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考试网>学历类考试>中考频道>中考科目>中考语文>

2017安徽省中考语文试卷解析

时间: 漫柔41 分享

  中考是基础教育阶段一次重要的选拔性考试,安徽省中考语文试卷中考试题能充分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原则,以下是学习啦小编精心整理的2017安徽省中考语文试卷,希望能帮到大家!

  2017安徽省中考语文试卷

  一、关于试题的分析评价

  2017年的中考语文试卷遵循着“面向全体,稳中有变”的命题指导思想,分别从“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鉴赏评价”这五个层级进行检测,既考查基础知识的积累,又注重考查语文能力;试题的设置难易适中,较好地兼顾了学业水平测试与升学选拔考试的双重功能。试卷结构仍分为三个板块:语文积累与综合性运用(35分)、阅读(55分)、写作(55分),外加卷面书写(5分),总题量为19题,总分为150分。下面就其具体特点评述如下:

  (一) 依纲据标,稳中求变

  2017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试题的命题紧扣《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和《2017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纲要》(以下简称“考试纲要”)的要求,立足基础、面向全体,没有偏、难、怪题,很好地体现了课程标准和考纲的要求,这对语文教学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如,试卷的“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部分,仍以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考查为主;再如阅读理解考查,三篇阅读材料难度不大,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从而减少了学生文本阅读的难度。两篇现代文阅读(《扁担的一生》《冬眠的奥秘》)贴近学生认知实际,学生容易产生情感共鸣。从试题的设置来看,考点都是考纲、课标所要求掌握的,只要平时学得扎实,答题会比较顺手的。

  在依纲据标的基础上,试题又体现了“稳中求变,稳中求新”的特点。如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延续了以往的8选6的题型,但规定“不得多选”,这一变化,这既减轻了教师阅卷工作的难度,又提高了对学生古诗文识记的要求。今年试卷变动最大的当属文言文阅读部分,将课外篇目《论语•子罕》与课内的《陋室铭》构成对比阅读,虽然课外文言文阅读的出现让很多考生措手不及,但不可否认这是今年中考语文的一大变化亮点。此外名著阅读、语文综合运用、作文等试题,既保持了传统的题型,又在形式上力求变化。这种稳中求变、守正创新的命题追求,难能可贵。

  (二) 注重语文积累,凸显能力考查

  初中语文学习是打基础阶段,语文学习的过程离不开积累,“考试纲要”明确要求:考试侧重考查学生语言文化的积累;要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和欣赏评价五种能力。2017年中考试题中传统的基础知识类的积累试题所占比重约为20%,如第1题古诗文的默写是直接默写名句名篇,注重考生平时的积累;小语段中寻找错别字是对字形的识记;还有课外阅读知识的识记;文言文词语的识记等,这些试题都注重考查了考生的语文积累。

  试题在紧扣考纲、立足文本的同时,凸显了对考生能力的考查。部分试题表面上看是降低了难度,实际上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第4题第(2)小题“对对联,赢影票”,出示的上联为“咫尺银幕,流转千般光影”,但它打破了以往“出上联,对下联”的仿写题型,而是以客观题的形式来考查,给出四个选项选出最恰当的一项。表面上看是降低了难度,实际上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题的第(3)小题“戏曲电影展映”活动主要考查学生“图文转述”能力,而图表内容是关于“戏曲电影展映前后‘喜爱与支持率’调查情况统计图”,这样的命题方式有效考查了考生阅读和概况“非连续性文本”的能力。此外,阅读试题侧重考查了考生分析理解和概括能力,其中文言文阅读不再单纯地停留在机械性识记层面,而是由课内迁移到课外,将所学文言文知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到阅读理解中。

  (三) 彰显立德树人,关注传统文化

  彰显人文精神,关注传统文化是2017年中考试题的另一个特点,如试卷第4题语文综合运用的主题是 “光影流年——电影主题周”,考查内容涉及到对联和黄梅戏等活动,是现代文化与传统习俗的有机交融。课外文言文选自《论语•子罕》,也彰显了对国学的重视。这将有利于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再如散文《扁担的一生》,文质兼美,具有人文性,在试题的设置上,通过阅读理解考查了考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审美情趣。

  再看今年的中考作文,题目是《这就是我的承诺》,题目前面有一段提示语:“不闯红灯,是对规则的承诺;走进经典,是对阅读的承诺;追求卓越,是对人生的承诺;关爱他人,是对社会的承诺……”这段话不仅具有写作的提示性,而且具有思想的引导性——引导考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强调了责任意识和诚信等品质,这无疑体现了社会的核心价值观。由此可见,今年的语文试题很好地落实了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

  以上是对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的总体评价,当然,任何事物都不是尽善尽美的。我们在认真分析试卷的基础上,认为有两点值得商榷:一是说明文《冬眠的奥秘》的选文,原文篇幅很长,为了做阅读材料,命题时删改很大,显得不够严谨。《考试纲要》要求“语文学业考试所用阅读材料应文质兼美”,改动过大的选文是不宜做中考阅读材料的。此外,文中有的标点符号的改动并不规范,如第③段:“动物冬眠时,能把生命调得极慢,比如生活在北美洲的普通箱龟……”此处的“比如”前原文用的是句号,试卷中改为逗号,这种改动不够规范。二是有的参考答案不够准确,给阅卷工作带来了不便。如文言文第18题的答案拟定4个要点,按点给分,过于死板,且所拟答案存在异议。

  二.关于阅卷和答卷情况的分析

  (一)阅卷组织与考生成绩概况

  在市教体局的高度重视和统一领导下,初中语文阅卷工作与其它中考学科一样,规范有序地进行着。阅卷之前我们组织市区具有阅卷经验的骨干教师认真仔细研读试题和参考答案,根据考生可能出现的答题情况拟定出评分细则,然后将评分细则提到全市中考阅卷培训会上进行解读,并征求各县(市、区)阅卷组长意见,从而进一步明确阅卷要求,统一评分标准,以便阅卷教师更全面更精确地把握评分标准,做到得分有理,扣分有据。试卷评阅仍实行双评制,做到客观题零误差,主观题标准误差,作文阅卷误差按照省中考作文评卷要求,误差控制在5分。

  2017年全市中考语文试卷共计40977份,其中市区6469份,桐城5535份,潜山4512份,怀宁4921份,太湖3694份,岳西2916份,望江4979份,宿松7951份。阅卷时间为6月25 、26两天,由于组织有力、准备充分,各县(市、区)语文阅卷工作顺利完成,未出现任何失误。根据计算机提供的阅卷统计数据,全市语文平均分为109.13分,其中市区人均分为109.42分,各题得分等情况图表如下:

  (二)答题情况分析

  1.“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的分析评价

  试题第一部分“语文积累与综合性运用”,与去年考查的题型基本一致,考查的内容有名句默写、汉字的音形义、修辞手法、名著阅读、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第1题中的两小题是传统的古诗文名句名篇默写,第(1)小题为根据古诗文的上句或下句,将其默写完整,仍采用8选6的形式,但今年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注明“不得多选”,增加了限制性。该题分值为6分,人均分为5.11分;得分率为85.1%。第(2)小题是默写《游山西村》的前4句,分值为4分,人均分为3.10分,得分率77.5%。整个第1题考生整体得分较高,失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只会背诵课文,但识记不准确,没有理解诗句句子的意思,出现同音形近字代替现象。如“河”写成“何”,“洲”写成“州”,“犬”写成“吠”,“作”写成“做”,“浑”写成“混”,“暗”写成“岸”,“疑”写成“凝”等。二是汉字书写不规范,字迹潦草马虎,无法辨认 ,如三点水旁似乎是两点水旁等,“满”左右结构写成上下结构,“落”却写成左右结构,“厦”中间两横看不清,“豚”两撇中加了一点。三是上下句默写混淆,对默写上句的错误率比默写下句高,有的答非所问。四是没有审清题意,题目规定是“任选其中6句,不得多选”,而有些考生8句全做,错误率增高。

  第2题是基础知识考查,考点有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改正错别字、词义解释和修辞手法。本题共9分,人均分为7.29分,得分率为81%。第(1)小题根据拼音写汉字和给加点的字注音,分值3分。汉字注音,学生只要借助《新华字典》即可写对,但也有少数考生因拼音书写不规范而失分,如“炫”标调不是在a上,而在u上。根据拼音写汉字——“皎”相对错误较少。第(2)小题是要求将含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找出来并改正,分值2分。该题要求找出“有错别字的一个词”,“不记其数”应改为“不计其数”,有的考生没有按照要求答题,只填写了错误的那一个字“计”或“不计”,而不是词。第(3)小题考查的是词义的解释,分值2分。“钟情”和“练”的意思应该在字典中可以查到,但也有将“白绢”写成“白娟”的,没理解“绢”是丝织品。第(4)小题考查的是修辞手法,分值2分。得分不错,少数考生没有依据画线句子做出正确的判断,造成失分。

  第3题为名著阅读,共4分,人均分为3分,得分率为75%。第(1)小题是选择题,考查的是名著名称、作者、作者年代或国籍的搭配不正确的一项,该题失分较少,但也有审题不严谨的,甚至给出了两个选项。第(2)填空,有将“繁星”写成“繁心”的,“你”写成“母爱”“大地的母亲”等。

  第4题是综合性学习,主要考查语文综合运用能力,3个小题,共12分,人均分为9.73分,得分率为81.1%。第(1)小题,考查的是修改短信中的错误。该题6分,人均分5.23分,得分率为87.2%。存在的问题是:①未能恰当地“添加称谓及礼貌用语”,标准答案是“各位家长,您好”,有的考生只添加了其中一句,有的将“您好”写成“您们好”“你好”;②未能看清题干要求,有的将“一会儿”随便改成”10分钟“或”半小时“的;有的考生改病句没有改过来,只是写出了修改意见,没按要求答题。第(2)题为选择题,2分,人均分1.86。得分率为93%。第(3)题考查的是图文转换,分值是4分,人均分为2.64分,得分率为66%。该题要求在所给图标中提取必要信息作答。第① 小题失分在审题不严,题目是“展映后,学生对戏曲电影的喜爱与支持率均——”,有的考生却将黄梅戏与其他剧种进行了比较;第②小题失分率高,不少考生忽略了题目中的“四部电影中”这几个关键字,不能把黄梅戏《天仙配》和其他的三部影片进行比较,从而得出“黄梅戏《天仙配》在展映前后都最受学生喜爱”的结论。

  2、“阅读”的分析评价

  阅读【一】为说明文阅读理解,题目是《冬眠的奥秘》(作者张劲硕),本块阅读共设有五道题,满分为19分,人均得分为14分,得分率为73.7%。

  第5题: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点明说明对象,引出下文,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该题侧重考查“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重要段落的表达作用,考查的水平层次为“分析综合”。满分3分,人均2.26分,得分率为75.3%。此题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题意,规范答题。但仍有一些考生文体意识不强,不能答出“说明对象”这一关键点;还有一些考生回答不全,比如不能答出“激发读者阅读兴趣”这一点。

  第6题:阅读第②段,指出动物冬眠与睡觉的本质区别。参考答案:生命指征水平极低,新陈代谢速度非常缓慢。

  该题侧重考查分析理解文章内容,“从中获取重要信息”,考查的水平层次为“分析综合”。满分2分,人均 1.75 分,得分率为87.5%。本题的难度较小,第②段文中有“——这就是冬眠与睡觉的本质区别”的提示性语句,学生阅读文本后,在此语句前不难找到答案,此题得分率较高。也有一部分学生在答题时,写出“呼吸、体温、心跳降低”,但未指出“生命指征”“新陈代谢”这些关键词,答题不准确,丢失分数。还有一些学生把冬眠期鱼类的特征误认为是动物的冬眠,以偏概全。也有学生把文中现成的句子抄错失分。

  第7题:第③段中加点词语“几乎”能否删去?为什么?参考答案:不能,如删去“几乎”,表达过于绝对,不符合箱龟冬眠时的实际情况。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该题侧重考查“体会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考查的水平层次为“理解”。满分3分,人均2.51分,得分率为83.7%。此题型是常见题,今年答案要点降低了答题的难度,只要回答三点即可。学生答题较好,很有条理性。存在的问题是,有一部分学生把“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写成了“体现说明文的准确性和严密性”,漏掉了“语言”两字。还有不少考生不能联系阅读材料进行答题,如笼统地回答“不符合实际情况,表达过于绝对”,未能具体指出不符合什么“实际情况”,造成失分。

  第8题: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参考答案: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具体说明哺乳动物的寿命不一定和体型相关,还和冬眠有关。

  该题侧重考查“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考查的水平层次为“理解”。满分5分,说明方法3分,作用2分,人均2.94分,得分率为58.8%。此题错得较多的地方,一是三种说明方法回答不全,特别是回答不出“举例子”说明方法;二是文体不清,如把“作比较”写成“对比”,把说明方法写成了论证方法;三是对说明方法的作用回答不全,漏掉了“哺乳动物的寿命不一定和体型有关”这个要点。

  第9题:作者说“我们的寿命说不定能达到800岁”,其推测依据有哪些?请结合④⑤两段简要概括。参考答案:①冬眠由遗传基因决定。②冬眠基因与长寿有关。③有一种猴子能冬眠。④人类与猴子基因相似性很高。

  该题侧重考查“整体把握文章大意,从中获取重要信息”,考查的水平层次为“分析综合”。满分6分,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得满分,人均4.54分,得分率为75.7%。此题文中有原句,不少考生能找到,得分较高,但有的考生没有抓住题目中“请结合④⑤两段简要概括”,审题不严,只是照抄了原文,不能分点概括,语言不简约,有交叉现象,又遗漏了一些要点。

  阅读【二】为记叙文阅读理解,题目是《扁担的一生》(作者范宇),本块阅读共设有五道,满分为21分,人均得分为13.76得分率为65.5%。

  第10题:根据上下文,将下面两个句子分别填入文章②③两段横线处,第②段应填( ),第③段应填( )。参考答案:B、A。

  此题考查的是“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主要内容”,共4分,每空2分,人均分为3.8分,得分率为95%。需要填入的句子是“A、这让我有了探索一根扁担一生的浓厚兴趣。”“B、我的家也是扁担挑起来的。”失分的主要原因是一些考生不知道这两个句子在文中是总领句或是过渡句,与下文有一定的联系。有的考生不看题目,甚至杜撰了“C”的选项,还有的考生填了两个相同的“B”选项。

  第11题:阅读文章④—⑥段,概括补充扁担经历的主要变化过程(每空不超过5个字)。参考答案:“笔直的扁担”(或“不屈的扁担”) “落寞的扁担”(或“无奈的扁担”)。

  此题考查的是“整体把握文章大意,从中获取重要信息”,满分4分,人均3分,得分率为75%。原题所给的两个填空是:“上好的木材→ →渐弯的扁担→ 。”大部分考生能读懂材料,从文中找出切合题目要求的形容扁担经历的关键词,如“笔直”“不屈”“落寞”等。但有的考生未看清题目括号里的要求“不超过五个字”,所填答案不够精炼;还有考生忽视了所给的提示,没有用偏正短语来表达,造成答题不够规范。

  第12题:作者提到“扁担”,多次使用第三人称“她”,有何表达效果?参考答案:将扁担拟人化,生动形象(亲切自然),蕴含着作者对扁担的深厚感情。

  本题考查的是“体会文中常见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满分3分,人均1.84分,得分率为61.3%。多数学生得2分,失分原因,有的考生比喻和拟人分辨不清,将拟人手法误以为是比喻;有的考生忽视了拟人手法的作用——亲切自然、生动形象,还有的考生没有结合扁担来谈表达效果。

  第13题: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第⑩段画线句子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参考答案:表达了对大伯不能与时俱进,还固守着旧有的生活方式,希望能用一根扁担扛起生活重担精神的钦佩与惋惜之情。

  该题侧重考查“品味文学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考查的水平层次为“欣赏评价”。满分4分,人均2.1分,得分率为52.5%。画线句是“他也曾短暂离开过村庄,却始终没能走出像扁担一样的命运。他仍然坚信着,只要村庄还在,扁担还在,就一定能够扛起生活的重担。”考生答题存在的问题有两点:一审题不清。揣摩句子中蕴含作者的思想感情,首先要把握“他”指什么,有的学生认为写“农人”,有人认为写“父亲”,还有人认为写“社会现实”,均不准确。二是部分考生对文章的主旨把握不到位,作者的意图是赞扬“扁担”,还是哀叹村庄,都需要抓住具体词语结合文章仔细体味。

  第14题:“扁担”在文中有着丰富的内涵,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答案示例:①扁担是农具,担负着农人家庭生活的重担;②扁担是农人精神脊梁,担负着村庄的历史和期盼;③扁担的一生也反映了农人的一生,与村庄、农人的命运相始终;④扁担太有骨气,没有半点屈服,顽强坚韧; ⑤扁担给人信心和希望。”

  该题考查的是“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满分6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得满分,人均得3.02分,得分率为50.3%。失分原因一是不会审题,不少学生谈的不是扁担的内涵,而是扁担的作用,比如说扁担是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二是答题思路混乱,表述不清。本题有6分,分值较大,暗示学生要从三个角度(方面)谈心得,但是有的考生只是评述文章内容,而没有谈到启示。

  阅读【三】为文言文阅读,采取了课内外比较阅读的形式,考查的材料选自课内《陋室铭》和课外《论语 子罕》,赋分15分,考生人均得分为9.72 分,得分率为64.8%。

  第15题: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参考答案:(1)出名;(2)这;(3)博学的人;(4)公事文书(或“官府文书”);(5)想,想要。

  该题考查的是解释文言文中常见的词语,满分5分,人均 3.33分,得分率为66.6%。该题虽为传统的基础题,难度不大,但考生答题情况并不理想,得分率仅为66.6%。失分原因主要是文言基础不够扎实,答题不严谨,如“斯”很多考生解释为“虽然,即使”,还有写成“这样”;“鸿儒”不少考生仅仅解释为“有学问的人”,没有理解“鸿”为“大”之意;解释“案牍”时将“公事文书”写成“公务文书”“工事文书”“宫室文书”等。

  第16题:翻译下列句子。 参考答案:(1)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2)有人说:“(那个地方)非常简陋,怎么能住呢?”。

  该题考查的是“正确翻译浅易文言文中的一些重要句子”,满分4分,每小题2分,人均2.35分,得分率为58.8%。“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翻译正确率较高,失分在于课外语段的加点实词翻译出现错误,如“或”和“如之何”等词语翻译的出错率较高。

  第17题:【甲】【乙】两段文字中“何陋之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用原文语句填空。 参考答案:惟吾德馨,君子居之。

  该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满2分,每点1分,人均1.57分,得分率为78.5%。失分原因主要是表述不准确,一些考生将答案写成“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和“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还有的未按题目要求作答,答案顺序颠倒。

  第18题:两段文字都表现了美好的君子形象。从中你能看出“君子”应具有怎样的情操? 参考答案:清雅脱俗,安贫乐道,高洁傲岸,淡泊宁静。

  该题考查的是“初步领悟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满4分,每点1分,人均2.47分,得分率为61.75%。多数考生能答到“安贫乐道,高洁傲岸”。失分在于一些考生不善于分析阅读材料并从中提炼出正确的答案,造成失分。

  3、“写作”的分析评价

  【作文题】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不闯红灯,是对规则的承诺;走进经典,是对阅读的承诺;追求卓越,是对人生的承诺;关爱他人,是对社会的承诺……承诺是一份责任,也是一种素养。在初中生活里,你有过哪些与承诺有关的经历和感触呢?

  请以 “这就是我的承诺”为题,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文章。

  今年中考作文是命题作文,题意明确,贴近学生生活,没有审题障碍。 作文导语从多个维度为学生打开写作思路,有立意的启发,还有选材的提示,以唤醒考生的写作经验,触发其写作灵感。同时,命题明确要求考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写作,体现了“我手写我心”的作文导向。

  写作此文,首先在内容上要对承诺的内容和缘起做必要的记叙,进而挖掘“承诺”背后所蕴含的情感或思想;其次在结构安排上,要做到条理清晰,重点突出;此外,在表达方式上,这个题目更适合以记叙为主,但也要注意用其它表达方式作补充,如在文章结尾适当展开抒情议论,写出所感所悟,升华文章的主旨。

  从统计的数据看,考生作文的人均得分为40.45分,得分率为73.5%。在阅卷过程中,我们发现今年考生的作文具有以下亮点:

  (1)写作的内容丰富。作文题“这就是我的承诺”,意在引导学生关注自我、关注生活。考生们紧扣“承诺”作文,“承诺”涉及的内容多为对家人、对朋友、对老师的“承诺”,由此表现出对亲情、友情、师生情的珍视。但也有考生写对社会的“承诺”,如由城市发展而引发的让城市更美好的“承诺”,由环境问题而引发的呵护绿色家园的“承诺”,由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而引发的让祖国强大的“承诺”……由此表现对社会、国家的热切关注,显示出更为深刻的社会责任感。还有少数考生,写对自己的“承诺”,如承诺要做一名演员、承诺要做一个文学工作者……表现出考生个人的理想追求。这些文章内容丰富,展示出当代初中学生鲜活的思想和理想追求。

  (2)表达方式运用较灵活。从表达方式的选择上看,多数考生写记叙文,能在具体叙事中进行生动的描写,并能穿插适当的议论与抒情。从结构形式上看,多数文章结构完整、层次清晰,有不少考生采用了题记的形式,用以展示主要内容、揭示文章内涵,给人一目了然之感。从语言表达上看,多数考生的语言能做到表达通顺,不少考生的语言流畅,优美而富有意蕴。

  我们在阅卷中也发现考生的整体写作水平还不够理想,考生在审题、内容、表达、书写四个方面文尚存在不少问题,下面结合考生的答题情况加以简要的评析:

  (1)审题不严谨。“这就是我的承诺”,题目明确要求写“我的承诺”,可是不少考生忽略了题干中的“在初中生活里”和“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这两个关键信息,未能抓住“我的初中生活”来写,或写他人的“承诺”,或借古人的故事来表达“承诺”的意义,或写小时候关于“承诺”的故事。正是这种疏忽,从而造成审题失误,影响得分,十分可惜。

  (2)内容空乏。不少考生写在学习上对老师或父母做出的“承诺”,或对朋友做出的某种“承诺”,但选材平淡,内容空乏,缺乏对事情的具体记叙。有的文章对“承诺”的来龙去脉的叙述无主次,无详略,不善于把握主要的生活片断或细节来表现文章中心。有的考生套用曾流行一时的排比段、小标题等结构形式,将几件事情机械拼凑,生硬组合,看似时髦的形式包装,难掩内容的空乏、情感的苍白。

  (3)表达不够丰富。多数考生的作文叙述平淡,只是一味地平铺直叙,缺乏具体生动的描写,不善于通过细致的描写来表现主题,更不懂得借助有感染力的抒情去打动读者,许多文章读来索然无味。

  (4)书写基本功薄弱。不少考生书写能力不强,字体结构不规范不匀称,缺乏美感;标点符号乱用现象较为普遍,错别字比较多。

  三.关于今后教学的建议

  通过对2017年安徽中考语文试题分析,我们在今后教学和中考备考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基础知识既要重视积累,更要强调运用

  打好语文基础的关键在积累与运用。积累,包括字词的积累、名篇名著的阅读积累、文化常识的积累、写作素材积累等等,这是语文素养形成与发展的基础,必须认真地抓紧抓实。同时,要学以致用,因为积累的目的是运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联系生活实际运用语言。中考试题中的第4题是每年必考“综合运用”题,其考查的内容一般都是生活化、情景化的,解答这些试题仅靠书本知识还不够,必须善于联系生活实际灵活地运用书本知识。如今年该题第(1)小题修改短信中的错误、第(3)题的图文转换题,不少考生由于不善于学以致用,造成失分。

  将“死”的知识学活用活,是一切教育追求的最高境界,我们要在夯实的同时,有意识地有步骤地引导学生积极地运用知识,发展他们的语文能力。

  2.文言文阅读既要立足课本,又要适度向课外迁移

  中考文言文阅读多年来一直考查的学过的课文,教师和学生复习中关注的也是考纲中规定的基本篇目,这种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的应试倾向,使文言文的阅读面十分狭窄,不利于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高,也不利于高中的文言文学习。 从今年文言文考查情况看,由于是课内外比较阅读,考生得分普遍不高,就反映出我们平时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文言文的阅读理解由课内向课外适度拓展,将是今后中考的命题的一种趋势。因此,今后的文言文教学和复习中要注意适当拓展,将教材出现的常见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进行归类整理,在学生掌握课内文言文的基础上,结合练习向课外文言文延伸,通过迁移训练,举一反三,学会灵活运用,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

  3、写作训练既要提倡多写勤练,更要加强审题指导。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语文教学的一大着力点,也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那么如何有效提升作文教学质量呢?当然离不开多写勤练,但从每年中考作文的阅卷情况看,最大的问题是不少考生不善于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写作,如“这就是我的承诺”,题目明确要求写“我的承诺”,不少考生不认真审题,写了他人的“承诺”。所以加强审题指导依然是当务之急。

  审题是作文的起始环节,审题正确方能扣题作文,这也是写作的基本要求。我们在平时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审题指导,首先教会学生如何读题,理解题意,把握写作要点,由此确定文章立意和写作内容;其次教会学生运用比较、联想、类比等方法,辨析容易混淆或不易把握的作文题,由此培养思维能力,提高作文的审题水平。

  4、写字教学要常抓不懈,更要及早实施

  卷面书写在中考语文中虽仅占5分,但实际影响远远超出这个分值,譬如古诗文默写,错一个字该句不得分,书写马虎的一般会因此丢分;再如作文,字迹工整、书写美观的试卷显然更能获得阅卷老师的欣赏,同等情况下这样的作文高出一两分很是正常,可见卷面书写小分不小。当然,作为母语教学中的写字教学目的绝非应试,而是培养学生对祖国语文文字的热爱,并由此或得必要的基本的语文能力。

  提高学生书写能力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要常抓不懈,更要及早实施,最为有效的做法是从七年级开始,培养学生浓厚的写字兴趣和良好的写字习惯。教师要注意书写方法的指导,以提高写字的有效性,同时教师自身也要注意书写,起到示范作用。

猜你喜欢:

1.2017年中考语文训练试题及答案

2.2017中考语文诗词鉴赏题及答案

3.2017年中考语文考试试题

4.2017中考语文试题汉字汇编

5.2017年安徽高考语文试卷结构分析

6.2017中考语文考前必做试题及答案

2017安徽省中考语文试卷解析

中考是基础教育阶段一次重要的选拔性考试,安徽省中考语文试卷中考试题能充分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原则,以下是学习啦小编精心整理的2017安徽省中考语文试卷,希望能帮到大家! 2017安徽省中考语文试卷 一、关于试题的分析评价 2017年的中考语文试卷遵循着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2018河北中考语文答题技巧
    2018河北中考语文答题技巧

    语文作为占据总分20%比例的主流学科,其实取得一个令人满意的高分并不似探囊取物,部分孩子甚至还需要摸着石头过河。而在这座大山中,又有一些碉堡

  • 中考语文阅读的答题技巧
    中考语文阅读的答题技巧

    中考语文阅读题是很多考生的畏惧的一道大题,因为语文阅读题不仅占分比高,对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的要求也较高,难度较大。对比各地

  •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有哪些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有哪些

    说明文,就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以知识的文章,它通过对实体事物的解说,或对抽象整理的阐释,使人们对事物的形态、

  • 中考作文写作技巧
    中考作文写作技巧

    中考刚刚结束,很多考生反映作文虽然不难写,但是很难写出高分,下面由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中考作文写作技巧,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中考作文写作

3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