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生物期末试卷及答案
试卷是在纸张有考试组织者检测考试者学习情况而设定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试卷。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八年级上册生物期末试卷,仅供参考。
八年级上册生物期末试卷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70分)
在每小题的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入题后表格中。
1.生病挂水时针头插入的是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神经
2.关于实验“观察小鱼尾鳍血液的流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红细胞单行通过的血管是毛细血管 B.静脉中血液由分支流向主干
C.动脉血流速度最快,毛细血管最慢 D.血液从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3.人的心脏一般位于
A.盆腔中央 B.胸腔中央偏左下方 C.腹腔中央 D.胸腔中央偏右下方
4.血液循环的动力主要来自
A.心脏 B.主动脉 C.瓣膜 D.肺动脉
5.人体内血液按一定方向流动而不倒流,是因为有
A.心脏 B.肝脏 C.瓣膜 D.主动脉
6.根据血液的分层现象可知,人体血液的组成是
A.血浆、红细胞 B.血浆、血细胞
C.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D.血清、血细胞
7.血液是体内物质运输的载体。养料和废物位于
A.血浆 B.红细胞 C.白细胞 D.血红蛋白
8.右图为人血细胞示意图,描述错误的是
A.体积最大的是②白细胞 B.不易看到的是③血小板
C.数量最多的是①红细胞 D.没有细胞核的是③血小板
9.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
A.吞噬病菌 B.运输氧气 C.运输二氧化碳 D.止血和凝血
10.下表为某人的血常规化验单,根据化验单的数据,你的初步判断是此人
检验项目 结果 参考范围 单位
红细胞 4.39 3.50~5.50 1012/L
白细胞 12.8 4.0~10 .0 109/ L
血小板 140 100.00~300.00 109/L
血红蛋白 130 120.00~160.00 g/L
A.贫血 B.高血压 C.白血病 D.有急性炎症
11.血细胞是有寿命的,血细胞产生的部位主要是
座位号
A.心脏 B.肝脏 C.红骨髓 D.血液
12.一个AB型血的病人因大量出血需要输血,输入血的血型应是
A.A型 B.B型 C.O型 D.AB型
13.动脉血的特点是
A.含二 氧化碳少 B.含氧和养料都丰富
C.含氧丰富,颜色鲜红 D.含氧量少,颜色暗红
14.关于血液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 B.体循环中血液由静脉血转变为动脉血
C.体循环和肺循环通过心脏连通在一起 D.通过血液循环将氧、营养物质送到细胞
15.下表为测定某人的肺泡内、静脉血、动脉血及组织细胞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值,据表分析,表示动脉血的是
A.A B.B
C.C D.D
16.右图表示血液流过某器官时的变化,该器官可能是
A.心脏 B.肾脏
C.肝脏 D.小肠
17.尿液的主要成分是
A.水、无机盐 B.水、无机盐、葡萄糖
C.水、无机盐、尿素 D.水、尿素、蛋白质
18.关于右图肾单位的描述,错误的是
A.①是由毛细血管弯曲盘绕而成的 B.①②③④构成肾单位
C.④是包绕在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 D.①的两端都是小动脉
19.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A.一旦有尿意就应该及时排尿 B.及时排出废物可以保持内环境的稳定
C.废物随尿液排出,所以水喝得越多越好 D.慢性肾病要及时治疗否则易发生尿毒症
成分 水 蛋白质 葡萄糖 无机盐 尿素
样品A 90 7.00 0.10 0.72 0.03
样品B 99 0.00 0.10 0.72 0.03
样品C 95 0.00 0.00 1.50 2.00
20.分析右表数据(单位:g/100mL),表示
肾小囊腔中液体的是
A.样品A B.样品B
C.样品C D.无法判断
21.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是
A.脑和脊髓 B.脑和脑神经 C.脊髓和脊神经 D.脑神经和脊神经
22.人体内有“生命中枢”之称的结构是
A.大脑 B.心脏 C.脊髓 D.脑干
23.右图是神经元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标号②是细胞体,标号④是神经纤维
B.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C.神经元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
D.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起互相连接构成一个网络系统
24.由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细胞体汇集在一起,调节人体某一项相应的生理活动的结构是
A.中枢神经 B.脑 C.脑干 D.神经中枢
25.某人因意外造成脊髓横断,丧失了运动功能,原因是
A.大脑与下肢之间的联系被切断 B.大脑中的运动中枢受到损伤
C.大脑无法发出运动指令 D.脊髓中的运动中枢受到损伤
26.下列不属于反射的是
A.听到上课铃声走进教室 B.吃梅分泌唾液 C.草履虫逃避有害刺激 D.狗听到声响乱叫
27.下列反射活动属于人类特有的是
A.眨眼 B.吮吸 C.缩手 D.识字
28.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A.神经元 B.反射 C.反射弧 D.神经中枢
29.眼球结构中具有折射光线作用的主要结构是
A.晶状体 B.角膜 C.虹膜 D.视网膜
30.在视觉的形成过程中,物象和视觉的形成部位分别是
A.视网膜、大脑 B.大脑、视网膜 C.视网膜、视神经 D.视神经、大脑
31.下列不属于形成近视原因的是
A.晶状体的凸度过大 B.物象落在视网膜的前方
C.眼球的前后径过长 D.物象落在视网膜的后方
32.在耳的结构中,能够将振动转变成与听觉有关的信息的结构是
A.鼓膜 B.前庭 C.听小骨 D.耳蜗
33.形成听觉的部位是
A.耳蜗 B.听觉感受器 C.听神经 D.听觉中枢
34.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在安静状态下测量脉搏 B.用低倍镜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
C.用手捏的方法判断心脏的左右 D.膝跳反射时受测同学绷紧了膝关节
35.下列不能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是
A.毛细血管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B.人 的红细胞呈两面中央凹陷的圆饼状
C.眼球虹膜位于角膜的后面呈圆盘状 D.大脑皮层有许多凹陷的沟和隆起的回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30分)
36.哈维曾经在人体上做过一个实验:用绷带将上臂扎紧,发现肘和腕处的脉搏摸不着了,而前臂有血管鼓胀起来。
(1)能够搏动的血管是 ,前臂鼓胀起来的血管是 。
(2)哈维猜想在以上两种血管之间一定还有一种血管,这种血管是 ,它是
的场所。
(3)通过哈维实验,你的推测是 。
37.完成下列概念图:
38.读图填写(在[ ]中填写数字,在 上填写文字):
(1)左图中,心脏壁最厚的是[ ] ,其腔内是 血。
(2)标号⑥是 ,管内流动的是 血。
(3)体循环的起点是 ,终点是[ ] 。
(4)右图表示肺循环中的物质交换,A表示 ,进入血液后与 结合。
39.(1)人体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是 。
(2)右图中A是 ,D是 。
(3)用字母和箭头表示神经冲动传导的方向 。
(4)某人摘月季花时被刺刺了一下,手迅速缩回,从反射的类型看,这是 反射,虽然有刺,但他忍痛将花摘了下来,这是 反射。
40.如果你是医生,请对下列事例提出一项预防措施或建议:
贫血(预防) 酷暑大量出汗后(建议)
心血管病(预防) 近视 眼患者(建议)
遇到巨大声响时(建议)
八年级上册生物期末试卷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D B A C B A D B D C D C B B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C B C B A D A D A C D B A A
题号 31 32 33 34 35
答案 D D D D C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70分,每小题2分)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30分,每空 1分)
36.(1)动脉 静脉 (2)毛细血管 物质交换 (3)血液是循环流动的
37.
38.(1)[⑧]左心室 动脉 (2)肺动脉 静脉
(3)左心室 [②]右心房 (4)氧 血红蛋白(或红细胞)
39.(1)反射弧 (2)感受器 神经中枢
(3)A→B→D→C→E (4)非条件 条件
40.贫血(预防):多食用含蛋白质和铁质丰富的食物
酷暑大量出汗后(建议):多补充盐水
心血管病(预防):少吃动物类脂肪、控制每日摄盐量、加强体育运动等
近视眼患者(建议):配戴凹透镜、坚持做眼保健操、读写姿势正确等
遇到巨大声响时(建议):迅速张口、闭嘴堵耳
八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复习计划
在这个新的学期的开始,为了更好的展开八年级下学期的教育教学活动,在此,拟定本学期八年级历史备课组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新课程改革精神,以教育的科学发展观为核心,以中考研究、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为工作重点,切实履行好“研究、指导、服务”的工作职责,依靠全体历史教师,群策群力,努力提高我校初三历史教师的群体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
二、主要工作
1、通过组织集体备课、课堂研讨、案例分析、经验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不断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努力提高课程改革实施水平。充分发挥备课组、教师的作用,引导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引导教师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经验共享。
2、加强中考研究、重视信息交流、不断提高初三历史教学质量。组织初三教师认真分析月考情况,依据抽测反映的`问题采取针对性强的措施;认真组织初三历史教师近两年中考试题,探索新课程命题的趋势。开展多种形式的集体备课、课堂教学研讨、试题研究等教研活动,探索高质有效的历史复习模式。抓住向外学习的机会,收集中考信息并将中考信息进行反馈。
3、强化训练,增强适应性。在抓好自主性学习,精讲精练,提高能力的同时,提高中考的.适应性。
三、工作目标
1、设计丰富的课内课外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2、践行学校“少教多学”的教学理念,发挥学生课堂主体地位,打造和谐高效的历史课堂。
3、制定合理有效的复习计划,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
四、具体措施如下
1、深入研究中考考纲与教材,注重中考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我们全体备课组老师仔细研读讨论教材,在深刻理解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分析教学内容,把握教学重难点,逐一研究考纲与南京市历年中考试题,并对相关内容进行了整理与归纳。我们还要关注跟踪当前热点,设计新颖的思考题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并对其进行了整理与归纳,努力提高中考备考工作的科学性与实效性。
2、团结协作,充分发挥利用备课组的集体力量,构造和谐团队。
在平时的教学中,备课组内的老师要经常沟通,资源共享,相互听课,互通情况,共通商讨,出谋划策。开学初,备课组老师共同商讨制定详细的备课组工作计划及初三年级历史备课组教育教学计划,并以此作为我们的工作指导方案来贯彻实施。坚持集体备课制度,做好分工合作和交流,精心备好每一堂课。坚持无论是平时的教学还是各种大型的教学活动,都表现出强烈的团队意识,集众人智慧,展个人才华,大家在相互学习中共同提高。在今后共同工作的日子里,大家毫无保留,彼此取长补短,要让丰富的教学经验、超前的创新意识、扎实稳妥的教学作风以及好学上进精神在组内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和融合。
3、教学常规规范,不断追求教学创新
教学上我们要严格按照学校的教学要求完成教学工作,大到每一节上课,小到一分钟到位,时刻都要严格要求自己。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以及中考的要求,在作业批改上,我们要认真及时,做到全批全改,重在订正,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在辅导中做到有的放矢。
五、重点工作
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身边的历史”寒假历史社会实践活动汇报。
(1)效能目标:总结假期的读书、观看历史类的脱口秀节目和游历历史景点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发现身边的历史。
(2)具体措施:寒假前布置社会实践活动内容,假期结束后上交读书笔记、观后感或游记,教师审核,有内涵有新意的,课堂上安排时间让这些学生将自己的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
2、“历史课堂学习卡”的设计和编写。
(1)效能目标:设计和编写历史课堂学习卡,以备每堂课教学使用,期中期末复习时另外编写综合提纲,使复习系统高效。
(2)具体措施:由x和x两位老师主要负责学习卡的编写,x老师审核,全组讨论研究并修改,课堂学习卡每堂课前印发,综合提纲期中期末复习时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