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北京高考作文题
高三语文总复习的特点,从创设复习情境,梳理知识体系,化解复习重难点。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关于2017北京高考作文题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2017北京高考作文题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7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
庙会是我国传统的节日形式,反映民众心理和习惯。它的渊源,可以一直上溯到古老的社祭。
周代,王为群姓立社,称为太社,自为立社,称为王社。诸侯为百姓立社,称为国社,自为立社,称为侯社。百姓二十五家为里,里各立社,称为民社或里社。而社神是土地神,为民社的精神支柱,民众向社神祈求风调雨顺,就要进行社祭。
社祭时要有舞乐。《周礼·春官》:“若乐六变,则天神皆降,可得而礼矣;若乐八变,则地示(同祗,土地神)皆出,可得而礼矣;若乐九变,则人鬼可得而礼矣。”可见,自古以来,祭神时总少不了舞蹈、音乐。这对后世庙会上祭神、娱神以至娱人的活动无疑是有深刻影响的,所以社祭是中国庙会产生的主源。
庙会又称“庙市”。传说黄帝时代“日中为市”。《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记载:“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有人推测春秋时期已有“庙市”,至少在南北朝时期,寺庙与市场已经发生联系。虽然这时的寺庙与市场的关系还不密切,其发韧之功殊无争议,有人考证唐玄宗开元年间就已有庙市。
北京最早的庙市出现在辽代,明代已很兴盛。明末刘侗、于正弈的《帝京景物略》一书记载了北京附近庙会情况。他们指出:“城隍庙市,月朔、望、念五日,东弼教坛,西逮庙墀庑,列肆三里。市之日,族行而观者六,贸迁者三,谒乎庙者一。”这是说,到庙会上看热闹、游玩观光的人占60%,买卖东西的人占30%,而真正谒庙烧香磕头的人只占10%,说明这时庙会是在佛寺道观内或其附近形成集宗教、商贸、游艺于一体的民间聚会。
此类庙会又称多内涵型庙会,庙会上有宗教、娱神、游乐等活动。但也有把神像抬出庙外巡行,谓之迎神赛会。这是没有集市的庙会。如妙峰山庙会就是没有集市的庙会,还有的地方并无庙而也称庙会,如清代厂甸和天桥,这些也统称为庙会。
总之,中国庙会是从古代严肃的宗庙祭祀和社祭及民间的信仰中孕育诞生。汉、唐、宋时期,加入佛、道教的宗教信仰和娱乐形式,尤其经过明清的进一步完善发展,突出商贸功能,从而成为人们经济生活、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取材于中国网∙中国庙会)
1. 下列有关古代文化知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中“百姓二十五家为里”中“里”是古代居民组织。杜甫《兵车行》“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中的“里正”就是“里”的管理者。
B.古汉语的数字表达没有现在的符号及读法,而是一种描述性表达。文中“族行而观者六”的数字表示十分之六。
C.“城隍庙市,月朔、望、念五日”中 ,“朔”指农历每月十五,“望”指农历每月初一,“念”通“廿(niàn)”,意为二十。
D.社祭时的舞乐,后来演化为民间娱乐活动。鲁迅的小说《社戏》叙述的就是孩子们在当地祭祀土地神时看戏前后的故事。
2. 下列对“庙会”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庙会由古老的社稷演变而来,是在传统节日期间举行的游艺娱乐活动。
B.庙会是古代中国百姓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和生产需要的商业贸易性活动。
C.庙会是旧时在节日或规定的日子里由寺庙作为举办方举行的宗教集会。
D.庙会是年岁时节在寺庙或附近举行的宗教、商贸、娱乐的民间聚会。
材料二
北京的庙会相传起源于辽代(公元907--1125),称为“上巳春游”。元、明两代,定都北京,庙会进一步兴起,到了清代更为发达。
民国以后,北京商业有某种程度的畸形发展,许多新式商场应运而生,如东安市场、新罗天劝业场等相继创建。那里有古色古香的东西,又有琳琅满目的进口商品,而古老庙会上则大部分还是那些传统的东西。所以庙会生意逐渐衰微,甚至有些庙会停办。但是庙会长期以来就是城乡物资交流的主要形式;庙会上所售的货物,尤其是土特产,便宜实惠,符合当时一般平民的消费水平。庙会上的一些戏曲、杂技完全出于民间艺人的创作,其地方风土情味及生活气息浓厚,仍为大多数平民喜闻乐见,符合当时一般群众的欣赏水平。同时,庙会也为一些贫民(劳动人民)提供了谋生的场地。故此庙会还不能完全为新式的商场所取代。作为节年时令庙会来讲,还有一个群众长期以来形成的信仰和风俗习惯的问题,远非当时社会条件能改变的,所以一些主要庙会仍沿袭旧制,照常举办,直至解放初期。
北京庙会大体分为三类:
每月定期轮流开放的庙会。这些庙会有的后期香火已绝,逐渐演变成纯商业性、娱乐性的集市。在这种庙会上做生意的(包括戏曲、杂技艺人)有少数是固定的,如隆福寺的书局、花市的绢花局,都是坐商,就开设在庙里或庙门外的街上。在庙会期间,自然生意兴隆,平日可照常营业,不必移动。还有非固定性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赶庙”的,在几大庙会上来回跑,这都是庙里的大货摊。会期,在庙里前后院、旁门、正殿等处搭大布棚摆摊营业,卖绸缎布匹的,卖衣服鞋帽的,卖木器家具的,卖各种风味小吃的......他们都在固定的地点设摊,摆摊的地方都是向庙里租来的,按月交钱。这些货摊、吃食摊以及戏曲、杂技等摊子,都是一年到头按日子赶到各庙会上去做生意。还有一些是肩挑小贩,有的有固定地点,有的没有固定地点,在庙的前后门随意营业。
在传统节年或结合佛道两教祭祀活动循例开放的临时庙会。这种庙会的特点是以宗教活动为主的,在此做生意的摊贩,所售物品均系香烛、贡品以及有关吉祥物。所演戏曲多是“野台子戏”,通常是梨园届“献神”的;各种民间花会也是来朝圣进香的。虽然由于时代的变迁,所售商品,日用百货、儿童玩具逐渐多起来,民间艺人到此演出为了营利的逐渐多起来,但仍然不是纯商业性、娱乐性的庙会。
行业庙会。过去各行各业均有祭祀祖师的定例,每年一次,一般都是结合本行业祖师诞辰之日,举行善会,同行业人员都来拈香致祭,届时,请来香会,表演民间杂戏,谓之献神。例如五月初五安定门外极乐林(瓦木行)和三月二十九日丰台花神庙(花农),都有盛大的善会。 取材于常人春著《老北京的风俗》
3. 下列对“材料二”中加线的词语,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应运而生:“应”和“应届”中的“应”读音一致。
B.琳琅满目:“琳琅”读音是lín láng,指美玉。
C.便宜实惠:“便宜”读作“pián yi”,也读“biàn yí”。
D.拈香致祭:“拈”的读音为niān;“祭”共11画。
4. 下列有关民国后“庙会还不能完全被新式商场取代”的原因,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庙会上所售的货物便宜实惠,利于当时一般平民消费。
B.新式商场的商品琳琅满目,庙会商品则是传统产品。
C.庙会上民间艺人的演出,地方特色及生活气息浓厚。
D.当时社会条件不能改变群众长期形成的风俗习惯。
5.下列对“北京庙会分类”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是(3分)
A.定期开放的庙会演变成商业娱乐性集市,这里的商户都是坐商。
B.行业庙会是结合本行业祖师诞辰之日举行的每年一次的善会。
C.庙会上的“赶庙”商户,在庙里租固定的地点设摊,按月交钱。
D.以宗教活动为主的临时庙会,在民间商业贸易方面相对薄弱。
材料三
中国的传统岁时节日与商业贸易有着密切的关系。所谓庙会就是旧时在寺庙里或附近在节日或规定的日子里举行的集市。中国的传统岁节促进了社会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而社会的商品生产又促使传统节日的内容更丰富,规模更大,从而促使传统节日的稳定发展。传统年节和商业贸易相辅相成,其相互容纳、相互渗透的作用推动传统节日和商贸的共同繁荣。
古代的中国是一个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社会,商品经济不很发达。但人们之间的商品交换是必不可少的。日常生活中需要商品交换来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和生产需要。而在节日期间,商品交换尤为突出。即使平时自给自足的小农家庭,到节日时也往往用自己的一些生产物作为商品来交换自己需要的其他商品,从而在整体上扩大了商品的种类和数量。投放节日市场的商品量较之平时有较大的增加,节日期间需要进行交换的群众又很普遍。因此,节日期间往往是购销两旺,商品成交额远远高于平时。对于中国封建社会以自然经济为主导的经济来说,民间的岁节活动无疑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从民间节日期间流行的生产物品来看,时令产品是其主体——为消灾祈福提供了必要的祭祀用品。端午节的艾蒿和菖蒲,这两种具有药用价值的节日物品,是旧时瑞午节不可缺少的东西。茱萸对重阳节也具有重要意义,佩茱萸成为重阳节祈福消灾和亲人间相互祝福的重要手段。同时,一定的时令产品为节日食品提供了原料,而节日食品又往往成为特定节日的重要标志。对于一般人来讲,节日食品是对日常膳食的一种调剂。节日来到时,人们利用时鲜产品精心加工,其制作和进食过程,何尝不是欢度节日不可或缺的内容?但另一方面,或由于不能自给自足,或出于交换其他生活用品的需要,人们在节日期间都要到集市去交换这些时令商品、节日食品,以及节日中的日常用品,从而进一步促进节日兴盛。
从相关的历史记载看,我国历史上的商品交换大都是通过庙会、集市、赶圩等社群集会来进行的。中国的传统岁节,不仅为社群成员提供了聚会的场所和时间,也为商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机遇。由于传统节日都是一年一循环,日期也是固定不变的,因此,节日期间的商品贸易具有稳定性和周期性,有些节日的内容可以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不变,相关的商贸活动也就保持着特殊的稳定性,尽管商品的花色、品种总是不断变化的。每当节日过去后,那些与节日相关的商贸活动也随之中止。
6.下列表述不属于中国传统节日和商贸活动之间关系的一项是(3分)
A.中国的传统岁节,为商品交换和商品繁荣提供了机遇。
B.古代中国人们之间的商品交换在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
C.节日期间的商品交换进一步促进了节日丰富和经济发展。
D.中国的传统年节和商业贸易是相辅相成、相互容纳的。
7.根据材料三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代中国商品经济不很发达,导致年岁时节人们之间的商品交换可有可无。
B.节日期间人们到集市去交换食品,节日食品往往成为特定节日的重要标志。
C.我国历史上的商品交换都是通过庙会、集市、赶圩等社群集会来进行的。
D.传统节日和商业贸易相互促进,每当节日过后,商贸活动也随之中止。
8.近几年,春节庙会中商业元素成为主角,庙会味道变淡,请结合三则材料,为恢复庙会的“文化味”提出建议。(6分)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4题
裴怀古,寿州寿春人也。仪凤中,诣阙上书,授下邽主簿。长寿中,累转监察御史。时蛮首反叛,诏怀古往招辑之。怀古申明赏罚,贼徒归附者日以千数,乃俘其魁首,处其居人而还。蛮夷荷恩,立碑颂德。时恒州鹿泉寺僧净满为弟子所谋,密画女人居高楼,仍作净满引弓而射之,藏于经笥。已而诣阙上言僧咒诅,大逆不道。则天命怀古按问诛之。怀古究其辞状,释净满以闻,则天大怒,怀古奏曰:“陛下法无亲疏,当与天下画一。岂使臣诛无辜之人,以希圣旨?向使净满有不臣之状,臣复何颜能宽之乎?臣今慎守平典,虽死无恨也。”则天意乃解。
圣历中,阎知微充使往突厥,怀古监其军。至虏庭,敌酋墨啜立知微为南面可汗。将授怀古伪职,怀古不从,将杀之。怀古抗辞曰:“宁守忠以就死,不毁节以求生,请就斩,所不避也!”乃禁锢随军,因挺身奔窜以归。拜祠部员外郎。
时始安贼欧阳倩拥徒数万,剽陷州县,授怀古桂州都督,仍充招慰讨击使。才及岭,飞书招诱,示以祸福,贼徒迎降,自陈为吏人侵逼,乃举兵耳。怀古知其诚恳,乃轻骑以赴之。左右曰:“夷獠难亲,未可信也。”怀古曰:“吾仗忠信,可通于神明,况于人乎!”因造其营以慰谕之。群贼喜悦,归其所掠财货,纳于公府。诸洞酋长素持两端者,尽来款附,岭外悉定。
复历相州刺史、并州大都督府长史,所在为人吏所慕。神龙中迁左羽林大行未达都复授并州长史吏人闻怀古还老幼相携郊野欢迎时崔宣道代怀古为并州下车而罢出郊以候怀古怀古恐伤宣道之意,命官吏驱逐出迎之人,而百姓奔赴愈众,其为人所思如此。俄转幽州都督,征为左威卫大。寻卒。
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诣阙上书 诣:到…去 B.蛮夷荷恩 荷:担任
C.以希圣旨 希:迎合 D.征为左威卫大 征:征召,充任
10.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处其居人而还 B.则天意乃解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设九宾于庭,臣乃敢上璧
C.不毁节以求生 D.怀古知其诚恳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其皆出于此乎?
11.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陛下法无亲疏,当与天下画一。
陛下在法律上不分亲疏,应当和全天下整齐一致。
B.怀古究其辞状,释净满以闻。
裴怀古推究他们的言辞情状,释放净满让朝廷知道。
C.向使净满有不臣之状,臣复何颜能宽之乎?
从前让净满有背叛君主的情状,我又有什么脸面宽恕他呢?
D.吾仗忠信,可通于神明,况于人乎!
我依仗忠信,可以通达神明,何况对人呢?
12.用斜线(/)给文言文中最后一段画线部分断句(5分)
神 龙 中 迁 左 羽林 大 将 军 行 未 达 都 复 授 并 州 长 史 吏 人 闻 怀 古 还 老 幼 相 携 郊 野 欢 迎 时 崔 宣 道 代 怀 古 为 并 州 下 车而 罢 出 郊 以 候 怀 古 怀 古 恐 伤 宣 道 之 意, 命官吏驱逐出迎之人,而百姓奔赴愈众,其为人所思如此。
13.在下面人物后的横线上写出两个恰当的熟语或成语,用来评价人物在文中不同的表现。(4 分)
①裴怀古 、 。 ②武则天 、 。
14.裴怀古说:“宁守忠以就死,不毁节以求生,”这句话道出了“忠诚”和“守节”的重要性,请从下列经典名著中任选一部,结合人物、情节谈谈你的理解。(6分)
《红楼梦》 《呐喊》 《边城》 《红岩》 《平凡的世界》 《老人与海》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5-18题。
夜起岳阳楼望月
(清)姚鼐
高楼深夜静秋空,荡荡江湖积气通。
万顷波平天四面,九霄风定月当中。
云间朱鸟①峰何处?水上苍龙②瑟未终。
便欲拂衣琼岛外,止留清啸落江东。
①朱鸟:指南岳衡山。②苍龙:指湘灵,为湘水之神。《楚辞•远游》中有记载:“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
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高楼深夜静秋空”描绘洞庭月夜景色,诗人登上岳阳楼感受到万籁俱寂,四周悠远空旷,令人有天地孤独之感。
B.“九霄风定月当中”写风静无声,皓月当空,清光四溢,天水空灵一片,上下澄澈,
令人幽然神远。
C.“云间”一联引用两个典故,从夜空想到朱鸟化为衡山的传说,又从湖波中幻起湘灵鼓瑟的想象,为全诗增加了神秘色彩。
D.第四联间接抒发感慨,表达自己要拂衣飞去、长啸升空的念头,也表明了自己辞官归隐的愿望。
16.“洞庭天下水”,岳阳楼前烟波浩渺的八百里洞庭,经常被登楼揽胜的诗人写入诗文,成为一卷美丽的图画。下面描写洞庭美景的诗句,其意境与本诗最相似的一项是(3分)
A.平湖一望上连天,林景千寻下洞泉。忽惊水上光华满,疑是乘舟到日边。
(张说《和尹从事懋泛洞庭》)
B.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C.洞庭秋月生湖心,层波万顷如熔金。孤轮徐转光不定,游气濛濛隔寒镜。
(刘禹锡《洞庭秋月行》)
D.人生除泛海,便到洞庭波。驾浪沉西日,吞空接曙河。(元稹《洞庭湖》)
17.岳阳楼是我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一向为登临胜地。自唐宋以来,吟咏岳阳楼的名篇佳作甚多,诗圣杜甫晚年也曾写下了名垂千古的《登岳阳楼》。与姚鼐的《夜起岳阳楼望月》比较,两首诗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8.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6分)
①北宋名臣范仲淹曾在《岳阳楼记》中通过描绘岳阳楼的景色及迁客骚人登楼览景后产生的不同感情,表达了自己“ ,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旷达胸襟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成就了“文以楼生,楼以文传”的千古佳话。
②“万顷波平”极写洞庭湖水平如镜、波光粼粼的壮阔景象,而苏轼在《前赤壁赋》中,也写出了大江之上水气弥漫、波光星光交相辉映的美景,并借“ ,
”写了与友人泛舟茫茫的江面、任凭小船从流飘荡的自在与畅快之情。
③“啸”作为一种歌吟方式,可以随心所欲地吐露一派风致,一腔心曲。吟啸之俗较古老,历史上的魏晋时期多有名士之啸,著名的田园诗人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也曾“ , ”,表达自己归隐田园的愉悦之情与闲适之意。
四、本大题共5小题,共21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9-23题
苏州拾梦记
柯 灵①
在芸芸众生之间,我们曾经有过无数聪明善良生物,年轻时心里孕育着一个美丽的梦境,驾了生命之舟,开始向波涛险恶,茫无涯岸的人海启碇,像童话里追逐仙岛的孩子,去寻求那伊若可即的心灵世界。结果却为冥冥中叫做“命运”的那种力量所播弄,在一些暗礁和激湍中间,跌跌撞撞地耗尽黄金色的年轮,到头是随风逐浪到处飘流,连方向也完全迷失——这样的事我们看见过许多,我这里想提起的只是一个女性的故事。而她,也就是我的衰老的母亲。
……
苦难的时代普遍地将不幸散给人们,母亲所得到的似乎是最厚实的一份。
我记起来,她今年已经是七十三岁了;这一连串悠悠的岁月中,却有近五十年的生涯伴着绝望和哀痛:二十几岁时,她从江南繁华城市,独自被送向风沙弥天的辽远的西北,把一生幸福交托给我的叔父。叔父却是为着他的重病,想接了新妇来给自己“冲喜”。不过一个多月,就把她孤单单地撇下在那极其寒冷的世界里了。我的冷峻的父亲,将一个孱弱多病的我过继给她,要求她为死者守节。后来她所获得的是中华民国大总统题褒,一方叫做“玉洁冰清”的宝蓝飞金匾额,几年前却跟着我家的旧厅堂一起火化了。——就是这样,她依靠着大伯生活了许多年,也就在那些悲苦的日子里,我由她抚养着生长起来。
哦,我忘却提了,她的故乡就在那水软山温的苏州城里。
时光使红颜少女头白,母亲出嫁后却从此不再有机会踏上她出生的乡土。悠悠五十年,她在人海中浮荡。从陕西到四川,又到南国的广州。满清的覆亡使我的父亲丢了官,全家都回到浙东故乡,这以后二十年的暮景,家里的人逐渐死去,流散了。四五年前的一把火,这才又把她烧到了上海。
越过千山万水的迷路的倦鸟如今无意中飞近了旧枝。她应当去重温一次故园风物!
一直到前年,也就是战争爆发的那一年春天,我才陪着她完成了这伤感的旅行。
是阴天,到苏州车站时已经飘着沾衣欲湿的微雨。苏州城!你五十年前出嫁的姑娘,今天第一次归宁了。每过一条街,我告诉母亲那街道的名字,每一次,她都禁不住惊讶得忽地失笑。“哎哟,怎么!这是什么街,不认得了,一点也不认得了!”
燕子归来照例是寻觅旧巢。纵使几十年风霜没有损伤了当年的佳人,也早该白发萧萧,见了面也不再相认了。
薄暮时到了巷尾一家古旧的黑漆门前。
剥啄地叩了一阵,一位和祥的老太太把我们迎接了进去。可是她不认得这突兀的来客。
“找谁,你们是找房子的?”
“不,是找人,请问有一位金小姐可住在这里?”
主人呆了半天,仿佛没有听得清意思。“哎哟!”母亲这一声却忽然惊破了小院黄昏的静寂。她惊喜地一把拖住了主人。
“哦,你是金妹!”
“哦,你是……三姐!”
夜已经无声地落在庭院里了,还是霏霏的雨。从一对老年人莹然欲泪的眼睛里,我看出比海还深的人世的欢喜与辛酸,体味着不能用语言表达的奥妙的意思。我的心沉重得很,也轻松得很。我像在两小时里经历了一世纪。感谢上帝降福于我不幸的母亲!
把母亲安顿在她的旧侣的家里,我自己仍然在旅舍里住着。
春快要阑珊了!天气正愁人,我在苏州城里连听了三天潺瀑的春雨。冒着雨我爬过一次虎丘,到冷落的留园和狮子林徘徊了一阵。我爱这城市的苍茫景色,静的巷,河边的古树,冷街深闭的衰落的朱门。可是在这些雾似的情调里,有多少无辜的人们,在长久的岁月中度着悲剧生涯?
我的心情有些寥落。但我为母亲的奇遇高兴。五十年旧梦从头细数,说是愁苦也许是快乐。一生的厄运积累得透气的空隙也没有,有时只要在一个——仅仅一个可以诉苦的人面前赢得一把眼泪,一声同情的感喟也可以把痛苦洗涤干净。我不能想象母亲的情怀,愿这次奇遇抖落掉她过去的一切……
第四天晚上离开苏州时天却晴了。一钩新月挂在城头,天上鳞鳞的云片都镶着金色的边。——好会捉弄人的天!路畔一带婆娑的柳影显得幽深而且宁静,却有蹄声得得,穿过柳荫向那永远是行色倥偬的车站上响去。别了,古旧的我的母乡苏州!明儿我们看得见的,是天上那终古不变的旧时明月!
别离的哀伤又在刺着衰老的心了。可是从母亲的脸上,我看见了一片从来没有的光辉。
“暧,总算看见她了!做梦也想不到。她约我秋天再来,到她家里多住一阵子。也好,大家都老了,多见一面是一面。”我知道,她在庆幸她还了多少年来的宿愿。
可是就在这一年的夏天,时代起了激变。
在上海暴风雨的前夜母亲回到了残破的家乡,一年半来她就像被扔在一边似的寂寞地活着。而她的早已无家的母乡,落入魔掌也一年多了。在这风雪的冬天,破楼上摇曳着的煤油灯下,不会埋怨人生的过于冷酷吗?战士的心里也许只有搏斗。我却时时想起我的不幸的母亲,和这战争中一切母亲的悲运。
可是母亲却惦记着苏州,惦记着苏州的旧侣,絮絮的从信里打听消息。可怜的母亲,我可以告诉您吗?您的母乡正遭着空前的劫。您的唯一的旧侣,我不敢想象她家里的光景。有一时我常常把一件事情引为自慰,那就是那一次苏州的旅行,因为我想如果把那机会放走了怕也要永远无法挽回。但我如今倒有些失悔了,没有那一次坠梦的重拾,也许这不幸的消息给她的分量还要轻些?我又怀着一种隐忧:“树高千丈,落叶归根。”母亲说过她愿意长眠在祖茔所在的乡土,她会不会再在晚年沦入奴隶的厄运,像她的旧侣一样,风前的残烛再使她作异乡的飘泊? 一九三九年一月
注释:①柯灵,浙江绍兴人,著名作家,抗日战争期间,在上海坚持抗日爱国文化工作。1937年抗战爆发前陪母回乡。
19.对文中加点的词语,解说正确的一项(3分)
A.孱弱多病:孱,读音为càn。身体瘦弱,多有疾病。
B.归宁:宁,南京。文中指母亲出嫁后第一次回南京。
C.莹然欲泪:莹然 ,是眼里眼泪闪亮的意思 。
D.行色倥偬:行走困难,生活困苦窘迫。
2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苏州拾梦记》记叙了作者年过古稀的养母熬过辛酸的大半生后,才有机会回到故乡苏州重拾旧梦,全文洋溢着浓浓的爱国情怀。
B.为了不让文章平铺直叙,作者将母亲出嫁,五十年间四处漂泊,与姊妹意外重逢等多个情节,细心安排剪裁,穿插文中。
C.在作者精巧华丽语言叙述中,我们感受到了母亲悲痛和愤怒的情感在不停奔涌着。
D.《苏州拾梦记》是一个时代普通人生活的缩影,也抒发了作者缅怀故土的心声。
21.有人说本文“以小见大”,以母亲的遭遇反映出最广阔的社会现实,字里行间体现出在抗战时期文人心中最可贵的家国情怀,请任选择两处语句进行具体分析。(5分)
22.有人说本文第一段“闲笔不闲”,请联系全文,分析第一段的作用。(5分)
23.文章结尾写到“我又怀着一种隐忧”,请问这种“隐忧”具体指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5分)
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24.微写作(10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
①“二十四节气”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有人认为,“二十四节气”体现古人的智慧,应该传承发扬;有人认为,“二十四节气”和我们的生活已经没有多大关系了……对此,谈谈你的看法,说明理由。要求:条理清晰,言之成理。
②《红楼梦》《呐喊》《边城》《平凡的世界》《老人与海》等作品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情感丰富的人物形象,请从贾宝玉、王熙凤、阿Q、翠翠、田晓霞、孙少平、桑迪亚哥中选择一个你喜欢或不喜欢的人物形象,写一段抒情文字。要求:结合书中具体内容,感情真挚。
③“高三百日誓师大会”上老师的谆谆教诲,家长的殷殷期盼,同学们的铮铮誓言,曾让我们感动,也让我们震撼,请选择一个你印象深刻的画面进行描绘。要求:画面具体,生动形象。
25.作文:(50)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
①著名作家柯灵在《苏州拾梦记》中记叙了一位生活在苦难中的伟大母亲在苏州拾梦的故事。每个人在年少时,都曾有过各种各样的梦:个人的、家族的、国家的......长大后,才知道梦里装着的是对未来的追求,对美好的向往。
请以“拾梦”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700字。
②“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这是庄子的一句富有哲理的话。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漫不经心拒绝所谓的“无用”时,其实放弃了很多隐藏在“无用”后的“大用”。比如说,参加公益活动,有人说无用,实际上,对我们融入社会有着大用;再比如说阅读名著,有人说无用,实际上对丰富我们的阅历有着大用。
要求:根据上面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2017北京高考作文题范文
1.(3分) C 2.(3分)D 3.(3分) A 4.(3分)B 5.(3分)A 6.(3分)B 7.(3分)B
8.(6分)答案要点:
①庙会源于宗教祈福活动,春节期间到庙中祭祀,让百姓亲身感受传统文化,采取一些不涉及封建迷信的宗教祈福活动,比如:地坛庙会的仿古祭地仪式,通过庙会展示一些传统文化,可以使这些古人的智慧结晶不被历史湮没。
②祈福祝愿,是庙会原始的意义,在庙会上体验不同地区的不同民俗,让每一处庙会各有各的特点,比如,到东岳庙拴娃娃,到白云观摸石猴。让庙会民俗形式多样而丰富。
③古代庙会虽然突出了商贸功能,但现代庙会似乎更像一个商贸集市和小吃街,建议在诚信经营的基础上,应该在地方特色化服务上下功夫。北京各庙会突出老北京特色小吃以及北京老字号的产品。
④庙会有娱乐功能,建议恢复具有地方特色的游艺项目,比如:老天桥的曲艺、杂技、戏剧等取精华去糟粕的项目,寻找天桥绝活的传承人进行表演。
(答出3个要点得6分,意思对即可。)
9.(3分) B
10.(3分) B(都是副词,才;A、连词,表承接;连词,表转折 C 连词,表目的,来;连词,表因果,因为D 代词,他;代词,自己)
11.(3分)C
12. 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画线的部分断句(5分)
神 龙 中/ 迁 左 羽 林 大 将 军/ 行 未 达 都 /复 授 并 州 长 史 /吏 人 闻 怀 古 还 /老 幼 相 携 /郊 野 欢 迎/ 时 崔 宣 道 代 怀 古 为 并 州/ 下 车 而 罢/ 出 郊 以 候 怀 古/ 怀 古 恐 伤 宣 道 之 意, 命官吏驱逐出迎之人,而百姓奔赴愈众,其为人所思如此。
13 (4分)裴怀古:秉公执法,有勇有谋 武则天:从善如流,任人唯贤
14.(6分)理解,2分;阐述,2分;事例,2分。
15.(3分)D(“间接抒发感慨”应为直接抒发感慨;且并没有“表明自己辞官归隐的愿望”。)
16.(3分)C(ABD都写出了洞庭湖风急浪高的动感和震撼力量,且A写的是阳光下的洞庭湖,D写的是夕阳西下与晨光初现时的洞庭湖;而姚诗和C都写出了洞庭月夜的空旷清幽平静。)
17.(1)姚诗由景物生发想象,重在抒发自己渴望超脱尘世、羽化而登仙的洒脱和飘逸的情怀。“云间”一联引用“朱鸟”“苍龙”的典故,为全诗增加了神秘色彩;第四联“便欲拂衣琼岛外,止留清啸落江东”, “琼岛”指仙岛,表达自己要拂衣飞去、长啸升空、遗世羽化的愿望,极为潇洒。(2)杜诗触景入情,重在抒发自己怀才不遇、漂泊孤苦的身世之感和忧国伤时的博大情怀。“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两句写诗人自己被社会遗忘的孤独处境和不幸身世;“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则写出了诗人对国家时局满怀担忧却无可奈何的精神痛苦。(每首诗感情1分,结合具体诗句分析2分,共6分)
18. (6分)默写: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3)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19.C(3分) 20.C(3分)
21.(5分)答案示例:
作者写母亲返乡,并以此为出发点,将关注的视野投向了与之有相同苦难命运的更广阔的社会国家层面。
(1)“可是在这些雾似的情调里,有多少无辜的人们,在长久的岁月中度着悲剧生涯?”一句,作者从母亲的生活悲剧中联想到其他处在悲剧生涯中的人,由己而及人,体现了作者社会悲悯的家国情怀。
(2)“战士的心里也许只有搏斗.我却时时想起我的不幸的母亲,和这战争中一切母亲的悲运。”一句,将母亲回到上海,在战乱中艰难度日的悲剧命运与抗战给天下所有母亲带了的悲剧命运联系在一起,将自己家的悲剧与国家惨遭侵略的社会悲剧联系在一起,浓郁的家国情怀感人至深。
(3)“她不会再在晚年沦入奴隶的厄运,像她的旧侣一样,风前的残烛再使她作异乡的飘泊?”一句, 作者将因战乱中沦为亡国奴的母亲同 “ 她的旧侣 ”并列在一起,成为千千万万遭受日本侵略者践踏的中华民众的缩影。个人的痛苦上升为中华民族的痛苦,作者的家国情怀可见一斑。
选择其他语句进行分析,要求言之成理。分析两句即可,每句2分,语言1分,总计5分
22.(5分)
(1)作者的这段话看似与主题不着边际,实际上是为切入主题而做准备。(1分)
(2)开篇用芸芸众生的共同的生活不顺,引出命运悲剧的主角——母亲,为下文描写母亲颠沛流离的一生做铺垫。(2分)
(3)用对人生逐梦,最终迷失方向的悲剧性描绘,为全文奠定悲剧性的感情基调,营造悲辛的气氛。(2分)
23.(5分)
隐忧(2分)一方面,指作者对母亲能否实现“落叶归根”的愿望隐隐的担忧;(1分)
一方面,指作者对母亲在晚年沦为亡国奴而漂泊异乡的隐隐担忧。(1分)
作者的情感(3分 答出三方面即可)
(1)对母亲的深深地爱和深深忧虑。
(2)作者母亲的命运与悲欢,同整个国家、民族的命运与前途联系在一起,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3)表达了作者对于日本法西斯的无比仇恨之情。
(4)作者表达了抗敌的愿望。号召人们为了千千万万个母亲不至于“再在晚年沦入奴隶的厄运”,必须要勇敢地站起来狠狠地打击侵略者,以保卫我们的母亲,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
24.微写作:(10分)
(1)符合题目要求,内容充实,以7分为基准分向上向下浮动。 (2)超过字数不扣分。
25.作文
类别评分要求评分说明
一类卷
(42—50分)符合题意、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感情真挚
语言流畅、表达得体
结构严谨、层次分明以46分为基准分浮动。
符合一类卷的基本要求,有创意、有文采的作文可得48分以上。
二类卷
(33—41分)符合题意、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
语言通顺、表达大致得体
结构完整、条理清楚以37分为基准分浮动。
符合二类卷的基本要求,其中某一方面比较突出的作文可得39分以上。
三类卷
(25—32分)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
语言基本通顺、有少量语病
结构基本完整、条理基本清楚以29分为基准分浮动。
符合三类文的基本要求,其中某一方面较好的作文可得31分以上。
四类卷
(24—0分)偏离题意、立意不当
中心不明确、内容空洞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结构不完整、条理混乱以24分为基准分浮动。
文言文参考译文:
裴怀古是寿州寿春县人。仪凤年间,他到皇宫前上书反应情况,朝廷任命他为下邽县主簿.后多次调任官职任监察御史。此时有少数民族首领反叛,皇上令裴怀古前往使他们归顺安定。裴怀古申明赏罚,归附的反叛的人每天用千来计算,于是俘虏了那个为首的人,安置那些居民后回朝廷。当地的少数民族人承受恩泽,立碑歌功颂德。当时恒州鹿泉寺僧人净满被弟子谋划陷害,他的弟子秘密地画了一幅画:一个女人在高楼上,净满拉着弓正射那女人,然后把这画藏在装经书的箱子里。不久,他们到皇宫前上告说僧人诅咒朝廷,大逆不道。武则天命令裴怀古审查讯问,杀掉僧人净满。裴怀古推究他们的言辞情状,释放净满而告知朝廷。武则天大怒,裴怀古奏告说:“陛下在法律上不分亲疏,应当和全天下整齐一致。怎么能让我杀无辜的人,来迎合圣上心意呢?假如净满有背叛君主的情状,我又有什么脸面宽恕他呢?我现在谨慎遵守公正法律,即使死也没有遗憾。”武则天的怒气才消解。
圣历年间,阎知微充当使臣前往突阙,裴怀古做监军之官。到了敌人朝廷,突阙首领墨啜让阎知微做南面可汗,将要授給裴怀古伪官职,裴怀古不服从,墨啜将要杀他,裴怀古高声说:“宁可坚守忠诚而走向,不能毁掉气节来求生,你们可以杀我,我不躲避。” 墨啜于是监禁他跟随军队,后来裴怀古趁机脱身奔逃回朝廷。升任祠部员外郎。
此时始安县反叛的欧阳倩拥有几万人,抢劫攻陷州县。朝廷任命裴怀古为桂州都督,还担任招慰讨击使。他刚赶到五岭地区,快速传递书信劝诱反叛者归顺,让他们看清祸福,随从反叛的人迎接裴怀古投降,他们自己陈述被吏人侵害逼迫,才发起反抗。裴怀古看出他们很诚恳,于是带很少的人骑马到他们那里,身边的人说:“这些蒙昧的人很难亲近,不能信任。”裴怀古说:“我依仗忠信,可以通达神明,何况对人呢?”于是到对方的营垒来用好话慰解,那些人很高兴,归还了他们抢掠的财物,交纳给官府。各部族酋长中平素持有左右不定观望态度的,全部来诚心归附,五岭南部地区全都平定了。
裴怀古又历任相州刺史、并州大都督府长史,在任官处受到人们和官吏敬畏。神龙年间,升官为左羽林大,上路行未到达都城,朝廷又任命他为并州长使。官吏、百姓听说裴怀古返回来,老幼相互带领着,到郊外迎接他。此时崔宣道代替裴怀古治理并州,刚到任就被免职,他也到郊外来迎候怀古。裴怀古恐怕触伤崔宣道的心,命令官吏驱散出郊迎接他的人,可是百姓跑来更多,裴怀古受到人们思念就像这样。很快,裴怀古转任幽州都督,征召封为左威卫大。不久,去世。
猜你感兴趣:
2017北京高考作文题
上一篇:北京高考语文考试大纲
下一篇:2017北京高考语文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