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全国高考政治考前复习3
高考政治试题呈现出新特点随着高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考政治试题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呈现出新的特点。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您整理的2018全国高考政治考前复习,仅供参考!
全国高考政治考前复习知识点
一、个人收入的分配
(一)分配制度
1.生产决定分配(原因)
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此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按劳分配及其作用
(1)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2)坚持按劳分配的必然性(为什么)
(3)坚持按劳分配的意义
3.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2)按生产要素分配
含义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受益分配。
生产要素的具体形式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
意义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这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二)效率与公平
1.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
(1)收入分配公平的主要表现(是什么)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2)我国坚持收入分配公平的原因和意义(为什么)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它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3)实现公平的收入分配的政策措施(怎么样)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当前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为此,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通过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级分化,实现公平分配。
2.提高效率,促进公平
(1)效率的含义
(2)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存在矛盾。
(3)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二、国家收入的分配(财政与税收)
(一)财政及其作用
1.财政国家的收入和支出就是财政,财政收入和支出是国家参与社会分配的两个方面。
2.财政的主要作用
(1)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3)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二)财政收入与支出
1.财政收入的构成
(1)财政收入的含义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就是财政收入。
(2)财政收入的构成财政收入可以分为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以及其他收入。
2.税收与财政的关系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
3.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
(1)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二者是根与叶、源与流的关系。只有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社会财富不断增加,才能保证国家财政收入持续增长。
(2)分配政策是影响财政收入的又一主要因素。国家应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4.财政支出的含义国家对筹集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就是财政支出。
5.财政支出的具体用途(构成)按照具体的用途,财政支出可以分为经济建设支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债务支出。
6.财政收支对比关系财政收支平衡、财政盈余、财政赤字。
(1)财政收支平衡,当年财政收入大于支出略有盈余,或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都属于财政收支平衡。
(2)财政盈余,是指当年的财政收入大于财政支出的部分。
(3)财政赤字,是指当年的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部分。
三、征税与纳税
(一)税收及其种类
1.税收含义
从本质上说看,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2.税收的基本特征
(1)基本特征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征。
(2)关系税收的这三个特征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又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固定性。
3.我国税收的种类
(1)增值税
①含义增值税,是以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
作用增值税只对增值额征税。这样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也可以防止前一生产经营环节企业偷漏税行为。它有利于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和体现公平竞争,有利于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
(2)个人所得税
含义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个人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税率我国个人所得税,按应税项目不同,分别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实行超额累进税率,纳税人所得越高,税率越高;所得越低,税率越低。
③作用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二)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1.我国社会主义税收的性质
在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因此,每个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
2.违反税法的四种行为偷税、欠税、骗税、抗税。
3.增强公民对税收征管和使用的监督意识。
类型一 我国的分配方式
我国的分配方式及其对应的形式
类别 对应形式 按劳分配 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获得的工资、资金和津贴收入 按生产要素分配[ 按劳动要素分配 在私营、外资企业中劳动者获得的工资、资金和津贴收入 按资本要素分配 储蓄存款利息、股息或股本转让所得、债券的利息、私营企业主的税后利润 按技术要素分配 技术入股、专利使用、技术转让的收入 按管理要素分配 企业管理人员凭借管理才能和在生产经营中的贡献而参与分配的方式 按土地要素分配 土地、房屋的租金和转让金
全国高考政治考前复习试题及参考答案
【典例1】(2016年高考上海卷13).2016年4月,国务院印发通知,对专利成果收益分配、科研人员兼职收入、科研成果入股分红、科研人员成立公司等方面作出规定。为落实这些激励性规定,最需要完善的分配方式是
按劳动要素分配 B.按资本要素分配
C.按技术要素分配 D.按惯例要素分配
【答案】C
【迁移训练】
1.(河南省百校联盟2017届高三3月联考文综政治试题)2016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提出,完善分配机制,使科研人员收入与其创造的科学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紧密联系。强化产权等长期激励,健全中长期考核评价机制,突出业绩贡献。对该文件的作用传导正确的是
增加知识价值→落实按劳分配政策→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实施股权、分红激励→增加科研人员收入→激发科研人员创造性→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实施股权、分红激励→完善分配机制→提高科研人员收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增加知识价值→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增强全社会创造活力→激发经济内生动力
A. B. ①③ C. ③④ D. ③④
【答案】C
类型二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二者关系 一致性。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对立性。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又存在矛盾 正确处理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典例1】(2015年高考山东卷政治25)国务院决定,2015年我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由2014年的每人每年320元提高到380元,下列选项中,对国务院的这一决定理解正确的是
A.提高医疗补助标准,优化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
B.健全初次分配机制,协调国家与个人的利益关系
C.加大再分配力度,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水平
D.增加货币供应量,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水平
【答案】C
【】
本题借助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的提高考查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要正确区分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初次分配是在物质生产部门中进行的分配,国民收入经过初次分配被分为三部分国家财政收入、企业基金、员工劳动报酬;再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政府通过财政、税收等措施,调节各收入主体之间收入分配的过程。财政政策常用税率和税收、利润、国债、收费和财政支出方向等实现,而货币政策常用利率、存款准备金率、信贷规模、纸币的发行量等实现。
【迁移训练】
1.(河南省安阳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政治试题)2016年调整了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已全部到位,全国1亿多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待遇提高。此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7年养老金待遇仍将上调。上调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
A. 属于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B. 提高了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C. 体现的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
D. 彰显了按劳分配在分配方式中占主体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措施。上调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属于社会保障,体现了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C正确且符合题意;应排除B;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依据参加社会劳动的单位时间进行均等分配,不属于按劳分配,也不属于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应排除A D; 故本题答案选C。
【名师点睛】
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为此,要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类型三 财政和税收的作用
财政收入 来源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以及其他收入影响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制度 财政作用 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财政与民生问题)
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财政与基础设施工程)
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衡运行的作用。(财政与宏观调控) 税收作用 促进经济平稳运行如果经济发展过热,可以通过增加税收来抑制社会总需求;如果经济发展过冷,可以减少税收,刺激社会总需求,从而实现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
引导居民合理消费通过调节税收,可以引导人们进行科学合理的消费。
维护社会公平通过个人所得税,调节社会收入分配,维护社会公平。
引导企业生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政府通过调节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税率,可以引导企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不同角色下公民应该怎么做
(1)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等。个人消费品的分配;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消费者要全面提高自己的思想文化素质,享受了权利,就必须承担相应的义务,要遵守社会公德,维护他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
(2)劳动者坚持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依法签订劳动合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积极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努力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职业技能水平,成为创新型人才。
(3)投资人拓宽投资渠道,实现投资方式多元化。公民的几种投资行为——购买股票、购买商业保险、储蓄存款、购买债券。
(4)纳税人坚持权利与义务的统一,依法纳税。公民应该有纳税人意识。
【典例1】(2016年高考全国3文综政治12).图3反映我国2009~2015年的宏观经济状况,为保持国内经济平稳、持续增长,政府可以采取的财政措施是
提高企业税费,增加财政收入 发行国债,扩大经济建设支出
降低企业税费,扶持企业创新 减少财政赤字,降低财政赤字率
A.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
曲线图题是选择题的一种类型,我们要学会分析曲线图,一是看横轴,纵轴,二是结合纵轴,看曲线的趋势和平缓,三是结合图形和设问,进行判断对错。财政收入的渠道有税、利、债、费。从这四个方面考虑。
【典例2】(2015年高考重庆文综政治5)某同学为了研究烟草费税的控烟效果,选择基本条件相似的甲乙两地进行比较,甲地在T时进行了提高烟草消费税的试点,乙地未进行试点,由图T可以推断出
T时点后,甲地政府税收收入将减少 T时点后,甲乙两地香烟价格都将上涨加税预期会增加T时点前甲地的香烟销售量 提高消费税引起甲地香烟销售下降量约为 A.①② .①③ .②④ .③④
【答案】D
【】
本题通过图表考查学生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本题难度稍大。回答本类试题要注意仔细阅读材料中的信息,然后用所学知识加以分析。比如本题,材料中指出了甲地在T时进行了提高烟草消费税的试点,乙地未进行试点,所以我们会得出甲地的价格上涨,乙地不变的结论。所以关键要对材料信息进行提炼、分析和推理。
【典例3】(2016年高考浙江文综政治41) 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材料一
材料二
根据中共中央“十三五“规划建议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的要求,H市各级党委和政府勇敢承担扶贫责任,积极创新扶贫方式,运用中央和省级财政扶贫资金,对有劳动能力的支持发展特色产业和转移就业,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实施扶贫搬迁,对丧失劳动能力的实施兜底性保障政策,从而打开了扶贫开发工作的新局面。
(1)指出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信息。(8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财政作用的知识,分析H市扶贫工作中采取的方式所包含的经济学原理。(12分)
【答案】
(1)1978年到2014年,我国的GDP和人均GDP不断增加,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成就巨大;2014年与1978年相比,我国农村贫困发生率大幅下降,贫困人口明显减少,说明我国扶贫工作成效卓著。但2014年农村贫困人口绝对数量仍然巨大,扶贫任务艰巨。我国的GDP和人均GDP不断增加为扶贫脱贫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H市各级党委和政府运用财政资金,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体实施兜底性保障政策,发挥了财政在建立社保体系、保障人民生活、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作用和功能。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H市运用财政资金支持贫困群体发展特色产业和转移就业,实施扶贫搬迁,促进了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协调持续发展。
【】
总体上看,贯穿本题材料主线的是扶贫,从不同学科角度考查。看似常规,实则有创新。比如第一问的两个图表反映的经济学信息,我们就不能直白的描述,一定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看图表有无关联,反映的信息不仅仅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成就,也指出客观存在一些问题。这体现了我们越来越重视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精神。第二问和第三问是考查了课本的主干基础知识。如何体现类材料题,要记住课本的原理要点,这体现了高考命题的导向绝不可忽视课本的基础知识!
2018全国高考政治考前复习3
上一篇:2018全国高考政治考前复习2
下一篇:2018全国高考政治考前复习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