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卷及答案
六年级是五年级和七年级之间的年级,也是六年制小学中最重要的一个年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六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卷及答案,仅供参考。
六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卷
一、认真思考,正确填写。(每空1分,共32分)
1.45 时=( )分 450立方米=( )立方分米
9.04立方分米=( )毫升
2.在○里填上>、<或=。
56 ×4○ 56 9÷23 ○ 9 38 ÷ ○ 38 25× ○ 25÷10×7
3. ×( )( ) = ×( )( ) = ÷( )( ) = +( )( ) =( )( ) - =1
4.把一根长96厘米的铁丝焊接成一个正方体框架。把这个正方体框架用硬纸围成一个正方体,它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5. 32是( )的 ;比20千克多 是( )千克。
6. 13 的倒数是( ),1.25的倒数是( ),1的倒数是( )。
7.一根绳子长8米,用去14 ,用去( )米,还剩总长的( )( ) ,如果再用去14 米,还剩( )米。
8. 红糖的34 与白糖的13 相等,已知白糖有36千克,红糖有( )千克。
9. 一个长方形宽与长的比是2∶3。如果这个长方形的宽是24厘米,长( ) 厘米;如果长是12厘米,宽是( )厘米。
10.把两个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平方分米,体积是( )立方分米。
11.把8克白糖完全溶解在40克水中,白糖与水的质量比是( ):( )。白糖与糖水的质量比是( ):( ),比值是( )。
12.永新面粉厂 小时加工面粉 吨。照这样计算,1小时能够加工面粉( )吨,加工1吨面粉要( )小时。)
13.小明的书架上放着一些书,书的本书在100到150本之间,其中 是故事书, 是科技书,书架上放着( )本书。
二、反复权衡,慎重选择。(每题1分,共5分)
1.一张长方形纸长40厘米,宽8厘米,把它对折、再对折。打开后,围成一个高8厘米的长方体的侧面。如果要为这个长方体配一个底面,面积是 ( )。
A.320平方厘米 B.100平方厘米 C.80平方厘米
2.把8︰15的前项增加16,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该( )。
A、加16 B、乘16 C、加30 D、乘2
3.已知a的 等于b的45 (a、b均不为0),那么( )。
A、a=b B、 a 〉b C、 b〉a
4.两根钢管的长度相等,第一根用去14 ,第二根用去14 米,则两根钢管剩下的长度相比,( )。
A、第一根长 B、第二根长 C、一样长 D、无法比较
5.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扩大2倍,它的体积扩大( )倍。
A.4 B.2 C.8 D.16
三、仔细推敲,准确判断。(每题1分,共5分)
1.一个长方体中(不包括正方体)最多有4个面完全相同。 ( )
2.真分数的倒数一定都是假分数,假分数的倒数一定都是真分数。 ( ) 3.把一个正方体橡皮泥捏成一个长方体,它的形状变了,体积不变。 ( )
4.瓶子里装满水,水的体积就是这个瓶子的容积。 ( )
5.如果甲数比乙数多 ,那么乙数就比甲数少 。 ( )
四 、看清题目,巧思妙算。(4分+6分+8分+4分+4分,共26分)
1.直接写出得数。(每题0.5分,共4分)
- = ÷12= 15× = 36÷ =
+ = ×12= ÷ = × =
2.计算下面各题。(每题2分,共6分)
÷ ÷910 ÷ × ×4÷
3.先化简,再求比值。(每题2分,共8分)
1.32︰3.3 38 ︰ 910 10268 40︰0.05
4.解方程。(每题2分,共4分)
x+ X = 6 X︰ 23 = 45
5.求下面正方体的体积和长方体的表面积。
五、联系生活,解决问题。(1-4题每题5分,第5、6题各6分,共32分)
1.一台拖拉机昨天上午耕地4800平方米,下午耕地的面积比上午多 。这台拖拉机昨天下午比上午多耕地多少平方米?
2.同学们去参加植树活动,四、五、六年级一共去了264人,六年级去的人数是总人数的 ,其中910 是男生,六年级去植树的男生有多少人?
3.在植树活动中,把360棵树按1:2:7分配给四、五、六三个年级。六年级比五年级多植了多少棵树?
4.妈妈上街买了一条裤子和一件上衣,裤子是125元,正好是一件上衣价钱的 。一件上衣多少钱?
5.做一个棱长为6分米的正方体油箱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铁皮?这个油箱最多可以装多少千克油?(每升油重0.8千克)
6.市民广场搭了一个花台,上面是棱长3米的正方体,下面是长6米、宽3米、高4米的长方体。如果要在花台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和上面插上鲜花,插花的面积一共有多少平方米?这个花台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
六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卷答案
一、认真思考,正确填写。(每空1分,共32分)
1. 48 0.45 9040(出题意图:考察运用新旧知识进行单位换算的能力)
2.> > < = (出题意图:考察分数乘除运算能力及相关规律的掌握情况)
3. (出题意图:考察运用分数加减乘除算运算的能力)
4. 512 (出题意图:考察对正方体棱长总和、体积的理解及计算应用能力)
5. 48 8 (出题意图:考察分数乘除法的应用能力)
6. 3 1 (出题意图:考察倒数的概念及如何求一个数的倒数)
7. 2 5 (出题意图:考察学生对分数中数量、分率的区分理解)
8. 16 (出题意图:考察分数乘除法的应用能力)
9. 36 8 (出题意图:考察比的意义及基本性质)
10. 10 2 (出题意图:考察图形拼凑中表面积与体积的增减变化)
11. 1 : 5 1 : 6 (出题意图:考察比的意义)
12. (出题意图:考察分数除法归一的知识)
13. 108 (出题意图:考察分数的乘法及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
二、反复权衡,慎重选择。(每题1分,共5分)
1.B(出题意图:考察对长方体展开图的认识)
2.C (出题意图:考察对比的基本性质的应用)
3.B(出题意图:考察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
4.D(出题意图:考察对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5.C(出题意图:考察考察棱长、体积变化规律)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 × )(出题意图:考察对正方体棱长、表面积、体积关系的理解及分析能力)
2.( × )(出题意图:考察对长方体各面的认识及观察能力)
3. ( √ )(出题意图:考察对容积在实际生活中的认识、理解)
4.把两个一样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后,体积和表面积都不变。( × )(出题意图:考察对正方体拼接后面的变化情况的认识理解及空间想象能力)
5.( × ) (出题意图:考察对表面积和体积的理解)
三、仔细推敲,准确判断。(每题1分,共5分)
1. √(出题意图:考察长方体六个面特征的相关知识)
2. × (出题意图:考察考察倒数的相关知识)
3. √ (出题意图:考察等积变形的相关知识)
4. √ (出题意图:考察容积的意义)
5. ×(出题意图:考察对单位1的认识)
四 、看清题目,巧思妙算。(4分+6分+8分+4分+4分,共26分)
1.直接写出得数。(每题0.5分,共4分)(出题意图:考察学生的口算能力)
9 81
4 14
2.计算下面各题。(每题2分,共6分)(出题意图:考察学生的分数乘除笔算能力)
4 2
3.先化简,再求比值。(每题2分,共8分)(出题意图:考察学生化简比、求比值相关知识的学习情况)
1.32︰3.3 38 ︰ 910 10268 40︰0.05
化简比:4:1 5:12 3:2 800:1
比值:4 800
4.解方程。(每题2分,共4分)(出题意图:考察应用新知识解方程能力)
x+ x = 6 ︰ 23 = 45
解: x=6 解: =45 ×23
x= =
5.求下面正方体的体积和长方体的表面积。
5×5×5=125(平方分米)(出题意图:考察对正方体体积的计算能力)
(3×5+3×15+5×15)×2=270(平方厘米)(出题意图:考察对正方体体积的计算)
(评分标准:算式得数结果各得1分)
六、联系生活,解决问题。(1-4题每题5分,第5、6题各6分,共32分)
1. 4800× =1600(平方米)(出题意图:考察求比一个数多几分之几的计算方法)
答:这台拖拉机昨天下午比上午多耕地1600平方米。(评分标准:算式2分,得数2分,结果答案1分)
2. 264× ×910 =198(人)(出题意图:考察分数连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答:六年级去植树的男生有198人(评分标准:算式2分,得数2分,结果答案1分)
3.360÷(1+2+7)=36(棵)36×(7-2)=180(棵)(出题意图:考察按比例分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答:六年级比五年级多植了180棵树。(评分标准:算出每份得2分,各年级棵树两分,答案1分)
4.解:设一件上衣X元。(出题意图:考察用方程解决单位1未知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X=125 X=175
答:一件上衣175元。(评分标准:解设1分,方程2分,结果答案各1分)
5.做一个棱长为6分米的正方体油箱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铁皮?这个油箱最多可以装多少千克油?(每升油重0.8千克)
6×6×6=平方分米)(出题意图:考察实际生活中表面积、体积的区别及运用它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6×6×6=216(立方分米)216×0.8=172.8(千克)
答:至少需要216平方分米的铁皮。这个油箱最多可以装172.8千克油。(评分标准:每个问题3分)
6.(出题意图:考察实际生活中用表面积、体积解决知识能力)
3×3×4+6×3+6×4×2+3×4×2=126(平方米)
6×3×4+3×3×3=99(立方米)
答:插花的面积一共有126平方米.这个花台的体积是99立方米.
(评分标准:每个问题3分,算式2分,结果、答案共1分)
六年级上册数学的知识点
第一章:方程以及列方程解应用题
1、形如ax±b=c方程的解法
【解方程时,可以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来解,注意两边要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例:3x+15=30要在两边同时减去15;而4x-6=14要在两边同时加上6,最后算出结果。
2、形如ax±bx=c方程的解法
【解方程时,第一步要把x前面的序数相加或相减,再在两边同时除以同一个数】例:3x+4x=28要把x前面的3和4相加得到x的系数即7x=28,解得x=4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3、基本步骤:审清题意→写解、设出未知数→找准等量关系→列方程→解方程→检验→作答
4、基本类型:比较大小关系;
总数和部分数关系(总数=各部分数的和);
和倍与差倍关系(已知一个数与另一个数的和或差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行程问题中的关系;路程=速度×时间;总路程=甲行走的路程+乙行走的路程涉及图形的周长、面积的关系等:
周长: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面积: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体积: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底面积×高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底面积×高
第二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
1、两个面相交的线叫做棱,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2、长方体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它的长、宽、高。
3、长方体的特征:面有六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下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棱有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顶点有8个顶点。
4、正方体的特征:面有六个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面完全相同;棱有12条棱,所有的棱长度相等;顶点有8个顶点。
5、正方体也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
6、把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纸盒展开,至少要剪开7条棱。
7、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六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8、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宽×高+高×长)×2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注: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没有的部分应减掉。如:没有盖或底边为:
面积=表面积-没有的部分=(长×宽+宽×高+长×高)×2-长×宽没有左侧或右侧为:
面积=表面积-没有的部分=((长×宽+宽×高+长×高)×2-宽×高没有前面或后面为:
面积=表面积-没有的部分=((长×宽+宽×高+长×高)×2-长×高
9、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10、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这个容器的容积。
11、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2、计量液体的体积,常用升和毫升作单位。
1立方分米=1升,1立方厘米=1毫升,1升=1000毫升。
13、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V=abh
14、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a
15、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横截面×长V=Sh
16、1=12=83=274=645=1256=216
7=3438=5129=72910=1000
17、每相邻两个长度单位(除千米外)的进率都是10,每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都是100,每相邻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00。
18、正方体的棱长扩大n倍,表面积会扩大n的平方倍,体积会扩大n的立方倍。
第三单元分数乘法
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分数和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3、一个数乘分数表示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4、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即:这个数×分数
5、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分子为1的分数的倒数就是这个分数的分母。
6、一个数乘真分数(比1小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一个数乘以1等于它本身;一个数乘比1大的假分数(比1大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7、真分数的倒数都是假分数,都比1大;假分数的倒数是真分数或1,比1小或等于1。8、在计算分数乘法中,第二步约分时只能用分子与分母约,而不能用分子与分子约,分母与分母约;分数连乘计算时第一个分数可以和第二个进行约分,也可以和第三个进行约分,但是是分子与分母约,而不能用分子与分子约,分母与分母约。
第四单元分数除法
1、比较量=单位“1”的量×分率;
2、单位“1”的量=比较量÷对应分率;分率=比较量÷单位“1”的量
3、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变号变倒数)。(可以用整数的除法来证明。如:4÷2=4×1/2=2)
4、混合运算中,除号在哪个分数前面,变为乘号后就乘以哪个分数的倒数。(5/6×4/7÷5/7=5/6×4/7×7/5=2/3)
5、一个数除以比1大的数商会比原数小,一个数除以比1小的数商会比原数大。交换被除数与除数的位置,所得的商和原来的商互为倒数。
6、运用分数乘除法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1)已知一个数及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这个数×分数
(2)已知一个数和它占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求另一个数是多少?方法一:方法二:一个数÷分数解:设另一个数为__×分数=一个数
第五单元认识比
1、两个数相除又叫做这两个数的比,“:”是比号。
2、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
3、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4、比的前项相当于除法算式的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比号相当于除号,相当于分数线;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法算式的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母;比值相当于除法算式的商,相当于分数的值。
5、两个数的比可以用比号连接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
6、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是比的基本性质。
7、化简比时,运用比的基本性质把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所得的最简比的前项和后项不能有公因数,也不能是分数或小数。
(1)整数比化简: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比前项和后项的最大公因数,所得的比为最简整数比。
(2)小数比化简:先看比前项和后项最多的项有几位小数,一位小数扩大10倍,两位小数扩大100倍;再按整数比化简的方法化简。
(3)分数比化简:比前项和后项的分数的同时乘以比前项和后项的分数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再按整数比化简的方法化简。
8、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按比例分配:分配总分数等于比例前项和后项的和(如按3:2分,即总共分5份,前项占3份,后项占2份;也可以说前项占总数的3/5,后项占总数的2/5。)则可以用总数乘以前项所占的分数,求出前项对应的值;用总数乘以后项所占的分数,求出后项对应的值。
求大树高度:同一地点,同一时间物体高度与影长的比例相同。竹竿长:竹竿影长=大树高:大树影长或竹竿长/竹竿影长=大树高/大树影长
第六单元分数四则运算
分数四则运算和整数一样: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的。
一、定律
(1)加法交换律: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a+b=b+a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用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用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a+b)+c=a+(b+c)
(3)乘法交换律: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积不变。a×b=b×a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用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或者先用后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一个数,积不变。(a×b)×c=a×(b×c)
(5)乘法分配律:ac+bc=(a+b)cac-bc=(a-b)c
二、简便运算:
(一)加法
三个数相加,先找出加数中分母相同的加数;运用加法交换律或结合律把这两个加数移到一起,在这个算式中先算这两个数的和,再用这两个的和加上另一个数。
(二)减法
减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几个数,等于减去这几个数的和。
即:a-b-c=a-(b+c)或a-b+c=a-(b-c);a-(b+c)=a-b-c或a-(b-c)=a-b+c
1、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中,如果只有加减法,并且在括号里面和外面有分母相同的分数,则利用减法的性质进行去括号计算。即:a-(b+c)=a-b-ca-(b-c)=a-b+c
2、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中,如果只有加减法,被减数外的两个分数是分母相同的分数,则利用减法的性质进行加括号计算即:a-b-c=a-(b+c)或a-b+c=a-(b-c)(四)乘、除法
1、在四则混合运算中,先观察题中是否有相同的分数。如果有且相同的分数分布在加减号的两侧,则可以根据乘法分配律来简便计算。即:ac+bc=(a+b)cac-bc=(a-b)c
2、分数除法: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3、除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几个数,等于除以这几个数的积。
即:a÷b÷c=a÷(b×c)或a÷b×c=a÷(b÷c);a÷(b×c)=a÷b÷c或a÷(b÷c)=a÷b×c五、解决实际问题
已知A和B是A的几分之几,求B?A×几分之几=B
已知A和B比A多几分之几,求B?A+A×几分之几=B
已知A和B比A少几分之几,求B?
A×几分之几=B
探索与实践结论:把一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增加1/2,即长和宽变为原来的3/2,现在的面积变为原来的9/4,即为:现在面积:原来面积的=现在长:原来长=现在宽:原来宽注:在计算的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使用的简便方法。
第七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一、替换的策略
1、根据题目意思,写出等量关系。
2、把相等的量互换。
3、根据题意列方程解答。
二、假设的策略(鸡兔同笼问题及延伸题)例:(大船坐的人数×总船数-总人数)÷(大船坐的人数-小船坐的人数)=小船数(总人数-小船坐的人数×总船数)÷(大船坐的人数-小船坐的人数)=大船数假设全部为其中的一种,用假设的这种×总头数和总脚数作比较谁大谁作被减数,再除以两种脚之差,所求出的为另一种的只数。
(1)已知总头数和总脚数,求鸡、兔各多少:
(总脚数-每只鸡的脚数×总头数)÷(每只兔的脚数-每只鸡的脚数)=兔数;总头数-兔数=鸡数。
或者是(每只兔脚数×总头数-总脚数)÷(每只兔脚数-每只鸡脚数)=鸡数;总头数-鸡数=兔数。
(2)已知总头数和鸡兔脚数的差数,当鸡的总脚数比兔的总脚数多时,可用公式(每只鸡脚数×总头数-脚数之差)÷(每只鸡的脚数+每只兔的脚数)=兔数;总头数-兔数=鸡数
或(每只兔脚数×总头数+鸡兔脚数之差)÷(每只鸡的脚数+每只免的脚数)=鸡数;总头数-鸡数=兔数。(例略)
(3)已知总数与鸡兔脚数的差数,当兔的总脚数比鸡的总脚数多时,可用公式。
(每只鸡的脚数×总头数+鸡兔脚数之差)÷(每只鸡的脚数+每只兔的脚数)=兔数;总头数-兔数=鸡数。
或(每只兔的脚数×总头数-鸡兔脚数之差)÷(每只鸡的脚数+每只兔的脚数)=鸡数;总头数-鸡数=兔数。(例略)(4)鸡兔互换问题(已知总脚数及鸡兔互换后总脚数,求鸡兔各多少的问题),可用下面的公式:〔(两次总脚数之和)÷(每只鸡兔脚数和)+(两次总脚数之差)÷(每只鸡兔脚数之差)〕÷2=鸡数;〔(两次总脚数之和)÷(每只鸡兔脚数之和)-(两次总脚数之差)÷(每只鸡兔脚数之差)〕÷2=兔数。
(5)得失问题(鸡兔问题的推广题)的解法,可以用下面的公式:(1只合格品得分数×产品总数-实得总分数)÷(每只合格品得分数+每只不合格品扣分数)=不合格品数。
或者是总产品数-(每只不合格品扣分数×总产品数+实得总分数)÷(每只合格品得分数+每只不合格品扣分数)=不合格品数。(“得失问题”也称“运玻璃器皿问题”,运到完好无损者每只给运费__元,破损者不仅不给运费,还需要赔成本__元。它的解法显然可套用上述公式。)
第八单元:可能性
求摸到某种球的可能是几分之几?
这种球的个数÷总个数=这种球的个数/总个数
第九单元、认识百分数
1、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百分数,又叫百分比或百分率。通常在原来的分子后面加“%”来表示:如30/100可以写成30%注:在用%号表示百分数中,后面带单位的百分之几不能用%表示。
2、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1)、小数化为百分数:一位小数写成十分之几,分子分母同时扩大10倍;两位小数写成百分之几;三位小数写成千分之几,分子分母同时缩小10倍……。(或把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后面加上百分号)
(2)百分数化为小数:把百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缩小100倍(即把百分数的分子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3、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1)分数化为小数:分数的分子除以分母,结果保留三位小数
(2)小数化为分数:一位小数写成十分之几;两位小数写成百分之几;三位小数写成千分之几;然后约成最简分数。
4、百分数与分数的互化
(1)分数化为百分数:
A:分母是100的因数或倍数,直接进行通分或约分把分母化为100。
B:分母不是100的因数或倍数,用分子除以分母,所得结果保留三位小数,再根据小数化百分数的方法把这个小数化为百分数。(2)百分数化分数:
A:分子为整数,直接进行约分,约成最简分数。
B:分子为小数,先把百分数扩大相应的倍数,化成分子为整数的分数,再进行约分,约成最简分数。
5、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一个数÷另一个数×100%
6、出勤率=出勤人数÷总人数×100%缺勤率=缺勤人数÷总人数×100%发芽率=发芽种子数÷总种子数×100%成活率=成活棵树÷总种植棵树×100%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本班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共有49人,其中优生14人,中等生17人,学困生18人这班级从总
体上看,成绩较差的学生占的比重较大:体现在优生不够尖,后进生的基础太差,连简单的也不会做,而且有部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不大。
二、学习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分数乘法,位置与方向(二),分数除法,比,圆,百分数(一),扇形统计图,数学广角—数与形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
2、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5、能在平面图纸上标出所给地点位置,会画路线示意图。
6、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的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7、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四 、教学重难点:
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五、教学方法及措施:
1、改革课堂教学,坚持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
生自己动口、动脑、动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加强基础知识教学,重视发展学生智力和培养学生能力。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通过学生操作观察演示,实验的方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3、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使学生乐于学习,以全面提高全班学生的数学,注重培养和发展学习的空间观念,注重逻辑教学,让学生多实际操作。
4、采用少讲多练的方法,以严密的教学逻辑,抓住教材中的难点和疑点,由易到难,由浅到深,循循善诱地讲解,适当拓宽加深对学生作业认真批改(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层次的作业和练习)。
5、认真做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在教会学生数学知识的同时,把工 作重点放在学生如何会学,且注重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要求学生学会知识不仅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
6、加强自身的学习,提高业务能力。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从而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7、注重因材施教,进一步做好培优补差工作。让学优生和学困生结对,达到手拉手同进步的目的。张怡冰—张晓越 张思钰—张博妍 胡伟—姜宇豪 张芝婷—章心悦 刘奕鹏—聂博宇 张哲—姜浩林张语晴—张羽香 刘科源— 张瑞轩 张雨豪—刘崔帆...
8、踏踏实实做好教学常规工作,以自己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满腔热情的工作作风,虚心向同事学习,同时争取家长的配合,共同做好对学生的培养。
六、教学检测及评价
1、每节课前用五分钟时间对学生前一天的知识进行巩固。
2、通过学生每天的作业,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检测,对自己出现的难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3、每单元结束后利用单元过关题进行有效地单元检测和评价。
4、每月末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分层检验及评价。
5、对学生进行阶段性检测和评价,让学生进行及时反思和改正。
6 、以平时评价为主,以期中评价为辅;
7 、以综合性评价为主,以单项测试评价为辅。
七、教学进度安排:
第1-3周 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
第 4 周 第二单元 位置与方向第6-7周 第三单元 分数的除法第 8 周第四单元 比第9-11周 第五单元圆 第12-13周 复习及期中考试
第14-15周 第六单元 百分数(一) 第 16周第七单元 扇形统计图第 17 周 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数与形 第18-19周 总复习
第20-22周模拟测试及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