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演讲与口才 > 辩论技巧 > 辩论技巧 >

抓住诡辩的"辫子"反诡辩

时间: admin1 分享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为了维护自己的观点或看法,往往会构设诡辩来向对方发难,陷对方于被动尴尬的境地.诡辩在论辩中固然厉害,但诡辩自身存在着语言模糊、内容矛盾、逻辑错误等方面的局限性,以下学习啦小编整理的抓住诡辩的"辫子"反诡辩,供大家参考,希望大家能够有所收获!

  抓住诡辩的"辫子"反诡辩

  一、诡辩的逻辑如果是错误的,不妨顺着这个错误的逻辑,将错就错,就地取材,重新构设一个诡辩进行反驳.请看下面的例子:

  某校禁止学生在教室里穿拖鞋.一天下午,高二(三)班的"捣蛋鬼"梁勇同学又啪嗒啪嗒地穿着一双拖鞋进了教室,班主任王老师发现后让他从座位上站起来:"我三令五申禁止穿拖鞋,你为什么还穿?"王老师皱着眉头问.

  "对不起,我没穿拖鞋."梁勇大声回答.

  "什么?你脚上穿的不是拖鞋?"王老师提高了嗓音.

  "不是,是凉鞋."梁勇语气坚定,还有意低下头望着自己脚上的鞋子.

  全班同学的目光都移到了梁勇的鞋子上:这双鞋子原来是一双普通塑料凉鞋,不过现在鞋后跟全被剪掉了.看上去与拖鞋没有两样.

  "鞋后跟全剪掉了,难道是凉鞋?"王老师恼火地问.

  "当然是凉鞋!这就像一个人的腿断了,他还是人,而不是狗!"梁勇昂起了头,大声反驳.

  班上绝大多数同学都为王老师捏了一把汗,担心他下不了台.王老师先是一愣,但很快镇定下来.他双眼盯着梁勇,不紧不慢地说:"你的话好像很中听,不过,你的辩解是错误的.凉鞋之所以是凉鞋而不是拖鞋,最重要的在于凉鞋有鞋后跟,这就像一个人,如果他最重要的头部都没有,那他就不再是人了......"

  梁勇顿时像泄了气的皮球,低下了头.

  在这里,梁勇的诡辩在逻辑推理上明显是错误的,因为人断了腿固然是人,但无法据此推出凉鞋断了鞋后跟还是凉鞋.王老师思维护敏捷地洞察到这个错误的逻辑,立即把思路从人的腿部移到人的头部,构设了一个同样逻辑形式的诡辩,把凉鞋鞋后跟的功用提升到"像人的头部一样"重要,既然人的头断了就再人,那凉鞋断了鞋后跟也就不再是凉鞋了.由于王老师这个诡辩后发制人,以谬制谬,所以梁勇不得不低头认错.

  二、诡辩的语言如果含糊不清,模棱两可时,可通过对其语言进行判断、分析、解释,批驳他的荒谬观点和不实之词,阐明自己的立场和观点.请看下面的例子:

  老张和老刘在公园辩论:

  老张问:"在金钱和道德之间,你选哪一个?"

  老刘不假不思索地答:"当然选道德.难道你选金钱?"

  老张诡秘地说:"我是选择金钱,因为我缺少金钱.你选择道德,那是因为你缺少道德."

  老刘听了老张的不友好言语,立即反驳说:"你的话只讲对了一半,十分的道德,我已有九分,还缺少一分,所以我要选道德;万贯的家财,你已有九千贯,但你还缺少一千贯,所以你要选金钱.因此,准确地说,我选道德是因为我崇尚道德,你选金钱是因为你贪图金钱."

  从上例我们不难看出:老刘重义,老张重利.然而,老张为了给老刘脸上抹黑,构设了一个以模糊语言为核心的诡辩以嘲讽老刘.在这个诡辩的关键词语"缺少"在特定语境中是很模糊的,即包含了"缺得很多、缺得不多、缺一点点"等等方面的意思,老刘的反驳针对"缺少"这一模糊的词语,用形象的语言清晰地把它量化出来,否定了自己"缺德"、老张"缺钱"的荒谬论断,最后用"崇尚"来褒扬自己对道德的追求,用"贪图"来贬斥对方对金钱的贪得无厌,驳得淋漓尽致,恰到好处.

13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