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模拟试卷模拟题练习
有中考的模拟试试卷,有历史的模拟练习,我们才能够更好地复习历史不是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中考历史模拟试卷模拟题练习,供大家参阅!
珠海中考历史模拟试卷模拟题练习
填空(1×20) 鸦片战争对中国最突出的影响是( )
a、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b、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c、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发生了变化 d、中国历史时期发生了变化
2、下列有关洋务运动的评述不当的是( )
a 、洋务运动分前期和后期,其口号分别是“自强”、“求富”
b、洋务运动前期重点是加强军备和培养军事人才
c、洋务运动的后期重点是发展资本主义
d、洋务运动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3、辛亥革命最伟大最直接的成果是( )
a、****了五千年的君主制度 b、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c、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 d、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4、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新文化运动的促进作用 b、工人阶级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
c、青年学生的先锋作用 d、十月革命的深远影响
5、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
a、三民主义 b、三大政策 c、新三民主义 d、******的改组
6、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给中国共产党的最重要启示是( )
a、必须坚持武装斗争 b、必须与******合作
c、必须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农村 d、必须土地改革
7、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最有利于维护( )
a、中国******的利益 b、美国和英国的利益
c、中国共产党的利益 d、中华民族的利益
8、毛泽东亲赴重庆谈判的主要目的是( )
a、争取政治主动,表明和平诚意 b、争取国内和平,避免全面内战
c、争取民主政治,军队合法存在 d、争取民主党派,建立联合政府
9、“西方殖民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线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
去不复返了.”下列哪一事件是最有力的证明?( )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解放战争的胜利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d、抗美援朝的胜利
10、爱国统一战线是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它的新成员中加入了( )
a、拥护社会主义的劳动者 b、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
c、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d、港、澳、台地区的广大同胞
11、某历史网站上讲述新航路开辟的决定因素,下面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是
a、航海和造船技术的进步
b、商业、贸易的扩大,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
c、葡萄牙、西班牙拥有大批航海经验的航海家
d、航海得到王室的资助
12、从社会转型角度看,《权利法案》的颁布表明( )
a、国王已丧失权力
b、资产阶级与新贵族同封建势力妥协
c、以法律为标志的国家权力取代****王权
d、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
13、马克思说:“在美国历史上和人类历史上,林肯必将与华盛顿齐名.”马克思之所以这样说,
是因为林肯政府( )
a、巩固了北部地区工业资产阶级的统治
b、满足了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愿望
c、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
d、取消了对黑人的种族歧视和民族压迫
14、1859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的科学名著是( )
a、《天体运动论》 b、《物种起源》 c、《万有引力定律》 d、《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15、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出现重大变化,这主要是指( )
a、生产力获得迅速发展 b、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出现了不平衡性
c、垄断组织的产生 d、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亚洲出现
16、一战后,威尔逊说:“我们应当以资本供给世界。而谁以资本供给世界,谁就应当……管理
世界.”这充分反映了美国( )
a、愿意依靠自己的经济实力帮助欧洲恢复经济
b、希望向世界各国供给资本
c、以经济为后盾,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d、企凭借自己的经济实力,夺取世界霸权
17、罗斯福实施“新政”的目的是( )
a、改革美国政治制度 b、兴建公共工程
c、对付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d、用行政干预经济
8、资本主义世界由欧洲、日本依赖美国发展到欧共体、日本、美国三足鼎立的主要原因是( )
a、欧洲、日本经济实力增强 b、美国实力严重削弱
c、欧洲、日本不再屈服于美国 、欧共体政治、经济、军事力量强大
19、下列有关知识经济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
b、知识经济的出现是第三次科技革命深入发展的产物
c、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密集型产业在产业结构中居主导地位
d、知识经济时代,不需要工业和农业
全国中考历史模拟试卷模拟题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15分) 中国近代社会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a、《北京条约》 b、《南京条约》 c、《天津条约》 d、《辛丑条约》
2、甲午中日战争中牺牲于平壤的是:
a、左宝贵 b、邓世昌 c、徐邦道 d、丁汝昌
3、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的标志是
a、开设师同文馆 b、改组军机处 c、建立衙门 d、成立海军衙门
4、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中,位于长江流域最西边的是
a.汉口 b.九江 c.南京 d.镇江
5、下列关于美国罗斯福“新政”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中心措施是国家对工业的调整 b.目的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c.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d.从根本上消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6.世界近代史上,清除封建法规,确立资本主义立法规范的法律最早产生于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德国
7、下列事件中,改变了世界面貌,并使一些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强大工业国的是
a. 新航路开辟 b.西进运动 c.工业革命 d.1848年欧洲革命
8、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俄国二月革命②列宁主义诞生③苏联成立④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①④②③ d.④①③②
9、发明“阿拉伯数字”的是
a、古埃及人 b、古巴比伦人 c、古印度人 d、古阿拉伯人
10、伊斯兰教最早政教合一的政权建立在
a、麦加 b、巴格达 c、麦地那 d、耶路撒冷
11、德国占领下列国家的先后顺序是
①波兰 ②捷克斯洛伐克 ③法国 ④荷兰 ⑤挪威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①④⑤
c.②①④⑤③ d.②①⑤④③
12、关于英国资产资产阶级革命与法国大革命相同点的阐述,正确的是
a、新议会的召开是革命爆发的标志
b、革命前封建王朝****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c、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领导革命
d、革命后确立起君主立宪制政权
13、二战结束后,西欧国家和苏联共同面临的首要问题是
a、反对美国霸权政策 b、恢复发展经济
c、成立联合国,维护世界和平 d、进行冷战,相互对峙
14、导致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条约是
a、《北京条约》 b、《南京条约》 c、《天津条约》 d、《辛丑条约》
15、下列哪一事件,有利于建立第三世界国际经济新秩序
a、七十七国集团成立 b、不结盟运动兴起
c、召开亚非会议 d、非洲民族独立浪潮出现
二、材料解析题(23分)
16、阅读1883年李鸿章奏章的部分引文:(5分)
“泰西各国战局一开,往往数年不解,必至胜负显判而后已。中国兵轮船本少,又未经战阵。法国海部铁甲新船四十余号,旧者在外,快船根驳各项战船四百余号,装运陆兵则另有轮船,其船械之精,操演之熟,海上实未可与争锋。陆战则我众彼寡,我主彼客,苟能器械精良,饷糈充备,未始不可与战。但一时战胜,未必历久不败,一处战胜,未必各口皆守。”
请回答
1.李鸿章议论的是当时什么事件?
2.李鸿章对海战,陆战持何观点?
3.整个战争的结局如何?说明了什么问题?
17、阅读下列材料(6分)
材料一 戊戌变法是在形势已发展到“瓜分豆剖”和“揭竿斩木”的地步下发生的;新文化运动则是针对袁世凯复辟帝制,推行尊孔复古的反动政策而展开的,但二者都为传播某种思想起了重要作用。
材料二 允许官民上书言事,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普通设立中小学堂,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图书藉,准许创立报馆、学会。
请回答:(1)材料一中所说“瓜分豆剖”和“揭竿斩木”各指什么事件?
中考历史模拟试卷模拟题练习宋元明清
一、选择题 宋元明清统治者为加强皇权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我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据此回答1~7题。
1.宋太祖“令诸州自今每岁受民租及管榷之课,除支度给用外,凡缗帛之类悉辇送京师”。他这样做的直接目的是
a.加强中央集权 b.削弱地方的财政基础
c.提高转运使的权力 d.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2.自宋初以后,中国古代军阀割据的局面不复出现,其主要原因是
a.生产力的发展 b.民族大融合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政治制度的变革
3.关于宋初加强中央集权作用的评述,正确的是
①铲除了藩镇割据的基础 ②防止了重臣专权 ③造成州郡“日就困弱” ④影响北宋的统一战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
4.明朝初年废行省、设三司
a.通过分散地方权力加强了中央的权力
b.是我国古代行政区划制度的划时代变革
c.有利于加强明朝边境地区的军事防御力量
d.政府各部门互相牵制,客观上减轻了对人民的压迫
5.明朝为加强对官吏的监视而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六部分理朝政 b.设厂卫特务机构
c.八股取士 d.地方设三司
6.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的特点,下面对其最恰当的表述是
a.废除丞相,避免了君权相权矛盾
b.设锦衣卫,开创了特务机构统治
c.八股取士,加强了思想文化统治
d.加强君权,空前强化君主****
7.中国封建君主****达到顶峰的标志是
a.废丞相分权于六部 b.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c.设立军机处 d.废除议政王大臣会议
宋元明清时期,民族融合不断加强,少数民族不断崛起,少数民族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据此回答8~12题。
8.契丹政权和党项政权的相同点有
①仿照汉字创制本国文字 ②与北宋政权有战有和③实行“藩汉分治” ④统治者积极接受汉族封建文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9.辽统治者采取“藩汉分治”的制度,西夏的官制分为汉制官职和党项官职两个系统,其根本原因是
a.民族矛盾尖锐 b.阶级矛盾尖锐
c.民族团结的需要 d.境内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10.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相比,元朝时的民族融合具有的新特点包括
①在全国统一的基础上得以加强 ②一些少数民族的自身特点基本消失,被称为汉人 ③外族迁入,与国内民族融合为一新的民族 ④统治者实行了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1.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曾建立过统一的全国性政权的少数民族是
①匈奴 ②契丹 ③女真 ④蒙古 ⑤满洲
a. ①② b.②③ c.④⑤ d.①⑤
12.今西藏和台湾在元朝时,分别由什么机构管辖
①理藩院 ②宣政院 ③澎湖巡检司 ④台湾府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反分裂、反侵略、维护祖国统一及国家主权是我国明清时期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的一个新特点。据此回答13~16题。
13.宋元明清时期,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作出过重大贡献的少数民族首领有
①俺答汗 ②葛尔丹 ③渥巴锡 ④五世班禅额尔德尼 ⑤皮罗阁 ⑥骨力裴罗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④⑤ d.③④⑥
14.明朝中期倭患严重,与之直接相关的因素是
①军备废弛 ②皇权强化 ③奸商与倭寇勾结 ④海禁政策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③ d.①④
15. 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略我国台湾之际,明朝面临的主要忧患是
a.瓦剌对明朝的进攻 b.沿海倭寇猖獗
c.后金对明朝的进攻 d.葡萄牙占据澳门
16.下列事件与康熙帝无关的是
a.平定三藩之乱 b.雅克萨之战
c.设置台湾府 d.打败荷兰殖民者
明清时期,农业水平超过前代,手工业规模更大,技术更为先进,在此基础上,商业和城市获得空前的繁荣和发展。据此回答17~22题。
17.明朝中期,农业生产超过前代,其特色是
①农作物的产量提高 ②棉花等经济作物广泛种植 ③国外粮食和经济作物的引进 ④农业生产商品化得以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18.明朝中期,随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社会分工扩大,出现了很多手工业生产中心,其中包括
a.成都 b.广州 c.松江 d.扬州
19.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烟草等农作物传入我国,这一现象与同一时期西方的哪一事件相联系
a.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出现 b.宗教改革
c.商业革命 d.价格革命
20.清朝人记载:“开机之家,谓之帐房;机工领织,谓之代料(领取材料,回家生产);织成送缎,主人校其良楛(质量优劣),谓之雠货(验货)。”这段话反映的是
a.包买主制度 b.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c.工场手工业 d.市场上的实物交易
21.资本主义萌芽在明清两代的不同表现中,清代比明代
①规模扩大 ②分工细密 ③个别部门有所突破 ④萌芽部门和地区增多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2.《雍正朱批谕旨》记载:“福建之米,取给于台湾、浙江;广东之米,取给于广西、江西、湖广;而江浙之米,取给于江西、湖广。”以下对这段材料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清代稻子种植地区进一步扩大
b.清代商业活动活跃
c.清代社会分工进一步扩大
d.清朝资本主义萌芽进一步发展
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些有识之士,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的长治久安,比较注意赋税制度的改革,以抑制土地兼并和减轻农民负担。据此回答23~26题。
23.王安石变法直接触犯大官僚利益的内容是
a.募役法、青苗法 b.募役法、方田均税法
c.青苗法、方田均税法 d.方田均税法、保甲法
24.王安石设想其变法的理财方针是“民不加赋而国用饶”,为此他采取的措施有
①清查逃避土地税的“隐田” ②向享有特权的官僚地主征收免役钱 ③寓兵于农,减少军费开支 ④向农民贷款,收取较低的利息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5.1581年,张居正改革时推行的“一条鞭法”,是对我国古代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表现在
①赋役合并 ②赋役征银 ③取消人头税 ④以土地和财产的多少作为主要征税标准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②③
26.明朝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和清朝雍正帝实行“摊丁入亩”的共同目的是为了
a.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b.保护农民的积极性
c.适应当时商品经济发展的趋势
d.实行儒家仁政思想
宋元与明清时期文化各具特点,宋元时我国科学技术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三大发明对世界影响深远;明清时则出现了鲜明的反封建的民主思想。据此回答27~30题。
27.影响我国10世纪至13世纪科技文化领先于世界的新因素是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广泛的对外交流
c.民族间的频繁接触 d.社会秩序的相对稳定
28.被马克思誉为“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 变成制造精神发展的必要前提的最强大推动力”的一项技术发明是
a.造纸术 b.火药 c.罗盘针 d.印刷术
29.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其中体现的的进步思想有
①反对君主**** ②爱国主义 ③唯物主义 ④学以致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30.明末思想家李贽提出:“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其思想核心是
a.维护封建礼教 b.主张学以致用
c.反对迷信崇拜 d.抨击腐朽统治
二、非选择题
31.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中后期有人作《醒世词》描绘世态人情:“世间人睁眼观见,论英雄钱是好汉。有了他诸般趁意,没了他寸步也难……人为铜钱,游遍世间。求人一文,跟后擦前。”
材料二 明中后期,“奴富至数百万,初缙绅皆丑之,而今则乐与为朋矣”,“缙绅家之女(婚嫁)惟财是计,不问非类”。 《林居漫录》
材料三 明中后期上海人陆楫反对“财节则民可与富”的禁奢主张,认为“吴越之易为生者,其大要在俗奢、市易之利……使其相率而为俭,则逐末者归农矣”。
《蒹葭堂杂著摘抄》
材料四 “大贾富民者,国之司命(掌握国家命脉)也。” 王夫之《黄书》
(1)上述材料反映了这一时期怎样一种社会风气与观念?
(2)结合当时历史背景指出这种风气与观念的积极作用与消极影响。
32.宋元时期是我国民族大融合的重要发展时期,中原先进的生产方式不断向边疆地区扩展。请结合所学史实回答:
(1)中原先进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扩展的原因是什么?
(2)先进生产方式向边疆扩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3)综合上述内容,你从中得到哪些认识?
33.以事实简要说明,明朝中后期和清朝前期在经济、政治和维护祖国统一方面各有哪些共同特点?明清时期的文化具有怎样的时代特征?这种时代特征出现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1.b 2.d 3.b 4.a 5.b 6.d 7.c 8.b 9.d 10.c 11.c 12.b 13.b 14.b 15.c 16.d 17.a 18.c 19.c 20.a 21.a 22.d 23.b 24.c 25.c 26.a 27.a 28.d 29.a 30.c
31.(1)拜金、重商和倡奢。
(2)冲击传统等级观念,刺激商品经济发展;助长统治阶级的腐朽倾向(或激化阶级矛盾)。
32.(1)原因:①中原地区文明程度高,边疆地区人民生产、生活需要;②各族间的交往,中原人民的迁移;③边疆少数民族统治者接受汉文化。史实分析:两地区生产力发展程度的对比,如宋辽、宋夏边境的榷场贸易等。
(2)影响:①加强了各民族间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促进边疆地区的开发、文明程度的提高和封建化进程;②为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史实分析:民族间友好交往的事例,如辽、夏、金文字的创制,元的统一等。
(3)认识:①先进生产方式必然战胜落后的生产方式,先进生产方式向边疆扩展,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②民族间的友好交往一直是我国古代历史发展的主流。③我国是多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都为祖国历史发展作出了贡献。
33.共同点:(1)经济:都出现或存在资本主义萌芽,如明朝中后期,在商品经济发达的江南地区,丝织业等手工业生产部门出现了手工工场。清朝前期,在江南和广东地区,具有资本主义萌芽性质的手工业部门比明朝增多了。(2)政治:封建社会走向衰落,****主义中央集权更加强化。如明朝后期,宦官专权,掌握锦衣卫、东厂和西厂等特务机构,监视百官,镇压人民。清初,增设军机处,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皇权进一步加强。(3)都进行了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如明朝中期戚继光领导的东南沿海抗倭斗争;清初郑成功收复台湾;康熙帝两次组织雅克萨之战,反击沙俄侵略并取得胜利。
时代特征:(1)出现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2)古典小说蓬勃发展,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不同程度地具有反封建色彩。原因: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使封建制度日趋衰落。
看过中考历史模拟试卷模拟题练习的人还看了:
中考历史模拟试卷模拟题练习
上一篇:2017中考历史反馈练习题含答案
下一篇: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中考历史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