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简单介绍
湖南大学,简称湖大,是位于中国湖南沙市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下面就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湖南大学简单介绍,希望对大家有用。
湖南大学简介
湖南大学(简称湖大)坐落在湖南沙市湘江西岸的国家5A级风景名胜岳麓山风景名胜区。前临“漫江碧透”的湘江水,后倚“万山红遍”的岳麓山;校园内幽静典雅,景色怡人;岳麓山古木参天,浓荫匝地;湘江水滔滔北去,百舸争流。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水乳相融,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历来为求学治学佳境。学校总占地面积139.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3.9万平方米,学校藏书590余万册,其中中外文数字资源57720.7GB。
湖南大学前身可溯源至创建于公元976年的岳麓书院。历经宋、元、明、清等朝代的变迁,始终保持着文化教育的连续性。1903年岳麓书院改制为湖南高等学堂,1926年定名省立湖南大学,1937年改为国立湖南大学,成为国民政府教育部十余所国立大学之一。从岳麓书院到湖南大学,这方育人圣土培养了难以胜数的经世致用之才。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夫之,第一位主张向西方学习、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改良主义启蒙思想家魏源,第一位办洋务筹建现代工厂的曾国藩,第一位筹建海军并着力保卫与开发新疆的民族英雄左宗棠,中国第一任驻外公使郭嵩焘,旧民主主义革命领袖蔡锷,无产阶级革命家谢觉哉,第一位到达南极的中国人张逢铿,银河巨型计算机设计者慈云桂等,都曾是这里的学子。开国领袖毛泽东同志曾几度寓居岳麓书院,偕同仁人志士,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任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李达为湖南大学校长,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校名。1953年全国院系调整,湖南大学更名为中南土木建筑学院和湖南工学院,1959年恢复湖南大学原称。1963年起隶属国家机械工业部,1978年列为全国重点大学,1998年调整为教育部直属高校。2000年,在全国高等学校布局结构调整中,湖南大学、湖南财经学院合并组建成新的湖南大学,直属教育部。
如今的湖南大学是一所理科基础坚实、工科实力雄厚、人文学科独具浓厚文化背景、经济管理学科富有特色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又是中央部属高校,也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立项重点建设大学,同时也是“卓越研究生生源合作协议”高校成员之一和“高水平大学优秀研究生生源互推联盟”高校成员之一,列入国家“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被誉为“千年学府,百年名校”。
湖南大学校容校貌
建筑文化
湖南大学校园依山而建,经历了一个由岳麓山向东慢慢扩展到湘江边的过程。1903年岳麓书院改制后,在其原址上成立的各个学校大多仍以原来的书院建筑为校舍。岳麓书院的建筑大部分为明清遗构,以黑白色调为主,为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书院建筑群。1926年湖南大学正式创立,开始在书院周围兴建新的教学设施。
明清建筑群
岳麓书院历史上经历多次战火,曾七毁七建,现存主要建筑是明清遗构。上世纪以来,经过几次大修,一些毁于战火的建筑得到了重修。岳麓书院古建筑在布局上采用中轴对称、纵深多进的院落形式。主体建筑如头门、大门、二门、讲堂、御书楼集中于中轴线上,讲堂布置在中轴线的中央。斋舍、祭祀专祠等排列于两旁。中轴对称、层层递进的院落,除了营造一种庄严、神妙、幽远的纵深感和视觉效应之外,还体现了儒家文化尊卑有序、等级有别、主次鲜明的社会伦理关系。
岳麓书院占地面积21000平方米,主体建筑有头门、二门、讲堂、半学斋、教学斋、百泉轩、御书楼、湘水校经堂、文庙等,并先后恢复重建设了延宾馆、文昌阁、崇圣祠、明伦堂及包括供祀孔子、周濂溪、二程、朱熹、张轼、王船山、罗典等的六大专祠建筑原貌,清代书院中的园林和书院八景也全部得到恢复。岳麓书院为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书院建筑群。
近代建筑群
岳麓书院学规石刻
湖南大学建立之初,以岳麓书院为一院,同时开始在书院周围兴建新的教学建筑,包括二院、科学馆、图书馆、工程馆、大礼堂、办公楼、静一斋、学生一、二、三、四舍等,均为中国近代建筑大师蔡泽奉、柳士英、刘敦桢等设计,其中尤以柳士英的作品为最多。这些建筑外形古朴典雅,有明显的文人建筑气质,强调时代性、民族性和地方特色,尤其是圆形、曲线在这些建筑中的运用,体现了“刚柔并济、动静结合”的设计思想,以致人们称之为“柳氏圆圈”。在长沙市公布的第一批35处近现代保护建筑中,湖南大学就有5处,包括老图书馆、科学馆、大礼堂、工程馆、二院(现物理实验楼);在第二批21处近现代保护建筑中,有七舍、原一舍(现九舍)、胜利斋三处。
湖南大学师资力量
队伍构成
湖南大学
湖南大学始终坚持将师资队伍建设放在学校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致力于师资队伍结构的优化和整体素质的提高。学校现有教职工4600人,其中,专任教师近2000余人,教授、副教授1200余人,具博士学位人数比例为63%,具有研究生学位人数比例为89%,具有一年以上出国研修经历的占39%,45岁以下的教师队伍占全校教师总数的72%。拥有两院院士4名、双聘院士6名,“长江学者”21人,“长江学者成就奖”1人,“__”海外高层次人才12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5人,人事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1人(含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0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89人,国家教学名师4人,教育部“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7个,湖南省“芙蓉学者”19人,长沙市“313计划”人才11人。
学科设置
学校设有23个院]系,学科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医学、艺术学等11大学科门类。其中具有博士生招生权的学院达到18个,拥有2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30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4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98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20个专业学位授权,66个本科招生专业,2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一个国家级科研基地;建有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2个(机械工程、土木工程)、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14个(国际贸易学、分析化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环境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岩土工程、结构工程、市政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4个(通信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湖南省重点学科18个(凝聚态物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等)
学科排名
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组织的2012年全国一级学科评估结果于2013年1月29日公布。本轮评估在95个一级学科中进行(不含军事学门类),共有391个单位的4235个学科申请参评。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于2002年首次开展,至今已完成三轮评估。我校参评学科评估情况如下:
本次学科评估,我校共有27个一级学科参评。其中人文社科类8个,理学4个,工学13个,管理学1个,艺术学1个。本次学科评估,我校排名进入前20位(含第20位)的一级学科16个,其中进入前10位(含第10位)的一级学科4个:土木工程(6)、机械工程(6)、环境科学与工程(8)、建筑学(9)。
湖南大学办学成果
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3万余人,其中本科生20600余人,研究生13000余人。
校徽
学校发挥基础好、学科综合性强的优势,在不断提高基础研究水平的同时,致力于解决国民经济建设中急需解决的理论与实际问题。设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60余个部、省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0余个国家和部、省级科研机构。已形成化学工程、土木工程、建筑设计、艺术设计、机械制造与车辆工程、机电一体化及自动控制、计算机应用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等科技集团力量,国际贸易学、金融学、会计学等都是管理学和经济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力量,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2000年起近十年来,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9000余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8项、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3项。其中,2006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大奖项目6项,为全国高校第一。2006年以来,学校获得教育部创新团队7个、国家“973”、“86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国防预研等纵向科研项目2000余项,横向科研项目1300余项,科技活动经费总计超过25亿元。学校还建设有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在长沙高新区麓谷建立了产学研基地,建立了53个高水平校地企产学研平台,与32 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和上千家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
随着国家中部崛起战略实施,湖南大学承担了国家级“长株潭两型社会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大课题研究,开始启动绿色指标、绿色金融、绿色建筑等系列课题,并在“两型社会”建设标准与战略实现、“两型社会”资源和环境建设管理创新、“两型社会”建设产业结构优化与金融创新等领域展开更深层次的研究。2009年,教育部依托湖南大学为主任单位,联合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为副主任单位成立教育部深空探测联合研究中心,参照国家重点实验室模式进行管理。2010年,总投资为7.2亿元的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落户学校;“一流科技园是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志”的大学科技园,成为湖南省首家跻身国家级行列的高校科技园。湖南大学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发挥更大作用,加快高水平大学建设的进程,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多更重要贡献。
看过“湖南大学简单介绍”的人还看:
3.湖南大学专业排名
4.湖南大学专业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