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考试网>学历类考试>高考频道>高考科目>高考语文>

2017天津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详解及语文质量检测试题

时间: 刘惠25 分享

  很多高考学子在高考中脱颖而出的其实并不是带着太多的责任和梦想去面对考试的,相反而是带着一种乐观豁达的心态去应对考试。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2017天津高考语文试卷,仅供大家参考!

  语文质量检测试题

  第I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漂流异邦的古代中国人

  姚大力

  如果不把商亡后箕子东奔朝鲜的传说以及对“徐复东渡”结局的猜测算在内,今天可以确切地指出的最早漂流到今中国境外的我们的先人,就应当是西汉前期活动在“大宛”国(在今中亚费尔干纳盆地)的“秦人”了。据《史记•大宛传》,当西汉军队围攻大宛的国都时,这些“秦人”在被断绝了水源的围城之中帮助守军“穿井”。从司马迁在另一处提到为大宛等国“铸钱、器”的“汉使、亡卒降”来看,所谓“秦人”,很可能也是被匈奴战败俘掠、后来投奔大宛的西汉军人。降军中最有名的自然是李陵。华北汉地社会中也有人被掳掠、甚至逃亡到匈奴政权下去从事农业生产的。后者成为迄今所知为改变个人生存的经济环境而出走异国的最早的人群;因为在那里他们受到的盘剥较轻。两汉时因国内政治斗争的失败而出奔匈奴者亦时见于记载。自东汉末年以往,日本也逐渐成为中国政治流亡者远走高飞的一方天地。

  随着隋唐统一帝国的建立,古代中国人寓居他国的活动呈现某种新格局。由于隋唐政权对突厥和中亚国家持续的军事活动,大批士卒流失在西域固属难免。禁止汉族居民出家为僧的法令废弛后,汉族僧团的大规模膨胀导致西行求法或东渡弘法的高僧大德人数激增。除沿着陆上丝绸之路向西推进的商贾之家,通过海路移居东南亚的“唐人”,由唐经宋而入元,也代不乏人。到了元朝,中国移民在南洋群岛已经相当多了。

  东南沿海的中国人向外移民,从晚明的1560年代起逐渐形成一个高潮。明政府在这时开放海禁,使私人出海贸易的规模急剧扩大。但由于明政府仍明令禁止移民海外,遂使出门在外多年的人不敢归国,实际上对移民潮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17世纪前后,吕宋马尼拉的华人已有两三万人。清前期为孤立东南抗清力量,重新实行海禁,并对出国归来的人处以死刑,但其收效仍与明末禁止移民海外的政策略同。鸦片战争前,东南亚的华人总数高达一百万人。在19世纪下半叶,中国人向海外移民的范围更扩大到北美。大批中国人被当作“苦力”运送到美国,在西海岸为洋人开矿修路。

  明清两朝政府长期抱持敌视海外华人的立场,把他们当作化外“弃民”,视之为“无赖之徒”。海外华人在羁留地区遭遇暴虐或不公正待遇,“天朝”往往置若罔闻。直到清末,这样的政策才获得基本的调整。“华侨”的概念于是进入中国的政治文化。从光绪十九年(1893)“除华侨海禁”,到此后在各地设立领事馆,清政府终于对保护海外侨民的正当利益渐有意识。但在西方民族主义思潮的狂澜冲击之下,“满洲”政权的合法性已经无可挽救。海外的华侨成为推翻清统治的一种重要力量。(摘编自姚大力《读史的智慧》)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现有史料来看,西汉前期活动在“大宛”等国的“秦人”,可视作迄今为止可以确切地指出的最早漂流异邦的中国人。

  B.《史记》中两处记载的“秦人”,实际上很可能是西汉军人,他们被匈奴战败俘掠,后来投奔了大宛,从事穿井,铸造钱、器等工作。

  C.华北汉地社会中被掳掠或逃亡到匈奴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是迄今所知为改变个人生存的经济环境而漂流异邦的最早的人群。

  D.两汉时期的中国人在国内政治斗争失败后,往往逃往匈奴。从东汉末年开始,日本也成为了这些政治斗争失败者的流亡地。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隋唐帝国持续不断地对突厥和中亚国家用兵,开疆拓土,不可避免地导致这一时期大批士卒流亡到西域。

  B.与两汉时期因战争和政治因素而移居国外不同的是,隋唐时期僧人、商人加入到移民行列,移居地也更多样化,古代中国人寓居他国的活动因此呈现新的格局。

  C.唐、宋、元三代均有中国人沿着海上丝绸之路移居到东南亚,这些人在当地被称作“唐人”。到元代时,居住在南洋群岛的“唐人”数量已相当庞大。

  D.1560年代,明政府开放海禁,使得东南沿海的中国人从这时起,逐渐掀起一个向海外移民的高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根据政治、经济方面的需要,海禁政策在明清两代数度兴废,但都没能阻挡住中国人向海外移民的滚滚浪潮。

  B.满清政权对移居海外的华人持敌视立场,将海外华人推向自己的对立面,使他们成为推翻满清统治的一种重要力量。

  C.中国人大规模向北美移民始于19世纪下半叶,作为苦力,他们在西海岸开矿修路,为美国的崛起做出了贡献。

  D.清初的海禁政策直到光绪十九年才被废止,清政府也改变了敌视华侨的立场,意识到要保护海外侨民的正当利益。

  1.C【解析】“后者”是指“逃亡到匈奴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不包括“被掳掠”的人。

  2.D【解析】掀起海外移民高潮的原因,除了开放海禁的政策,还有禁止移民海外的政策

  3.B【解析】西方民族主义思潮的冲击使得海外的华侨成为推翻清统治的一种重要力量。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周有光的传奇人生

  周有光年轻时的经历并不算顺利,甚至有一种隐隐的“错位”:大学毕业,本可以和其他同学一样去当外交官,他却选择了学经济;圣约翰大学、光华大学的毕业生,都到美国留学,可他由于经济原因去了日本;本想到日本京都大学去向著名经济学家河上肇学经济,河上肇却被捕入狱,周有光只好专攻日语;本来可以在海外享受优裕的生活,他却毅然选择了回国;本来研究经济已经有所成就,他却被指定研究语言。

  面对这样的“错位”人生,他却很坦然:“人生很难按照你的计划进行,因为历史的浪潮把你的计划几乎都打破了。”

  1955年,时任复旦大学经济学教授的周有光到北京参加全国文字会议,会议结束后,组织通知他到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工作。而早在1920年,周有光就参加过上海的拉丁化新文字运动,改革运动当时还受到苏联支持。

  于是周有光扔下经济学,半路出家一头扎进语言学中。改行之后的周有光到北京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参加拟定拼音方案的工作,该方案于1958年正式公布。而这段“改行”的经历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既来之,则安之”。“改行要真正改行,就要深入语言学和文字学的研究。一直到今天,我都没有离开这个机构。”

  “有人曾给我们讲笑话:你们太笨了,26个字母干三年。”周有光回想起这段往事仍不忘调侃,但他认为,“这三年时间花得还是很值得”。“事实上,直到今天还有人在提意见,而他们提的意见我们都研究过,几乎没有新的意见。今天就得到了这么点安慰。”1958年,周有光就开始在北京大学和人民大学讲授汉字改革课程,讲义《汉字改革概论》也于1961年出版。

  周有光曾有“周百科”的外号,拜其连襟沈从文所赐。1980年开始,他成为翻译《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的中美联合编审委员会和顾问委员会中方三委员之一,另两位委员是刘尊棋和钱伟长。谈到当年翻译《百科全书》的细节时,周有光称,“我们翻译《不列颠百科全书》,不过由于当时国内购买力很差,就压缩成10本,称为《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此后,周有光又曾担任中国大百科全书社科部分总编委。

  80岁时,周有光决定让生命重新开始。他把80岁当作0岁,甚至92岁那年,收到一份贺卡,上面写着:祝贺12岁的老爷爷新春快乐!提起这事,老先生乐不可支。

  “开阔的世界眼光和深邃的历史眼光”,这是后辈学者对周有光的评价。当世界各地出现了“汉语热”时,一些人推断21世纪将是汉语的世纪,周有光保持了相当的冷静:“汉语的国际地位,应当作恰如其分的正确估计。汉语的国际性最弱,这是很多中国人不愿意承认的,但是,不承认并不能改变事实。要想改变事实,只有改变汉语本身,提高汉语的规范化水平。”

  专业研究因年老体衰告一段落,不再参加社会活动。但他并未停止思考,更未放弃一名知识分子对社会的责任。他在桑榆晚年再扬帆,开辟新领域——研究社会现实问题,撰写有关文化、历史背景的文章。晚年的周有光又先后出版《百岁新稿》《朝闻道集》等数部新作。周有光曾在纪念自己华诞的座谈会上通过视频向大家问好。他在视频中说到读书,称“读书要和生活发生关系,如果读了书不能立言,就白读了”。在旁人眼中,老人依然在与时俱进。虽然处于高龄但却天天上网,喜欢接触电脑,对外面的事情了解得很清楚,也有自己的看法。

  相关链接

  ①周有光(1906年1月13日-2017年1月14日),原名周耀平,出生于江苏常州,中国著名语言学家、经济学家。1955年调到北京,进入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专职从事语言文字研究,被誉为“汉语拼音之父”。(百度百科)

  ②目前每个国家都生活在传统文化和国际现代文化之中,享受“双文化”生活。(金玉良《老藤椅慢慢摇:周有光和他的时代》)

  ③叶圣陶曾说:“九如巷张家的四个才女,谁娶了都会幸福一辈子。”周有光娶的就是张允和,夫妻相敬如宾70年。(百度百科)

  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周有光年轻时的经历并不算顺利,甚至有一种隐隐的“错位”,但是他却能坦然的面对自己错位的人生。

  B.1955年,组织上通知他到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工作,主要原因就是周有光有参加拉丁化新文字运动的经历。

  C.周有光娶了九如巷张家的四个才女之一张允和,夫妻相敬如宾70年,与沈从文成为连襟,这也是他人生“传奇”的一个方面。

  D.周有光在多个领域都有所建树,这与他有着“开阔的世界眼光和深邃的历史眼光”,还有知识分子对社会的责任感是分不开的。

  5、下列对材料的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半路出家研究语言学,周有光并没有多大怨言,到后来一直没有离开过语言学研究,这体现了一个学者的时代担当和奉献精神。

  B.“周百科”的外号,虽是沈从文所赐,但从周有光参与翻译《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和参与编纂“中国大百科全书”来看,可以说是实至名归。

  C.作为“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的研究非常扎实,人们对《汉语拼音方案》也没有提出多少批评意见。

  D.周有光晚年仍研究社会现实问题,撰写有关文化、历史背景的文章,并对所谓的“汉语热”有着冷静的思考。

  E.本文记叙了周有关的传奇一生和他对祖国语言文字工作的杰出贡献,表现了他热爱国家、勇于担当、与时俱进、淡泊名利的优秀品格。

  6、作为人物传记,本文引用了周有光先生的很多话语,请结合文本概述这样表达的好处。(5分)

  4.B【解析】“主要原因就是周有光有参加拉丁化新文字运动的经历”有误。对应文本在第三段。

  5.CE【解析】C项中“人们也没有提出多少批评的意见”不合文意。E项中“淡泊名利”文中表现不明显。

  6.①丰富文章内容,增强文本的真实性。②使周有光的人物形象更丰满,彰显传主的精神风貌和品格。③有助于读者真切、深刻了解周有光的人格魅力和影响,提升传记的阅读价值。(答对一点给1分,答对两点给3分,答对三点给5分。)

  【解析】分析文本主要的表现手法。引用的作用主要从文本内容和结构的作用、体现传主形象的效果、对读者的影响等角度来回答。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萨布素的信使

  安石榴

  杨阿福接过公文套封,上面赫然写着“马上飞递,600里加急”。杨阿福从上司的眼睛里读到了不容置疑的肃穆,他不由自主的挺直了肩膀。

  这正是北中国最寒冷的时候。“大烟炮”轰隆隆一阵紧似一阵地冲撞着驿站的窗户,它们从西伯利亚来,裹挟着野蛮霸气的寒流,一路横扫贝加尔湖、黑龙江、乌苏里江,可以在不到一个时辰里把人畜冻成冰坨。而且……这些都不算什么。

  杨阿福两只穿着厚重靰鞡的脚摆成八字,皮腰带深深煞进腰间,把臃肿的驿服整饬得威武,公文套封扎实地捆在背上,他目光沉静地望着等待他的马。

  这时候,“大烟炮”骤然停止。

  那是一匹蒙古马,通体闪着枣红色缎子般光泽的儿马。它鼻孔喷出两股白气,忧郁的眸子对视杨阿福黑亮的眼睛。杨阿福一边的嘴角挑了一下,轻声说:“伙计,这一次是600里加急,换马不换人。我阿福可是把脑袋别在裤腰上了,第一程怎么跑,你看着办吧。”枣红马立刻嘶鸣起来,健硕的肌肉水波纹般涌动。杨阿福飞身而上,高喊一声,马像离弦之箭飞出。

  “大烟炮”重新刮起,四只矫健的马蹄在暴虐的疾风中酝酿一股神奇的铁流,滚涌着向南,一直向南。

  官道上没有人车的影子,杨阿福在沉寂的莽林中疾驰。孤寂和恐惧随着耳边的风纷纷退去,他的心紧跟眼睛死死盯住前方,他不断地策马,奔向下一个驿站。

  远远的,驿站的屋檐在杨阿福的眼睛里起伏摇曳,杨阿福吞了一口唾沫,把前倾的身子挺直,声嘶力竭的喊声震颤着在寒冷的空气里传播:“600里加急,换马不换人!”立刻,驿站里跑出几个人,一名高大的驿卒挺身迎上,双手牢牢攥住缰绳,整个身体倾斜着向后压下去,枣红马蹄下拖起一团雪雾,驯服地停下来,稳稳站住。四名驿卒迅速站到枣红马两侧,麻利地解开马鞍的种种绊扣,连同杨阿福一起高高举起,枣红马立即被牵走,一匹驿马随后补上,杨阿福重新落座马背。此时,他刚好吃完驿站送上的两块酱牛肉、一壶滚烫的烧酒。杨阿福心中的血气重新燃烧起来,他紧紧腰带,双腿猛的一夹,马儿飞奔而去。

  杨阿福继续在沉寂的莽林中、险峻的高岗上疾驰。对于他,黑夜和白昼没有分别,虎狼的吼声和暴躁的风声没有分别,他的心紧跟眼睛死死盯住前方。过几个驿站,喝几壶烧酒,杨阿福没有记忆,他只牢记他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现在,他的眉毛结了厚厚的霜花,脸上一层透明的冰晶,驿服成了冰雪的铠甲。他的双脚铁钎般插在马镫里,两条腿没有任何知觉,持着缰绳的左手一点一点僵硬,右臂却异常灵活,他目视前方,不断地扬鞭策马。

  第七天。

  天际呈现一片雄伟的红云,浩瀚而庄重的紫气弥漫了整个东方。杨阿福长叹一声:“到了!”北京城已然在望,最后一个驿站映入杨阿福的眼帘,他看着驿卒奔向自己。在驿卒的眼里,杨阿福像一座大理石雕像凝固在高高的马背上,顷刻之后,又像一座冰山一样轰然倒塌下去。

  史料:康熙25年(1686年)3月6日康熙下旨,命萨布素迅速攻取雅克萨城,经过三年浴血奋战,清朝取得雅克萨之战最后胜利。康熙28年(1689年),萨布素作为清政府谈判代表参加了《中俄尼布楚条约》签字仪式,挫败了沙俄跨越外兴安岭侵略我国黑龙江流域的企图,使东北边境在以后一个半世纪里基本上得到安宁。

  ……

  他没有留下名字。“杨阿福”是我杜撰的。

  他可能是云南人。

  他一定是吴三桂的兵。“三藩之乱”失败后,吴三桂的部下全部流徙到黑龙江驿站充当“站人”。

  他可能很年轻、很强壮。

  他一定思念家乡、想念父母和他的细妹子。

  他是萨布素的信使。

  7.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作者用第三人称的叙述视角,以“送信”这一中心事件为线索向我们讲述萨布素信使的英雄事迹,塑造出一个崇高的英雄形象。

  B.面对寒流的肆虐、路途的孤寂漫长以及虎狼嚎叫,杨阿福毫无畏惧,一往无前,内心充满着不完成任务誓不罢休的坚定信念。

  C.从结尾作者的猜测来看,杨阿福拼死完成送信任务,既是出于一名信使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是为了将功赎罪,希望尽早回到家乡与父母亲人团聚。

  D.作者在小说结尾承认杨阿福是作者杜撰的,实际上是在提醒读者小说只是艺术的虚构,历史上并无杨阿福其人。

  E.身为“站人”的杨阿福带着视死如归的信念勇为直前,使命完成后轰然倒地,其英雄壮举诠释了家国之重不以个人境遇为转移的价值观。

  8.小说开头三次写“大烟炮”,请结合小说内容具体分析每处描写的艺术效果。(4分)

  9.小说最后插叙史料,补叙自己对人物身份的猜测,这样写有何作用?(6分)

  7.AE(B.“毫无畏惧”错。他的内心也有孤寂和恐惧。但是一心只想完成任务的信念迅速驱散了内心的孤寂和恐惧。C.“将功赎罪”一说错。D.作者杜撰的只是“杨阿福”这个名字,这并不妨碍杨阿福这一形象的真实性。)

  8.①第一处对“大烟炮”肆虐的描写,渲染中国北部气候的苦寒、恶劣,预示着杨阿福此次任务的艰苦凶险。②第二处描写“大烟炮”骤然停止,与蒙古马的出场相映衬,烘托蒙古马威武刚健的形象。③第三处描写“大烟炮”重新刮起,衬托蒙古马载着主人公疾步飞奔、一往无前的磅礴气势。

  9.①插叙的史料,交代出人物活动的宏大背景,使故事更真实感人;②作者对人物身份的猜测,突出了“杨阿福”的平凡普通、身份卑微、命运悲惨,使其恪尽职守、忠勇坚韧的品格更加悲壮感人;③升华了小说的主旨,照应标题,表达了作者对主人公的敬仰、同情

2017天津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详解及语文质量检测试题

很多高考学子在高考中脱颖而出的其实并不是带着太多的责任和梦想去面对考试的,相反而是带着一种乐观豁达的心态去应对考试。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2017天津高考语文试卷,仅供大家参考! 语文质量检测试题 第I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25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