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语文试卷样卷(2)
2017高考语文试卷样卷参考答案
1.C
2.A
3.C
【解析】
1.
试题分析:C.文中说“一方面也可能是供巫师饮用以达到通神的精神状态”。可见张光直的论断是“或然”而非“必然”。A项注意“可见”的推理;B项注意“既载清酤,赉我思成”的理解;D项注意“一般”换成“通常”的表述,易误判。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A项“商代酒器最简单的组合是一爵一觚”是本文作者的认识,而非现代考古学家的观点。B项注意“《商颂》”换成“《诗经•颂》描述,商朝”;C项四个“不同”是对四段有关内容的概括;D项注意“可见一斑”的推理。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C项“强大壮盛和堂皇奢侈之象”属于“第二帝国”时期;且将此“象”与“对外开放与交流”理解为因果关系,牵强。A项是对全文内容的推理概括;B项注意“;”和“而”的表述,否则可能误判;D项注意“主要是因为”的概括,除此而外应当还有改朝换代以及民族习惯等因素。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B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来分辨,做出判断。一视同仁:原指圣人对百姓一样看待,同施仁爱,后多表示对人同样看待,不分厚薄;等量齐观:指对有差别的事物同等看待;同日而语:同一事物在不同时间比较,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所以选B。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5.“蘸”字,拟人手法,一方面生动形象地写出桃花开得繁密;另一方面也形象地表现了“桃花带雨”的情形,表达了作者的喜悦心情。
6.春水上涨,没过桥面,正当游人无法“度”过之际,一只小船从柳阴深处撑过来。诗句告诉人们,困境中仍然蕴含着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体现了宋诗特有的理趣。
【解析】
5.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炼字,回答时,要注意结合诗句分析作答。诗句中一个“蘸”字,将桃花鲜艳水灵的神态表现得淋漓尽致,进而使人联想到水中桃花的倒影,和岸上的花枝连成一片,仿佛蘸水而开,据此可作答。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6.
试题分析:要分析“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中蕴含的哲理,需要明确:这两句从过桥与乘舟两路写游湖之兴,雨后水涨,淹没小桥,只好舍桥登船,柳阴中撑出一叶小舟,使这次春游更富有情趣了。这首诗以清新的笔意写出江南水乡特有的风光,秀丽幽淡,虚实相生,让读者仿佛也能感受到柳阴中撑出的小船带来的喜悦。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7.B
8.C
9.D
10.(1)那些跟他交游的人,都只懂得爱慕曼卿卓异超群的气度,却不懂得他的才华可以用来为世所用。(游1分,定语后置1分;落落可奇1分;有以1分;用 1分)
(2)范讽因进言被皇上宠爱,推荐那些曾经为太后还政天子一事进过言的人,那些人很快得了高官,范讽要推荐曼卿,曼卿坚决推辞不就,(范讽)才作罢。(见幸1分;引1分;止1分;遽1分;省略句1分)
【解析】
7.
试题分析:稍:逐渐。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现象比较多,所以答题时一定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及本句语法关系来推断实词的含义。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8.
试题分析:①说明他少年有豪气,②只说他做出选择要做官,⑥是他的处事态度。这类题目常涉及人物行为举止、人物主张、人物情感、人物思想道德、人物性格、人物志向、人物才智、选文的综合性八类信息的筛选,做题时要在原文中找准区间,把准对象,体情察意,切忌张冠李戴,忌断章取义,无中生有。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9.
试题分析:“生逢其时,深得皇帝重用”错。综合近些年来的高考设题情况来看,此类题目选择肢中设错类型可分为信息错位、错解词语、强加因果(或因果倒置)、无中生有、颠倒是非将文中未然的信息说成必然等。解题时考生应审准题干,依文索义,正确分析。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0.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1) 游:交游,交往; 定语后置;落落可奇:气度非凡,超群卓异;有以,有……办法,可以,能够;用,表被动。(2)见幸:被动句,被宠幸;引:推荐;止:推辞;遽:很快。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曼卿名延年,姓石,他的祖先是幽州人。幽州被北方的契丹占领后,他的祖先自成才率领他的一族人向南逃逸,投归北宋。北宋皇帝为嘉奖他们来投奔,准备让他们享受国家的俸禄,没有实行,于是在宋州的宋城定居下来。曼卿的父亲,名叫补之,官至太常博士。
幽燕一带一般人都强健勇武,石曼卿年少时也豪气逼人。读书不研究章节句读,只仰慕古代那些有奇伟的节操品行并建立过非同寻常功劳的人,看轻世俗的小功名,心中不为所动。自认为跟时代不相合,于是整日借酒混世。且喜欢痛饮大醉,颓废地放纵自己。从此更加与时代不相合。那些跟他交游的人,都只懂得爱慕曼卿卓异超群的气度,却不懂得他的才华可以为世所用。康定二年二月四日,在京城逝去,时年四十八岁,担任太子中允秘阁校理。
石曼卿年少时便被举荐为进士,但没被选中,真宗皇帝广施恩惠,凡多次被举荐的人都给予奉职。曼卿开始不肯就职,张文节一向以他为奇才,对他说:“你母亲去世了,你才选择官禄吗?”曼卿惊视了一下,同意就职了,后调任殿直。不久,改任太常寺太祝,管理济州金乡县。曼卿曾感叹说:“这也可以施展治理国家的才华啊!”治县得到好评,任乾宁军通判。母亲李氏逝世,服丧完后,任永静军通判,都得到好评。充任馆阁校勘,调任大理寺丞,海州通判。后任校理。
庄献明肃太后上朝处理国政,曼卿上书,请求太后还政给天子。后来太后去世,范讽因进言被皇上宠爱,推荐那些曾经为太后还政天子一事进过言的人,那些人很快得了高官,范讽要推荐曼卿,曼卿坚决推辞不就,范讽才作罢。
自从契丹与中原结好,黄河以南都臣服开始,北宋就推行(致力)休兵养息政策,天下安宁,从中央到地方放松军事三十多年。曼卿上书谈了留心边事,平时练兵,防患未然等十件事,没有引起重视。不久元吴背叛,北宋向西边用兵,皇上才想起曼卿的谏书,召见了曼卿。逐渐采用了他的主张,在河北、河东、陕西百姓中征兵,得到乡兵几十万。石曼卿也奉命在河东征兵,做得非常好,合乎皇帝的心意,回到朝廷,皇帝赐给他绯衣银鱼。皇上正想充分发挥他的才智,重用他,他却身体不好。不久听说有一位边将想率领乡兵与贼决斗,曼卿笑着说:“这只领悟了我的表面意思。没有经过调教的士兵,勇敢的胆小的杂在一起,假如胆小的见到敌人就动摇溃逃,那么勇敢的人也会跟着溃逃。现在或许没有空闲来调教,不如招募那些经过调教有品行的人,这样招来的人个个都是强兵。”他看待世事,轻得像不值得做似的。到听了他设计的方案,即使是深思熟虑,也不能超过他。他仪表英俊,喜欢饮酒,性恪豪爽,表面看去好像不可用法度来约束他,退一步想想,他一生做事却追求大节,从不违背事理。不管是贤者不贤者,都十分喜欢结交。等到闲暇议论天下是非善恶,却没有几个人能符合他的心意。他写文章遒劲刚健,正像他的为人。
11.(1)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2)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3)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名句默写”题目要注意通假字与较难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答题时,要先默背一遍,然后再把答案写出来。此题中易出错的字有:乍、跃、璧、作。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12.D E
13.①从主题来看,该题一语双关,既指贺道台对八哥的昵称和咒骂,也指那些以贺道台为代表的表面对上司阿谀奉承实则却阳奉阴违的官员,更能凸显主题;②从情节来看,“死鸟”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使文章浑然一体,结构更为完整严谨;③从语言来看,以“死鸟”为题,语言诙谐幽默,富有地方特色,而且更具讽刺效果。
14.小说在情节发展中已有多处伏笔作了暗示。
①“人说,贺道台这些能耐都出自他的天性,说他天生是上司的撒气篓子,一条顺毛驴,三脚踹不出个屁来,对么?” 用反问的语气引发读者思考,可见贺道台对上司的批评只是隐忍不发,而非好脾气,暗示贺道台在背后经常辱骂上司。
②“可有时不留神的话,却给他学去了。”“知府笑道:“还不是平日里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可见八哥会留意并学习主人平时说过的话,为八哥学说贺道台咒骂裕禄的话做铺垫。
③“太太说:‘没想到这坏东西竟这么聪明。裕大人愈发兴高采烈,说道:‘这东西竟然比人还灵。’”可见这只八哥很聪明,模仿能力很强,为它有能力学会骂人话做铺垫。
15.①从小说主题看,小说是借贺道台来批判讽刺那些阿谀奉承、阳奉阴违的油滑官吏;②从人物塑造看,小说用大量笔墨从多角度对贺道台这一典型人物进行了细致地刻画;③从情节发展看,小说情节始终围绕该人物展开;④从表达技巧看,小说运用多种表达技巧刻画该人物。综上所述,贺道台是小说的主人公。
【解析】
12.
试题分析:A“尽职尽责的敬业精神和顺毛驴的好脾气”错;B“赞誉他擅长伺候上司和鸟儿”错;C “劳动人民憎恶裕禄”错。这道题综合性比较强,既涉及到了对文中字词句段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对文章主旨的探究,还涉及到了对文章结构、手法的把握。因此解答时要认真阅读文章,把握主旨,理清结构,研究技法。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3.
试题分析:这类题目解答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步骤进行,第一,看标题内容,包括标题的本义和深层含义:是否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否点明写作对象;第二思考题目在情节上的作用:是否线索,贯穿全文,是否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第三看语言:是否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第四,思考与主旨的关系:是否文眼,能否揭示主旨,阐明文章中心,能否表明作者的情感态度,是否是作者的情感的触发点。本文题目“死鸟”是全文的线索,使用了双关的手法,既是贺道台骂鸟的话,又是鸟骂贺道台的话,有揭示主题的作用。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4.
试题分析:本题难度不大。小说结尾处八哥语出惊人,虽出人意料却在情理之中,因为小说前文已做出了充分的暗示。解答此题,考生需要通读全文,梳理出相关信息,然后逐一概括。组织答案是可先举出文中暗示的情节,然后进行具体分析,注意自圆其说,言之成理。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5.
试题分析:题干中提出了两种观点,无论赞成哪种观点,都要结合小说内容、主题作答。考生在选定主人公之后,要以小说为依据证明观点,说明这个人物能体现文章主旨,是文中着墨最多的人物,也是情节展开的中心,而另一个人物是为塑造这个人物服务的。另外,考生要注意自圆其说。本文运用的是借物喻人的写法,写鸟是为了写人,所以,主人公应为贺道台。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16.答B给3分,答E给2分,答C给1分。
17.从特蕾莎修女的行动上看,她创办各种救助机构,四处奔波筹集善款。自己得到的一切财物都捐给别人,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使无数的人获得了生命的尊严。
从特蕾莎修女的言行中可以看出她有扶助所有需要帮助的人的崇高理念。有一颗天使般的心。
从影响上看,他唤醒了许多人的爱心,无数的人在她的感召下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同时也鼓舞了那些弱势的人。
18.①有爱心,有悲悯情怀,有奉献精神;②谦虚博大的情怀,不求个人荣誉;③坚韧顽强的精神;④英勇无畏的精神;⑤生活简洁朴素,不追求个人享受。(任三项即可,其它概括,只要文中有表述亦可。每项2分)
19.理解:综合全文可知,这句话是强调:对于每一个活生生的个人来说,他就是全部世界,每时每刻都应有作为人的权利和尊严,它与种族、国家、阶层、组织隶属无关。并非是说社会不需要团队精神,集体观念。(2分)对这一观点的看法:每个人生而平等,无论贫富尊卑都应有人的权利和尊严,因而个人最重要(2分)每个人享有尊严,人类才有尊严,只要社会中存在被漠视被遗忘的人,人类社会就不是理想的社会(2分)今天我们提倡以人为本正是关注个体的重要性,因为在社会生活中如果以整体的名义侵害个体的利益,整体就难以和谐(2分)。
【解析】
16.
试题分析:此题需要结合文本内容逐项排查。A原文是说特蕾莎修女在回忆12岁时的想法时说“意识到有一个使命,就是去帮助穷人”,而非12岁时说。B从她创办“垂死贫民收容所”的行动及获诺奖后的讲话中可看出此项正确。C是“三个之一”故得1分。D与出身无关,只要加入时没有多余的个人财富,加入后不追求个人财富即可,故不正确。E从文中对她的天性的描述到歌词里出现的她的理念可看出此项符合文意。
考点: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7.
试题分析:此题要求根据文本从她的行为、思想以及影响等方面分析说明,只要从文本中找出相关内容即可。可以圈定答题区间,即文章的第三至第六段,然后,按照提示要点概括总结出答案。
考点: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8.
试题分析:本题从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角度考查对传记人物的分析概括。要结合文本的所有内容筛选概括,找出相应区间,分点概括,要准确、全面。从文中对人物的叙述,诸如“创办各种救助机构,四处奔波筹集善款。自己得到的一切财物都捐给别人,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1979年,特蕾莎修女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她在颁奖仪式上的即兴讲话内容”、“斗和尚,赴战火中领人”以及结合她的日常生活概括即可得出答案。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9.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探究的题目,答题时有两个方向分别为向内挖掘和向外扩展,向内挖掘解释用文章中的内容答题,向外扩展要结合现实,如没有明确的要求不做向外扩展式答题。向内挖掘又有两种:第一就某一点作深入的探究,另一种方式多个角度列举,适用于文中叙述的较宽泛,但每点都不深入。本题适用第二种方式,先提出观点,然后结合原文事例作具体的解释。本题考生可结合原文先归纳出黄炎培的优秀品质,然后结合文本具体内容逐一加以分析,注意语言通顺,言之成理。本题有难度,意思对即可。如出现强调集体的重要性,不太同意特蕾莎修女的观点的答案,只要言之成理,而且不绝对,不极端,可酌情给分)
考点: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F。
20.B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仔细分析病句的类型,如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A项偷换主语;C项顺序颠倒,应为“北方人特有的”;D项重复累赘,删去“和体育场馆”。所以选B。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1.B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几个句子之间的关系。②④肯定应归为一组,因为都涉及海洋,只是谁先谁后的问题;自然,①③两句为另一组,两句也有个先后问题。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2.如果井水清澈,深井也一眼见底。如果内心是一片清澈的单纯,深刻的人,看上去也简单。(每处3分,符合语境即可,酌情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仔细揣摩所要仿写的语句的句式结构,然后根据内容要求选择对象,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可从“形似”和“神似”两个方面进行相似联想。在内容上,可从反义词的角度选择词语,如清澈、深刻、简单。在句式上,可以采用“如果内心是…,…的人,看上去也…”。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3.用了拆字组合的方法,把“食”拆成“人”和“良”(2分,如果写成公式的形式,给1分),点出了食品安全第一要提高商家的“人品”,即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第二在于食材要用质量过关的“良品”(1分)。后面分析大意对即可。
24.严格执法和监督,保证食品各个环节的安全;规范和提高食品标准及市场准入制度。
【解析】
23.
试题分析:这类题目要从手法、内容视觉效果三个方面来分析。从手法上来看,这则广告运用了拆字法,“人品”和“良品”加在一起才能构成食品,内容上看,“人品”针对的是商家,对商家提出了道德和责任感的要求;“良品”指的是产品应是优质的,也就是质量要过关,总体上看,这则广告反映了广大老百姓普遍关心的问题——食品安全。因为是平面广告,所以还要考虑视觉效果,以公式的形式出现,更加醒目。考生把上述内容分析清楚,表述明白即可。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4.
试题分析:本题是在上一小题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由上一小题的分析,可知这则广告强调的是食品的质量、食品安全问题,那么考生的建议就可以从如何保证食品安全、保证食品质量,如何监督商家生产流程等方面提出。考生答案只要符合上述要求,言之成理即可。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5.
不离不弃的亲情
亲情就是亲人之间的感情,父母和孩子之间、同胞兄弟姐妹之间的感情都是亲情。
亲情是一种能忘却使命的神奇,是一种渴望平安的永恒,是一种可以感受责任,却将责任变为习惯的无私,是一种对家的留恋,是一种对团圆的渴望。
亲情是人与人之间很亲密的关系,不管发生什么事都不会改变的感情联系。
亲情不由自己决定,我们不能选择父母,但真正的父母永远最爱自己的儿女。有时,我们对于拥有的亲情可能有些挑剔,可一旦失去亲情,我们就会觉得亲情是多么弥足珍贵!
爱的情感孕育于亲情之中,亲情是爱的归宿,是情感的港湾,是鼓舞亲人前行的不竭动力,是历经风雨时强大的精神支撑。
人类存在三种感情:亲情,友情,爱情。亲情是一种深度,友情是一种广度,爱情是一种纯度。亲情是根本,友情是放大,爱情是升华。爱情可以选择,友情可以取舍,亲情却永远不离不弃。没有了亲情作为根基,友情就可能是逢场作戏,爱情则演变为空中楼阁。两性间的友情,可能会发展成为爱情,爱情经过时间的检验,可以融入亲情,亲情则不会逆向流动为友情和爱情,亲情中的爱与爱情中的情爱,有本质上的区别。
亲情是最纯朴最真实的情感,她不像爱情那样浓郁热烈,也不像友情那样清新芬芳,却能够缠绵不绝、余韵悠长。亲情不似爱情那样缘于两情相悦,也不像友情那样为了共同的爱好,却和我们血脉相连,与生命相伴始终。爱情也许会流变离散,友情也可能反目成仇,只有亲情永远是我们心中最温馨的所在。虽然,我们会因为亲情平常而忽视,可是,当我们伤痕累累,满心疲惫时,只有亲情才能不计得失、敞开胸怀地接纳我们。
亲情在生活中,如水一样无色无味,无香无影,让我们在拥有时习以为常,在享受时无动于衷。亲情是生活琐事的细致照料,是心诚意善的默默祝愿,是尽心竭力的无悔付出,是无拘无束的坦诚沟通,是饭桌上的随意谈笑,是满怀爱意的一个眼神,是求全责备的一声抱怨,是离别后辗转低回的牵挂,是重逢时相对无语的意会……一个简短的通话,一句平常的问候,都是对亲情最生动的演绎和诠释。没有荡气回肠的故事,没有动人心魄的诗篇,从来不需要精心呵护,却永远如湖水般流淌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默默滋养、浸润着我们的身心。
亲情不会让我们兴奋,却能使我们安详,不会给我们刻骨铭心的震撼,却始终为我们提供着不可或缺的营养。在纷繁的红尘世界,只要有亲情在,不管距离远近,无论喧嚣寂寞,我们的心就始终是安然从容的。
亲情如水,纯净透明;水如亲情,绵延不绝……
【解析】
试题分析:面对突发的劫难,我们都不是先知先觉,无法事先做出选择。但事后,我们是先庆幸自己躲过一劫,还是先悲悯同行者的不幸?这是对我们心灵的考问,拷问着我们的良知,拷问着我们的情怀,拷问着我们的道德水准,拷问着我们的精神境界。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不是处于“命悬一线”之际,但也时常都会闪出“这一念”,而“这一念”往往就是一块试金石,在测试着我们心灵的“善恶、美丑、高下”。在具体写作过程中,记叙文要紧紧扣住“这一念”的萌生过程以及对它的感受、感悟去演绎,议论文则要紧紧扣住“这一念”的前因和后果、趋势去透析,从而彰显人性中“真、善、美”的光辉,鞭挞人性中“假、丑、恶”的污垢。慈悲之心,虽然人皆有之,但善恶之分,往往系于一念。
在人际交往中,尽管许多人都以善良自诩,但当面临利害冲突时,却往往会本能地趋利避害。为什么有人认为驾座后边的位置最安全,就是因为司机在遇到险情时,会下意识地寻求自保。慈悲之心,虽然人皆有之,但善恶之分,往往系于一念。只有当善意源于自发、善行成为习惯,视“难得如此”为“本该如此”,“为他人着想”才不会是良心发现的一时冲动,而是扎根于心灵中的主体意识和一以贯之的美德。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猜你喜欢:
3.高考卷语文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