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泸州市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原题试卷
四川泸州市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卷考了哪些题型呢?月考能帮助大家巩固知识点,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四川泸州市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原题试卷(含参考答案),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2024四川泸州市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原题试卷(含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古诗是古人心声的真实记录,是展现先民人生态度的可靠文本,正如清人叶燮所说:“诗是心声,不可违心而出,亦不能违心而出,功名之士,决不为泉石淡泊之音;轻浮之子,必不为敦庞大雅之响。故陶潜多素心之语,李白有遗世之句。其心如日月,其诗如日月之光。故每诗以人见,人又以诗见。”读诗就是读人,阅读那些长篇短什,古人音容笑貌如在目前,这是我们了解前人心态的最佳途径。清人沈德潜说:“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中国古人评价文学家时有一个优良传统,就是人品与文品并重。经过历代读者集体选择,凡是公认的大诗人,往往都是具备“第一等襟抱”的人物,其作品必然也是第一等真诗,从中可以感受真实心跳和脉搏,从而沦肌浃髓(编者注:透入肌肉和骨髓,比喻感受深刻)地领会传统文化精神。从《诗经》《楚辞》到明清诗词,都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如果兼顾作品的经典意义、阅读难度等因素,唐诗宋词应是我们的首选阅读对象。
唐诗宋词对于现代读者到底有什么价值?我们先来看唐诗宋词到底写的是什么内容。中国古典诗歌有一个最古老的纲领,就是“诗言志”。到了西晋,陆机在《文赋》中又提出“诗缘情”。有人认为二者是对立关系,但是初唐孔颖达在《左传正义》中说得很清楚:“情志一也”。情志就是指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包括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也包括对万事万物的价值判断。唐诗宋词的内容跟现代人没有距离,因为诗词中表达的那些内容都是普通人的基本情感、基本人生观和基本价值观。比如喜怒哀乐,比如对真善美的追求,比如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保家卫国英雄行为的赞美,唐宋人如此,现代人也如此。所以唐诗宋词中典范作品所表达的内心情感、思考和价值判断可以传递到今天,启发我们更细致地品味人生意义和美感。
当然,唐诗宋词对于现代人的最大意义,是其中的典范作品可以提升我们的情操、气质和人格境界,有深远教育作用。且举李、杜、苏、辛为例。李白热情讴歌现实世界中一切美好的事物,其诗中蕴含强大精神力量。杜甫诗中充满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和热爱天地万物的仁爱精神,是儒家思想积极因素的艺术表现,也是中华民族文化性格的形象凸现。苏轼在词史上首先打破晚唐以来词专写艳情的局限,他不但大量写作抒情述志、咏史怀古等题材,使词从音乐歌词向抒情诗转变,在以柔声曼调为主的传统词乐中增添高昂雄壮的因素。到了南宋,以辛弃疾为首的爱国词人把爱国主义主题变成当时词坛的主旋律,他们继承苏轼词中始露端倪的豪放词风,并以慷慨激昂和沉郁悲凉两种倾向充实了豪放风格。
总的来说,李、杜、苏、辛的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而且具有提升读者人格境界的熏陶作用。阅读唐诗宋词的典范作品,可以在审美享受中不知不觉受到人格境界的感染,这个过程就像杜甫所描写的成都郊外的那场春雨一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摘编自莫励锋《在读诗读人中感受万千气象》)
材料二
在如何阅读和鉴赏唐宋词的问题上,我很认同清末民初词论家况周颐的一席话:“读词之法,取前人名句意境绝佳者,将此意境缔构于吾想望中,然后澄思渺虑,以吾身入乎其中而涵泳玩索之,”这样,便能臻于“吾性灵与(词人之性灵)相浃而俱化”(《蕙风词话》卷一)的境地,照我看来,这种读词之法所重视与强调的。即是读者须与古代词人进行有关人生体验的“交流”与“对话”,如此才能达到两代人之间的精神沟通和心灵契合。此话如何理解?
首先,从唐宋词人来说,尽管他们早已长眠地下,但其凝聚和贮存在那些不朽词篇中的人生体验却至今犹保持着顽强的生命活力。美国优秀作家福克纳曾说:“艺术家的宗旨,无非是要用艺术手段把活动——也即是生活——抓住,使之固定不动;而到一百年之后有陌生人来看时,照样又会活动——既然是生活,就会活动。”虽然唐宋词人在主观上或许并无此种意愿,但在客观上他们又通过写词而把其生命活动和人生体验“抓住”并“固定”了下来;而当后之读者重读这些词篇时,词人的歌哭啼笑,词人的音容笑貌,以及他们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面貌,就都会得到复活和浮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古老的唐宋词其实不老,尤其是它所贮存的丰厚人生意蕴则更保持着“常绿”的状态。故而读词实际就是在人生体验方面向前代词人“讨教”“求援”的过程,也是在古代先行者中间寻觅精神知音和良师益友的文化活动。这时,读者处于“受众”的地位,他们必须澄思渺虑,静静地倾听和深深地思索发自唐宋词人的种种心声。
其次,在此同时;读者在阅读和欣赏唐宋词时,却又会依据自身特定的人生阅历和生活经验对原作的意蕴作出多种多样的诠释和解读,并将自己的独特感悟融入到对原作之“词境”与“词心”的理解之中,这就会进而扩展和拓深原词的思想意蕴。读者在读词过程中并不是处于被动的状态,他们可以且肯定会将其自身的某些人生体验反射给唐宋词篇,缘此就形成了读者与前代词人之间的跨时代“交流”与“对话”。而惟有这样的读词之法——读者尽可能地调动自身的人生经验和艺术想象力,“以吾身入乎其中而涵泳玩索之”——这才能真正把词读深读透。
(摘编自杨海明《唐宋词与人生》)
1.下列对唐宋诗词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唐宋诗词应成为我们学习古典诗歌的首选阅读对象,作出这一判断不仅是基于作品阅读价值。
B.唐宋诗词所包含的“志”与“情”是其流传至今仍然能够对读者产生价值和意义的重要前提。
C.唐宋诗词中的典范作品,从读者提升自我人格境界的角度而言,更值得我们与之展开对话。
D.唐宋词人为贮存丰厚的人生意蕴,故将人生体验“抓住”并融入诗歌创作中进而传递给读者。
2.根据材料的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莫砺锋对所引用的清人叶燮、沈德潜的相关表述是持认同态度的,这是材料一立论的基础,也是后文分析唐诗宋词的理论指导。
B.莫砺锋举李、杜、苏、辛四例的目的,是为了论证唐诗宋词所表达的内心情感、思考与价值判断对现代人而言是有重大意义的。
C.虽然有人认为陆机“诗缘情”的说法与中国古典诗歌“诗言志”的纲领是矛盾的,但在莫砺锋看来,孔颖达的说法更具说服力。
D.读者在阅读唐宋词的过程中会代人自身的人生阅历与生活经验,从而对作品作出多样的诠释和解读,这样容易导致解读过度。
3.下列选项中,与材料一所引清人叶燮的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 (3分)
A.苏轼《答张文潜书》:“其为人深不愿人知之,其文如其为人,故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
B.刘勰《文心雕龙》:“夫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盖沿隐以至显,因内而符外者也。”
C.刘熙载《艺概》“苏、辛皆至情至性人,故其词潇洒卓茕。”“英雄出语多本色,辛弃疾词,于是可尚。”
D.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
4.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论证了现代人与古代诗词之间的关系,但论证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请简要说明不同之处。(4分)
5.下面材料对王国维读词的评析,充分体现了况周颐的“读词之法”,请对此作简要分析和说明。
王国维读李璟词时,对《摊破浣溪沙》中“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两句大加赞赏,认为“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人间词话》)。他选择这首词中意境绝佳的两句进行鉴赏,不仅读出了萧瑟秋景衬托下女主角哀怨的心境,还因自己多愁善感的性格,得出了词中深寓忧患意识的结论。(6分)
(二)文学类阅读-单文本(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6-9小题。
苦念北平
林海音
不能忘怀的北平!那里我住得太久了,像树生了根一样。童年、少女,而妇人,一生的一半生命都在那里度过。快乐与悲哀,欢笑和哭泣,那个古城曾倾泻我所有的感情,春来秋往,我是如何熟悉那里的季节啊!
春光明媚,一骑小驴,把我们带到西山,从香山双清别墅的后面绕出去,往上爬,大家在打赌,能不能爬上“鬼见愁”的那个山头。我常常念叨“鬼见愁”那块地方,可是我从来也不知道它究竟在哪里。
春天的下午,有时风沙也很大,风是从哪儿吹来的呢?从蒙古那边吹来的吗?从居庸关外那边吹来的吗?春风发狂,把细沙送进了你的眼睛、鼻子和嘴里。出一趟门,赶上风,回来后,上牙打打下牙试试,咯咯吱吱的,全是沙子,真是牙碜。“牙碜”是北平俗话,它常被用在人们的谈话里。比如说:
“瞧,我这两天碰的事儿都别扭,真是,喝凉水都牙碜!”——比喻事不顺心。
“大姑娘哪兴这么说话,也不嫌牙碜!”——比喻言语粗鄙。
“别用手指甲划玻璃好不好,声儿听着牙碜!”——形容令人起寒战的感觉。
“这饭怎么吃着这么牙碜!掺了沙子啦!”——形容咀嚼不适的感觉。
春天看芍药牡丹,是富贵花。中山公园的花事,先是芍药,一池一畦地开,跟着就是牡丹。灯下看牡丹,像灯下观美人一样,可以细细地品赏,或者花前痴望。一株牡丹一个样儿,一个名儿,什么“粉面金刚”“二乔”“金盆落月”。牡丹都是土栽,不是盆栽,是露天的,春天无雨不怕,就是怕春风。有时一夜狂风肆虐,把牡丹糟蹋得不成样子。几阵狂风就扫尽了春意,寻春莫迟,春在北平是这样的短促呀!
许多夏季的黄昏,我们都在太庙静穆的松林下消磨,听夏蝉长鸣,懒洋洋地倒在藤椅里。享受安静,并不要多说话,仰望松林上的天空,只要清淡地喝几口香片茶。各人拿一本心爱的书看吧,或者起来走走,去看看那几只随着季节而来的灰鹤。不是故意到太庙来充文雅,实在是比邻中山公园的情调,有时太嫌热闹了,偶尔也要躲在太庙里享受清福。但是太庙早早就要关门了,阵地不得不转移到中山公园去,那里有同样的松林,同样的茶座,可以坐到很久,一直到繁星满天,茶房收拾桌椅,我们才做最后离园的客人。
最不能忘怀的是“说时迟,那时快”的暴雨,西北的天空忽然乌云密布,一阵骤雨洗净了世间的污浊,有时不到一小时的工夫,太阳又出来了,土的气息被太阳蒸发出来,那种味道至今还感到熟悉和亲切。我喜欢看雨后的红墙和黄绿琉璃瓦,雨后赶到北海划小船最写意。转过了北池子,经过景山前的文津街,是到北海的必经之路。文津街是北平城里我最喜爱的一条路,走过那里,令人顿生怀古幽情。
北平的春天,虽然稍纵即逝,秋日却长,从树叶转黄到水面结冰,都是秋的领域。秋的第一个消息,就是水果上市。水果的种类与号称“果之王国”的台湾相比,并不逊色,且犹有过之。比如枣,像这里的桂圆一样普遍,但是花样却多,郎家园、老虎眼、葫芦枣、酸枣,各有各的形状和味道,却不是单调的桂圆可以比的了。沙营的葡萄,黄而透明,一掰两截,水都不流,才有“冰糖包”的外号。京白梨,细而无渣。鸭儿广,赛豆腐。秋海棠红着半个脸,石榴笑得合不上嘴。它们都是秋之果。
北平的水果贩最会吆唤,你看他放下担子,一手插腰,一手捂着耳朵,仰起头来便是一长串的吆唤。婉转的唤声里,包括名称、产地、味道、价格,真是意味深长。
西来顺门前,如果摆出那两面大镜子的招牌——用红漆一面写着“涮”,一面写着“烤”,便告诉人,秋来了。从那时起,口外的羊,一天不知要运来多少只,才供得上北平人的馋嘴咧!
北平的秋天,说是秋风萧索,未免太凄凉!如果走到熙熙攘攘的西单牌楼,远远地就闻见炒栗子香。向南移步要出宣武门的话,一路上是烤肉香。到了宛老五的门前,不由得你闻香下马。胖胖的老五,早就堵着房门告诉我:“还要等四十多人哪!”羊肉的膻,栗子的香,在我的回忆中,是最足以代表北平季节变换的气味了!
每年的秋天,都要有几次郊游,觅秋的先知先觉者,大半是青年学生,他们带来西山红叶已红透的消息,我们便计划前往。星期天,海淀道上寻秋的人络绎于途。带几片红叶夹在书里,好像成了习惯。看红叶,听松涛,或者把牛肉带到山上去,吃真正的松枝烤肉吧!
结束这一年最后一次的郊游,秋更深了。年轻人又去试探北海漪澜堂阴暗处的冰冻了。如履薄冰吗?不,可以溜喽!于是我们从床底下捡出休息了一年的冰鞋,弹去灰尘,擦亮它,静待升火出发,这时洋炉子已经装上了。秋走远了。
这时,正是北平的初冬,围炉夜话,窗外也许下着鹅毛大雪。买一个赛梨的萝卜来消夜吧。“心里美”是一种绿皮红瓤的,清脆可口。有时炉火将尽,夜已深沉,胡同里传出盲者凄凉的笛声。把毛毯裹住腿,呵笔为文,是常有的事。
离开北平的那年,曾赶上最后一次“看红叶”,冰鞋来不及捡出,我便离开她了。飞机到了上空,曾在方方的古城绕个圈,协和医院的绿琉璃瓦给了我难忘的最后一瞥,我的心颤抖着,是一种离开多年抚育的乳娘的滋味。
这一切,在这里何处去寻呢?像今夜细雨滴答,更增我苦念北平。不过,今年北平虽然风云依然,景物还在,可是还有几人能有闲情对景述怀呢!
(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对“牙碜”这一北京俗语的描写,和《故都的秋》中的“一层秋雨一层凉”有异曲同工之妙。
B.作者对北平水果贩的描写,与陆游“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感情基调是一致的。
C.文章从视觉、味觉、听觉、嗅觉等角度书写了北平的夏季,充满实实在在的烟火气息与生活情趣。
D.文章在对夏季的描写中选择了蝉这个意象,简洁生动,与“蝉噪林逾静”一样具有以声衬静的作用。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首段总领全文,以比喻、感叹等方式,定下了全篇深沉悲凉的感情基调。
B.文章书写北京的春夏秋冬,详略得当,含蓄又磅礴,含有一种特别的京味儿。
C.文章在书写琐事时饱含温情,结尾直抒胸臆,强化了对北平最深情的怀念。
D.文章语言平易明白,情切自然,读来不费劲,平常的情感与写实的描述相得益彰。
8.优美的散文,往往是精巧构思的结果,林海音的散文一线串珠、形散神聚,请简要分析本文主要由哪些线索串联。(4分)
9.阅读郁达夫《故都的秋》的选段,回答下列问题:
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同样写身在北平的闲坐喝茶,林海音用的人称是“我们”,郁达夫用的人称是“你”“我”,请简要分析其不同的效果。(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10-14小题。
文本一: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嘉佑二年,试礼部,主司欧阳修惊喜,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元祐元年,轼以七品服入侍延和,即赐银绯,迁中书舍人。四年,积以论事,为当轴者所恨。轼恐不见容,请外,拜龙图阁学士、知杭州。既至杭,大旱,饥疫并作。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复得赐度僧牒,易米以救饥者。明年春,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缱锅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轼曰:“杭,水陆之会,疫死比他处常多。”乃袁美缗得二千,复发橐中黄金五十两,以作病坊,稍畜钱粮待之。
徒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管,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循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
徒知湖州,上表以谢。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诗托讽,庶有补于国。御史李定、舒亶、何正臣掖其表语,并媒蘖所为诗以为讪谤,逮赴台狱,欲置之死,锻炼久之不决。神宗独怜之,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轼与田父野老,相从溪山间,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 (节选自《宋史 苏轼传》)
文本二: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舶铲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诸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袍樽以相属。寄衅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邀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美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共适。” (节选自《赤壁赋》)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河决/曾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
B.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
C.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
D.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礼部,六部之一,长官为礼部尚书,主管礼仪、外交和学校科举等方面的事务。
B.路,是宋代的行政区域名,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烽火扬州路”中的“路”也为此意。
C.号,又叫别号、表号。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名、字由尊长代取,而号多为自取,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
D.须臾,指极短的时间,片刻,与“须臾”意思相近的时间词还有“未几”“俄而”“既而”“而已”“寻”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苏轼自幼聪颖,深受时贤赏识。母亲亲自为他授课,他往往能说出要点。欧阳修十分看重他,曾对梅圣俞表示,应当避开此人让他出人头地。
B.苏轼直面饥疫,解救受灾百姓。他在任职杭州时遭遇旱灾病疫,减免上供米三分之一纤缓灾情;同时又集贮钱粮、建造治病场所以防备疫病。
C.苏轼关注民生,忧虑国家政事。他因作诗讽喻新法之不便于民,被奸臣诬蔑陷害,出狱后被贬黄州,从此自称“东坡居士。”
D.苏轼心胸豁达,能够随遇而安。《赤壁赋》节选中的主客问答,实为苏轼被贬黄州时积极与消极情感的矛盾冲突,但苏轼终在赤壁的“江水”“清风”“明月”中与自己和解,让内心释然。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①四年,积以论事,为当轴者所恨。轼恐不见容,请外。
②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14.在徐州任上,黄河水决堤,苏轼是如何保全徐州城的?(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别元九后咏所怀
白居易
零落桐叶雨,萧条槿花风。
悠悠早秋意,生此幽闲中。
况与故人别,中怀正无悰①。
勿云不相送,心到青门②东。
相知岂在多,但问同不同。
同心一人去,坐觉长安空。
【注】①悰:欢乐,乐趣。②青门:长安城的东南门,本名灞城门,因其门色青,故俗称为“青门”。
15.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诗是一首送别诗,送别诗有表现亲情、爱情的,也有表现友情的,感伤之外还可以寄托诗人的理想抱负等。
B.开篇写凋零的桐叶、衰败的槿花,暗中点明与友人分别的时间,同时也奠定了全诗伤感悲凉的感情基调。
C.友人问诗人“为何不相送”,而诗人以“心到青门东”回答友人,寥寥数笔,勾勒出离别时的大致场景。
D.最后四句写朋友不一定要很多,但一定要知心,知心人不在,心如空城般孤寂,言简意赅,却富含哲理。
16.诗中表达的思想情感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中的思想情感有何不同?(6分)
(三)情景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渺小的句子是“ , ”。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琵琶女出场的情形,以“ , ”两句表现诗人急切的心情,描绘出琵琶女羞怯的情态。
(3)辛弃疾的《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中,“ , ”两句表现了作者对时光易逝、美好事物不长存的感叹。
第II卷 表达题(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中国绵延数千年的文化是以伦理为核心的,离开中国的伦理去谈中国的传统文化,无疑是① 。
从儒家伦理学来看乡土中国,中国的乡土社会具有“差序格局”和“礼治秩序”两大显著的特征,它们就像乡土中国的“骨骼”和“血脉”。
“差序格局”是以“自我”为中心的社会伦理网络,是儒家“② ”伦理原则的派生模式。“己”或者“自我”是差序格局的价值中心。它和“礼治秩序”③ ,一起构成了乡土中国的“立体空间”或者说是“三维空间”,而不是单面或平面的机械的社会格局。
而乡土社会“礼治秩序”的主要特点有:礼是社会公认的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乡土社会是“礼”的天下。礼维护的是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等伦理秩序。“ ”在乡土社会中“礼”无所不在无时不有,渗透到传统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下列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
B.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C.辞让之心,礼之端也。
D.礼者,人道之极也。
20.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5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9分)
实际上运到乡村里的西洋货并不多。牙刷、牙膏之类当然用不着,就是布匹① 。乡下老百姓绝不是和外汇发生直接关系的人,中间有市镇挡着。市镇上这些不事生产的地主们,在享乐一道上是素有训练的。他们知道洋货的长处,把从乡村里搜来的农产品送入都会,换得了洋货自己消费。乡下的生产者并没有看到洋货的影子,看到了也买不起。乡村里的老百姓本来靠手工业贴补家用,现在这项收入没有了,生活自然更贫穷了。他们不能不早日出售农产物,不能不借债,不能不当东西,最后不能不卖地。与日俱增的地租、利息——且不提因政治而引起的摊派、捐税、敲诈使他们每年留在乡村里自己消费的产物一天少于一天,无偿地向市镇里大批输送。在市镇里过一道手,送入都会。市镇里虽然地主的享受增加了,但是乡村的血液却渐形衰竭。这个分析说明了在中国的过去,② 。所谓相克也只是依一方面而说,就是都市克乡村,乡村则在供奉都市。在这情形下,乡村没有了都市是件幸事,但③ 。
2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3分)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佐他们。管仲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鲍叔对桓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甘居其下,终成一代霸业。后人称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高2022级高三上期第一学月考试
高中语文月考试题参考答案
1.D 2.C 3.D
4.①材料一侧重谈唐诗宋词对现代人的价值和意义;②材料二侧重谈现代人如何阅读和鉴赏唐宋词。
5.①况周颐认为读词应“取前人名句意境绝佳者”,王国维选来鉴赏的两句,“菡茗”凋谢“翠叶”残败,“西风”吹过“绿波”生愁,恰是有绝佳意境的;②况周颐主张读词应“将此意境缔构于吾想望中”“澄思渺虑”,王国维从萧瑟秋景的描写中体会到了女主角哀怨的心境;③况周颐提出读词要“以吾身入乎其中而涵泳玩索之”(将自己的主观投入到词作中与词人对话),王国维也因自己多愁善感的性格,得出李璟词中深寓忧患意识的结论。
6.B 7.A
8.①空间上的线索是北平这个让人难以忘怀的地点。②时间上的线索是一年中的春夏秋冬四个季节。③情感上的线索是作者对北平的苦苦怀念与深深喜爱。④人物上的线索是“我”这个从小在北平长大的人的行踪。
9.①林海音写在夏季,在公园中闲坐喝茶,“我们”说明这场逸事有同伴一起,体现出对有同样雅趣的志同道合的同伴的怀念。②郁达夫写秋季,在租的院子中闲坐喝茶。先用第二人称“你”,让读者产生代入其中看天色、听鸽声、数日光的体验感,如同与读者当面对话,显得更真切自然;再用第一人称“我”陈述对牵牛花的颜色、陪衬的偏爱,体现作者本身的文人意趣。
10.C 11.D 12.B
13.①元祐四年,因多次议论政事,(苏轼)被当权的人记恨。苏轼担心不被(他们)容忍,请求调任外地。
②(曹操)面对长江斟酒,横执长矛吟诗,本是一世的豪杰,如今在哪里呢?
14.①驱赶富人回城,稳定民心;②前往武卫营,请禁军修筑东南长堤;③自己住在堤上,并派官吏分段守堤。
参考译文:
文本一:
苏轼字子瞻,是眉州眉山人。母亲程氏亲自教他读书,(他)听到古今的成败得失,常能说出其中的要义。嘉祐二年,(苏轼)参加礼部考试。主考官欧阳修(见到苏轼的文章)很惊喜,(苏轼)殿试中乙科。后来凭推荐信谒见欧阳修,欧阳修对梅圣俞说:“我应当让路,让他出人头地。“
元祐元年,苏轼以七品官入侍(皇帝)于延和殿,(皇帝)赐(他)银绯,升(他)为中书舍人。元佑四年,因多次议论政事,(苏轼)被当权的人记恨。苏轼怕不被(他们)容忍,请求调到外地,任龙图阁学士士、杭州知州,(苏轼)到杭州后,遇上大早,饥荒和瘟疫并发。苏轼向朝廷请求,免去杭州路上供米的三分之一。又得赐予剃度僧人的牒文,用以换取米来救济饥饿的人。第二年泰天、又减价出售常平仓的米,制成许多稠粥、药剂,派人带着医生分街道治病,救活的人很多。苏轼说:“杭州是水陆交通的要地,得疫病死的人常比别处要多些。“于是收集多余的钱二千缗,又拿出(自己)积蓄中的五十两黄金,用(这些残)来建造治病场所,渐渐积贮钱粮来防备疫病。
调任徐州知州。黄河在曹村决口,泛滥到梁山泊,流入南清河,汇集于徐州城下,水位上涨如不及时排泄,城墙将要被浸坏,富裕的百姓争着出城避水。苏轼说:“富人出去了,百姓都动摇,我和谁守城?我在这里,水一定不能冲塌城墙。“又把富人重新赶进城去。苏轼到武卫营去,对卒长说:“河水将要冲坏城墙,事情紧急,你们虽是禁军,姑且给我出力。”卒长说:“太守尚且不躲避水患,我等小人,应当效命。”他就率领兵卒拿着眷箕铁锹出去,筑起东南长堤,从戏马台开始,直到城墙。雨日夜下个不停,城墙没有被淹没的仅有三版。苏轼住在提上,路过家门也不进去,派官吏分段防守,最终保全了这座城。他又请求调发第二年的役人来增筑旧城,又用木头筑堤岸,以防水再来。朝廷同意了他的做法。
调任湖州知州,上表谢恩。又因为有些事对百姓不利而不敢说,用诗来讽刺,以求有益于国家。御史李定、舒亶、何正臣摘取他章表中的话,并且引申附会他所作的诗说是诽谤皇上,逮捕进御史台监狱,想处以死罪,罗织罪名很久不能判决。神宗独自怜惜他,把他作为黄州团结副使安置。苏轼与农夫老翁一起在溪谷山林间生活,在东坡建造房屋,自称“东坡居士。”
(节选自《宋史 苏轼传》)
文本二:
我的神色也愁惨起来,整好衣襟坐端正,向客人问道:“箫声为什么这样哀怨呢?”客人回答:“‘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公孟德的诗么?这里向西可以望到夏口,向东可以望到武昌,山河接壤连绵不绝,目力所及,一片郁郁苍苍。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围困的地方么?当初他攻陷荆州,夺得江陵,沿长江顺流东下,麾下的战船首尾相连延绵千里,旗子将天空全都蔽住,面对大江斟酒,横执长矛吟诗,本来是当世的一位英雄人物,然而现在又在哪里呢?何况我与你在江中的小洲打渔砍柴,以鱼虾为侣,以麋鹿为友,在江上驾着这一叶小舟,举起杯盏相互敬酒,如同蜉蝣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中,像沧海中的一粒粟米那样渺小。唉,哀叹我们的一生只是短暂的片刻,不由羡慕长江的没有穷尽。想要携同仙人携手遨游各地,与明月相拥而永存世间。知道上面这些想法不能一下子实现,只得将憾恨化为箫音,托寄在悲凉的秋风中罢了。”
我问道:“你可也知道这水与月?时间流逝就像这水,其实并没有真正逝去;时圆时缺的就像这月,终究没有增减。可见,从事物易变的一面看来,天地间万事万物时刻在变动,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停止;而从事物不变的一面看来,万物同我们来说都是永恒的,又有什么可羡慕的呢?何况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宰者,若不是自己应该拥有的,即使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只有江上的清风,以及山间的明月,听到便成了声音,进入眼帘便绘出形色,取得这些不会有人禁止,感受这些也不会有竭尽的忧虑。这是大自然恩赐的没有穷尽的宝藏,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
(节选自《赤壁赋》)
15.C
16.①本诗表现了作者面对萧瑟之景时的伤秋之情,抒发了自己在长安再无心意相通之人的孤寂落寞之情。
②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既有同病相怜的伤感,也有惜别之情,还有诗人高远的志向、豁达的情趣和旷达的情怀。
17.(1)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重点字:蜉蝣、沧)
(3)千呼万唤始出来 犹抱琵琶半遮面(重点字:琵琶)
(3)舞榭歌台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重点字:榭)
18(1)①舍本求末(舍本逐末、缘木求鱼)②推己及人③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19.A
20.将“差序格局”和“礼治秩序”比喻为乡土中国的“骨骼”和“血脉”。突出二者在乡土中国中的重要作用。
21.在市镇里过一道手,送入都会。虽然市镇里地主的享受增加了,但是乡村的血液却渐形枯竭。
22.①也是自己织的居多 ②乡村和都市是相克的 ③都市却绝不能没有乡村
23.略
语文月考考试的解答技巧
先改后划,联想猜押。当发现自己答错时,不要急于划掉重写。这是因为重新改正的答案可能和划掉的答题并无多大区别,划掉后解答不对会得不偿失。当遇到一时想不起的问题时,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个目标,要换个角度思考,从与题目有关的知识开始类比联想。如“课本上怎么说的?”,“笔记本上怎么记的?”,“老师怎么讲的?”,“以前运用这些知识解决过什么问题?”,“是否能特殊化?”,“极限位置怎样?”等等。另外,考试时间快结束的时候,不要再尝试新的问题。如果选择题还有不确定的,可以在先淘汰部分选择支的情况下,根据经验进行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