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时间过的飞快,转眼期末考试就要来临了,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些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仅供参考。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0分)
1.阅读下列文字,完成①-⑤题:
2003年10月15日。酒泉发射中心。
寥廓的戈壁上空晨星闪烁。无数目光聚焦这神圣一刻。
“5,4,3,二,1……点火!”指挥员下达最后指令的同时,托举着飞船的“长征”二号F型火箭在地动山摇的轰鸣声中拔地而起,宛若巨龙的桔红色烈焰划破秋日的戈壁长空。
穿云破雾,火箭直刺九霄,浩瀚太空迎来了从火箭故乡飞来的第一位访客。
“神箭冲碧宇,神舟傲苍穹,长征通万里,五星映太空。”万千火箭人十年磨一箭,为的就是将载人飞船准确送入轨道这一刻。
①给加点字注音。(1分)
寥廓 浩瀚
②描写火箭发射情景的句子是: ,用了 修辞手法。(2分)
③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
火箭故乡:
火箭人:
④对“我国载人飞船首飞成功”这件事,谈谈你的感受。(2分)
⑤你能写出两句咏月的诗(词)句吗?(2分)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览室是读书学习的安静场所,有个同学却不守室规大声喧哗。请你说句得体的话劝其不要这样。你会这样说:
(要求:简洁、得体、有说服力)(2分)
3.阅读冰心的这首小诗,说说你的感受。(3分)
墙角的花! 你孤芳自赏时, 天地便小了。
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下列横线上,仿照加点的句子再续写两个句子。〔2分)
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还要有:春天百花散发的缕缕芳香,夏日碧水带来的阵阵清凉, 。
5.填空。(4分)
①《观沧海》中最能反映诗人博大襟怀的诗句是: , 。
②《钱塘湖春行》的颔联是: , 。
③《次北固山下》刻画破晓日出,江上春早,抒发诗人情怀的诗句是 , 。
④《论语》十则中关于学与思关系的一则是 , 。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以下文字,完成6—11题(13分)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6.解释文中加点字。(2分)
藐:__________强:_________庞然:__________鞭:_____________
7.作者回忆童年生活,围绕________________,记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件趣事。(4分)
8.用文中原话回答,“时有物外之趣”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2分) 9.找出下列句中“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1分)
A.观之正浓 B.驱之别院 C.时有物外之趣 D.项为之强
10.翻译。(2分)
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
11.作者观蚊如鹤,达到如此高妙的境地,其根本原因是什么?请结合自己的体会谈谈这方面的感受。(2分)
(二)阅读以下文字,完成12—19题(16分)
带上三句话上路
李小刀,你将要远行,孩子,将有一生的岁月等你去走,我送你三句话带在身边。
快乐是一种美德
要保持快乐,孩子,这是我们穷人最后的奢侈。不要轻易丢掉快乐的习惯,否则我们将更加一无所有。
你要快乐,在每一个清晨或傍晚。你要学会倾听万物的语言,你要试着与你身边的河流、山川、大地交谈。在你经过的每一个村庄,你要留下你的笑声作为纪念。这样当多年以后人们再谈起你时,他们会记得当年曾有一个多么快乐的小伙子从这里经过。
快乐是一种美德。无论你背着多少行李,你也不要把它扔到路边的沟里。即使你的鞋子掉了,脚上磨出了血,你也要紧紧地攥着快乐,不和它离开半天。
快乐是一种美德,孩子,这是因为快乐能够传染。你要把你的快乐传染给你身边的每个人,无论他是劳累的农夫还是生病的旅人,无论他是赤脚的孩子还是为米发愁的母亲,你都要把快乐传染给他们,让他们像鲜花一样绽开笑脸。
孩子,在你经过的每个村庄人们都像亲人一样待你,他们给你甘甜的泉水,给你的行囊里塞满干粮,你就给他们快乐吧!记住,快乐是一种美德,它能让你在人们的心中活上好多年。
不为一朵花停留太久
在你的旅途上,孩子,会有许多你没有见过的鲜花开在路边。它们守在溪流的旁边,在风中唱歌跳舞。
不要忽略它们,孩子,我们的眼睛永远不要忽略掉美。你要欣赏它们的身姿和歌声,你要因为它们而感到生活的美好。不管你的旅途多么遥远,不管你的道路如何艰险,你都要和鲜花交谈,哪怕只用你喝点水、洗把脸的时间。
不要看不见满径的鲜花。但我要告诉你,当你沉浸在花香中的时候,不要忘记赶路,不要为一朵花停留太久的时间。你只是一个路过的人,孩子,你要去的地方是前方,你的旅途依旧漫长,你的鞋子依然完整,你的双眼依然有神,你属于远方,而不是这里。
不为一朵花停留太久。相信这条路的前头还有千朵万朵花在等你。你要知道自己究竟要去哪里,在你没到之前,孩子,不要为一朵花停住脚步。
你去的地方是远方,孩子,你要知道,那是很远、很远的地方。
为帮过自己的人准备一份礼物
你会在某一天踩着满地阳光到达。孩子,只要你的身体里流着奔腾的热血,只要你举着火把吓退野兽,你就早晚会抵达那个你想要去的地方。那是远方,那是幸福之乡。就在你打点行装,准备返回的时候,我要对你说,孩子,别忘了为那些帮过自己的人准备一份礼物。
你要记得在你的旅途上你喝过别人给你舀来的泉水,你吃过别人给你送上的食物,你听过一位姑娘的歌声,你向一个孩子问过路,你在一间猎人的小屋中度过一个漫漫黑夜。要记住他们,孩子,你要记往这些人的声音、容颜。在你返回的前一天晚上,你要为他们准备好礼物。
你要把几块丝绸、几块好看的石头细心地包好。你要给姑娘准备好鲜花,你要给老人准备好烟丝,你要想着那些调皮的孩子,他们的礼物最好找也最难找。
这些就足够足够了。再带上你在路上看过的风景、听过的故事,再带上你的经历和感触,在燃着火的炉边,讲给他们听。
告诉缺水的人们前头哪里有水,告诉生病的人们哪种草药可以治病,把你这一路的经验告诉他们,把前方哪里有弯路告诉他们。
这些是最好的礼物。
不要忘了给帮过自己的人准备一份礼物,孩子,只有这样你的这次远行才算没有白走。
12.“不要为一朵花停留太久”中的“花”可以怎么理解?(2分)
13.你有没有为帮过自己的亲人准备礼物?请具体说说。(2分)
14.请找出一组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的句子。(2分)
15.为什么不要为一朵花停留太久?(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16.怎样理解“那是远方,那是幸福之乡。”中的“远方”、“幸福之乡”?(2分)
17.为什么给帮过自己的人准备礼物,“这次的远行才没有白走”?(2分)
18.文章一开始提到“我们穷人”。你认为拥有这三句话的人能被称为“穷人”吗?这两个“穷人”的概念有何不同?(2分)
19.除了文中提到的三句话之外,你认为还有哪些话应该被记得?你能再写几句吗?(2分)
(三)阅读以下文字,完成20——25题(11分)
(1)我读初中时,晚自习还一律都点煤油灯。那些家庭较富的,就点马灯,一般人都点玻璃灯,像我们这些家庭较贫寒的,则只能点用墨水瓶、破布条自制的敞灯。晚自习钟声一响,我就拿着那盏简陋的小灯,知趣地走到教室后不被人注意的角落,默默地看书。我像一个做错事的孩子,不和人逗笑、说话,甚至连招呼也懒得打。灯,给了我一个内向而孤僻的性格。当然,每天晚上,班主任总会如期来到身边,就着如豆的小灯,给我指正每一个哪怕是极其微小的错误。
(2)一个初夏的晚上,我照例坐到那个不被人注意的角落,闷头做作业。突然,我的小灯熄灭了。原来,一位班上调皮的孩子,正跷着脚坐在我前面的课桌上,一面高声炫耀自己的阔绰,一面用扇子乘凉。我(甲)______________地点上我的灯,可是,它又一次被扇熄了。“请你不要扇我的灯。”我(乙)______________地说。“怎么,扇着你的灯,你那也叫灯?到我家垃圾里去拣一个,保证不会被扇灭!”我只觉满腔热血直朝头上涌,(丙)____________地站了起来,要不是旁人拉住,我的拳头早揍扁了他的鼻子。
(3)那晚回家,我哭闹着要爸爸给我买一盏马灯。可是在我这个吃饭都要定量的家庭,买马灯谈何容易啊!
(4)自那以后,我不再去上晚自习,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有一天,班主任把我叫去,说了很久的话。话的内容大多忘却了,但有一段无论如何也忘不了:“一个人的价值,并不在于他拥有多少财富,而在于创造了多少财富。你能在比别人艰苦的条件下,取得比别人更好的成绩,那你就是一个真正了不起的人。”自那以后,我不再自卑和孤僻,而是每晚(丁)___________________地拿着那盏小灯出入教室。在那盏灯下,我从无知走向成熟……初中毕业,顺利得到了高一级学校的录取通知书。
(5)以后的人生历程中,类似那一晚的事,还时有碰到,而每每此时,我总想起班主任的话……
(6)说老师是灯,这比喻似乎有些陈旧,可在那个危险的年龄,在那个迷雾蒙蒙的人生十字路口,把我照引到撒满阳光的正道上的,的确是我的那位班主任。
20.根据文意,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空白处。(2分)
A、怒不可遏 B、若无其事 C、气急败坏
D、尽量客气 E、悄无声息 F、不卑不亢
甲:_________乙:_________丙:________丁:__________
21.对第一段中词语“知趣”,结合句意解释最恰当的是( )(2分)
A、不去招惹人,也不许人招惹自己。 B、有自己的想法,自得其乐。
C 、由于自卑孤僻而想远离别人。 D、知道进退,不惹人讨厌。
22.第(1)段中有两句对“我”的自卑、孤僻做了具体的描述。请你任选出一句,用横线画出。(2分)
23.第(2)段中“闷头”一词与第(1)段中哪个词相对应?(2分)___________________
24.第(4)段有两处“自那以后”,“那”分别指代的是什么?(2分)
答:第一处: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处_________________。
25.最适合做本文题目的是下面的哪一项?将其字母填入括号内。( )(1分)
A、班主任 B、灯 C、人生的价值 D、往事
三、作文(40分)
26.①请自拟题目进行写作,题目中必须含有“故事”一词。
②字数600字左右,文体不限。
提示:可以写家庭的故事、学校的故事,也可以写爸爸妈妈的故事、爷爷奶奶的故事;可以写老师同学们的故事,也可以写亲朋好友的故事;可以写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写太空里的故事;可以写真实的故事,也可以写虚构的故事……总之,你可以写的真是太多了,怎么样,思维的翅膀已经打开了吧,还等什么呢,开始动笔吧!
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答案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0分)
1.①Liáo、hàn;(每空0.5分)
②指挥员……戈壁长空;比喻(每空1分)
③火箭是中国发明的,中国是火箭的故乡;火箭的设计、制造、发射工作者:各1分,共2分
④略(能谈出自己的感受,语言得体,连贯即可)
⑤略(错一个字扣0.5分,扣完为止)
2.略(2分)
3.“墙角的花”要有自知之明,不能孤芳自赏,脱离集体。(3分)(意思对,即可)
4.略,(仿句与例句基本一致,内容贴切、自然即可,每句1分,共2分)
5.①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1分)
②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1分)
③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1分)
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1分)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13分)
6.小;僵硬;用鞭于抽;巨大的样子;(各0.5分)
7.记趣;观蚊如鹤、神游山林、鞭打蛤蟆;(各1分,共4分)
8.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2分)
9.C(l分)
10.①用烟慢慢地喷(它们),使它们冲着烟雾飞叫。(2分)(关键词语没译出或译错应扣0.5分,扣完为止)
11.关键在于“心之所向”,善于想像和联想,蚊与鹤有相似之处。(2分,意思对,即可)
(二)(16分)
12.(2分)沿途的各种诱惑。
13.(2分)略
14.(2分) “你要学会倾听万物的语言,你要试着与你身边的河流、山川、大地交谈。……你要留下你的笑声作为纪念。”
15.(2分)因为自己的目标还在远方。如果为一朵花停留太久,可能会忘了自己远行的目的,也可能会延误了时间。
16.(2分)理想的彼岸。目标最终达成的时候。
17.(2分)学会感激才是最后的完美。
18.(2分)不能。前一个穷人是指物质上的;后一个是指精神上的。在精神上富足的就不是穷人。
19.(2分)对每一朵花微笑。不要撒谎。等等。
(三)(11分)
20.E D A B(一处扣0.5分)
21.C(2分)
22.“我像一个做错事的孩子……连招呼也懒得打。”或“晚自习钟声一响……默默地看书。”(2分)
23.默默地(2分)
24.敞灯被扇熄的风波;班主任找“我”谈人生观;(一处1分)
25.B(1分)
三、作文(40分)
26.作文略,按中考标准评分。(能正确运用本册学过的好词汇,引用名言、美句或恰当运用其它修辞手法的,可另加1——5分;卷面整洁、字迹清楚、美观的,可另加1——2分)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计划
一、期末考试复习目标
通过期末考试复习,使学生对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的基本知识有一个明确的、系统的了解,强化学生对各册教材内容的了解,熟悉课本知识,实现知识到能力的迁移,全面系统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技能和综合素养,争取在期末考试取得佳绩。
具体目标:
1、强化语言积累训练。语言积累,不仅指古诗文和现代诗文的积累背诵,还包括词语的积累,名言警句的、俗语、谚语的积累。语言积累,是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经验,通过考试考查学生语言的积累,是一种促进学生学习、改善语文教学的极好的方式。
2、强化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有正确工整书写的能力;有语音辨识的能力;有利用语境辨析多义词、字词意义的的能力;有辨析修辞和修辞作用的能力;句子的仿写续写的能力;以及根据设置语境,简明、连贯、得体表达自己要说的话的能力等等。
3、强化阅读训练。现代文阅读注意题型和答题技巧、语言的组织表达训练;文言文阅读注重字词的积累,作者思想情感的体悟。
4、强化名著阅读的训练。平时教学中要重视名著导读的教学,复习时要重点复习《课标》中列出的名著。
5、强化写作指导。把握命题特点,注重作文材料的储备,了解考场作文的技巧,力求写出有独特见解,有创意,文采斐然的作文。
二、复习宗旨:夯实基础提升能力整体推进力求突破
具体措施:
1、全体参与,分层达标复习课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应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所以复习时不能把目光只盯在少数“尖子生”身上,而应该更多地关注那些基础不扎实、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提出不同的要求,优等生可适当“放”,中等生宜“引”,后进生需“扶”。尽量让班级中各个层次的学生能自领“军令状”,清楚意识到自己复习中的弱势环节,一步步进行训练完善,争取在教师的指导之下逐步得到改善与提高。
2、理清头绪,突出重点针对新部编版教材试题基础性强的特点,对于新课程标准和考纲中要求掌握的语文知识和基本篇目,在复习时首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梳理,只有理清了头绪,学生才能思路清晰,复习才会有更佳的效果。阅读理解特别是课外阅读理解文章与作文是语文复习的“重头戏”,在复习中应加强指导。比如在进行阅读理解训练时,应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教给学生一些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做到“授之以渔”,并结合有针对性的训练,举一反三,从而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作文训练要做到每周至少一篇,而且是利用课堂时间当堂完成,教师有目的有步骤地指导和训练。
3、讲练结合,夯实基础复习时先讲后练侧重于练。讲,主要是这几个方面:一是重点字词,二是综合性学习里的相关知识点,三是文言文和古诗词,四是文学名著和常识。练,侧重让学生通过课堂回答和书面训练以达到熟练掌握。
具体做法是:
(1)重点字词,先带领学生一起梳理,然后采用听写的方式,让学生上台训练,每单元用一课时左右时间。
(2)文言文复习先让学生明确哪些课文是重点篇目,然后做重点指导,指导完毕后侧重检查学生掌握情况,让他们背诵、默写,做个人人过关。课时以考纲所指定的篇目多少而定。
(3)古诗词,侧重于让学生背诵和默写,训练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连续性默写,二是理解性默写,三是运用性默写。复习完就利用课堂和早读时间让学生背或默写,背,要尽量做倒背如流。
(4)综合性活动和口语交际主要是依据活动主题内容让学生积累这方面的知识。
(5)作文训练,每周至少讲练一次,先评讲上次作文,再指导本次作文,最后利用课堂45分钟让学生当堂训练。
(6)名著导读的讲练,主要依据《考纲》中指定的篇目,以问带讲。
三、复习步骤
第一个星期复习:回归课本、系统归纳、重抓基础。
复习要点:
①归纳期末考试前三个单元课本内的生字词(音、形、义的归纳)。
②课内外古诗词过关:理解→背诵→默写。
③课内外文言文过关:规定篇目的背诵、主要知识点的归纳(包括常用文言实词、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等)。
④挖掘课内文本的写作价值。
第二星期复习:专题分讲、精讲精练、提升能力。
复习要点:
①积累与运用(默写、语言应用题的方法指导及训练)
②古代诗词赏析(诗词赏析的方法指导及训练)
③文言文阅读(文言阅读方法的指导及训练)
④现代文阅读(各种文体的阅读方法指导及训练)
⑤写作(各种文体的写作指导及训练)
最后两天复习:综合训练、查缺补漏、巩固提高。
复习要点:
①吃透课标及考试说明,收集筛选新部编版教材新信息,精选模拟试题。
②精练精讲,着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③通过模拟练习,反馈复习情况,及时调整复习方向和方式方法。
④考前一星期,学生自主学习,查漏补缺,整理消化知识点,梳理知识结构。
⑤做好考前学生心理辅导,缓解紧张情绪,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找到自信,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进入考场,考出成绩。
四、注意事项
1、指导学生多收集和整理作文素材。在最后阶段要让学生多读书多看报,开拓自己视野、了解时代信息、把握时代脉搏,并学习别人的语言风格、章法技巧,为写作积累素材,补充新鲜血液。虽学习比较紧张,但仍要每天“挤”出十到二十分钟的时间来看书读报。在写作中,要善于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大题化小,以小见大,学会“一滴水里见阳光”“半瓣花上说人情”;善于联想,张扬个性。让文章体现出真挚的感情,丰厚的文学积淀,做到文质兼美,富有生活气息。
2、在复习中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平时周考月考的答卷中都存在着一些考生不认真看原文,不能认真审题的毛病。平时做阅读练习,一定要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抓准题眼、抓住关键词句,再作答。另外,书写也应重视,若平时书写潦草,则会在积累中出现错别字,在写作中丢掉书写分。俗话说“习惯成自然”,若平时不能养成良好的阅读和书写的习惯,考试时也就会出现一些不必要的丢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