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四及参考答案
狠抓基础是高考成功的基础,持之以恒是收获高考胜利果实的保证。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四,仅供大家参考!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四阅读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举世闻名,不仅仅在于酒本身,更多的是因酒而生发出的种种在日常生活中的“礼”与“情”。其中,杯作为一种饮酒器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古代酒杯名称众多,造型各异。最初通称为“爵”,后常称为“觞”,再后“觞杯”同称,到了唐宋则将饮酒器多称为“杯”了。
酒文化中的“礼”,往往表现在祭祀和宴饮中,这在先秦乃至秦汉时期最为突出。商周两代,青铜制作的饮酒器属于礼器,有爵、觚、觯、角等,容量不同,等差有序。使用时有严格的尊卑之分。在宗庙举行祭祀,因祭祀者的身份、地位不同,所持的饮酒器也不一样。尊者举觯,卑 者举角,礼也。所谓“长者举未釂,少者不敢饮”,“公卒爵,然后饮”,亦礼也。在进食之礼中, 荤素菜肴和酒浆要放在一定的位置。《管子•弟子职》称,弟子事师,饮时进食,陈膳毋悖,其中也有“左酒右浆”的规定。古人分食,一人一份,所以陈膳能够定下常规。现在在宴席上杯筷盘碟仍需摆置有序,客人动杯总在主人敬酒之后,而主人敬酒每每先干一杯,这些还能看出千年酒文化的遗风。
在汉字里,有些字是特用于祭祀和宴饮时某种行为和动作的,既表示礼,又形成仪。如 “寿”字,《史记•武安侯列传》记,武安侯娶燕王女为夫人,设宴,“饮酒酣,武安起为寿,……已魏其侯为寿”。寿,即上酒。这是说主人(武安侯)和宾客(魏其侯)先后为大家斟酒。又如“釂”字,《汉书•游侠郭解传》记,“解姐子负解之势,与人饮,使之釂,非其任,强灌之”。釂,尽爵也。是说强迫人家喝干杯中酒。如今,斟酒已不用“寿”,偶言“上”,犹有古意;釂改称“干”“干杯”了。
酒文化中的“情”,文人借杯流露得最为透彻,尤其是其中的闲情和苦意,闲情之时,握杯享受,自有一番乐趣。这中间不需渲染,逸致自然。陶渊明“过门辄相呼,有酒斟酌之”和李白的“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不缠琐事,不涉流俗,凸显了闲情。白居易的《问刘十九》更见闲趣,其诗句平淡,却透着一股深情。残杯,指装有剩酒的杯子。这剩酒或为盛宴弃余,或为独饮罢酌,用一“残”字,多有伤感之情,几乎成为命运多舛、坎坷人生的倾诉,往往表现出当时凄楚的情景。酒文化中的“情”,多半在残杯中感人至深。杜甫曾在长安困守十年,其时之作《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直抒胸臆,把误身受辱的遭遇和创伤写得极其悲慨,却又无可奈何。其中两韵是: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这只杯,与白居易雪夜邀饮的杯相比,一个在天一个在地。苏东坡、李清照等人写到残杯,有窘况,有怀念,却不像杜甫那样实实在在,使人难堪,而情感的起伏,则比杜甫深沉得多。这又是酒文化中另一种回荡人心的“情”,杯成了当时情景的见证,凄之,惨之,怜之,惜之,都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摘编自朱启新《酒文化中的杯》,有删改)
1. 下列各项中,对中国酒文化中“杯”的相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为饮酒器,杯在由酒生发出的日常生活的种种“情”与“礼”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它与我国的酒共同使我国的酒文化举世闻名。
B. 杯在文人笔下反映出来的闲情和苦意成为中国酒文化中“情”的重要组成部分,“杯”在众多场合里被频繁使用,成了酒文化中的重要情感寄托。
C. 自古至今,酒杯在我国有爵、觚、觯、角、觞、杯等多种不同的称呼,它们造型各异,容量不同,等差有序,使用时有严格的尊卑之分。
D. 残杯指盛宴弃余或为独饮罢酌之后存留剩酒的杯子,这种杯往往体现出当时的凄楚情景,倾诉着人生命运的坎坷崎岖,其情往住感人至深。
2.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原思的一项是( )
A. 酒文化中的礼,常表现在祭祀和宴饮中,先秦时地位尊贵的祭祀者用觯,地位卑微的祭祀人员用角。而贵贱长少饮洒有先后之分,都是“礼”的体现。
B. 古人有一人一份的分食传统,在进食时要求荤素菜肴和酒浆要放在一定的位置,《管子• 弟子职》中弟子事师,饮酒进食也有“左酒右浆”的说法。
C. 《史记•武安侯列传》记“武安起为寿”中的“寿”是指祝福时持杯一饮而尽,而《汉书•游侠郭解传》记载的“使之釂”中的“釂”则是指劝酒时强灌他人。
D. 陶潜“过门辄相呼,有酒斟酌之”和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都是闲情时握杯的享受,与白居易《问刘十九》中透露出的情趣总体而言相似。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酒文化中的“礼“主要表现在古代祭祀和宴饮之中,其中讲究酒器有别、饮酒先后有序、洒食摆置有序,今天一些宴席上我们还能看到酒文化的某些遗风。
B. 有些汉字特用于祭祀或宴饮时的行为动作,既表示礼,又形成仪,如“上”“寿”“釂”等字,“釂”字,现在通俗的说法就是“干”“干杯”。
C. 杜甫用“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写出了困守长安十年期间,追随权贵而误身受辱的遭遇,将实实在在的难堪与伤痛,写得极其悲慨。
D. 苏轼和李清照等人写到的“残杯”是当时情景的见证,寓情于景,成为我国酒文化另一种晦涩委婉的深沉情感,同样引起了人们的共鸣。
【答案】1. C 2. C 3. D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理解文中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可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从文中找到与“中国酒文化中“杯””相关的语段,然后代入原文进行比较分析,做出判断取舍,C项,“造型各异”针对的是“古代的酒杯”,而“容量不同,等差有序,使用时有严格的尊卑之分”针对的是“商周两代,青铜制作的”属于礼器的饮酒器。所以选C。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指的是根据具体语境把握这些概念的意义。此类题一般涉及三点:①根据上下文推断含义深刻的概念;②根据上下文把握重要概念的语境义;③根据作者的观点理解重要概念的隐含义。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既要对文章全局进行“整体把握”,又要根据词语的具体语境来体会。1.前后勾联,即根据文章的整体性原则,将上下文勾联在一起,从文章的主旨出发,与表达目的和表达技巧等联系起来,全面审视作者在相关内容中遣词用语的匠心,正确领会概念的含义。2.表里参验,即根据由表及里的原则,从概念的语表含义入手进而领会作者遣词用语的意图,抽象出文中所表现的内在的深刻的含义。3.以文解文,即根据构成文章诸因素之间既互相制约又互相阐释的特点,进行同义互解或连义互解。答题时,可以将答案代入原文中,看看是否连贯畅通,逻辑关系是否合理,注意“强加因果”“强行推理”等错误。例如本题选项C就犯了张冠李戴的错误。
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对文意的理解,将选项分别代入原文进行比较分析,C项,“寿”是指斟酒祝福,“釂”则是指满杯以后持杯一饮而尽。所以选C。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②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③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④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例如本题选项C就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
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分析和推断的能力。解答此题,可从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段,然后根据文段中作者的观点,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作者观点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取舍,D项,“晦涩委婉”之说无中生有,原文只说“回荡人心”。所以选D。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论述类文本往往考查包括“逻辑推理”在内的思维能力,逻辑错误。指命题者在设置根据原文内容进行合理的推断和想象题的选项时,从逻辑推理角度设置陷阱。进行推断应该根据原文而又不拘限于原文,应以原文提供的信息为基础进行合理的引申或推断,根据各选项所涉及的内容,先回到原文中找到相关信息,然后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看能否得到选项中的某个结论。例如本题选项D就犯了无中生有的错误。
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活 着
余华
我遇到那位名叫福贵的老人时,夏季刚刚来到。
那天午后,我走到了一棵有着茂盛叶子的树下,看到近旁田里一个老人和一头老牛。这位老人后来和我一起坐在了那棵茂盛的树下,在那个充满阳光的下午,他向我讲述了自己:
这辈子想起来也是很快就过去了,过得平平常常,我爹指望我光耀祖宗,他算是看错人了。我啊,年轻时靠着祖上留下的钱风光了一阵子,往后就越过越落魄了,可寿命长,我家里五口人一个挨着一个死去,我还活着。
孙子死后的第二年,看看自己还得活几年,我觉得牛还是要买的。牛是半个人,它能替我干活,闲下来时我也有个伴,心里闷了就和它说说话。牵着它去水边吃草,就跟拉着个孩子似的。
买牛那天,我把钱揣在怀里走着去新丰,那里有个很大的牛市场。路过邻近一个村庄时,看到晒场上有一群人,走过去看看,就看到了这头牛,它趴在地上,歪着脑袋吧哒吧哒掉眼泪,旁边一个赤膊男人蹲在地上霍霍地磨着牛刀,围着的人在说牛刀从什么地方刺进去最好。我看到这头老牛哭得那么伤心,心里怪难受的。想想做牛真是可怜。累死累活替人干了一辈子,老了,力气小了,就要被人宰了吃掉。
我不忍心看它被宰掉,便离开晒场继续往新丰去。走着走着心里总放不下这头牛,它知道自己要死了,脑袋底下都有一滩眼泪了。
我越走心里越是定不下来,后来一想,干脆把它买下来。
我赶紧往回走,走到晒场那里,他们已经绑住了牛脚,我挤上去对那个磨刀的男人说:“行行好,把这头牛卖给我吧。”
赤膊男人手指试着刀锋,看了我好一会才问:“你说什么?”我说:“我要买这牛。”
他咧开嘴嘻嘻笑了,旁边的人也哄地笑起来,我从怀里抽出钱放到他手里,说:“你数一数。”赤膊男人马上傻了,他把我看了又看,还搔搔脖子,问我: “你当真要买?”
我什么话也不去说,蹲下把牛脚上的绳子解了,站起来后拍拍牛的脑袋。这牛还真聪明,知道自己不死了,一下子站起来,也不掉眼泪了。我拉住缰绳对那个男人说:“你数数钱。”
那人把钱举到眼前像是看看有多厚,看完他说:“不数了,你拉走吧。”
我便拉着牛走去,他们在后面乱哄哄地笑,我听到那个男人说:“今天合算,今天合算。”
牛是通人性的,我拉着它往回走时,它知道是我救了它的命,身体老往我身上靠,亲热得很。我对它说:“你呀,先别这么高兴,我拉你回去是要你干活,不是把你当爹来养着的。”
我拉着牛回到村里,村里人全围上来看热闹,他们都说我老糊涂了,买了这么一头老牛回来,有个人说:“福贵,我看它年纪比你爹还大。”
会看牛的告诉我,说它最多只能活两年三年的,我想两三年足够了,我自己恐怕也活不到这么久。谁知道我们都活到了今天,村里人又惊又奇,就是前两天,还有人说我们是“两个老不死”。
牛到了家,也是我家里的成员了,该给它取个名字,想来想去还是觉得叫它福贵好。定下来叫它福贵,我左看右看都觉得很像我,心里美滋滋的,后来村里人也开始说像,我嘿嘿笑。
福贵是好样的,有时候嘛,也要偷偷懒,可人也常常偷懒,就不要说牛了。我知道什么时候该让它干活,什么时候该让它歇一歇。只要我累了,我知道它也累了,就让它歇一会,我歇得有精神了,那它也该干活了。
老人说着站了起来,拍拍屁股上的尘土,向池塘旁的老牛喊了一声,那牛就走到老人身旁低下了头,老人把犁扛到肩上,拉着牛的缰绳慢慢走去。
两个福贵的脚上都沾满了泥,走去时都微微晃动着身体。
老人和牛渐渐远去,我听到老人粗哑的令人感动的嗓音从远处传来,他的歌声在空旷的傍晚像风一样飘扬。学§科§网...
炊烟在农舍的屋顶袅袅升起,在霞光四射的空中分散后消退了。女人吆喝孩子的声音此起彼伏,一个男人挑着粪桶从我跟前走过,扁担吱呀吱呀一路响了过去。慢慢地,田野趋向了宁静,四周出现了模糊,霞光逐渐退去。
(节选自余华《活着》,有删改)
4.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 本文展开故事的方式非常巧妙。在一个充满阳光的下午,老人在树下休息时,向作者讲述了自己,老人歇够了,故事也随即终止,行文流畅自然。
B. 福贵买牛时,在新丰市场碰上一头即将被宰杀的老牛,正是老牛的眼泪和伤心换来了福贵的同情,才最终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C. 福贵掏钱买牛时,作者重点刻画了赤膊男人和周围人的哄笑,他们的言行与神态侧面烘托了老人行为的不可理解与他这次买卖的不划算。
D. 最后一段景物描写点出了老人在乡间生活的环境,增添了小说的意味,在结构上照应开头和题目,使文章结构完整。
E. 本文通过老人的口吻为我们讲述了他年少时的风光与落魄、与老牛的相遇及相依。老人的经历虽坎坷,但全文基调并不悲凉。
5. 小说中老人与牛的形象有哪些相似之处?请结合文本作简要概括。
6. 本文主人公福贵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7. 小说描写的对象是“老人和牛”,作者为什么以“活着”为题?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认识和看法。
【答案】4. EC 5. ①老迈年高;②饱尝活着的痛苦与艰辛;③表现出生命的韧性。
6. ①乐观。在五个亲人相继离世后,想想还得活几年,就去买头牛与自己相依为伴。②善良。看见老牛辛苦耕耘了一辈子,最后要被宰杀而流泪,心生同情,就买下这头牛。③安然从容。给牛起名字时,心里美滋滋的,别人说他与牛相像时,他也乐得嘿嘿笑。(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7. ①“活着”概括了老人、老牛的生存状态;②让读者体味“活着”的滋味;③产生如何对待生命的思考;④形象生动,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答出其中三点即可。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观点或其他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给分。)
【解析】
4. 试题分析:本题题目是“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是考查学生多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逐一进行仔细比较,以确定正误。题中,A项错误在于:故事并没有“随即终止”。B项错误在于:根据文本,老人买牛的原因不只是因为老牛的眼泪和伤心换来了富贵的同情,更因为福贵早就觉得要买头牛。D项错误在于:结尾一段描写使结构完整的说法不妥。故选EC。
5. 试题分析:本题题目是“小说中老人与牛的形象有哪些相似之处?请结合文本作简要概括。”是考查学生把握作品中形象和筛选形象能力。解答本题,应该将文本中关于老人和老牛的描写和叙述性文字筛选出来,找出它们在形象方面的相似点,然后加以归纳概括。答题时,应先一词语作概括,再举文本文字为例证明。比如,既然是老人和老牛,就都有老迈年高的特点;再如,文本有“(老人)越过越落魄”的文字和“(老牛)累死累活替人干了一辈子”的文字,据此可归纳出他们都饱尝活着的痛苦与艰辛的特点等等。
6. 试题分析:本题题目是:本文主人公福贵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是考查学生把握分析小说人物形象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文本关于福贵的叙述性文字和语言、心理活动描写性文字进行总结归纳。比如,文本写福贵在五个亲人相继离世后,想想还得活几年,就去买头牛与自己相依为伴,这就表现了他对待生活的乐观态度;文本写福贵看见老牛辛苦耕耘了一辈子,最后要被宰杀而流泪,心生同情,就买下这头牛,这说明福贵心地善良;文本写福贵给牛起名字时,心里美滋滋的,别人说他与牛相像时,他也乐得嘿嘿笑,这就表现了福贵对待别人的嘲笑抱安然从容的态度;等等。
7. 试题分析:本题题目是:小说描写的对象是“老人和牛”,作者为什么以“活着”为题?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认识和看法。是通过把握文章标题含义和作用来考查学生探究能力。回答此题,要认真思考“活着”这个题目同文章的主体老人和老牛的关系。文本中明显提到提到“活着”的,只有一句:“我家里五口人一个挨着一个死去,我还活着”,但在写到老人和老牛相处的情况时,却多次写到“活”字,可以说“活着”概括了老人、老牛的生存状态。小说题为“活着”,意在让读者体味“活着”的滋味;从老人和老牛身上产生如何对待生命的思考。
三、古诗文阅读( 3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李春芳,字子实,扬州兴化人。嘉靖二十六年,举进士第一,除修撰。简入西苑撰青词,大被帝眷,与侍读严讷超擢翰林学士。寻迁太常少卿,拜礼部右侍郎,俱兼学士,直西苑如故。佐理部事,进左侍郎,转吏部,代讷为礼部尚书。时宗室蕃衍,岁禄苦不继。春芳考故事,为书上之。诸吉凶大礼及岁时给赐,皆严为之制。帝嘉之,赐名《宗藩条例》。寻加太子太保。四十四年,命兼武英殿大学士,与讷并参机务。世宗眷侍直诸臣厚,凡迁除皆出特旨。春芳自学士至柄政,凡六迁,未尝一由廷推。春芳恭慎,不以势凌人。居政府持论平,不事操切,时人比之李时;其才力不及也,而廉洁过之。时徐阶为首辅,得君甚。春芳每事必推阶,阶亦雅重之。隆庆元年春,有诏修翔凤楼,春芳曰:“上新即位,而遽兴土木,可乎?”事遂止。齐康之劾徐阶也,语侵春芳。春芳疏辨求去,帝慰留之。及代阶为首辅,益务以安静,称帝意。时同列者陈以勤、张居正。以勤端谨,而居正恃才凌物,视春芳蔑如也。始阶以人言罢,春芳叹曰:“徐公尚尔,我安能久?容旦夕乞身耳。”居正遽曰:“如此,庶保令名。”春芳愕然,三疏乞休,帝不允。既而赵贞吉入代以勤,刚而负气。及高拱再入直,凌春芳出其上,春芳不能与争,谨自饬而已。俺答款塞求封,春芳偕拱、居正即帝前决之。会贞吉为拱逐拱益张修阶故怨春芳尝从容为阶解拱益不悦。时春芳已累加少师兼太子太师,进吏部尚书,改中极殿,度拱辈终不容己,两疏请归养,不允。南京给事中王祯希拱意,疏诋之,春芳求去益力。赐敕乘传,遣官护行,有司给夫廪如故事。阅一岁,拱复为居正所挤,几不免。而春芳归,父母尚无恙,晨夕置酒食为乐,乡里艳之。父母殁数年乃卒,年七十五,赠太师,谥文定。
(节选自《明史列传八十一》,有删节)
8.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春芳恭慎,不以势凌人 凌:欺压
B. 齐康之劾徐阶也,语侵春芳 侵:攻击,侵犯
C. 益务以安静,称帝意 称:赞扬
D. 南京给事中王祯希拱意 希:迎合
9.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会贞吉为拱逐/拱益张/修阶故怨/春芳尝从容为阶解/拱益不悦
B. 会贞吉为拱逐/拱益张修/阶故怨/春芳尝从容/为阶解/拱益不悦
C. 会贞吉为拱逐拱/益张修阶/故怨春芳/尝从容为阶/解拱/益不悦
D. 会贞吉为拱逐拱益/张修阶故怨/春芳尝从容为阶解/拱益不悦
10. 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李春芳才华出众,受皇上厚爱。。嘉靖二十六年考中进士第一名;皇上爱惜其才,他从翰林学士到主掌大权,六次升迁,都非大臣推举,皆由皇上特旨任命。
B. 李春芳敢于上书,勇于除弊。他主张改革礼制,其方案被皇上赐名《宗藩条例》以示嘉奖;隆庆元年,皇上下诏修造翔凤楼,李春芳认为不宜,修楼一事就这样停止了。
C. 李春芳为人谦恭,做事谨慎。在任职期间,论议平正,不说偏激的话;当时徐阶得皇帝信任做了首辅,李春芳遇事必推崇徐阶,徐阶也很看重他。
D. 李春芳为人看透朝政,多次请归。因张居正自恃才气,李春芳多次上书请求退休,皇上不允许;给事中王祯上书诋毁李春芳,皇上误信,免去李春芳的官职俸禄。
11. 翻译:世宗眷侍直诸臣厚,凡迁除皆出特旨。
12. 翻译:以勤端谨,而居正恃才凌物,视春芳蔑如也。
【答案】8. C 9. A 10. D
11. 世宗很宠爱身边值勤的大臣们,他们的升迁任命都出自皇帝的诏书。
12. 以勤端庄谨慎,而居正自恃才气,欺凌他人, 眼睛里好像没春芳这个人。
【解析】
8. 试题分析:本题题目是“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是考查学生推断和理解文言文中实词含义能力。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可以采取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可采取代入原文法。本题C项,“称”应为“符合,相当”。
9.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给文言文断句时要注意发语词,句末语气词和谓语的确定。一般情况下,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须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省略、对偶、反复等修辞。最重要的是要从语意相对独立完整的角度来断句,这样就要关注句子中的名词或代词,因为名词或代词在句中能做主琼中或宾语。本句的意思是:正逢赵贞吉被高拱逐出朝廷,高拱气焰嚣张之际,又与徐阶重修旧怨。春芳为徐阶从容辩护,高拱更加不高兴。据此本句可断开为:会贞吉为拱逐/拱益张/修阶故怨/春芳尝从容为阶解/拱益不悦。故选A。
点睛:断句首先牢记一个前提―――领会大意。要通读全文文段,领会基本意思,在此基础上,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与上下文之间的联系。断句的常用方法主要有:
(1)善用标志性词语断句,比如句首发语词、句尾语气,对话标志词(如曰、云、语、言、道、白、对、谓等字),抓住了它们,也就抓住了一些捷径或诀窍。
(2)结合章法结构断句,文言文中常用总说分承或分说总承的写法,而“分承”或“分说”部分,又多用对称句式,形成并列、排比。
(3)了解固定结构断句,固定结构是文言运用中逐渐形成的凝固的词与词之间的搭配关系,每一种固定结构都有其特定的使用范围,熟悉每种固定结构的常规形式,有助于其前后句子的断开。这些特点,均有益于断句。
10. 试题分析:本题题目是: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是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作答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的题型,要对文言文的大意基本了解,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等。做题时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对比对即能发现问题。本题D项,根据原文“南京给事中王祯希拱意,疏诋之,春芳求去益力。赐敕乘传,遣官护行,有司给夫廪如故事。”可知,是李春芳更加坚决请求退休,并终被应允,“皇上误信,免去李春芳的官职俸禄”属无中生有。
1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翻译时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段”原则,整体理解把握句子大意,推敲关键词的意思。本句翻译关键词:眷:宠爱;侍直:伺候值勤;迁除:升迁。
1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翻译时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段”原则,整体理解把握句子大意,推敲关键词的意思。本句翻译关键词:勤端谨:勤奋端庄谨慎;恃才凌物:自恃才气,欺凌他人;视春芳蔑如也:眼睛里好像没春芳这个人。
参考译文:
李春芳,字子实,扬州兴化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考中进士第一名,被任命为翰林院修撰。挑选入西苑撰写宫体诗词,很得世宗宠爱,与侍读严讷一道破格提升为翰林学士。不久升太常少卿,担任礼部右侍郎,同时都还兼任学士,像往常一样到西苑值班。后来到礼部佐理事务,升为左侍郎,转任吏部,又代严讷为礼部尚书。当时,宗室人口繁衍,苦于岁禄不够发放。春芳考察以往事实,写了一本书进呈皇帝。有关吉凶大礼及逢年过节的赏赐,都做了严格的规定。世宗很称赞,赐名为《宗藩条例》。不久,春芳升为太子太保。四十四年(1556)命令他兼任武英殿大学士,与严讷一同参与机 密大事的处理。世宗很宠爱身边值勤的大臣们,他们的升迁任命都出自皇帝的诏书。春芳自任学士到执政,共六次进升,没一次是由大臣推举的。
春芳恭敬、谨慎,从不气势凌人。在政府任职,论议平正,不说偏激的话,当时人们把他比作李时;他的才能固不及李时,但廉洁过于李时。当时徐阶为首辅,很得皇帝信任。春芳遇事必抬徐阶,徐阶也很看重他。隆庆元年春,有诏书令修造翔凤楼,春芳说:“皇上刚刚即位,就大兴土木,说得过去吗?”修楼事就这样停止了。
齐康批评徐阶的时候,言语连及春芳,春芳上书辩护并请去职,穆宗对他加以慰留。等接替徐阶为首辅后,越发注意安静,从容行事,很合皇上的心愿。当时官位平列的还有陈以勤、张居正。以勤端庄谨慎,而居正自恃才气,欺凌他人,眼睛里好像没春芳这个人。当初徐阶因为别人的批评下台,春芳感叹说:“徐公尚且那样,我能长得了吗?容我有机会请求退休算了。”居正马上说“:这样倒好,也许还可以保全您的美名呢。”春芳感到震惊,所以多次上书要求退休,皇上不允许。以后赵贞吉入阁,接替了以勤,性格刚果自负。等高拱再度入阁值勤,恨春芳位置在他上面,春芳又争他不过,只能是自加修饬而已。俺答攻打边塞,求取封赏,春芳和高拱、居正在皇帝面前商定此事。正逢赵贞吉被高拱逐出朝廷,高拱气焰嚣张之际,又与徐阶重修旧怨。春芳为徐阶从容辩护,高拱更加不高兴。当时春芳已渐渐做到少师兼太子太师,晋升吏部尚书,改为中极殿学士,但考虑到高拱等人最终容不得自己,因此两次上书请准予回家养亲,皇上不予批准。南京给事中王祯迎合高拱的意思,上书诋毁春芳,春芳这下更加坚决要求退休。皇上命令给予马车,派官护送他告老还乡,官府照例发他禄米。一年过后,高拱自己又受到居正排挤,差一点丢了命。而春芳还乡,父母还都健在,一家人从早到晚摆酒食娱乐,乡亲们对他艳羡不止。父母死后数年他才谢世,终年七十五岁,被追赠为太师,谥文定。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四及参考答案
上一篇:高考语文模拟试题的答案分析
下一篇:高考语文模拟题及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