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考试网>学历类考试>高考频道>高考科目>高考语文>

江苏高考语文模拟试卷2017(2)

时间: 刘惠25 分享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4~15题。

  临江仙

  陈克 ①

  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尘直到江城 ②。岁华销尽客心惊,疏髯浑似雪,衰涕欲生冰。送老齑盐③何处是?我缘应在吴兴。故人相望若为情,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

  [注]①陈克:南宋词人。②江城:指建康,今江苏南京。③齑盐:细碎的腌菜,这里代指养老之处。

  14.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与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疏髯浑似雪,衰涕欲生冰”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形象地描写出诗人的落魄形象,也点出“客心惊”的缘由。

  B、“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尘直到江城” 交代了危急的时局,点明感慨的原因,具有统领全词的作用。

  C.“送老”一词承上启下,上承 “十年”“岁华销尽”“疏髯”“衰涕”,下启“应吴兴”“别愁”“孤影”。

  D.“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两句,以景结情,营造迷离恍惚的气氛,寄托词人难言的苦衷,含不尽之意。

  E.这首词感情真挚,巧 设意象,意境深美,语言清新淡雅,浅处皆深,读来韵味十足感人至深。

  15.词中寄寓了词人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中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5分)

  (1)曹操《观沧海》中状尽大海浩渺无垠、吞吐日月的宏大气势的两句是 “ , ”。

  (2)韩愈《师说》中表明了自己写文章赠给李氏子蟠的原因是“ ”。

  (3)《诗经•氓》反映出女主人公内心孤立无助,即使在夫家被虐待,回娘家也无法跟兄弟叙说的处境的两句是“ , ”。

  第Ⅱ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应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水浒传》英译《在河边发生的故事》,《红楼梦》俄译《红色阁楼里的梦》,原著的韵味全失,使中国读者觉得简直不可理喻。

  ②小剧场正上演昆曲《游园惊梦》,云台上那青衣眼神流转,碎步生莲,才一开腔便先声夺人,楼上楼下的看客皆轰然叫好。

  ③电视连续剧《人民的名义》展现了形形色色的官场众生相,有人勾心斗角只求升官发财,有人犬儒到底只求独善其身。

  ④在那流金铄石的岁月里,许多人致力于中国的金融改革,并为证券市场的建立付出了不少心血,为沪深两市立下汗马功劳。

  ⑤面对盘根错节的贪腐案件,调查组办案人员抱持坚定信念,纵使拔出萝卜带出泥,也绝不投鼠忌器,看了佛面看僧面。

  A、③⑤ B、①④ C、②③ D、④⑤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始见于殷商时代,到西汉已基本完备,属中国历法的独特创造,几千年来对推动中国农牧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B.论文造假不仅导致研究重复低效、垃圾论文成堆,而且亵渎了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学术规则。

  C.按照法律规定,从事食品经营需要获得许可,但是目前一些网络食品经营者并没有取得资格,今后需要加大这方面的规范和管理。

  D.中国举办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目的在于为了唤醒人们对历史的记忆、表明维护“二战”成果、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19、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儒家与道家是互补的,是相辅相成的。 ① 中国的古人,我们中华民族的先民,他们所处的自然环境不是非常优越, ② 他们不能像印度人那样在热带森林里简易地谋生,非常容易地维持生命。我们在黄河流域,在这个水深土厚,气候不是很温暖的地方, ③ 有滔滔的大河需要治理,不治的话就会有水患。所以对中华民族来说, ④ 太强调个体生命而忽视集体利益的话,就不利于我们这个民族的生存、繁衍。 ⑤ ,以儒家的孔孟之道为代表的这种伦理观念、道德理想, ⑥ 就历史地被选择为我们这个文化的核心精神。

  20、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5分)

  菊是中国的特产。菊于肃杀的秋末开花,这一特性易引起古人的垂青。不过,古人最先关注的,不是菊的审美特点, ① 。对此, ② ,他在《离骚》中说: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可见, ③ 。事实上,这也正是菊在六朝以前最主要的功用。

  21、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请用简洁的语言介绍漫画的内容并写出漫画寓意。(6分) 放不下的手机

  ①内容: (3分) ② 寓意: (3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有些人喜欢把自己的照片传到网上去,然后再等着大家的赞美、评论,尽管有些赞美、评论来自根本不认识 的人。有人说这是“晒幸福”。 幸福,一定要晒出来吗?晒出来,真的会幸福吗?

  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江苏高考语文模拟试卷2017参考答案

  1、C ( A“都提出了明君的首要条件是有开明思想。”有误。B“据此提出了最早的法治思想”不准确,原文说“其中包含了一定程度的法制思想”。D“证明宋代政治是非常开明的”有误,原文说“宋代的政治设计也有一定的开明性”。)

  2、D“历来被用作变法的依据”有误,原文说“常常被用作变法的依据”。

  3、B(A强加因果关系。C“唐太宗与唐玄宗分别任命开明的姚崇、宋璟为相”有误,姚崇、宋璟为相都是在唐玄宗时。D于文无据)

  4、B(A项,“暗示了时代背景”错。C项,“遵从老人的心愿,用老人的钱打了一口井”“表现了井打好后村民的喜悦之情”错。D项,“认为瞎伯为他们打了一口井,足以报答他们多年来对瞎伯的照顾之情”错。)

  5、①小说围绕“打井”,设置了明暗两条线索,明线是瞎伯出钱让黑牛打井,暗线是黑牛和村民作假蒙骗瞎伯,明暗线索交织,使小说情节集中紧凑,节层层推进,不蔓不枝。②小说以“打井”为纽带串联各个人物,有助于凸显人物形象。③小说通过对“打井”故事中各个人物表现的刻画,有助于集中揭示主题,表现人物的人性美。(答出1点2分;答出2点4分;答出3点5分)

  6、示例:①艺术手法上,小说所描绘的“像一朵一朵百合”“甜甜的,润润的,像甘露”的井水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象征了瞎伯和村民之间的美好情感,象征了瞎伯、黑牛、村民身上的人性美,象征了小山村和谐温馨的人际关系。

  ②审美意蕴上,使小说充满温情和诗意。像甘露、像百合的井水,翻开的水花,围在井边的村民,极具画面感和意境美,给人留下审美的愉悦。

  ③思想内容上,使小说的主题得到深化。小说结尾通过对村民和井水的描绘,含蓄地表现了作者对美好人性的赞美,对守望互助的和谐人际关系的渴望和追求。

  ④艺术结构上,呼应上文,为读者留下想象空间。小说结尾情节和标题、前文形成呼应,让老人与井的故事有了完美的结局,真情流露的画面又动人心弦,让人回味不已。(答出任意3点即可,每点2分,共6分。言之成理即可。)

  7、A项,“有名列《福布斯》富翁榜的雄心”在原文中无体现。

  8、B E (选对1个给2分,选对两个给4分。 A项,“他虽然年幼,却能知书达理,勇挑家庭重担,承载家庭希望”错,原文意思为母亲希望儿女能知书达理,在霍英东身上寄予了厚望。C项,“表明他对那段不堪回首的艰难岁月刻骨铭心,回想起来至今都心有余悸”错,“不堪回首”“心有余悸”言之过重,文中说“不过这对于我又是一个极好的锻炼,使我后来走入社会以后,不管生活多么艰辛,工作多么繁忙,自己也不怎样畏惧,都能够从容对付”,可见,他很感谢那段日子。D项,“也是他进入《福布斯》富豪榜的资本”错,这不是他进入富豪榜的资本。)

  9、示例:“达则兼济天下”指一个人在富贵之后,能心怀天下,关心他人疾苦,造福百姓。霍英东用他的行动很好地诠释了“达则兼济天下”(2分)。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是对每个人提出的道德要求。为富者要懂得财富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良性循环(1分)。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我国出现了一大批百万、千万、甚至亿万富翁。在这些先富起来的人中,有一大批热心慈善、公益事业的人,他们将自己创造的财富投入至非营利的公益事业,这是个人修养的提高,也是社会的进步。他们的这些善举为社会立了新风,树了正气,对创建和谐社会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2分)。 (能扣住“达则兼济天下”谈,言之成理即可。)

  10. D

  11. B“春耕为穑,秋收为稼”说法错误,应是“春耕为稼,秋收为穑”。

  12.A“反对诛种谔、返故地归降人”说法错误。根据原文可知,他并不反对诛杀种谔。

  13.(1)如果改变此做法并送还夏国,他们能听从顺服,不再有断绝盟约的想法吗?不如告诉夏国,他们的部众由于饥饿,走投无路投向我国。(“亡”“谕”“饿莩”各1分,大意2分)

  (2)如果你一定要入侵,只管多派人来,恐怕您所得到的不能补偿您所失去的。如果您能改过,我方也将会好好地对待您。(“寇”“第”“善”各1分,大意2分)

  14.A、E。( A项“拟人”错误, E项“语言清新淡雅”错误。)

  15.①亡国之悲愤。词人作此词时,中原已沦陷,兵临建康,作者对此痛心疾首又无可奈何,满腔忠愤溢于言表。

  ②年华已逝之悲恨。“岁华销尽”,鬓发如雪,作者对自己年华老去、无法驰骋疆场深表遗恨。

  ③对安居生活的渴望。词人生逢乱世,侨居异乡,渴望能归老吴兴。

  ④离别的哀愁。词人想归老吴兴,但又对建康的老朋友依恋不舍,离愁别绪笼罩心头。(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给6分)

  16、(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2)余嘉其能行古道(3)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17、A ( ①错误。“不可理喻”指不能够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固执或蛮横。②错误。先声夺人,指在与对方或对手较量以前,张扬声势来压倒对方或使对方畏惧、退却;后也指做事要抢先一步。此处语境并没抢先一步之意。④错误。流金铄石:形容天气酷热,好像金石都要熔化。)

  18、B(A项,中途易辙造成的主谓搭配不当,应改为“二十四节气属于……独特创造,对……起到作用”;C项,“加大这方面的规范和管理”搭配不当。D项,”目的在于为了唤醒人们对历史的记忆”杂糅。)

  19、C

  20、内容:名为“放不下的手机”这幅漫画中,一只右手紧紧地攥着一部手机,手机下端生出的很多根须缠绕并植根于人的手腕。(3分)

  寓意:手机已经生根于身体,人已异化为手机的奴隶。(3分,意思对即可)

  21、①而是菊有什么用(或“而是菊的食用功能”)②屈原已经给出了答案(或“屈原有过吟咏”)③菊是可吃的(或“菊可用于食用”)。(大意对既可)(对1个1分,对2个3分,全对得5分)

  22、【审题提示】

  根据题意,要求我们对“晒幸福”写出自己的看法。(注意!是“晒幸福”,而非“幸福”,一字之差可能导致议论重心的偏移。)题目中提示了两个可供参考的思考方向,我们可以就此思考下去。当然我们也可以另起炉灶、另辟蹊径,毕竟在“千人一面”的作文中,“不走寻常路”更易引起读者的关注。

  幸福并不需要晒,因为幸福是一种自我的感觉,它并不需要外界的赞美和评论,它取决于自我的认知与感受;幸福拿出来晒,也无可厚非,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幸福,这有什么错呢?(回答题目里的第一个问题)

  晒幸福,没有什么大不了,根本不必大惊小怪。但我们必须注意“变了味”的晒幸福。如果晒幸福只是为了满足个人的虚荣心,我们反对;如果晒幸福变成了一种自我作秀、自我炒作的手段,我们更需坚决反对。(可以突出重点,剖析“误区”)

  把幸福晒出来,未必就会收获幸福,也可能得到的是漠视、嫉妒甚至谩骂。由此看来,在晒之前,需要有敢晒的勇气;在晒之后,需要淡然的放下。如此,幸福依旧是幸福,不会因晒之后而受到的不公正的评价而变质。(回答题目里的第二个问题)

  大家一起来晒幸福,绝对不可能借此提高全民的幸福指数。但是通过晒幸福,能够传递快乐的心情,能够感染更多的人用更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更重要的是,各式各样千姿百态的幸福照片,启迪着我们每一个人有关“幸福”的真谛——其实幸福并非遥不可及,它就在我们的身边;其实幸福并不需要惊天动地,它更多的是平凡朴实;其实幸福不必外求,它发自内心。幸福,源于一颗懂得体 味生活懂得感激生命的心。(晒幸福的本质与意义)

  参考译文:

  赵禼,字公才,邛州依政人。他考中进士,担任汾州司法参军。郭逵在陕西任宣抚使,朝廷征召赵禼掌机宜文字。种谔擅自收容绥州数万来降者,朝廷认为他惹事生非,商议杀种谔,将土地和归降的人还给夏国,以解怨仇免去战事。赵禼上疏说:“种谔无缘无故采取这种做法,死有余辜。如果改变此做法并将众人送还夏国,他们能听从顺服,不再有断绝盟约的想法吗?不如告诉夏国,他们的部众由于饥饿,走投无路投向我国。边 疆大臣虽然擅自接纳了他们,但其实毫无益处,只因以前夏国俘虏了我们的苏立、景询等人。可以遣送景询等人回来,与归降的人交换,以后各自遵守纪律,边界就安宁了。如果夏国扣留而不遣送,那么我们留下横山的归附民众,也不算失策。”朝廷又调郭逵为鄜延帅,赵禼为郭逵起草公文给执政大臣,建议保存绥州,来扩充军队的实力,先规划大理河川,建设堡寨,画出可以耕种的土地三十里,以安置归降的人。若舍弃绥州不做好防守,就没办法安抚刚刚归附的民众。他又援引种世衡招募蕃部兵马屯守青阙城的旧例。朝廷听从了他的建议,使数万名降人存活,成为东路屏障。夏国多次想来通好,却经常用虚张声势的做法扰动边境人心。皇上诏问对付夏国的策略,赵禼审时度势,提出了破敌之策进献。派遣偏将曲珍、吕真率领兵士千人分别进兵东西路。夏国正以四万大军欲从小路攻取绥州,途中与曲珍部队相遇,惊惶失措,仓促应战,吕真接着率兵赶到,夏国大败而逃。交趾叛乱,赵禼被征召为安南行营经略、招讨使,率领九名大将前往征讨。赵禼认为郭逵熟悉边境事务,愿意担任郭逵的副职,于是朝廷任命郭逵为宣抚使,赵禼任他的副职。郭逵到任后,总是与赵禼意见不同,赵禼坚持和郭逵争论不能取得同意。赵禼分遣兵将砍伐树木准备进攻的器具,设埋伏攻打敌军,斩杀数千敌人,俘获了敌军首领,于是都投降。无祐初年,梁乙埋多次侵扰边境。赵禼知道西夏即将入侵,发公文给西路将领刘安说:“西夏入侵边塞,你就直接率轻装精兵突袭夏国境内重地。”后来夏国果然来侵犯边境,刘安等突袭了洪州,俘虏斩首很多,夏国于是前来进贡。不久夏国用重兵压境,诸将领急忙请求增兵防备。赵禼于是派遣使者责问夏国,夏国便退兵了。梁乙埋始终不悔改。赵禼派间谍以善意问梁乙埋:“如果你一定要入侵,只管多派人来,恐怕您所得到的不能补偿您所失去的。如果您能改过,我方也将会好好对待您。”赠送给梁乙埋战袍、锦彩,从此染乙埋不再侵扰边境。赵禼使用离间计,夏国人怀疑梁乙埋,杀死了他。元祐五年,授任他为端明殿学士,迁太中大夫。去世时六十五岁。


猜你喜欢:

1.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历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及答案

3.高考语文试卷全国卷及参考答案

4.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及答案

5.历年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解析

6.高考语文考卷真题

江苏高考语文模拟试卷2017(2)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4~15题。 临江仙 陈克 ① 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尘直到江城 ②。岁华销尽客心惊,疏髯浑似雪,衰涕欲生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25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