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广东高三二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5广东高三二调本次考试覆盖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政治、地理九个科目。下面是关于2025届广东高三二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广东省2025届普通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中国农业自新石器时代开始就形成了南稻北粟的基本格局。 但后来粟在北方农业中的主导地位被小麦取代,从而形成了南稻北麦的新格局。这种 南北农业格局的变革,主要体现在北方主粮由粟到小麦的变迁上。
关于麦类作物的文字记载,最早发现于商代甲骨文。记载春秋时期史事的《左传》 中有多处关于小麦的记载,这至少透露了两点重要信息:一是北方地区已有相当范围 的小麦种植;二是出现了以小麦制作酒母的酿酒工艺。《左传》中鲁宣公十二年传文有 “麦鞠”一词。杨伯峻先生注:“麦鞠即今之酒母,用以酿酒者,盖蒸麦以为之,故曰 麦。”这说明在东周时期,小麦是作为比较主要的粮食作物存在的。小麦在古代中国 北方农业中的重要性究竟何时开始凸显,尤其是小麦何时取代了粟的主粮地位,以往 学者主要从文献和植物遗存的角度进行考察,存在争议。
20世纪70年代以来,对人骨和动物骨骼的稳定碳同位素分析被引入到考古学研究中,为研究中国古代先民的食谱提供了新方法。这一方法的基本原理是“我即我食”。 通过研究这些人类遗体或遗骸,可以让古人“开口讲话”,“告诉”我们他们的食物结 构以及与食物相关的信息,从而复原古代社会生活。
北方传统主粮粟和后来居上的小麦,具有截然不同的稳定碳同位素比值(8¹³C) 。其中 粟属于C4 类作物,平均8¹³C 为-12.5%;小麦属于C3 类作物,平均δ¹³C 为-26.5%0。 按照碳同位素从食物到消费者胶原蛋白的分馏原理,消费者胶原蛋白中的δ¹³C 值要比 食物高出5%左右。植物中的碳经过人的消化、吸收会转化为骨胶原中的碳。学者对公 元前3000年—前2000年(小麦传入中国的年代范围)的不同中国北方遗址人骨的稳 定碳同位素比值数据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8¹³C值均在-6.3%0到-10.1%0之间,这表 明当时人们显然是以粟为主食。
因此,当具有较低碳同位素比值的小麦开始被大量引入北方先民的饮食之后,相 应人群的8¹³C 值必然会出现明显的下降。以此为原理,通过对北方不同时期的人骨进 行稳定同位素数据对比,就能够发现小麦开始被大量食用的时间点。虽然水稻也属于 8¹³C 值较低的C3 类作物,但是因受自然环境的限制,其在我国北方并不能大规模种 植,所以不可能对北方先民的食谱特征产生明显的影响。
讨论小麦重要性的一个重要时间段是在东周(公元前770年一前256年)和汉代, 针对中原地区东周和汉代人骨遗存进行的分析测试结果表明,东周先民的δ³C 值相比 之前数千年首次出现下降趋势,说明中原地区先民的饮食在东周时期开始明显发生变 化,这一趋势在汉代仍然持续,小麦的比重继续上升。食物中的同位素积累到消费者 骨骼中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偶尔或者少量食用某种同位素特征不同的食物,并不会影 响消费者整体的同位素特征值。东周时期观察到的这种同位素值明显降低的现象,说 明此时人们食用小麦的比重和频率已经非常高,小麦开始步入主粮行列。
(摘编自田成方、周立刚《古代中国北方粮食种植的历史变迁 ——基于人骨稳定同位素分析的视角》)
材料二:
距今约10000年前,浙江出现了上山文化,植物学家从遗址里仅仅筛出两粒炭化 的米。在当时古人制作陶器的陶土里还发现了掺入其中的稻壳,把稻壳加入陶土中, 可能是为了减小陶土的黏性,以免烧制时陶器破裂。上山文化之后,距今7000—6000 年前,浙江河姆渡文化兴起,植物学家对发现的水稻籽粒进行了鉴定,发现在距今 6900年前,栽培水稻所占的比例不到30%;到距今6600年前,栽培水稻所占比例接近 40%。从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古人在努力提高水稻的种植水平,但是在当时,栽 培水稻还无法取代野生水稻。
中华大地什么时候才算真正进入水稻社会呢?
浙江余杭发掘出了巨大的良渚文化古城,古城内外共有三层:外郭面积达8平方 千米;内城面积约3平方千米;中心是宫殿,基址是一个长方形高台,东西长达670米, 南北宽达450米。在这座城池外面,古人还构筑了大型的水利工程。考古学家估计, 仅修建古城中心的莫角山高台、内外城墙以及周围的大型水利工程,就需要约1200万 立方米的土方量。如果简单地以每人每天1立方米的土方工作量计算,大约需要3.3万 人不间断地劳作一年。如果按照1万人每年劳作200天计算,整个工程建设时间需要6 年多。
一个5000年前的古代社会要完成如此巨大的工程量,必须有足够多的劳动力,而 且还要有大量的粮食和其他生活用品的供给。只有发达的农业,才能支撑良渚文化和 良渚古城崛起于东方。植物考古的新发现证实了良渚文化时期稻作农业生产水平的高 速发展。如属于良渚文化的茅山遗址古稻田,由灌溉水渠和田埂分割成长条形田块, 每个田块面积1000~2000平方米不等,古稻田总面积达56000平方米,折算为84亩。 再如,人们在莫角山高台边缘发现了一个大型灰坑,坑内出土了数量惊人的炭化稻米, 估计灰坑原本是一处储存粮食的粮窖,后来发生了火灾。经过测算,粮窖内的稻米总 质量约13吨。
良渚文化的繁荣,表明中华大地经过漫长的水稻筛选和栽培过程,终于进入了稻 作农业阶段,水稻成为当时良渚社会的主导粮食品种。南方古人以稻米作为他们的主 粮,并辅之以其他动植物食物。
(摘编自波音《无字史记:基因里隐藏的祖先秘史》)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与传统主粮粟不同,小麦和水稻作为主要粮食都经历了长达数千年时间的驯化。 B. 文化的发展需要人口大量增长,进而需要大量的粮食,从而催化了农业的发展。 C. 小麦在古代北方农业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它何时取代粟的主粮地位曾有争议。 D. 从时间先后来看,传统主粮粟出现在中国先民的餐桌上应早于小麦而晚于水稻。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从材料一可知,小麦在传入中国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并未很快得到中原先民的 青睐,在东周前小麦的重要性并不突出。
B. 东周时,小麦大量进入北方先民的饮食中,反映了其在农业中的地位上升,开 始了中国北方主粮格局从粟到麦的变化。
C. 由材料二可知,在万年之前水稻就已经参与到古人的日常生活中,先民们既可 能会采集水稻籽粒,也会对稻壳加以利用。
D. 对浙江多处远古文化遗址的发掘可知,通过栽培水稻获取粮食是南方古人一直 赖以生存的保障,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石。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材料一通过综合分析,论证了我国北方主粮开始由粟变迁成小麦的时间段是 东周。
B. 材料一引用文献典籍的相关记载,说明春秋时北方地区已有相当范围的小麦 种植。
C. 材料二运用大量相关具体数据,直观形象地说明了水稻在我国古代南方发展的 历程。
D. 材料二通过与上山文化、河姆渡文化的比较,意在说明良渚文化时期的生产力更 发达。
4.请根据材料概括考古学研究中“我即我食”这一基本原理的内涵。(4分)
5.两则材料都以中国古代主粮的发展变迁为研究对象,二者所用研究方法有何异同?(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我在寻找那颗星
江宛柳
假如不是她那双忧郁的大眼睛,我也许不会去注意她。我在西藏军区招待所的餐 厅里见到了她,她的眼睛里藏着一汪泪水,泪水很深,里面不知包容了多少痛苦。这 双眼睛使我不安和好奇。
很快我便知道,原来她就是刚刚因公牺牲的西藏军区边防二团团长高明诚的妻子。
那死而撼动了这古老高原的人,竟是她的丈夫。我找不出更好的言辞去安慰,我 提议她谈谈自己的生活。①沉默了很久,她才用手背抹去泪水,笑笑说:“没什么可讲的,真的,没什么。只是想起那些,就觉得他还活着,就在我身边。”
她流着眼泪给我讲述了她和他认识后二十多年来的经历。
他是班上的学习尖子,这个学习好又善良的穷孩子,身上有一种很特别的东西, 让人总想去接近他。有一天晚上,我们俩并排躺在火车顶棚上,看着满天繁星,他问 我:“你喜欢哪颗星?”我说:“当然是那颗最亮的。”
执行巡逻任务,在他十八年的戍边生涯中已经数不清有多少次了。但这一次,他 却感到任务比以往艰巨。他已经一个月没有好好休息了。这最后一次出巡,本来决定 是副参谋长带队,可是副参谋长不如他对地形熟悉。他坚持要去。又因为考虑到频繁 的巡逻使战士们过于疲劳,于是他决定只带一个连长、一个参谋、一个警卫员。
1972年,他参军四年,终于盼到他带着盖了部队大红印章的结婚证明信回家来。可是那年,我的工作单位推荐我去上大学。就这样,他又等了我四年。十年是一条漫 长的路,我们走过来了。不过,要说我们总算盼到了头,那就错了。那种盼望和等, 还只是个开始。我慢慢体会到,②当个军人家属是多么难……
6月30日早晨八点,四个人的小分队从边防点出发了。蒙蒙雨幕罩着山林和峡谷, 云雾裹着山峰,天地间一片浑沌。他们沿着湍急的河水朝山上攀登。没有路,所到之 处全是杂木、灌木组成的原始丛林。脚下是砺石和泥泞,身上背着武器和其他军用仪 器,每走一步都异常艰难。到达预定地点时,已经是下午两点。原始丛林就像是迷宫, 亮光很快就从浓雾中消失了。他们迷路了。他们手拉着手,凭着记忆往回走,几乎是 摸索着下山。晚上10点,他们仍然在海拔4500米的山顶上。饥饿、寒冷、疲劳,不可 能再继续走下去,只得宿营。
那是一片被杜鹃花林覆盖的洼地。他们互相紧紧地抱在一起,以彼此的体温来度 过寒冷的高山之夜。雨越下越大,身子下面淌着水。每个人的牙齿都拼命地发出响声, 每个人的身体都在颤抖。没有人睡得着,却也没有人呻吟。
和他脸贴脸抱在一起的张参谋忽然感到对方的脸很烫:“团长,你是不是发烧了?”
“不要紧,有点感冒,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
“可是..... ”
“你看,我这有个好东西。”他突然从兜里掏出一根五六厘米长的人参,那是他为了防 止胃寒,常常装在兜里的。“来,咱们四个人分着吃了吧。”说着,他把人参撅成了四段。
小伙子们哪肯分吃团长治病的药呢,谁都不接。他强行把人参分别塞进了三个小 伙子的嘴里,“好好给我含着,一会儿身体会热的。”
结婚十年,我们在一起生活的时间加起来也不过两年多一点,孩子长大了都不认 得爸爸。上学后,有时候哭着回家来,说:“他们都瞧不起我,说我爸爸不管我。”我 就安慰她说:“等你爸爸回来,叫他送你去上学,让他们看看你爸爸是个什么样的人。” 我安慰孩子,也安慰我自己。我常常很欣慰地想,那颗最亮的星星是属于我的。
第二天早上7点,天还漆黑,雨没有停。他们醒来的时候,腿像木棍子一样僵硬。 没有食物,他们嚼了一大把野草后又开始出发。中午12点,他们过一条小河的时候, 团长突然跌倒了,“我的眼睛怎么有点模糊?”说着,他就晕了过去。
“团长未归!”这个消息当天晚上就传遍了边防连队,传到了团里。大家都为找不 到团长而焦急。自打团长到二团以来,三十三个月,在我们一线连队就蹲了六百多天。 你和我们一起洗澡,你指挥我们唱歌,你和我们一起下棋,和我们吃一样的饭菜,和 我们一起摸爬滚打……有人说你“抠”,可是炊事班的小徐去年7月母亲病重,家里还 有四个年幼的弟弟,是你找小徐谈心,给小徐家寄去了50元钱……高原寒冷,可有你
在,我们心里温暖。其实,你给我们的何止这些,你让我们懂得了“军人”这两个字
有那么丰富的含义。③ 如今你在哪里呢,团长?你可有地方避雨?你带的干粮可够吃?你的胃病没有犯吧?
两天两夜了,团长仍无音讯。去寻找的人一批又一批,就连驻地附近的藏民也主 动帮忙寻找。
太阳出来了,严寒的山顶上几天来第一次有了暖意。浓雾从杜鹃花林中飘散开来, 阳光缓缓地照射到团长身上。然而,团长感受不到这来得太迟的温暖了。他从来没有 睡得这样沉,他太累了。
④ 那天中午11点50分,他的脉搏停止了跳动。
那是7月6日,单位书记突然来通知我说,部队来了长途电话,老高病得很厉害, 叫我立刻赶去。到了团里,团领导们带我去了烈士陵园。我怎么也不相信,那一堆黄 土下面就是他。
他,就留在这儿吧。他在这儿十八年,这里有他的战友。他爱高原,他爱这儿的 人,这儿的人也爱他。
也许回家后我还会像以前那样盼着,盼着他下一次探家回来。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她眼里饱含的痛苦引起“我”的关注,了解她的身份之后,“我”寻访记录了 她与她丈夫的故事。
B. 文本采用了倒叙手法,先交代高明诚的牺牲,再按照事情发生的顺序真实地叙 述了他牺牲的过程。
C. 高明诚的妻子因与丈夫长期两地分居,曾后悔做军人家属,但最终还是为丈夫 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D. 连续执行巡逻任务,加上高原环境恶劣、物资缺乏等原因,最终使英雄团长在 杜鹃花林中长眠不醒。
7.下列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句子①“沉默了很久”以无声胜有声,体现人物的悲痛;“笑笑”则说明她从 悲痛中走了出来,突出其乐观精神。
B. 句子②末尾的省略号引发读者联想军人家庭聚少离多的无奈、军嫂独力承担家 庭重担的艰辛,言有尽而意无穷。
C. 句子③连用四个问句表现士兵们的焦急和担忧,第二人称如面对面地深情呼唤, “团长”后置体现情感的焦灼。
D. 句子④用具体数字写明团长牺牲的时间,语气郑重,既饱含对其牺牲的悲痛之 情,也体现了文本的新闻性。
8.文中加点处的“军人”具有哪些丰富的含义?请结合全文分析。(4分)
9. 有学者说:“历史影像叙事的现场感,建立在多元视角的基础之上。”请结合文本谈 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玩, 一之谓甚,其可再乎? 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 之谓也。”公曰:“晋,吾宗也,岂害我哉?”对曰: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大伯不 从,是以不嗣。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为文王卿士,勋在王室,藏于盟府。将虢 是灭,何爱于虞?且虞能亲于桓、庄乎?其爱之也,桓、庄之族何罪,而以为戮,不 唯逼乎?亲以宠逼,犹尚害之,况以国乎?”公曰:“吾享祀丰洁,神必据我。”对曰: “臣闻之,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故《周书》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又曰: ‘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又曰:‘民不易物,惟德繁物。’如是,则非德,民不和,神 不享矣。神所冯依,将在德矣。若晋取虞而明德以荐馨香,神其吐之乎?”弗听,许晋 使。宫之奇以其族行,曰:“虞不腊矣,在此行也,晋不更举矣。”
(节选自《左传 ·僖公五年》)
材料二:
昔者晋献公欲假道于虞以伐虢。荀息曰:“君其以垂棘之璧与屈产之乘赂虞公,求 假道焉,必假我道。”君曰:“垂棘之璧,吾先君之宝也;屈产之乘,寡人之骏马也。 若受吾币不假之道,将奈何?”荀息曰:“彼不假我道,必不敢受我币。若受我币而假 我道,则是宝犹取之内府而藏之外府也,马犹取之内厩而著之外厩也。君勿忧。”君 曰:“诺。”乃使荀息以垂棘之璧与屈产之乘赂虞公而求假道焉。虞公贪利其璧与马而 欲许之。宫之奇谏曰:“不可许。夫虞之有虢也,如车之有辅。辅依车,车亦依辅, 虞、虢之势正是也。若假之道,则虢朝亡而虞夕从之矣,不可,愿勿许。”虞公弗听, 遂假之道。荀息伐虢,克之,还反处三年兴兵伐虞又克之荀息牵马操璧而报献公。献 公说曰:“璧则犹是也,虽然,马齿亦益长矣。”故虞公之兵殆而地削者,何也?爱小 利而不虑其害。故曰:顾小利,则大利之残也。
(节选自《韩非子 ·十过》)
10. 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 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还反处A 三年B 兴兵C 伐D 虞E 又F 克之G 荀息H 牵马操I 壁而J 报献公。 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嗣,继承(王位),与《诗经》“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中的“嗣”词义不同。
B. 易,改变、变换,与《谏逐客书》“移风易俗,民以殷盛”中的“易”词义相同。 C.币,礼物、财物,与《苏武传》“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中的“币”词义不同。 D. 削,被削减,文中是指被侵占,与“兵挫地削,亡其六郡”中的“削”用法相同。
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虞公不顾念虢与虞是表亲同宗的关系,最终决定为晋国讨伐虢国提供过境便 利,严重损害了自身利益。
B.虢仲、虢叔都是王季的后代,当过文王的执政大臣并为周王室立下了大功劳, 但晋国仍执意要灭虢国。
C. 宫之奇努力劝阻虞公无效后便带领全族人离开虞国,他认为晋国会趁这次借道 在灭掉虢国后顺势灭掉虞国。
D. 荀息用虞国终将成为晋之外府的形象言语,消除了晋侯对用“垂棘之璧与屈产 之乘”去请托虞国的疑虑。
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晋不可启,寇不可玩,一之谓甚,其可再乎?
(2)璧则犹是也,虽然,马齿亦益长矣。
14. 为什么虞公不听劝谏坚持借道给晋国?请简析原因。(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15~16题。
秋日同诸子游山园分赋得衣字
钟 吕
林麓深深隐翠微,山空灵籁响秋晖。
行穿竹里云连盖,坐倚松根露湿衣。
迎客犬从花径出,惊人鹤绕柳塘飞。
醉来不觉幽情放,散步狂歌踏月归。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诗歌的标题交代了这首诗写作的时间、地点、事件以及诗歌创作的要求,体现 了诗人的雅趣。
B. 首联描绘了清幽静谧的秋日山林图,山林掩蔽青山,山谷幽深宁静,隐含着诗 人的孤寂之情。
C. 诗人在山中欣赏浓密浮云下的竹林,倚坐松下被露水打湿衣裳,松、竹等意象 使诗歌含意丰富。
D. 迎客犬从“花径”飞奔而出,与《客至》中的“花径”比较,前者活泼灵动, 后者情深意浓。
16. 结合王维的《山居秋瞑》,比较两首诗的尾联在表达情感上的异同之处。(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小龙在“德才兼备新青年奋发有为新时代”的主题演讲中引用了屈原在 《离骚》(节选)中的“ ”两句话,呼吁同学们 要内修美好品行,外练本领才干。
(2)毛泽东说:“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我们要重视调查研究,要有质疑、求 实的精神,避免苏轼在《石钟山记》中批评的“ 那样的错误。
(3)中国古代诗词往往会借助对细节动作的描摹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情感,例如 ”两句即是如此。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2题。
梅花的突出特点是能(甲),在大雪纷飞的冬季开放。冬季时,寒风呼啸,白雪皑 皑,只有它们不惧严寒,悄然盛放。放眼望去,不同品种的梅花争奇斗艳:红的如烈 焰席卷而来,艳丽娇媚;白的如雪般洁白,纯净无瑕;绿的如绿衣美人,雅致高 贵……一树梅花就是一道绝美风景,一片梅林则是一方人间仙境。
你可能会觉得奇怪:梅花为什么不惧严寒呢?
事实上,梅是一种喜欢温暖气候的植物,它的最佳生长温度是16℃~23℃,这是 许多植物生长时都喜欢的温度范围。①或许是生长的地方气候变化无常,②在长期的 进化过程中,③梅拥有了一定的耐寒能力:④一般情况下,⑤梅能抵抗零下10℃,⑥杏 梅(梅的一个品种)甚至能在零下25℃~零下20℃左右的低温环境中生长。
当然,梅的适宜开花温度也不能太低。开花期间,它们对温度十分敏感:开花前,A ,它们就会把开花时间延后;在花朵盛开期间,如果遭遇低温阴雨天气,它 们也会把花期延长一段时间,从而使花期变长。
与在春天开放的花朵不同,梅花极为耐寒,通常不会因为一场凄风冷雨便(乙)。 严寒过后,梅花仍然傲立枝头。梅花之所以能够御寒, B :其花瓣上有一层特 殊的蜡质,就好比给它们披上了一件厚厚的外衣,可以帮助花朵抵御严寒。另外,梅 树的枝干较为细腻紧实,一方面能够储藏水分,为自身生长提供基本保障,另一方面 可以减少水分蒸发,从而增强自身的御寒性。
梅花一般在冬季或早春开放,花期可持续一个月左右。这段时间的气温比较低, 如果没有低温的“冷冻”过程,梅花是不会开的,因为梅这种植物有一个最基本的生 理需求,就是要经过一定的低温过程,才能形成花芽,正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 花香自苦寒来”。
18. 文中第一段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请你以“竹”为主体,使用拟 人手法写一个句子。要求:语意完整,表达流畅。(4分)
19. 请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恰当的成语。(2分)
20.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 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4分)
21.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 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4分)
22. 如果把文中第四段加点的词语“遭遇”改为“恰逢”,可以吗?为什么?(4分)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老子说:“自见者不明。”意思是自我表现、自我显露是不明智的。那么,在今天 这个时代,“自见者”是否亦是“不明”?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 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广东省2025届普通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选择题 , 每小题 3 分 , 共 27 分。
题号 | 1 | 2 | 3 | 6 | 7 | 10 | 11 | 12 | 15 |
答案 | C | D | D | C | A | BEG | C | A | B |
一 、现代文阅读 (35 分)
(一) 现代文阅读 I (本题共5 小题 , 19 分) 1. 【参考答案】 C
【解析】 A项于文无据 , 粟是否也经历了长时间的驯化 ,文本并无涉及 , 故无法判 断其是否和小麦 、水稻不同 。B项因果颠倒 , 应是农业生产水平提高 , 才有了大量的 粮食 , 进而支撑起人口的大幅增长 , 推动社会文化发展 。D项于文无据 , 粟的出现时 间在文本中没有写明 , 故无法定论其是否晚于水稻。
2. 【参考答案】 D
【解析】 材料二介绍了浙江三处远古文化遗址的发掘研究 ,良渚文化的繁荣表明 “ 中华大地 … … , 终于进入了稻作农业阶段 , 水稻成为当时良渚社会的主导粮食品种”。 但是上山文化和河姆渡文化遗址的发掘 , 都表明当时的古人还不能完全依靠水稻栽培 获取粮食 , 故 D项错误。
3. 【参考答案】D
【解析】 材料二在说明南方水稻发展时 , 虽介绍了三处三个不同时期的文化遗址 , 但并未将三者进行比较 ; 另外介绍这三个不同时期的文化 , 目的也不是“ 说明良渚文 化时期生产力更发达”, 而是为了说明到良渚文化时期 , 水稻才成为中国南方古人的 主粮。
4. 【 参考答案】 ①消费者 ( 人类) 的机体组织能够记录下其所吃食物的同位素特征 ;
②通过对消费者 (人类) 机体组织的同位素分析 , 能够反推出其饮食结构。 [4 分 , 每点2 分 。意思对即可]
5. 【参考答案】
同 : 都综合运用历史考古学 、植物学等多种学科知识与研究方法 , 并运用推理分析 使结论更加科学。
异 : ①材料一主要使用人骨的稳定碳同位素分析等化学技术手段 , 结合文献研究等 方法 , 确定小麦在中国北方成为主粮的时间 ; ②材料二则侧重于考古现场发掘 、科学
测算等方法 , 综合推断出水稻成为中国南方主粮的时间。
[6 分 , 相同之处2 分 , 不同之处每点2 分 。意思对即可]
(二) 现代文阅读Ⅱ (本题共4 小题 , 16 分) 6. 【参考答案】 C
【解析】“ 曾后悔做军人家属 ” 错误 , 虽然军嫂体会到了“ 当个军人家属是多么 难”, 但并未表明后悔的意思 ,“ 我常常很欣慰地想 , 那颗最亮的星星是属于我的 ” 等 语句表明军嫂对丈夫浓烈的爱 , 为他感到骄傲和自豪。
7. 【参考答案】 A
【解析】“笑笑 ” 只能说明她暂时抑制了自己的悲痛 , 无法说明“ 她从悲痛中走了 出来”。
8. 【参考答案】 ①“ 军人 ”是为人着想 、温暖善良的人 。高团长主动选择出巡 , 对有 困难的战士给予帮助和温暖 。②“ 军人 ” 是不畏艰险 、坚忍不拔的人 。高团长带领大 家在恶劣的环境中巡逻 , 发烧时轻描淡写不多叙说 。③ “ 军人 ” 是无私奉献 、为大 家舍小家的人 。高团长为国戍边 , 长期不能照顾家庭 , 最后甚至献出了自 己的生命。 ④“ 军人 ”是热爱祖国也深受大家爱戴的人 。高团长爱祖国的青藏高原和高原上的人 们 , 人们也热爱着他。
[4 分 , 答出一点得2 分 , 答出两点得 3 分 , 答出三点得4 分 。若有其他答案 , 言之 有理可酌情给分](应鸣阅读与写作)
9. 【 参考答案】 ①作者在西藏军区招待所遇见悲伤痛苦的团长妻子 , 追踪采访写成一 篇报告文学 , 作者的叙述与故事人物的叙述交织 , 增强事件的现场感 ; ②文本以第三 人称全知视角全面记录团长牺牲的整个经过 , 并在叙述士兵们对团长的回忆时巧妙地 转换成第二人称 , 使文本具有现场感染力 ; ③以团长妻子的第一人称有限视角回忆并 讲述了其与丈夫相知 、相爱和分离的故事 , 增强了文本的真实感 , 体现了军人家庭的 艰辛与奉献。
[6 分 , 每点2 分 。若有其他答案 , 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二 、古代诗文阅读 (37 分)
(一) 文言文阅读 (本题共5 小题 , 22 分) 10. 【参考答案】BEG
【解析】 正确标点为: 还反处三年 , 兴兵伐虞 , 又克之 。荀息牵马操璧而报献公。 11. 【参考答案】C
【解析】“既至匈奴 , 置币遗单于 ” 中的“ 币 ”也是“ 礼物 ” 的意思。 12. 【参考答案】A
【解析】 A项 , 材料一中“ 虢 , 虞之表也 ” 的意思是说虢国是虞国的屏障 , “ 表 ” 并非指“ 表亲”, 而是指“ 屏障”。
13. 【参考答案】
(1) 晋国的野心不可引发 , 外敌不可忽视 , 借路一次已是很严重的错误了 , 怎么 可以再来第二次呢?
[4 分 。玩 , 忽视 , 疏忽 , 掉以轻心 , 1 分 ; 其……乎 , 表反问 , 怎么 , 1 分 ; 大意
2 分]
(2) 玉璧还和以前一样 , 虽然如此 , 马的年龄却增长了。
[4 分 。是 , 原来 , 以前 , 1 分 ; 马齿 , 马的年龄 , 1 分 ; 大意2 分]
14. 【参考答案】 ①晋与虞同宗 , 虞公认为晋不会谋害虞 ; ②虞公认为自己的祭品丰盛 洁净 , 神灵定会护佑他 ; ③虞公贪图晋国所送的玉璧和骏马等小利。
[5 分 , 答出一点得 2 分 , 答出两点得 4 分 , 答出三点得 5 分 , 意思对即可 。答题 要点: 宗族观念 、神权思想 、贪图小利]
【参考译文】
材料 — :
晋献公再次向虞国借路去攻打虢国 。宫之奇进谏说: “ 虢国是虞国的屏障 。虢国灭 亡了 , 虞国必定会跟着被灭掉 。晋国的野心 不可引发 , 外敌不可忽视 , 借路一次已是 很严重的错误了 , 怎么可以再来第二次呢? 俗话说‘ 面颊和牙床骨是相互依存的 , 失 去了嘴唇牙齿就会受冻 , 这话说的正是虞国和虢国的关系。”虞公说:“ 晋国是我们的 同宗 , 怎么会谋害我们呢? ” 宫之奇回答说: “ 太伯和虞仲 ( 虞国的始祖) 都是周太王 的儿子 。太伯不在身旁 , 因此没有继承王位 。虢仲 ( 西虢国君) 和虢叔 ( 东虢国君) 都是王季 ( 亦是太王之子) 的儿子 , 当过周文王的执政大臣 , 对周王室立下过功勋 , (记载他们功绩的盟书) 在盟府里保存着 。晋国将要灭掉虢国了 , 对虞国还能有什么爱 惜? 再说 , 虞国能比桓叔和庄伯更亲近晋国吗? 晋侯与桓叔 、庄伯两族关系那么亲密 , 桓叔和庄伯两族有什么罪过 , 晋侯却把他们都杀掉 , 不就是因为他感到他们是一种威 胁吗? (他们与晋侯) 亲近而且受宠 , 一旦威胁到晋侯 , 都会被杀害 , 更何况一个国家 呢? ”虞公说:“ 我的祭品丰盛洁净 , 神灵一定会保佑我。” 宫之奇说: “ 我听说 , 鬼神 不随便亲近哪个人 , 只是依从有德行的人 。所以 《 周书》 上说: ‘ 上天不亲近哪个人 , 只帮助有德行的人。还说: ‘ 五谷祭品不算芳香 , 只有美德才会芳香四 溢。(应鸣阅读与写作)又说: ‘ 人们不必改变自己的祭品 , 只有德行才可以充当祭品。 照这么说 , 君主没有德行 , 百姓就不会和睦 , 神灵也不会享用他的祭品 。神灵所依凭的 , 在于人的德行 。如果晋 国夺取了虞国 , 再发扬美德 , 给神灵进献芳香的祭品 , 神灵难道会吐出来吗? ” 虞公没 有听从宫之奇的劝告 , 答应了晋国使者借路的要求 。宫之奇带领全族人离开虞国 , 说 : “ 虞国不能举行年终的腊祭了 , 晋国在这一次就会灭掉虞国 , 不需要再次发兵了。”
材料二:
过去晋献公想向虞国借路去讨伐虢国 。荀息说:“ 您最好是用垂棘的玉璧和屈产的良马贿赂虞国君主 , 向他要求借路 , 他定会把路借给我们。” 晋献公说: “ 垂棘的玉璧 是我祖先留下来的珍宝 ; 屈产的良马是我的骏马 。假如他接受我的礼物又不借给道路 , 怎么办? ” 荀息说: “ 他不借给我们道路 , 必定不敢接受我们的礼物 。假如接受我们的 礼物而借给我们道路 , 那么玉璧就像是从宫内的府库里取出来而收藏到宫外的府库里 一样 , 骏马就像是从宫内的马厩里牵出来而拴到宫外的马厩里一般 。大王不必担心。” 晋献公说:“ 好吧。” 于是就派荀息带着垂棘的玉璧和屈产的良马 , 去送给虞国的君主 , 向他求借道路 。虞公因为贪图玉璧和骏马的小利而想答应晋国的要求 。宫之奇劝谏说: “ 不能答应 。虞国有虢国 , 好比牙床有面颊一样 。 面颊依靠牙床 , 牙床也依靠面颊 , 虞 、虢两国的地理形势正是这样 。假如借路给晋国 , 那么虢国早上灭亡 , 虞国晚上就 要跟着灭亡了 , 不能借 , 希望您不要答应。”虞公不听 , 于是借路给晋国 。 荀息讨伐虢 国取得了胜利 , 回来后过了三年 , 发兵攻打虞国 , 又打败了虞国 。 荀息牵着骏马 、拿 着玉璧回来报告晋献公 。晋献公高兴地说:“ 玉璧还和以前一样 , 虽然如此 , 马的年龄 却增长了。”虞国君主的军队战败而国土被侵占的原因 , 是什么呢? 就是因为他贪图小 利而不考虑由此造成的危害 。所以说: 贪图小利 , 便是对大利的损害。
(二) 古代诗歌阅读 (本题共 2 小题 , 9 分) 15. 【参考答案】 B
【解析】 诗人并无“ 孤寂之情”, 因其是与“ 诸子同游”; 且从全诗来看 , 诗人的 心情是愉悦 、洒脱的。
16. 【参考答案】
同 : 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 , 表达了对自然山水的喜爱之情。
异 : ①钟诗通过“ 醉 ”“ 狂歌 ” 等词句表达了尽兴而归的洒脱之情 ; ②王诗则使 用“ 王孙 ” 的典故 , 反用其意 , 表达了希望远离官场 、洁身自好 , 以及对隐居生活的 向往之情。
[6 分 , 相同之处2 分 , 不同之处每点2 分 。若有其他答案 , 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三) 名篇名句默写 (本题共 1 小题 , 6 分) 17. 【参考答案】
(1)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又重之以修能
(2) 事不目见耳闻 而臆断其有无
(3) 扪参历井仰胁息 以手抚膺坐长叹 (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
[6 分 , 每句 1 分 。若有错字 、漏字 、多字 , 则该句不得分] 三 、语言文字运用 (本题共 5 小题 , 18 分)
18. 【参考答案】
示例一 : 翠竹摇曳 , 似乎在诉说它的故事。
示例二: 竹子轻轻舞动 , 好像在向我招手。
[4 分 。注意: 主体是“ 竹”, 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 语意完整 , 表达流畅]
19. 【参考答案】 甲 : 傲霜斗雪 (凌雪傲霜) 乙 : 一蹶不振 (萎靡不振/凋零殆尽)
[2 分 , 每空 1 分] 20. 【参考答案】
⑤ 将“ 梅能抵抗零下 10℃ ”修改为“ 梅能抵抗零下 10℃的低温 ”
⑥ 将“ 杏梅 (梅的一个品种) 甚至能在零下 25℃ ~零下20℃左右的低温环境中 生长 ”修改为“ 杏梅 (梅的一个品种) 甚至能在零下 25℃ ~零下20℃的低温环境中生 长 ”
[4 分 , 每处2 分 , 其中指出序号 1 分 , 修改正确 1 分] 21. 【参考答案】
A 如果气温骤降 (如果气温下降幅度特别大)
B 与其花瓣的构造不无关系 (是因为其花瓣的构造特殊)
22. 【参考答案】
示例一 : 不可以 。①二者含义不同: “ 遭遇 ” 指碰上 、遇到 , 多指困难或挑战 ; “ 恰逢 ”则强调时间上的巧合性和恰当性 , 通常指美好的事情。②二者表达的情感不 同 : “ 遭遇 ”往往带有消极或中性的色彩 , 而“ 恰逢 ”则通常带有积极的色彩 , 暗示 了一种幸运的巧合 。③在文段中 , 遇到低温不得不延长花期 , 对于梅花来说是困难和 挑战 , 带有消极色彩 , 所以用“ 遭遇 ”更合适。(应鸣阅读与写作)
示例二: 可以 。①二者含义不同: “ 遭遇 ” 指碰上 、遇到 , 多指困难或挑战 ; “ 恰 逢 ”则强调时间上的巧合性和恰当性 , 通常指美好的事情 。②二者表达的情感不同: “ 遭遇 ”往往带有消极或中性的色彩 , 而“ 恰逢 ” 则通常带有积极的色彩 , 暗示了一 种幸运的巧合 。③在文段中 , 遇到低温 , 梅花的花期会延长 , 对于梅花来说是好事 , 对于赏梅者来说也是幸事 , 所以用“ 恰逢 ”更合适。
[4 分 。其中观点 1 分 , 解释每点 1 分]
23. 【解析】
这道作文题文字简洁,有一定的思辨性。作文材料由蕴含哲学道理、处世智慧的古代经典名句切入,引导学生汲取古人智慧,辩证思考,鼓励创造性继承、创新性转化源自古人的思想财富。本题注重思维考查、启智增慧,提高思辨能力,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发现问题、勇于独立思考、勇于表达; 同时,遵循了考教衔接、以考促教的命题思路,体现了衔接统编教材、推进课堂改革的命题方向,本作文题关联统编教材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理解先秦诸子原典的思想价值和人文内涵的学习任务,呼应该单元的研习任务。统编教材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有这样的单元研习任务:本单元课文中有不少经典语句,虽然产生于两千多年前,但至今仍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辉,给我们以人生的启迪; 有些语句在新的时代下又可以辩证思考,从新的角度作出辨析或阐释。本作文题选取了该单元课文《〈老子〉四章》中的“自见者不明”这则名句入题考查。
作文材料共三句话,讲了两层意思。作文材料第一句话客观陈述了古代先哲对“自见”的看法,材料第二句话是对“自见者不明”这句经典的解释,这句经典历来有不同的理解,作文材料提供此解释既可以帮助考生对这句话进行恰当、合理的理解,也起到为写作话题明确界定、关键词(概念) 内涵清晰化、明示化的作用。
第三句话是站在今天这个时代,引导学生思考自见者是否就是不明? 本题立意写作的空间是开放的,学生可以选择认同古代先哲看法的角度写作,阐释论证这句经典蕴含的道理、修身的智慧; 也可对这句经典进行辩证思考,围绕核心话题,从新的角度对“自见”深入辨析,展现个性化的思考。学生可探讨“自见” 的弊端危害,倡导为人处世要谦逊低调; 可思考当今时代在某些情境场合中“自见”的必要性,主张该“自见”时要“自见”。可围绕核心话题深入思考这些问题:谁“自见”? 现实中哪些行为属于“自见”? 为何会或为何要“自见”?“自见”的结果会怎样?“自见”有哪些利弊? 不同目的、不同情境下的“自见”是否都可定性为“不明智”? 如果“自见”有必要,那么在什么情形下要“自见”? 何以“自见”? 如何明智地“自见”? ……无论选择哪个角度立意写作,学生都要立足材料提供的这句经典话语,围绕“自见”联系具体的情境场合、事例现象,结合学习、生活、社会现实来思考、分析,充分叙述或论述“自见”的利或弊,作出自己对于“自见”的恰切判断。
特别说明的是,“自见者不明”这句话有不同理解,主要在于对“见” “明” 的理解各异。有的将其理解为“固持己见而不兼听众人者不容易明白事理”,有的将其理解为“做事情只看得见自己者就不能明辨事理”,有的将其理解为“不自我表现和炫耀的人能够做到是非分明”,傅佩荣将其解释为“局限于所见,就看不明白”,统编教材将该句理解为“自我显露的不能显明”,而本作文材料将该句理解为“自我表现、自我显露是不明智的”。 学界普遍认为该句中的 “见” 通“现”,“自见” 即 “自现”,自炫、显露自己。统编教材教师教学用书也是将“自见”理解为“自我表现、 自我展示”。统编教材将“明”理解为“显明”,本作文材料将“明”理解为“明智”,进而把“自见者不明”理解为“自我表现、 自我显露是不明智的”,这是目前较通行的、合理的理解。
对于“自见”,学生需要深入思考,具体分析,辩证看待,需要看“自见” 的目的用意、“自见”的时机场合、“自见” 的方式方法等。如果出于自我炫耀、骄矜虚荣等心理的“自见”,自然是要不得的,应当予以否定。出于合理而正当的目的、在合适而必要的时机场合、用合宜而恰当方式的“自见”之举,则应予以肯定。
孔子晚年曾感叹说: “君子病没世而名不称焉。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见于后世哉?”(《史记·孔子世家》) 为了死后留名,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孔子于是根据自己的观点,集中精力整理旧有的文化古籍,编订《春秋》等经典“以自见”,我们能说孔子的“自见”行为“不明智”吗? 同样,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 “思垂空文以自见。”司马迁想着像无目的左丘、断足的孙子这些人“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于是他隐忍活下来从事著作来表现自己的思想。 “思垂空文以自见”的“自见”也是指“自我表现”。对司马迁著《史记》以“自见”之举,我们能以“不明智”来评价他吗?
韩愈曾在《马说》感叹千里马“虽有千里之能”,可“才美不外见”,又难遇伯乐,往往落得“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的可悲处境。千里马若不长鸣,就难以引起伯乐的注意,落得老死在马厩里的结局; 毛遂若不自荐,就难以被平原君任用,得到施展才华的机会。当今时代早与老子所处的时代不同,当今社会与过去的乡土社会、与以往的熟人社会不同,人口众多,物品丰富,信息庞杂,很多情境,都需要我们善于“自见”。俗话说,酒香也怕巷子深。今天,广告不就是一种“自见”吗? 哪怕是世界著名品牌不也积极做广告宣传自己、主动展示自己产品的优势吗? 如今的产品推介会、发布会、博览会等,都注重自我宣传,其实就是“自见” 当自身被谣言重伤、世人被假象误导时,当事者合理、及时的“自见”是必要的,有效、得当的“自见”更是明智的。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的趋势中,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在某种意义上说,我们主动讲好中国故事,不也是一种积极的、很有意义、很有必要的“自见”吗?
身处新时代,在某些情境场合下,要客观真实、坦然真诚地“自见”宣传自己;也要敢于“自见”,表达自己; 更要善于“自见”,展示自己。
这道作文引导学生既要用心感受中华传统思想的博大精深,也要辩证地、与时俱进地深入思考经典语句。这道文字简洁的作文题,提供的思考空间是广阔的,可写的内容是丰富的。围绕“自见”这一核心话题,可写议论文,也可写出很有意思的记叙文。
高三调研考重要吗?
还是很重要的,大型考试往往能从许多方面提高,最好参加考试,检验一下最近复习的成果,做到心知肚明,不过不要把考试当成负担,不要把成绩看得太重,既要重视它,又要轻视他,心态很重要的,相信你能行的。
高三二调后怎样快速调整心态再出发?
高三二调后的心态调整是每位学生都面临的重要任务。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紧张备考和考试后,学生们可能会感到疲惫、焦虑、失落或者迷茫。然而,这些情绪并不能帮助我们在接下来的备考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因此,我们需要学会快速调整心态,重新出发。
首先,接受自己的情绪是关键。不要对自己的情绪感到羞耻或者自责,因为这些都是正常的反应。我们需要正视自己的情绪,并尝试理解它们背后的原因。是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而感到失落吗?还是因为对未来的不确定而感到焦虑?只有当我们真正了解自己的情绪,才能更好地应对它们。
同时,保持积极的心态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可以尝试从失败中汲取经验教训,不要过于纠结于过去的错误,而是把注意力放在未来的备考中。我们还可以寻找一些能够激励自己的方式,比如制定小目标、写下自己的学习计划、与朋友分享学习心得等。这些都可以让我们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更好地面对接下来的挑战。
最后,我们需要坚持执行自己的计划。心态调整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长期的努力和坚持。我们需要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计划,保持积极的态度,不断克服困难,才能在接下来的备考中取得更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