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考试网 > 公职类考试 > 公务员考试 > 申论辅导 >

2017甘肃省考申论模拟真题答案(2)

时间: 漫柔41 分享

水波荡漾,草长莺飞,鸭舞鸟鸣,这是地处吉林省长白山麓龙岗山脉中段--哈泥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真实写照。近年来,当地通过有效的保护和恢复,不仅使哈泥湿地水资源日渐丰富,而且让这里的生态环境更加优越,再现其生机盎然的景象。

Y镇党委白书记说,为解除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难题,Y镇于2011年提出“产业兴镇,项目活镇”的发展战略,着力构建“有机食品示范区”的产业发展新格局,真正实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为此,Y镇结合本地资源优势,以当地现代农业生产企业的蓝莓基地为依托,采用“公司+农户+基地”的形式来扩大蓝莓种植面积,一位企业技术人员告诉记者:“在全力构建有机食品示范区建设的同时,我们更充分认识到只有保护好环境,有机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才有生存发展的根基,所以保护哈泥湿地对于我们来说不仅是企业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而且也是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

殷董事长说,这种合作方式是公司从农民手中将土地转租过来统一管理,将农民变成产业工人,公司向农户承诺:挣了算农户的,赔了算公司的。双方合作方式为股份合作,合作社成员用土地入股,然后承包管理入股土地,其余(技术、信息、培训、存储、加工、冷链、物流、市场、品牌建设等)全部由公司负责,公司有效地整合了土地,资金和人力资源,农户增收显着,合作愿望强烈。

据了解,种植1000亩蓝莓等于在水源保护区增加了1000亩生态林。种植蓝莓需要大量的生物有机肥作改土材料,能有效遏制土壤退化,从而保护了黑土地,哈泥湿地的生态环境也显着得到改善。

村民朱崇坤满脸幸福地说:“过去家里种地收入低,我只好外出务工,一年到头也赚不了几个钱,自从有了蓝莓企业,我就回来了,不用离开老婆孩子和父母,一年收入比我在外面挣得多,现在的生活真不错。”

目前,镇里正在合作发展1000亩蓝莓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入社成员增加至200户,从业人员达400人以上,户均5亩蓝莓,保底增收15200元,较种植传统农作物增收3.8倍,农民增收将更加显着。

无独有偶,在与Y镇几里之隔的V国家湿地公园是企业投资管理的公园,近年来,他们探索走出了一条湿地保护和生态农业和谐发展的路子。2012年,建园初期实施退耕还湿工程,将水库上游的耕地通过生态补偿的方法,退出生产经营活动,并从河北白洋淀引种芦苇,恢复湿地面积40公顷,河道清淤综合治理延长500米,湿地水质已达到有记录以来的历史最好水平。

湿地公园还以每亩1100元的价格租赁周边农民4100亩水稻田的使用权,用于有机稻的种植,开发了湿地农业观光、蟹田米、龙虾米等生态产品,年产值达1500万元,同时在公园湿地湖区开展绿色渔业养殖,现已批准为省级健康水产品养殖场。

这些项目共安置农民就业150人,年增加农民收入450万元,再加上流转土地增加的收入,仅湿地保护建设一项,就增加农民收入1065万元,V国家湿地公园已累计投资3300万元,在湿地保护与循环经济发展道路上,越走越宽广,“生态红利”日益凸显。

吉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梁院长指出,保护好湿地生态,也是改善民生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举措。基于“五位一体”的发展战略,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必然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体制改革的过程当中。近年来,吉林省在加强湿地保护和修复方面,通过“河湖连通”等重点湿地工程,有效发挥调蓄洪水的作用,解决了水土流失的问题,使全省湿地面积萎缩和功能退化的趋势得到缓解。

2017甘肃省考申论模拟试题作答要求

(一)请认真阅读给定资料4,整理归纳座谈会代表们反映的主要问题,供相关部门参阅。(15分)

要求:准确、全面、简洁,不超过200字。

(二)给定资料3介绍了德国和西班牙在湿地保护方面的一些经验做法,请简要分析说明其对我国湿地保护工作的启示。(20分)

要求:观点明确,表达简洁,不超过300字。

(三)给定资料5、6介绍了湿地保护与开发方面的几个成功案例。假如你是某省政府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需要就此整理一份经验总结材料,请拟出这份材料的内容要点。(25分)

要求:内容全面,要点明确;条理清晰,表达简洁;不超过500字。

(四)请结合对全部给定资料的理解和思考,以《“红线”与“红利”》为题,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1)观点明确,联系实际;(2)内容充实,论述深刻;(3)结构完整,语言流畅;(4)总字数1000~1200字。

2017甘肃省考申论模拟试题答案

(一)请认真阅读给定资料4,整理归纳座谈会代表们反映的主要问题,供相关部门参阅。(15分)

要求:准确、全面、简洁,不超过200字。

【参考答案】

(1)管理混乱。湿地保护涉及多部门职能,林业部门的组织协调职能难以发挥作用;(2)湿地保护难。湿地保护区与耕地相连,农民越界耕种;(3)法律空缺。没有法律约束破坏湿地的行为;(4)资金问题。湿地保护资金投入严重不足,资金没有足额到位,且央地投入比例失衡。(5)官员态度。官员为了发展经济而牺牲湿地;地方政府鼓励农民“围湿地造田”.(6)对湿地的人工改造。“建设性”地破坏湿地的原生态。(180字)

(二)给定资料3介绍了德国和西班牙在湿地保护方面的一些经验做法,请简要分析说明其对我国湿地保护工作的启示。(20分)

要求:观点明确,表达简洁,不超过300字。

【参考答案】

根据我国国情,学习其先进经验和做法。启示如下:(1)出台湿地保护法律。把国内重要湿地列入保护范围,对治理各类水体的水质提出要求,严格打击违法违规行为。(2)实行可持续旅游认证制度。对自然保护区进行可持续旅游认证,促进旅游企业、旅游活动在生态保护方面进行自我约束和管理。(3)鼓励公众参与自然保护。建立非政府组织管理湿地,推动管理者与专家的合作与交流,促进政府和相关机构支持保护工作。(4)资金支持。对湿地保护和恢复项目进行资金支持,对限制使用的湿地进行补偿,鼓励企业参与湿地保护恢复项目。(5)发展环境教育。湿地公园与政府、学校合作开展成人和儿童教育计划,培养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280字)

(三)给定资料5、6介绍了湿地保护与开发方面的几个成功案例。假如你是某省政府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需要就此整理一份经验总结材料,请拟出这份材料的内容要点。(25分)

要求:内容全面,要点明确;条理清晰,表达简洁;不超过500字。

【参考答案】

加强湿地保护与开发 力促生态经济共发展

“五位一体”发展战略的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同等重要的地位。保护好湿地环境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课题,也是“保民生、促发展”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我国多地在保护和开发湿地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成绩,值得我省借鉴,总结其经验如下:

第一,高瞻远瞩,专项管理。针对湿地的保护与开发制定科学合理的产业发展计划,统一规划产业项目和农民创业方向,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湿地的投资管理,组织成立相关产业合作社加强行业自管、自律;结合湿地特色,发展特色产业。

第二,安置湿地农民就业,促进湿地农民增收。积极促进农民职业转型,扩大农民对湿地经营、管理的参与度;为农民提供相应的职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吸引外出务工人员结合自身技能特长回乡创业。

第三,加强湿地的保护与修复,与湿地经济发展并重。大力实施“退耕还湿”工程和“河湖连通”等重点湿地修复工程,开发各种生态产品,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共赢。(435字)

(四)请结合对全部给定资料的理解和思考,以《“红线”与“红利”》为题,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1)观点明确,联系实际;(2)内容充实,论述深刻;(3)结构完整,语言流畅;(4)总字数1000~1200字。

【参考范文】

“红线”与“红利”

近30年来,我国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内湿地面积总体呈现下降趋势,总净减少面积8152.47平方公里,占全国湿地总净减少量的9%.

数字背后,折射出湿地面临的危机:城镇化建设、气候变化、干旱、工业污染、过度捕捞,导致湿地的生态功能退化甚至丧失。湿地面积萎缩,继而对气候调节、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等产生影响。生态“红线”是个不容讨论的问题,只有保住这条“生命线”,才能保住中华民族的未来。

今后,我们要根据党的十八大要求,把保住湿地“红线”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生动实践,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修复为主的方针,以改善生态、改善民生为目标,大力实施重点生态工程,继续完善湿地保护制度,不断优化湿地保护空间布局,努力扩大湿地面积,增强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

保住湿地“红线”,要加强组织领导和宣传,形成湿地保护合力。把湿地保护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湿地保护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明确和落实湿地保护责任;强化部门协作,围绕湿地生态系统内在特征和功能运行机理,推行流域和生态系统综合管理;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湿地保护意识,营造保护湿地的良好社会风气。

保住湿地“红线”,要加大保护力度,优化湿地保护空间格局。围绕湿地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湿地与水资源安全、湿地与粮食安全、湿地应对气候变化等,合理布局湿地保护空间体系,谋划并加大重点生态工程投入,不断提高湿地生态服务功能和湿地产品供给能力,促进生态改善和民生改善。

保住湿地“红线”,要强化制度建设,建立湿地保护长效机制。积极推进湿地保护立法,尽快制定并实施全国湿地保护条例,并对重要湿地进行认定,依法开展湿地保护管理。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湿地资源有偿使用、湿地生态效益补偿政策,以及湿地生态补水、湿地征占用管制、湿地破坏赔偿等制度。

保住湿地“红线”,要扩大开放交流,深化湿地保护国际合作。继续积极履行公约义务,着力加强国际重要湿地保护,提高管理水平,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适应国际援助工作新形势,调整合作思路,拓宽合作渠道,把合作重点从引进资金为主向以引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为主转变,并逐步开展对外援助,为推动全球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作出应有贡献。

我国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正在加快,经济发展对湿地的破坏还将继续加大。只有给湿地划定不可逾越的红线,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扭转湿地面积迅速减少、功能不断下降的趋势,为“美丽中国”留下一片绿意盎然的生态家园。也就是,只有保住湿地红线,实现湿地保护与经济利益共赢,才能长享发展红利。(1059字)

猜你喜欢:

1.2017甘肃公务员申论精选范文

2.2017贵州公务员申论预测题及答案

3.2017贵州公务员申论模拟题及答案

4.2017公务员申论预测题含答案

5.2017甘肃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

6.2017公务员申论预测题及答案

3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