔赴到云雾山的半山腰处,然后换乘越野车爬越近半个小时的崎岖山路,再步行穿越一段灌木丛生的小道,终于来到了漠阳江的源头——云雾山脉的大风岰与五点梅峰山间峡谷。但见那山涧水从山坑处潺潺流出,涓涓细流,清澈见底。我禁不住在溪流边弯下腰,啜了一口泉水,顿觉清爽甘甜,直透肺腑。我们兴趣盎然地跟踪溪水蜿蜒绕山而行,溪水流至开阔处才汇聚成河流。同行的水利部门专家向我们介绍说,漠阳江源头水穿越玉溪三洞、凌霄岩,再穿越美丽的春湾、春城,一路南下,过岗美双捷,穿越江城,浩浩荡荡奔流至南海……

  2、阳江的地理空间组合佳巧天成。由北向南倾斜的漠阳江流域,上游地貌以山地为主,自然风光奇丽;出海口处河床宽阔,水平势缓,阡陌交错,一派“鱼米之乡”景象

  阳江的地理空间组合佳巧天成。地势由北向南倾斜的漠阳江流域,上游地貌以山地为主,河谷狭窄,溪流众多,比降大,水流急,自然风光奇丽。走进这片水墨般的土地,满眼皆是原始古朴的风貌,蓝天、江湖、森林、草地,珍稀动植物遍布其间,生物多样性特征显著,这里有野生植物650多种、野生动物100多种,其中有不少是珍稀物种,如杜鹃红山茶、猪血木等就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中游为狭长的河谷盆地和小平原,是发育得很好的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石山簇拥,林洞互衬,湖山相映,被誉为“百里画廊”,是广东的“小桂林”。这里处处田园牧歌,小桥流水,地形地貌多有相似。“白云生处是我家”,走过一山又一山,山还似那座山,水还似那道水,就连朝晚守望着这片故土的主人,都有走错路认错家门的时候。这里的凌霄岩洞是国家地质公园,其喀斯特地貌胜景,极尽鬼斧神工之妙,被誉为“南国第一洞府”。漠阳江与蟠龙河汇合处,北岸有一安谧山城。因古人习惯于把水的北边称之为“阳”,取“漠水之阳,四季如春” 之意,故称其为“阳春”。玲珑秀美的春城,如小家碧玉,从空中鸟瞰,宛若一盆放大了的盆景。水的柔媚,石的奇绝,叠加成了这座山城的韵味和气质。阳春人尤其以质朴和工匠精神见长,古木根雕、根书根艺、竹藤木器,独具匠心。百姓们对孔雀石、黄蜡石费心费力的精美打扮,为阳春赢得了“中国孔雀石之乡”的美誉。精耕细作,阳春更有“春砂仁之乡”“马水桔之乡”之称。

  顺江而下,从漠阳江中下游至出海口两岸沿海,尽是肥沃的冲积平原。据考究,漠阳江流域系冷暖气流交接静止地。广东海岸带,以阳江为界,其北基本上为上升海岸,以南基本为下降海岸。阳江在两者交会点上,海岸以下沉为主,故形成不少优良的港湾。另外,珠江水体出珠江口以后,受地球旋转惯性的影响,西南流到漠阳江口附近,就不再前行。丰沛的漠阳江水与珠江水交汇,水体性质差异显著,吸引各种鱼类汇集,阳江沿海靠珠江西岸边缘地带形成著名的渔场。漠阳江出海口处,河床宽阔,水平势缓,阡陌交错。两岸的鱼围区、虾围区密布,黄鬃鹅、青头鸭成群,一派“鱼米之乡”的景象映入眼帘。

  得益于水网地带经济发达,阳江还是广东省四大传统手工业基地之一,阳江的五金刀剪制作历史悠久,工艺精湛,产量占全国总产量七成以上,出口占全国八成,产品不仅供销国内,更远销国外。阳江漆器制作始于明末清初,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与小刀、豆豉并称“阳江三宝”。

  3、从历史上看,阳江古代已经成为海上航行补给、海防基地。优越的地理环境和物质禀赋,为漠阳江人的发展与文明创造提供了稳定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物质条件

  从历史上看,阳江古代已经成为海上航行补给、海防基地。北宋文学家、地理学家乐史所著《太平寰宇记》载,南恩州“既当五州之要路,由是颇有广陵(今江苏扬州)、会稽(今浙江绍兴)贾人船循海东南而至,故吴越所产之物不乏于斯”。南恩州有海岛名罗洲,亦即溽州,为南海航线上重要寄碇之处。“中国最美十大海岛”之一的海陵岛,在南宋最后一个皇帝赵昺投海自尽前,一直称为溽洲或螺洲。溽洲以东的航线尚可沿海岸而行,以西则直放大洋。据北宋地理学家朱彧《萍洲可谈》卷二称:“广州自小海至溽洲七百里,溽洲有望舶巡检司,谓之一望,稍北又有第二、第三望,过溽洲则沧溟矣。商舶去时少需以诀,然后解去,谓之放洋;还至溽洲,帽相应贺,寨兵有酒肉之馈,并防护赴广州。”这些文字,清楚说明宋代阳江多处为海上丝绸之路所经之所,是重要的海上交通贸易地点。明代阳江继续作为海防重地,发生过多起抗击倭寇的战役。鸦片战争之后,英国政府在租占香港岛之后,曾向中国政府提出强租海陵岛,因阳江民众坚决举行罢课罢市等抗争而未能得逞。孙中山先生也在《建国方略》中提出开发海陵岛作为商埠的构想。近年来,沉寂海底800多年的“南海Ⅰ号”大宋商船被打捞出水,进一步证实了历史文献记载阳江海上贸易繁华的可信度。

  阳江历史上也是西江出海口之一,即西江支流新兴江通过低矮的分水岭,连接漠阳江再入南海,故阳江历史上行政长期归入肇庆府。据测量,新兴河头与阳春黄泥湾两河分水岭之间,相距仅18公里,历代都有人建议在此开凿一条运河。清初屈大均在《广东新语·水语》中提过,民国时期还做过测量。阳江籍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教授司徒尚纪已向省政府重提此事,希望借此开辟西江新航道,激活北津港,改善生态环境。如获成功,昔日漠阳江上波光粼粼、艄公号动、船来船往,漠阳江岸边青纱薄雾、琼楼玉廓、灯火璀璨的愿景必将再现。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意识或精神产生的前提。阳江资源禀赋得天独厚,山、海、泉、湖、林、洞遍布全市,除了岩溶地貌千姿百态,地热资源众多,如春都温泉、合山温泉、新洲沸泉、阳西咸水矿温泉等深受游人喜爱外,滨海旅游资源也十分丰富,拥有26处异彩纷呈可供开发的优质海滩,被评为“中国十大宝岛”的海陵岛天生丽质、海风漫卷,以阳光、沙滩、海浪、海港、AAAAA旅游景区大角湾和“南海Ⅰ号”闻名于世,还有阳东东平的珍珠湾、阳西沙扒的月亮湾,沙滩资源十分优良,一滩一景,各具特色。

  阳江的人文、历史精华景观也为数不少,有始建于唐开元年间(713—741)的石觉寺,有始建于宋朝的北山北塔,有粤西佛教禅宗文化第一寺大垌山净业寺,有南宋英雄太傅张世杰墓庙,有市民喜爱的新景观鸳鸯湖景区、金山植物公园、阳江森林公园、冼夫人纪念馆等等。

  换而言之,优越的地理环境和物质禀赋,为漠阳江人的发展与文明创造提供了稳定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物质条件。

  4、壮丽的山河,秀美的景色,对漠阳江人文化心理及审美趣味产生了深远影响

  漠阳文化古朴深厚、豁达包容、奋发自强。孕育了漠阳文化的漠阳江,滋养了一代又一代漠阳儿女。这里人文荟萃,交相辉映,被隋文帝册封为谯国夫人的冼夫人就是一位杰出代表。这位奇女子一生致力于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保证了社会的和平稳定,促进了岭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她以国为重、以民为本的家国情怀代代相传。一代“岭南画派”国画大师关山月,每次作画落款时,都要题上“漠阳关山月”几个字,以表达他对故土的挚恋之情。他于1959年与傅抱石合作的画作,毛泽东主席亲为题句:“江山如此多娇。”这幅悬挂在人民大会堂的巨幅山水画,让漠阳儿女倍感自豪。此外,书联家教育家邓琳、南国诗人阮退之、辛亥革命志士李萁、著名语言学家黄伯荣、著名油画家苏天赐、著名书法家黄云、新四军军歌曲作者何士德、中国科学院院士曾庆存、著名学者书画家陈醉……他们都出生于阳江这片热土,受到漠阳文化的熏陶和浸润。

  阳江秀美的山水风光,独特的人文气息,也引发不少过往文人墨客的兴致,不少人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联。明代著名戏曲作家汤显祖作客阳江时,留下了“峰如眉黛翠如环,破镜迷离烟雾间。昨夜双鱼何处所,戙船多在海陵山”等诗句。1958年陶铸同志在考察海陵岛时,写下了“帝子南来竟不回,海陵荒冢对斜晖。涛声漫诉兴亡恨,风啸空增洋海威。且喜望天勤水利,更惊穷垌养鱼肥。千斤亩产期明日,一道长堤接翠微”的豪迈诗篇。

  阳江是书画工艺文化之乡。截至目前,拥有国家级“非遗”名录1个(漆器髹饰技艺)、省级名录11个、市级名录14个,有省级“非遗”传承人17位、市级传承人21位;有国家级书法家23人、省级书法家206人、市级书法家近500人;国家级美术家8人、省级美术家45人、市级美术家457人;省级以上作家28人、市级作家185人。在阳江,博物馆、书画馆、奇石馆、音乐馆、诗歌馆比比皆是,男女老少舞文弄墨,或画或书,或弹或唱,自以为乐,时时处处让人感受到浓浓的文化气息。

  阳江是诗词之市,楹联之市。阳江的诗词、楹联,很有地方特色。在这片土地上,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普通民众大多喜欢吟诗作对,民间赛诗赛联蔚然成风,逢年过节作诗赋联添乐更是必不可少。

  5、漠阳江两岸的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语言以及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

  “阳江话是全世界最难懂最难学的一种语言。”初到阳江的人都有这种感觉。为什么阳江话处在被周边强势的粤语(白话)、客家话(话)、闽南话(海话)、北方话(普通话)的语群中,依然能自成体系而不被同化呢?学界有多种不同的观点,比较流行的说法是,在古代,阳江大地上聚居着俚、僚、瑶、疍等多种民族,他们都有自己的语言。冼夫人与汉人冯宝结婚,平定岭南,至其孙子越国公冯盎在阳江逝世的110多年里,冼冯族系一直是阳江的统治力量,因此,作为冼氏家族和冯氏家族两家混合而成的独特方言,也就成了地方的“通行语言”,一直流传下来。

  近年来,来自澳门的大学者黄镜峰、刘月莲夫妇,在经过对大量史料、族谱、田野考察等进行比较研究以后,得出另一种说法,认为阳江话就是当时南宋王朝的“官话”。他俩分析认为,“崖山之战”是南宋军的佯败,是为了保存实力的“瞒天过海”之举,当时与元兵决战的只不过是南宋的老弱残兵,其实主力早就疏散隐藏到漠阳江流域各地,如赵匡义的后裔就藏到了今天的阳东新洲北桂村,张世杰的亲族则改姓“曾”,就近疏散到白沙一带。实际上,一个南宋小朝廷一直还在阳江存在了至少70—80年。阳江东北西三面是大山,南面是大海。这天然的屏障,把阳江紧密封闭住,那时交通不发达,这里几乎成了世外桃源。特别是在这块土地上,由于地理和气候的关系,矿产资源丰富,农林渔牧发达,尽可自给自足。在当时,南宋小朝廷为了能残存下去,通过层层伪装和封锁,很少与外界接触。因此,阳江话在这块封闭的土地上能够顽强地保留下来。

  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更是阳江一笔丰厚的无形文化遗产。在漠阳江中上游的高流河畔,农历五月初四日,一年一度的“高流圩”日,引得八方来客到此选购竹器及工艺品。九月初九日重阳节,地点在陂面的一年一度的“重阳圩”相当热闹,成为一个颇有名气的中草药药材市场。每年端午节前后,阳江举行的逆水龙舟竞赛,给观赏的群众带来无尽的欢乐。阳江登高放风筝已有悠久的历史,“南有阳江,北有潍坊”,素来享有“中国风筝之乡”的盛誉。阳江风筝种类繁多,制作工艺考究,其中又以“灵芝”风筝、“百足”风筝最具特色。如今,可容纳30多万名观众的“南国风筝竞赛场”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此外,阳江的南海开渔节、南国书香节、旅游文化节、美食节、荔枝节、莲藕节、山歌节、咸水歌节、神水节和刀剪博览会都办得有声有色。

  阳江的特色食品也不少,很受欢迎。山里有岗美腊鸭、春湾香芋、春湾板栗、三甲切粉、八甲唛菜、马水甜桔、圭岗氹仔鱼、大八益智果、田畔黄牛肉、红丰菠萝蜜、新洲腊肉、北桂红薯、东平藕、平堤蔗、上洋西瓜、上洋荔枝、新圩芙笋、溪头五彩薯等。海边有“一夜埕”咸鱼、盖苏文咸鱼、东平鱼翅、东平鸡脚螺和将军帽、尖山蟹、程村蚝、儒洞鱼、沙扒墨鱼饼等。阳江的几种美食更让人嘴馋——当清晨第一缕阳光洒向漠阳大地时,茶馆或小店门“吱呀”一声打开,招牌小食猪肠碌、仔、狗脷仔、芋头糕,香喷喷的,会让早起的人们垂涎三尺。

  6、一部漠阳江的历史,也是漠阳江人民抗击涝灾和风灾、生生不息的奋斗史

  值得一提的是,流量大但四季分配极不均匀的漠阳江,一年中常有两次主要洪峰出现,夏季6至7月有一次外,9月再出现一次。秋季易遭8~9级台风直接袭击,如正值海水大潮期,江水受顶托难于下泄,洪涝灾害频发。于是,一部漠阳江的历史,也是漠阳江人民抗击涝灾和风灾、生生不息的奋斗史。

  据史料记载,1458年(明天顺二年)至1949年,阳江共发生重大洪涝灾害24次。1620年(明万历四十八年),县志记载:“四月大水,暴雨迎潮,水深八尺,西门外旦场、华濠一带,民房崩陷者七百余家,白沙顶、麻布演、津头朗等村庐舍淹没殆尽。”1922年7月14日漠阳江出现的特大洪水,俗称“大潦王”,漠阳江两岸一片汪洋,房屋崩塌甚多,农田失收,灾后求乞者众。

  新中国成立后,历史翻开了新的页面,人民政府大兴水利建设,兴建防风、防洪、防旱工程5000多项。其中大型水库2座,即大河水库和东湖水库;中型水库11座,小型水库202座。兴建大中型引水工程包括双捷拦河坝、红江拦河坝、西山陂和响水陂等,还建有电排灌站和涵闸工程一批。这些工程,对防风、防洪、防涝、灌溉发挥了巨大作用。

  近年来,阳江推进跨越发展战略,在推动经济社会和民生事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便捷的海陆空交通,特别是即将建成的港珠澳大桥和即将开通的深茂铁路、汕湛高速公路,使城市的区位优势日益凸显、空间布局更趋科学。这座城市的主政者们,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积极推进公共文化建设,一大批诸如体育馆、图书馆、文化馆和各种艺术中心应运而生,文化服务的水平和效率也得到迅速提升,文化演出、文化展览、美术展览、文化沙龙、茶艺沙龙、读书节等各类文化活动逐年增多,“阳江论坛”“阳江文化大讲坛”“厚德善行讲堂”“阳江好人”评选等主题活动丰富多彩。名山古村、名人故居、九街十二巷传统风貌街区、民俗风情馆、特色商品小街,吸引市民和游客前来观光消费。

  7、越来越多的交流使百姓的文化生活多了许多选择,漠阳文化渐渐变得多面玲珑,显得传统又新潮

  漠阳江人历来有热爱家乡的优良传统。关山月、苏天赐、黄云、黄伯荣等一批大师级人物,生前念念不忘家乡建设,一有空就回来讲学,奖掖家乡后人不遗余力。如关山月耳提面命,为家乡带出了陈章绩、关伟、陈碧山等一批著名画家;黄伯荣则在几十年的现代汉语教学与研究过程中,始终不忘收集乡土素材,系统研究家乡语言,他的地方方言研究力作《阳江方言研究》,即将被整理出版。

  因工作之缘故,我曾专门研究过李萁、李伯振父子的生平事迹。当我参观李萁的故居时, 看到一座破落的普通民居,回顾他为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而舍己忘家,总是深深感到敬佩。当我驻足于合山李伯振墓前,内心总有一番感怀。李伯振作为民国时期“两阳”的县长,为“两阳”近现代社会和城市的塑造以及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他一生廉洁奉公、勤政爱民、重教兴学,以至年仅46岁就过劳而死。我惊喜地发现一个现象,也就是阳江相对集中地在20世纪30—50年代,有一大批人才考入中国著名的高等学府而崭露头角并终有大成,这或许与李伯振在家乡大兴尊师重教之风有关。他亲赴广州省立第一中学邀请林振环回家乡任县立中学校长,挑选后来成为著名医学专家的李焕燊等一批新式人才赴德国、法国留学的佳话,至今仍在阳江广泛流传。是的,像李伯振这样的一大批乡贤,他们的业绩和德行与日月同辉,影响深远,他们的人格力量正化作我们漠阳人建设美好家园的强大精神动力。

  徘徊江边,凝望挟裹风风雨雨,日夜不息奔流至海的滔滔漠阳江,不由得心生万千感慨。处古越之地经历过千百年历史洗礼的漠阳文化,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不得不面对与外来文化的交汇与碰撞。越来越多的交流使百姓的文化生活多了许多选择,漠阳文化渐渐变得多面玲珑,显得传统又新潮。相信经过吸收和沉淀,厚重而多彩的漠阳文化一定会以她强大的生命力和包容性,焕发出地方文化自信的勃勃生机!

3645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