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考试网>学历类考试>高考频道>高考科目>高考语文>

陕西高考语文试卷

时间: 德豪21 分享

  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是新课程改革后出现的一道新题型,考查学生分析综合、鉴赏评价、探究三项能力,是对学生要求比较高的一道题,学生对此题掌握能力有限。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关于陕西高考语文试卷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陕西高考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中国这块广袤的土地上,古代先民审时度势,辛勤耕耘,沐日月光辉,与天地同庆,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他们爱玉、尊玉、崇玉,比德于玉,发展形成了内涵丰富、风格独特的玉文化。

  考古发现证明,中国古代先民开发和使用玉器至少已有八千年以上的历史。早在距今七八千年的兴隆洼文化、裴李岗文化时期,先民们就已经用透闪石质玉石、绿松石等制作出了多种形式的的玉器,不仅在切割、打磨等工艺上表现出一定的治玉水平,在东北地区还出现了以透闪石玉为主流的用玉传统。

  至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境内不仅出现了多支既相互影响,又各具鲜明特征的玉文化,也出现了像红山文化、良渚文化这样的加工、制作、使用玉器的高峰。至先秦时期,以和田玉为主要载体的著名的“玉石之路”已经形成,并且随着时代的脚步不断扩展,在中西政治、经济与文化的交流中作出重要贡献。伴随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与发展,中国玉文化也不断与时俱进,发展变化,成一枝独秀。

  纵观中国的玉器、玉文化发展历史,中国的玉器及玉文化有许多独特之处。如在治玉工具、制作技术、内容、形式及其功用等方面都有着十分突出的特点,其中以种类丰富的“铊”来命名的颇富特征的治玉工具,以镂雕、微雕、大型山子雕、抛光为突出特征的制作技术,以祭祀天地人祖、表现等级身份为主要内容,形式多样、制作精美的礼仪用器,用于反映思想观念与现实生活的广泛题材及其表现形式等,无一不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创新与智慧、文化与传统。而近万年未曾出现断裂的玉器发展历史,以及不断吸纳、融合、发展、创新的玉文化发展模式,则铸就了其在世界民族文化史上的辉煌。

  作为一种有深刻内涵的传统文化,中国玉文化最突出的特色还在于“以玉比德”的用玉观念,经过历代儒家学派的传承与发展,伴随着儒、释、道三家思想的不断融合,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且深深镌刻在炎黄子孙的心里及语言文字系统中。

  据不完全统计,在汉语的字、词和成语中,与玉有关的多达四五百个。这些字和词语所表示的多是与美好、尊贵、典雅、美妙、高尚、气度不凡、气节崇高等含义有关的。比如:玉貌花容、守身如玉、金玉满堂、玉楼金殿、玉清、玉观音等等。这些词语中有形容人的容貌姣好的,有以比喻人的情操像玉那样洁白无瑕,有形容人的才学精到,有谓财富极多,有形容楼阁宫室的精致优美,有的是道教文化中天帝所居住的地方,有的则是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结晶。“黄金有价玉无价”,则很好地反映了玉的崇高地位与价值。而“人养玉,玉养人”,早已广泛流行于爱玉、赏玉、玩玉、珍藏玉的炎黄子孙之间,成为他们的宝贵体验与共识。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称谓,礼乐文明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历代沿革,其具体内容和形式不断发生变化,但作为其主旨的关于秩序与和谐的理念未变,并且影响至今。“以玉比德”用玉观念的提出,正是儒家关于“礼”的教化中,引导人们加强自我修养、自律、自善,把社会规则内化为个人的内心尺度的具体体现。“以玉比德”的用玉观念中蕴含的天人合一和仁、义、礼、智、信的哲学、伦理学思想以及外柔内刚、刚柔相济、温柔敦厚、鲜而不垢、坚而不蹙、廉而不刿、表里如一等美学品格,在中国玉文化的发展与传承中发挥了重要而特殊的作用。

  (摘编自赵朝洪《中国玉文化的独特精神气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先民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他们爱玉、尊玉、崇玉,比德于玉,发展形成了内容丰富、风格独特的玉文化。

  B.早在距今七八千年前,中国古代先民就已经用透闪石、绿松石制作玉器,在切割、打磨等工艺上表现出了一定的治玉水平。

  C.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境内不仅出现了多支既相互影响又独具特征的玉文化,而且出现了加工、制作、使用玉器的高峰。

  D.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发展历史近万年未曾出现断裂,经过不断吸纳、融合、发展、创新,铸就了中国玉文化在世界民族文化史上的辉煌。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的玉器与玉文化有许多独特之处,其治玉工具、制作技术、内容、形式及其功用,无一不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创新与智慧、文化与传统。

  B.“以玉比德”的用玉观念,经过历代儒家学派的传承和发展,儒、释、道三家思想的不断融合,才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C.在汉语中,与玉有关的字和词语都表示着美好、尊贵、典雅、美妙、高尚等含义。它可形容人的容貌姣好,还可比喻人的情操,不一而足。

  D.“以玉比德”用玉观念的提出,这是儒家关于礼的教化中,引导人们加强自我修养、自律、自善,把社会规则内化为个人的内心尺度的具体体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玉石之路”先秦时期已经形成,在中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中做出了重要贡

  献,同时,中国玉文化不断发展变化,成一枝独秀。

  B.礼乐文明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其具体内容和形式不断变化,但其关于秩序与和谐的理念始终未变,并影响至今。

  C.“人养玉,玉养人”,早已流行于爱玉、赏玉、玩玉、珍藏玉的炎黄子孙之间,成为他们的宝贵体验与共识,表现了中国人历来重视人玉和谐的传统。

  D.“以玉比德”的用玉观念及其蕴含的哲学、伦理学思想以及美学品格,在中国玉

  文化的发展与传承中发挥了重要而特殊的作用。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章频,字简之,建州浦城人。与弟頔皆以进士试礼部预选,会诏兄弟毋并举,频即推其弟,弃去。后六年,乃擢第。自试秘书省校书郎、知南昌县,改大理寺丞、知九陇县,迁殿中丞。眉州大姓孙延世伪为券夺族人田,久不能辨,转运使使按治之。频视券墨浮朱上,曰:“是必先盗印然后书。”既引伏,狱未上,而其家人复诉于转运使,更命知华阳县黄梦松覆按,无所异。梦松用此入为监察御史,频坐不时具狱,降监庆州酒,徙知长洲县。天禧初,增置谏官、御史十二人,频以选得召对,称旨,擢监察御史。陈、亳间民讹言兵起,老幼皆奔,命安抚京西。还,为三司度支判官。青州麻士瑶杀从子温裕,并其财,遣往按治,士瑶伏诛。又诏鞫邛州牙校讼盐井事。皇城使刘美依倚后家受赇使人市其狱频请捕系真宗以后故不问忤旨出知宣州改殿中侍御史迁侍御史频雅善丁谓,谓贬,左迁尚书比部员外郎、监饶州酒。起知信州,进刑部员外郎、知福州。王氏时,赋民官田,岁输租税而已。至是,或谓鬻之可得缗钱二十余万,频疏以为不可。徙知潭州。改广西转运使,擿宜州守贪暴不法,既罢去,反讼频子许尝被刑,而冒奏为秘书省校书郎,频坐谪知饶州。复入为度支判官,累迁刑部郎中。使契丹,至紫濛馆卒。契丹遣内侍就馆奠祭,命接伴副使吴克荷护其丧,以锦车驾橐驼载至中京,敛以银饰棺,又具鼓吹羽葆,吏士持甲兵卫送至白沟。诏遣其子访乘传扈其柩以归。访官三班奉职,即许也。

  (节选自《宋史·章频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皇城使刘美依倚后家受赇/使人市其狱/频请捕系/真宗以后/故不问忤旨/出知宣州/改殿中侍御史/迁侍御史/

  B.皇城使刘美依倚后/家受赇使/人市其狱/频请捕系/真宗以后故不问/忤旨/出知宣州/改殿中侍御史/迁侍御史/

  C.皇城使刘美依倚后家受赇/使人市其狱/频请捕系/真宗以后故不问/忤旨/出知宣州/改殿中侍御史/迁侍御史/

  D.皇城使刘美依倚后家受赇/使人市其狱/频请捕系真宗/以后故不问/忤旨出知宣州/改殿中侍御史/迁侍御史/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天禧是宋真宗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它不同于庙号、

  谥号和尊号。

  B.召对是指臣下上朝时向君主进言、汇报有关情况,君主根据请示的问题逐一回复。

  C.左迁指降低官职,亦即“降官”,犹言下迁。汉代贵右贱左,故将贬官称为左迁。

  D.乘传是乘坐驿车。传,驿站的马车。驿站是中国古代供传递官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

  人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章频知书达理,礼让兄弟。在与弟到礼部参加进士预选考试时,恰逢诏令兄弟不能同时参加,章频就让给弟弟,自己离开,六年后才考中进士。

  B.章频明察秋毫,善于断案。审理孙延世案时,通过蛛丝马迹,查明事实真相,终于让孙延世伏罪,但他却因此案被降职。

  C.章频安抚有方,深孚众望。陈、亳间百姓谣传要发生战争,老幼全部逃难,朝廷命章频安抚京西。他回京后,被任命为三司度支判官。

  D.章频不畏权贵,敢于直言。王安石当政时,把官府的田地交给百姓经营,百姓只需每年缴纳租税,章频上疏认为这并不可行。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眉州大姓孙延世伪为券夺族人田,久不能辨,转运使使按治之。

  (2)既罢去,反讼频子许尝被刑,而冒奏为秘书省校书郎,频坐谪知饶州。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8—9题。

  赠俊公道人

  【南朝】范云

  秋蓬飘秋甸,寒藻泛寒池。

  风条振风响,霜叶断霜枝。

  幸及清江满,无使明月亏。

  月亏君不来,相期竟悠哉!

  8.诗歌前四句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选取其中一种赏析。(5分)

  9.请简要分析诗歌的后四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变化。(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先叙述自己的布衣身份和所受先帝之殊遇,后用对偶句式,以“ , ”两句写自己临危受命、勇于担当。

  (2)苏轼在《赤壁赋》中开头写夜游赤壁的情景,其中写月亮正升起时美妙景色的句子是“ , ”。

  (3)《蜀道难》中李白以“ , ”两句用夸张手法写登上顶峰以后的情形,极言山之高峻险拔,让人感到惶悚不已。

  乙 选考题

  请考生从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前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大题号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断腿母狼

  邓 林

  外公是生产队的护林员,他和外婆住在黄巢坪山上的小木屋。木屋的四周有竹篱笆围着,种着玉米、番薯、青菜、萝卜,养着十几只鸡鸭。

  那天,外公外出巡山,走到白佛崖底时,听到了动物凄惨的叫声。过去一看,原来是一只被野猪夹夹住了后腿的狼。狼满嘴是血,一条后腿已经断了一截,脚爪子连着皮,和另一条腿一起,夹在野猪夹里。狼为了自救,活生生地咬断了自己的一条后腿爪子,正打算咬另外一条腿爪子。

  外公向来对狼没有好感,砍下了一棵小树做木棍,打算结果狼的性命。狼没有龇牙咧嘴,目露凶光,只是轻轻地哼哼着,眼里竟然流出了泪水。外公才发现,这是一只怀崽的母狼,从它那滚圆的肚子可以看出。

  外公对母狼有了怜悯之心,丢下木棍,试探着靠近母狼,狼也不挣扎——它太疲乏了,怀崽加上失血过多,已完全没有反抗能力——当外公弯下腰,用力掰开野猪夹,取出母狼那条受伤的腿时,母狼已经昏死过去。外婆看到外公把狼带回家很生气,一定要外公把狼打死。那刚刚苏醒过来的母狼,眼泪又吧嗒吧嗒地落下来。外婆心软了,同意让母狼留下来。

  外公在鸡棚旁给母狼做了个窝,端来一盆玉米糊。母狼凑过来闻了闻,舔了舔,而后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外婆说:“狼是吃肉的动物,光吃玉米糊,营养不够,腿上的伤好不了,它肚子里的崽子也保不住。”外婆敲了两个鸡蛋在食盆里。母狼闻到了腥味,贪婪地把嘴巴伸进食盆里。

  第二天一大早,外公走到狼窝一看,大吃一惊:母狼的身边多了四只毛茸茸的小狼崽。外公外婆很高兴,听说野狼驯服了就是威猛无比的狼狗。从小好好调养,说不定明年就有了四条出色的狼狗,到那时,就不用再担心黄鼠狼来叼走小鸡小鸭了。以后每天,外公外婆都把鸡蛋留给母狼吃。母狼的奶水很充足,四只小狼崽养得胖胖的。

  一个多月过去了,母狼的腿伤好了许多,但那条被它自己咬断了一截的脚爪,长不出来了;那条骨折了的腿,一时半会儿也好不了。小狼崽一天天地长大,它们跟外婆养的鸡鸭混熟了,经常在一起玩耍,互相之间没有一点惧怕。

  那天夜里,外公外婆迷迷糊糊中听见了鸡的尖叫声,没在意。天亮了,外婆发现下蛋最多、最大的芦花鸡,竟被咬断了脖颈——死了。外婆认定是小狼崽干的,随手抄起一把扫帚,追着小狼崽就是一阵痛打,破口大骂:“你们这些畜生,忘恩负义的东西,没有芦花鸡下的蛋,你们能有今天?”

  之后一连三天,鸡窝平安无事。外公外婆渐渐地把这件事忘了,依然每日两餐给母狼喂食。这天早上,外婆发现又少了两只母鸡。很快在篱笆边上找到了两只母鸡的尸体,它们也被咬断了脖子。外婆气极了,拿过一根竹竿,见着狼崽就打。小狼崽被追得四处逃命,撞开篱笆,逃进了树林。看着外婆追打小狼崽,母狼在窝里唔唔地叫着,流着泪。

  当天晚上,四只小狼崽没有回窝。第二天,外婆打开鸡棚,竟然又有三只母鸡和一只麻鸭被活生生地咬断了头颈——四只小狼崽为报复外婆,竟然各自咬死一只!外婆火从心头起,对着母狼就是一顿痛打:“养不教,母之过,你这不知好歹的畜生!你这忘恩负义的东西!”母狼也不躲闪,只是哀嚎着,流着泪。

  天亮了,外公外婆听到轻轻的敲门声。外公打开门一看:门槛上坐着那条断了后腿的母狼,母狼的身后,齐刷刷地躺着四只小狼崽的尸体,小狼崽的嘴都被咬得稀烂,惨不忍睹。母狼看到外公开了门,拖着受伤的双腿,缓缓地爬到门外的大石头上,然后转过头,对着外公外婆,嗥嗥地大吼两声,滚下了悬崖。

  外公外婆都活了大半辈子,从来没有听说过野兽会自杀的。显然,那四只小狼崽都是被母狼咬死的。外公外婆看到这个情景惊呆了。他们不再为死去的鸡鸭伤心,反而为母狼杀死狼崽,滚崖自尽,感到过意不去。外公来到悬崖底找回母狼的尸体,在屋后的树林里,把它和四只小狼崽埋在一起。

  当天夜里,鸡棚里又传来了鸡的尖叫声。外公外婆赶到鸡棚,在雪亮的手电光下,两只黄鼠狼正在咬着鸡的脖子…… 外公外婆明白了:原来咬死鸡鸭的凶手,不是小狼崽,而是黄鼠狼!外公外婆眼里噙满了泪水……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开始部分写小狼崽和鸡鸭混熟了,互相之间没有一点惧怕,还能一起玩耍,是为了接近鸡鸭,为后面小狼崽被外公外婆认为是咬死鸡和鸭凶手的情节作铺垫。

  B.当外婆第一次给母狼吃鸡蛋的时候,母狼闻到了腥味,很快把嘴巴伸进食盆里,这说明狼凶残贪婪的本性是永远不会发生变化的,不会因为人的恩情而改变。

  C.外公外婆养的鸡鸭被咬死的数量由一只鸡增加到两只鸡,再增到四只鸡鸭,外婆的行为由追打小狼崽,到痛打断腿的母狼,感情也由生气逐步变为愤怒。

  D.断了后腿的母狼将小狼崽的嘴咬得稀烂,惨不忍睹,四只小狼崽的尸体齐刷刷地躺在母狼的背后,此处属于细节描写,凸现了母狼复杂而丰富的内心活动。

  E.小说结尾写外公外婆的眼里噙满了泪水,泪水的背后有为母狼杀死狼崽、滚崖自尽

  而感到的难过之情,也有对母狼一家的死感到的惋惜之情。

  (2)小说中的母狼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6分)

  (3)作品是怎样叙述断腿母狼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

  (4)小说中有多处描写了母狼的叫声,每次叫声表现不同,心理也不一样。请选择

  三处描写,结合小说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并说明这样写的好处。(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百姓的记者汤计

  2015年12月4日,是第二个“国家宪法日”和第十五个法制宣传日,《宪法的精神 法治的力量——CCTV2015年度法治人物颁奖礼》落下帷幕。根据“年度法治人物推选委员会”的推选结果,今年的年度法治人物正式揭晓。

  “用良知叩问公平,以勇气战胜黑暗。十年辛苦不寻常,你如此顽强地逼近真相。六份内参为一案,你让冤屈终昭雪,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你是当之无愧的‘无冕之王’!”这颁奖词是给人民记者汤计的。

  现年59岁的汤计,是新华社内蒙古分社编委、政文采访部主任、高级记者,先后采写过牛玉儒、郝万忠等先进人物,都获得肯定。除此之外,他长期扎根基层,采写过数百篇调查性报道,他用手中的笔为人民鼓与呼,最终赢得了人民的赞誉。

  1996年4月9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毛纺厂大院公厕内惊现一具被奸杀的女尸,警方最终将报案人18岁的卷烟厂工人呼格吉勒图定为犯罪嫌疑人。案发仅仅62天,呼格吉勒图就以“流氓罪”和“故意杀人罪”被执行死刑。九年后,另一犯罪嫌疑人赵志红供认,“公厕女尸案”是他所为,汤计得知此事,迅速以内参形式向上汇报,引起了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的高度关注。自治区政法委随即成立调查组,确认呼格案是冤案。此后九年,汤计不顾各种压力,坚持不懈追踪呼格案,先后写下六篇内参及若干报道,在他的不懈努力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呼格案。

  2014年12月15日,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再审宣布:1996年被法院以“流氓杀人罪”判处死刑并被执行枪决的18岁报案青年呼格吉勒图无罪,系一起错案。18年的冤案最终在汤计的推动下平反昭雪。

  汤计眼里看不下损害人民利益的事。除了呼格案,他还勇于担当,多次“为民请愿”。 轰动全国的“王木匠”诈骗案,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草原的“万里大造林”非法集资案等等,汤计都主动深入调查,撰写新闻报道,以客观的笔触,翔实的证据揭露了欺骗的本质。一些非法集资和传销骨干对他恨之入骨,在网上扬言“以一百万买汤计的人头”。汤计没有被恐吓吓倒,为了维护国家正常金融秩序,也为了不让更多群众受害,他持续跟踪报道,让事实大白于天下。

  他喜欢红色,外出采访总是穿着新华社统一制作的红色冲锋衣。汤计不仅行为上表现出爱红色的取向,理想信念上更显露出红色的底色。这个红色就是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他说:“记者必须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和疾苦,老社长穆青说‘勿忘人民’,我牢记在心。”

  有人问:“怎样的记者才能称得上好记者?”他略作思考,说:“我认为,一个好记者一定得有良知,得是好人。你没有良知,不是好人,就不会有同情心,不会有正义感。有了这些,你才会有明辨是非的思想,才有正确做事的动力。”简短的话语体现了汤计对“好记者”的理解。

  汤计说到了,也的确做到了。他总是以导向为灵魂、以真实为生命、以人民为中心,对自己手中的笔、手下的键盘,充满敬畏,不以稿谋私。

  “笔下有财产万千,笔下有人命关天,笔下有是非屈直,笔下有毁誉忠奸”。在新闻报道中,他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写起贪官,文字老练辛辣、言辞犀利,令人拍案;写起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汤计的文字中饱含深情,读之令人落泪。

  与一些记者相比,汤计显得有些“小众”。他总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在做事、做新闻。他不喜欢“泡会议发通稿”,而是喜欢带着思考走下去调查研究。他年轻时经常到农村的田间地头,到牧民的蒙古包,到工厂的车间里……了解人民群众的所想所盼。

  汤计的稿子语言都很干净平实,这得益于他平时爱记录老百姓的“家常话”。“记者的报道必须实事求是,我当记者这么多年,从没有因为失实而出过什么问题。我的新闻报道都是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的,唯有如此才能成为党的新闻事业的合格战士,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汤计说。

  走入汤计的办公室,最醒目的是墙上挂着的两面锦旗。一面写着“身为党的喉舌,心系民之疾苦”,一面写着“百姓的记者,无冕的青天”。

  (原文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汤计被评为2015年度法治人物,这是对他工作的至高褒奖,充分体现了他立足记者工作岗位,为推动法治建设做出的突出贡献。

  B.在呼格案发生后,汤计立即关注此案,顶着各种压力,迅速以六篇内参及若干报道,坚持不懈地追踪呼格案,让人们关注案件的过程。

  C.无论是呼格冤案的平反昭雪,还是“王木匠”诈骗案, “万里大造林”非法集资案,都体现了汤计心系百姓,“为民请愿”的精神。

  D. “记者必须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和疾苦,老社长穆青说‘勿忘人民’,我牢记在心。”这句话表明了汤计对老社长的缅怀与尊敬。

  E.本文不仅从事件叙写方面表现人物,而且还主要运用肖像、语言等方式刻画人物,人物性格突出,人物形象丰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文中多次引述了汤计自己的话,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

  (3)结合全文,说说汤计的新闻报道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6分)

  (4)汤计说:“我认为,一个好记者一定得有良知,得是好人。”你觉得一个好记者的良知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8分)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你永远不知道在别人嘴中的你会有多少个版本,当你面对那些不切实际的闲话时,你所能做的就是 ,完全没必要去解释澄清。

  ②渭阳西路路北约30米处人行道有一个大坑,一直无人管,晚上来往行人路过此处存在安全隐患,群众多次反映,但有关部门 。

  ③过一个“绿色低碳”的春节,是对我们自身权益的真正保障。当我们饱受“十面霾伏”之苦,当 PM2.5频频爆表之时,没有人能 。

  A.置若罔闻 置之不理 置身事外

  B. 置之不理 置若罔闻 置身事外

  C.置身事外 置若罔闻 置之不理

  D. 置身事外 置之不理 置若罔闻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 冬日,“九眼贡莲”已进入双节前的黄金采摘期,数名采藕人正穿着防护衣在地里忙着采摘莲藕,将销往四川、青海、甘肃等地。

  B. 这家维修店长期占道修车,不仅毁坏了人行道地砖,而且不能让行人、车辆正常通行,给周围群众的日常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

  C. 建设智慧城市要从解决城市实际问题入手,合理规划管理城镇,打造城市宜居环境,最终增强市民的幸福感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D. 进入秦岭,映入眼帘的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漫山遍野点缀着火红的枫叶,蔚为壮观,这是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绝美画卷。

  1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一个具有独特价值的歌唱者,总是希望自己的声音不被众声淹没 。但如果没有深刻的思想内涵或丧失了独立思考的勇气, 。因为没有思想的支撑, ,也不能达到启迪智慧、悦神悦志的高度。

  1作家只有创作出具有独特价值的作品,才能千古传诵

  2一个作家或诗人,必然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千古传诵

  3那就只能是别人思想的“传声筒”、“应声虫”

  4那就只能是没有思想的“传声筒”、“应声虫”

  5即便创作技巧再高超、形式再华丽

  6即便再高超的创作技巧、再华丽的形式

  A.1 3 5 B.1 4 6 C.2 3 5 D.2 4 6

  16﹒下面是一位同学写给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屠呦呦的一封贺信,其中有五处用语不准确或不妥当,请指出并修改。(5分)

  尊敬的屠呦呦女士:

  惊闻您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谨向您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敬意!您和您的团队,通过长期探索与实践,成功提取和发现了具有明显抗疟效果的青蒿素,取得了创新性的成果,为全球疟疾防控做出了一定贡献。您作为我国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医学科学家,我很敬爱。您的获奖将激励我们莘莘学子们更加刻苦学习,早日成为国家的栋梁!

  李 华

  2015年12月12日

  17﹒下图是《燕赵都市报》关于雾霾问题报道的曲线图,请写出2011年—2014年雾霾报道篇数的三条结论。要求每条不超过20字。(6分)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钢琴王子”克莱德曼的中国巡演一结束,索要签名的人就排成了长龙。

  “我们不要签名。”一位父亲的话让克莱德曼一愣。这位父亲说:“我想让我的孩子握一下您的手。”他向克莱德曼深鞠一躬,然后把儿子拽上前说:“这孩子很有悟性,每次比赛总是拿第一,有些飘飘然了。最近他到处炫耀琴技,根本没心思练琴。我想让孩子明白一个道理,怎样才算真正的钢琴家。”

  克莱德曼把手伸到孩子面前,孩子迟疑地伸出手,和克莱德曼的十指接触的瞬间,他似乎被克莱德曼指头上厚厚的老茧电到了一般,猛地一缩。然后,那双小手就这样久久地悬在空中,孩子明亮的双眼痴痴地望着对方。

  此后,这个天资极高的少年又开始焚膏继晷地苦练琴技,终于获得巨大的成功。这个孩子就是郎朗!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陕西高考语文试卷答案

  一、(9分)

  1.(3分)D

  【解析】偷换概念。原文“未曾断裂”的是“玉器发展历史”,而非中国文化的“发展历史”。

  2.(3分)C

  【解析】扩大范围。原文是“多是”,这里说成全部。

  3.(3分)C

  【解析】错误原因在于无中生有,“人玉和谐的传统”,原文中没有。

  【评分标准】每题选对得3分,共9分。

  二、(36分)

  (一)(19分)

  4.(3分)C

  【解析】结合上下文意,使用排除法。

  5.(3分)B

  【解析】召对:君主召见臣下令其回答有关政事、经义等方面的问题。

  6.(3分)D

  【解析】张冠李戴,认为不可行的是“或谓鬻之可得缗钱二十余万”,而非“赋民官田,岁输租税”。

  【评分标准】4-6题,每题选对得3分,共9分。

  7.(10分)

  (1)(5分)眉州大户人家孙延世伪造地契夺取同族人土地,很久不能查明,转运使派章频查问惩办。

  (2)(5分)宜州太守被免职后,反而告发章频的儿子章许曾经受过刑,却隐瞒奏请委任为秘书省校书郎,章频获罪被贬任饶州知州。

  【评分标准】(1)句意正确2分,“伪为”“辨”“按治”的解释各1分,共5分。(2)句意正确2分,“既罢”“被刑”“坐谪”的解释各1分,共5分。

  【参考译文】

  章频字简之,建州浦城人。与弟弟章頔都到礼部参加进士预选考试,恰逢诏令兄弟不能同时参加,章频就让给弟弟,自己离开。六年后,才考中进士。由试秘书省校书郎、南昌县知县,改任大理寺丞、九陇县知县,升任殿中丞。眉州大户人家孙延世伪造地契夺取同族人土地,很久不能查明,转运使派章频查问惩办。章频看到地契上墨迹在朱印之上,就说:“这肯定是先偷着盖章然后填写的。”孙延世伏罪,案件还未报上,孙延世的家人又找转运使控诉,转运使改命华阳县黄梦松复查,结果完全相同。黄梦松靠此事入京任监察御史,章频因未能及时结案,降任监庆州酒,调任长洲县知县。天禧初年,增设谏官、御史十二人,章频因选中得以被召见应答,回答符合旨意,被提升为监察御史。陈、亳间百姓谣传要发生战争,老幼全部逃难,朝廷命章频安抚京西。回京后,担任三司度支判官。青州麻士瑶杀侄子温裕,吞并他的财产,章频被派去查问惩办,麻士瑶认罪被处死。又诏令章频去查究邛州牙校告发关于盐井之事。皇城使刘美依倚仗是皇后家人受贿,派人用钱财买通,章频请求抓捕,真宗因为皇后之故不予查问。章频违反圣旨,出朝为宣州知州,改任殿中侍御史,升任侍御史。章频一向对丁谓友好,丁谓被贬官后,他也被降为尚书比部员外郎、监饶州酒。他被起用后任信州知州,进升刑部员外郎、福州知州。王安石当政时,把官府的田地交给百姓经营,每年缴纳租税而已。到这时,有人提议卖掉可获缗钱二十多万,章频上疏认为不可行。被调任潭州知州。改任广西转运使,他指责宜州太守贪婪残暴不守法律,宜州太守被免职后,反而告发章频的儿子章许曾经受过刑,却隐瞒奏请委任为秘书省校书郎,章频获罪被贬任饶州知州。又入京任度支判官,多次升职为刑部郎中。出使契丹,至紫濛馆去世。契丹派内侍来馆奠祭,命接伴副使吴克荷护送他的灵柩归葬,用骆驼架锦车运到中京,用银饰棺装殓,又备仪仗,官吏士兵全副武装护送到白沟。诏令他的儿子章访乘坐驿车随从他的灵柩回来。章访为三班奉职,也就是章许。

  (二)(11分)

  8. (5分)示例1.视觉和听觉的结合(2分)。第一二两句写清寂的秋野上飘飞起数不完的枯蓬,寒冽的水池边漂浮着静静的萍藻,是视觉描写;第三四两句写时时振响树条的萧萧风声和纷纷飘坠的瑟瑟霜叶,是听觉描写。两者相结合,加深感受,使人如同身临其境。(3分)

  示例2.寓景于情,借景抒情。(2分)枯蓬和萍藻在天地间,在水池中是飘浮不定的,诗人借这两种意象表达了对远方友人在人世间流徙不定的关切和牵挂。借风声和落叶声,营造出凄冷悲凉的氛围,表现出诗人辗转不眠的孤寂以及对友人到来的一种期盼。(3分)

  示例3.词语上的回环反复(2分)。这两联都运用了句中复字回环的方式:首句以“秋蓬”引出“秋甸”,二句以“寒池”回应“寒藻”,三句“风条”、“风响”,四句“霜叶”、“霜枝”,各在句中回环相复。在回环往复之间,顿使秋气更浓、寒意更深、风声更凄、霜色更重。以此衬托诗人秋寒风霜中的情思,愈加有一种凄清深沉之感。(3分)

  【评分标准】选择一点回答即可。写出特点2分,结合诗句分析3分。答出任意一点即可。

  9. (6分)(1)期待。作者看到清江渐及满潮,想到月明相会之时即将到来,心中充满了喜悦和期待。(2)担心。劝友人千万不要耽误了行程,要赶上这潮满月圆的时候,不要辜负了这明月,对友人能否如期而至有些担心。(3)失望。眼看明月渐渐亏缺了,而友人依然不见,诗人感到一些惆怅和些许的失望。

  【评分标准】每点2分,共6分。

  (三)(6分)

  10. (6分)(1)受任于败军之际 奉命于危难之间 (2)月出于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3)扪参历井仰胁息 以手抚膺坐长叹

  【评分标准】每句1分,有错、别、漏、加字者,该句不得分。

  乙 选考题

  三、(25分)

  11.(25分)

  (1)(5分)C D

  【评分标准】答C给 3分,答D给2分,答E给1分;答A、B不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项,“是为了接近鸡鸭”不对;B项,母狼吃鸡蛋,主要是为了养伤和保住狼崽;E项,泪水的主要原因是“错怪了母狼一家”。

  (2)(6分)①坚韧勇敢,求生本能。母狼在误踩猎人设置的野猪夹之后,为了求生会不惜咬断自己的后腿爪子想逃脱。②富有人性,有情有义。母狼对于对自己有过恩惠的外公外婆有感情,以诚相待。当外婆追打狼崽、痛打母狼时,流着泪,突出母狼的人性。③捍卫尊严,不惜牺牲生命。当狼崽被外公外婆误解咬死鸡鸭时,把尊严看得和生命一样重要,用咬死狼崽和自尽来表示自己的清白。

  【评分标准】每点3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3)(6分)①以外公外婆的角度来叙事,外公外婆在小说中起着线索的作用,外公外婆贯穿故事的始终;②外公外婆起着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尤其是外婆的行动不断推动故事情节向前发展;③埋下伏笔和前后照应,外公外婆想把狼崽调教成狼狗,就不用再担心黄鼠狼来叼走小鸡小鸭了,是伏笔,与故事结尾黄鼠狼咬死鸡鸭的情节照应。

  【评分标准】每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4)(8分)具体分析:①第一次是“听到了动物凄惨的叫声”,是母狼被野猪夹夹住腿的时候,是求生本能咬断自己后腿爪子的痛苦;②第二次是“只是轻轻地哼哼着”,面对外公想结果它的性命时,它表现出哀求和可怜的心理;③第三次是“母狼在窝里唔唔地叫着”,看见外婆追打小狼崽时,叫声中既有哀求,又有讨饶;4第四次是“只是哀嚎着”,外婆痛打母狼,它不躲闪,叫声中包含被误解的悲痛;5最后一次是“嗥嗥地大吼两声”,叫声中向外公外婆表达以生命捍卫尊严和清白的决绝。

  说明好处:五次叫声的描写,层层推进,展现了母狼的心理和形象,表现了小说的主题,当人类能以诚相待狼时,狼和人类是和平共处的;当人怀疑狼的行为时,狼也会牺牲生命捍卫自己的清白。

  【评分标准】选择三处回答即可。具体分析6分,每答一处2分,答对三处6分;说明效果2分。意思对即可。

  四、(25分)

  12.(25分)

  ⑴(5分)A C

  【评分标准】答A给3分,答C给2分,答E给1分;答B、D不得分。

  【解析】B项中“在呼格案发生后,汤计立即关注此案”“迅速以六篇内参及若干报道”表述错误。应注意第4段中的时间的先后顺序。D项中汤计所说的话主要表明了他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工作宗旨。E项中的“还主要运用肖像刻画人物”错误。

  ⑵(6分)①直接表现了汤计对记者工作的准确定位和正确认识。②丰富了文章内容,突出了汤计记者身上可贵的精神品质。③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评分标准】答对一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⑶(6分)①以导向为灵魂:爱憎分明,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②以人民为中心:为民请愿,心系人民,不以稿谋私。③以真实为生命:新闻报道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秉承实事求是的原则;喜欢思考,致力调查研究。

  【评分标准】答对一点给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⑷(8分)①心系人民,勇于担当。“王木匠”诈骗案,“万里大造林”非法集资案中,他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主动深入调查,撰写新闻报道,揭露了欺骗的本质,最终让事实大白于天下。②充满同情心,富有正义感。当得知呼格案错判之后,不断追踪案件,先后写下六篇内参,向中央反映此事,最终推动案件重审,使冤案平反昭雪。③明辨是非,爱憎分明。“在新闻报道中,写贪官,辛辣犀利;写英雄,饱含深情,令人落泪。④不屈服压力,不惧怕恶势力。在呼格案中,他顶住各种压力,不断调查;不法分子对他恨之入骨,扬言“以一百万买汤计的人头”。汤计没有被恐吓吓倒,持续对事件跟踪报道。⑤尊重事实,客观公正。材料中,对呼格冤案的持续追踪,对诈骗行为的持续报道,对贪官的批判,对英雄的讴歌,新闻调查以事实说话,致力调查研究,都表明汤计在工作中尊重事实,客观公正的特点。

  【评分标准】答出四点即可。每一点答出观点1分,结合材料分析1分,意思对即可,共8分。若从其他方面作答,观点明确,于文有据,也可酌情给分。

  第Ⅱ卷 表达题

  五、(20分)

  13.(3分)B

  【解析】置之不理:放在一边,不理不睬。置若罔闻:放在一边不管,好像没有听见一样。置身事外:把自己放在事情之外,毫不关心。根据语境及搭配,B项最恰当。

  14.(3分)D

  【解析】A成分残缺,“将销往”前应加上主语“这些莲藕”。B句式杂糅。应该为“给周围群众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或“周围群众的日常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C搭配不当,“增强”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不能搭配。

  15.(3分)C

  【解析】 第一处横线处前是分号,前后是并列关系,句子结构应基本一致,即由歌唱者说到作家或诗人,2符合。第二处喻体“传声筒”、“应声虫”,只是传播别人思想,3符合。第三处选6 “不能达到”主语是“技巧”“形式”,搭配不当,排除,应为5。

  【评分标准】13-15题,每题选对得3分,共9分。

  16﹒(5分)(1)“惊闻”改为“喜闻”或“欣闻”;

  (2)“提取和发现”改为“发现和提取”;

  (3)“一定贡献”改为“巨大贡献”;

  (4)“敬爱”改为“敬佩”;

  (5)“莘莘学子们”去掉“们”。

  【评分标准】每改对一处得1分,共5分。

  17﹒(6分)结论:(1)2011年到2012年的雾霾报道是相对平稳的态势。

  (2)2013年度的雾霾报道呈爆发式增长(或“大幅增长”)。

  (3)2014年度的雾霾报道有所减少。

  【评分标准】每点2分,答出三点得6分。意思对即可。

  六、(60分)

  18.作文(60分)略

陕西高考语文试卷

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是新课程改革后出现的一道新题型,考查学生分析综合、鉴赏评价、探究三项能力,是对学生要求比较高的一道题,学生对此题掌握能力有限。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关于陕西高考语文试卷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陕西高考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2017陕西语文高考题
    2017陕西语文高考题

    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关于2017陕西语文高考题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2017陕西语文高考题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 2017陕西语文高考试题
    2017陕西语文高考试题

    研究三年来的新课标高考语文试题,明确命题方向,了解试题特点,让备考有的放矢,事半功倍。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关于2017陕西语文高考试题的内容,

  • 2017陕西高考语文试卷
    2017陕西高考语文试卷

    语文高考会出现一些情况,考生平时语文成绩冒尖的,高考成绩却平平;而平时语文成绩平平的,高考成绩还能冒尖。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关于2017陕西高

  • 2017年陕西高考语文试卷
    2017年陕西高考语文试卷

    高考语文成绩的好坏,固然取决于考生的语文水平。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关于2017年陕西高考语文试卷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2017年陕西高考语文试卷

3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