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高考语文试卷2017
今日你为高考留下的汗水,可以收获他日高考的成功。高考加油!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山东高考语文试卷2017,仅供大家参考!
山东高考语文试卷2017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6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无论是“五线谱”还是“数字简谱”,其目的都是为了对声音进行数量化的记录和描述。如果没有这一前提,复杂的音乐作品既不能创作,也难以演出。从这一意义上讲,正如数学是所有科学中最为抽象的科学一样,音乐是所有艺术中最为抽象的艺术,它们都可以被简单的符号体系加以表述。所以,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指出:“音乐就它的基础来说,是数学的;就它的出现来说,是直觉的。”而西方人所要做的,就是在音乐的直觉背后,发现数学的基础及其“演算”规律。于是,西方音乐和算数、几何、天文一起成为教会必修的四门功课。在西方13世纪,音乐既是艺术,又是数学,还是宗教,因为音乐家要根据数学的原理创造出符合宗教精神的艺术。
音乐不是数学,我们不能指望将一组数学公式能够直接转变成五线谱;音乐不是哲学,我们也不能指望将一个哲学命题直接转变为交响乐。然而,一方面,音乐和数学存在着类似,因为数学和音乐具有抽象探索方案的特征,在探索中由类推和变奏来引导;另一方面,哲学与音乐也拥有一些共同的世界观、共同的生活态度、共同的信仰模式。
最初,西方人对数字的崇拜、对音乐的崇拜、对宇宙本体的崇拜是交织在一起的。从“数字本质主义”的观点出发,西方人竭尽全力地去探索和谐音符背后的数学秘密。在这种探索过程中,音乐家发现,任何单一数字所对应的音响都不能产生美,和谐的音乐产生于不同音响之间的数学关系。这个观点显然比以往的“数字拜物教”有更大的进步,其意义相当于理性哲学对宗教神学的取代。
然而,数学是发展的,音乐是发展的,哲学也是发展的。数学家对“无理数”的发现不能不引发音乐家的恐慌。这个无理数和极不和谐之间的隐喻的相似,比我们期望的更为深远更为神秘。一个音乐音程和一个数学的数字被人们同样地判断:人们认为它们都在可允许的界限之外。它们对于一个已经建立起来的秩序来说,被认为不仅不使人愉快,而且是危险的,不仅有威胁,而且是魔鬼性的。
这种数学家对无理数的恐惧、音乐家对不和谐音程的恐惧,犹如哲学家对非理性世界的恐惧。然而,无论数学家是否喜欢,无理数确实是存在的;无论哲学家是否高兴,这个世界确实不是按照我们的理性模式被创造出来的;无论音乐家是否愿意,不和谐的音响也确实构成了音乐世界的一部分。于是,正像数学家必须正视无理数,哲学家必须正视非理性一样,音乐家们也必须正视不和谐音程在作曲中的地位。 (摘编自陈炎《科学精神对西方艺术的双重影响》)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五线谱”和“数字简谱”都是对声音进行数量化的记录和描述,这种记录和描述是复杂的音乐作品创作和演出的前提。
B.数学和音乐分别是科学和艺术中最为抽象的,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说,数学和音乐都可以被简单的符号体系加以表述。
C.音乐的基础是数学,它是以直觉出现的,西方人所要做的,是在音乐的直觉背后,发现数学的基础及其“演算”规律。
D.音乐家要根据数学的原理创造出符合宗教精神的艺术,所以,音乐和算数、几何、天文在西方成为教会必修的四门功课。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音乐不是数学,一组数学公式不能够直接转变成五线谱;音乐不是哲学,一个哲学命题不能直接转变为交响乐。
B.数学和音乐都在探索中由类推和变奏来引导。哲学与音乐也拥有一些共同的世界观、生活态度、信仰模式。
C.音乐家发现,和谐的音乐产生于不同音响之间的数学关系,这个观点导致了理性哲学对宗教神学的取代。
D.西方人对数字、音乐、宇宙本体的崇拜是交织在一起的,他们竭尽全力地去探索和谐音符背后的数学秘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数学的发展推动了音乐、哲学的发展。因为无理数和极不和谐之间的隐喻的相似,所以数学家对“无理数”的发现不能不引发音乐家的恐慌。
B.如果一个音乐音程和一个数学的数字超出了可允许的界限,它们对于一个已经建立起来的秩序来说,被认为是危险的,有威胁且是魔鬼性的。
C.世界不是按照我们的理性模式被创造出来的,不和谐的音响构成了音乐世界的一部分:这个事实不以数学家、哲学家、音乐家的意志而转移。
D.尽管数学家和音乐家分别对无理数和不和谐音程感到恐惧,但是数学家必须正视无理数,音乐家们也必须正视不和谐音程在作曲中的地位。
二、古诗文阅读(28分)
(一)文言文阅读(14分,选择每题2分,翻译每题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费聚,字子英,五河人。父德兴,以材勇为游徼卒。聚少习技击。太祖遇于濠,伟其貌,深相结纳。定远张家堡有民兵,无所属,郭子兴欲招之,念无可使者。太祖力疾请行,偕聚骑而往,步卒九人俱。至宝公河,望其营甚整,弓弩皆外向。步卒惧,欲走。太祖曰:“彼以骑蹴我,走将安往?”遂前抵其营。招谕已定,约三日。太祖先归,留聚俟之。其帅欲他属,聚还报。太祖复偕聚以三百人往,计缚其帅,收卒三千人。豁鼻山有秦把头八百余人,聚复招降之。遂从取灵璧,克泗、滁、和州。授承信校尉。既定江东,克长兴,立永兴翼元帅府,以聚副耿炳文为元帅。张士诚入寇,击败之。召领宿卫。援安丰,两定江西,克武昌,皆从。改永兴翼元帅府为永兴亲军指挥司,仍副炳文为指挥同知。士诚复入寇,获其帅宋兴祖,再败之。士诚夺气,不敢复窥长兴。随征淮安、湖州、平江,皆有功,进指挥使。汤和讨方国珍,聚以舟师从海道邀击。浙东平,复由海道取福州,破延平。归次昌国,剿海寇叶、陈二姓于兰秀山。至是,聚始独将。洪武二年会大军取西安,改西安卫指挥使,进都督府佥事。镇守平凉。三年封平凉侯,岁禄千五百石,予世券。时诸将在边屯田募伍,岁有常课。聚颇耽酒色,无所事事。又以招降无功,召还,切责之。明年从傅友德征云南,大战白石江,擒达里麻。云南平,进取大理。未几,诸蛮复叛,命副安陆侯吴复为总兵。授以方略,分攻关索岭及阿咱等寨,悉下之。蛮地始定。置贵州都指挥使司,以聚署司事。十八年命为总兵官,帅指挥丁忠等征广南,擒火立达,俘其众万人。还镇云南。二十三年召还。李善长败,语连聚。帝曰:“聚曩使姑苏不称旨,朕尝詈责,遂欲反耶!”竟坐党死,爵除。
4.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聚以舟师从海道邀击。 邀:邀请
B.士诚复入寇,获其帅宋兴祖,再败之。 再:第二次
C.归次昌国,剿海寇叶、陈二姓于兰秀山。 次:驻扎
D.聚曩使姑苏不称旨,朕尝詈责,遂欲反耶! 曩:以往
5.下列对文中划线词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校尉,官名。校,军事编制单位。尉,军官。校尉为部队长之意。西汉,汉武帝为了加强对长安城的防护而置中垒、屯骑、步兵、越骑、长水、胡骑、射声、虎贲八校尉。八校尉之秩皆为比二千石,属官有丞及司马。
B.游徼,乡官之一。原为泛称,意为有秩禄的官吏中最低级人员。秦末始为官名。汉沿设。掌巡察缉捕之事。魏、晋、南北朝多沿设。
C.世券,又称铁券。明代赐予功臣,使其世代享有特权的凭证。形制如瓦,其大小依官爵高低分为九等,外刻其功,中镌其过。每副各分左右,左存功臣,右藏内府。若子孙犯罪,取券勘合,折其功过予以赦减。
D.爵,在文中指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旧说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周以后各封建王朝都有封爵制度,爵称和爵位制度虽然因时而异,但被封爵者都有封地且可世袭。
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费聚跟随太祖招纳定远张家堡民兵成功后,因改变主意率领三百人前往设计捕获了民兵的将领,收编士兵三千人。
B.平定江东之后,攻占长兴,费聚受命辅佐耿炳文,担任元帅。
C.洪武四年,费聚跟从傅友德征伐云南,大战白石江,擒获达里麻。后又攻取大理。在做安陆侯吴复的副手时攻下关索岭及阿咱等寨。
D.洪武二十三年被召还京,受李善长事牵连,最终获罪被处死。
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句4分,共8分)
(1)聚少习技击。太祖遇于濠,伟其貌,深相结纳。
(2)时诸将在边屯田募伍,岁有常课。聚颇耽酒色,无所事事。
(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登原州城①呈张贲从事
魏野
异乡何处最牵愁?独上边城城上楼。
日暮北来惟有雁,地寒西去更无州。
数声塞角高还咽,一派泾河冻不流。
君作贫官我为客,此中离恨共难收。
注①:原州城,即今宁夏固原。
8.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4分)
9.全诗表达出了作者哪些复杂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小题1分)
(1)朱熹《孟子集注》中“不能烛于几微,故必事理暴著,以至验于人之色,发于人之声,然后能警悟而通晓也”注解的句子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 。
(2)《古文观止》评《曹刿论战》时有“未战考君德,方战养士气,既战察敌情”的评语,文中得到曹刿肯定的“君德”是 , , 。
(3)《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写出打猎阵容豪壮的两句是 , 。
(4)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写胜于“天上”的“人间”生活的一句是 , 。
(5)《游山西村》中描写山间水畔景色,蕴含着深刻哲理的诗句是 , 。
(6)《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分别从形、声两个角度写军营中夜与晓的两个典型场景的句子是 , 。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6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16分,每题4分)
最景仰之人物——张謇
张謇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主张“实业救国”。他一生创办了20多个企业,370多所学校,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宝贵贡献,被称为“状元实业家”。
1894年,41岁的张謇终于在科举考试中高中状元。正当他踌躇满志准备在政治上大干一场时,甲午战争爆发,中国战败,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张謇不顾自身安危,向慈禧太后进言,应购洋炮、买军舰、练新军,进行备战,建议慈禧太后削减六十大寿庆典的银两,以资军用。慈禧太后大怒,差点把他的“顶戴”给摘了。国难当头,朝廷腐败,张謇认为有头脑的知识分子,应当为国家做点实事,而不是写一些策论文章。于是他主动放弃高官厚禄,明确表示:“愿成一分一毫有用之事,不愿居八命九命可耻之官!”他决定回家乡南通创办实业。
张謇常说,一个人办一个县的事,要有一省的眼光;办一省的事,要有一国的眼光;而办一国的事,就要有世界的眼光。这种思想,自始至终贯穿在他兴办实业的过程中。他敏锐地察觉到大清当时从国外进口最多的就是棉铁,仅这两项,每年2亿两白银,比什么赔款都厉害。因此决定办纺织业来抵御外国的经济侵略。鉴于洋务运动以来大批贪官污吏从官办企业中聚敛私财,张謇又细致研究了欧美列强藏富于民的富国之策,他恳请两江总督张之洞让纱厂由原来的官办改为民间绅商自营,采取股份制,吸引商人入股,并采用土地入股的方法来缓解建厂购地的资金压力。选择厂址上,针对去上海建厂的主张,张謇力陈南通唐闸镇的近江滩涂是办厂的好地段:其一,滩涂地价低廉;其二,厂址周围村镇众多;其三,唐闸镇周边就是产棉区,原料可以就近取材;其四,此处濒临长江,周围河流纵横,水陆交通便捷。事实证明张謇的见解站在了时代的前沿。
为了解决原料供应问题,张謇创办了我国第一家农业股份制企业——通海垦牧公司,招募农场工人,设置董事会。他的好友王怀咏说,张謇虽从未出过国门,竟能使用西人的公司制来经营企业,这在中国是前无古人之事。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张謇已兴办各类企业二三十个,在南通建立了一个现代化工业体系,全都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实业。他利用《易经》中“天地之大德曰生”之意,为纱厂取名为“大生”,在为大生起草的《厂约》开篇说:“通州之设厂,为通州民生计,亦即为中国利源计。”彰显救济民生之愿。
为了培养科学等方面的人才,张謇他又积极兴建师范学校,中国第一所师范学校南通师范学校就是他所创办,今日的复旦大学、同济大学、河海大学的前身也都与他有关。他建立中国第一所博物馆——南通博物苑,还建立了军山气象台,此外还陆续创办了图书馆、盲哑学校等。他带领民众,对南通的旧城进行合理的改造,完善公共设施和发展商业金融、娱乐休闲、餐饮旅馆等服务业;在南通新城区,他开拓城市的发展空间,重视景观打造——修建了五个公园,美化了城市环境。使南通从一个封闭落后的城镇成为长江中下游的重要商埠和文化中心,张謇的名字与南通已经紧紧联系在一起,成为一方山水。
张謇一生创造了巨大财富,而他给自己取号叫“啬翁”。他常说一句话:“该用者,为大众用者,虽千万不足惜;自用者,消耗者,一文钱也须考虑,也许节省。”他的一双袜子缝补过七八次还舍不得扔,十几年中只做过两件长袍。一次,他在纱厂车间巡视时,看见一个纱工随手将两张纸扔在地上,他连忙捡起来,用手抹平,递给身后的襄理。他把大部分收入都用在不能产生利润的公共事业上,有记录的就有白银150多万两。
1922年,在北京、上海举办的成功人物民意测评中,投票选举“最景仰之人物”,张謇得票数最高,这一年他70岁。也正是这一年,棉纺织业危机,张謇寻求国内外资金支持不成,“大生”无可挽回地走向衰落。他一生孤独,最大的精神支柱就是内心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一个状元告别仕途之后的兴国之梦。1926年,张謇辞世。
(摘编自曹靖生《张謇奋斗史》)
相关链接
①1920年,唐闸人口近万户,接近5万人。通扬河沿岸工厂林立,商业繁荣。有人看到当年国外发行的中国地图,许多大城市都没被标出,却在南通方位赫然印着“唐家闸”三个字。 (摘自《南通县图志》)
②张謇是近代中国史上一个很伟大的失败的英雄,他独立开辟了无数新路,做了三十年的开路先锋,养活了几万人,造福于一方,而影响及于全国。终于因为他开辟的路子太多,担负的事业过于伟大,他不能不抱着许多未完的志愿而死。(摘自胡适《南通张謇传记序》)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张謇认为有头脑的知识分子,应该为国家做实事,不能仅是写一些空洞的策论文章,他辞职办实业就表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B. 张謇恳请张之洞让纱厂由原来的官办改为民间绅商自营,采取股份制,吸引商人入股,目的是不让贪官污吏从企业中谋取私利。
C. 当年国外发行的中国地图,许多大城市都没被标出,“唐家闸”却赫然印上,这表明原本不起眼的小镇已成为名满中外的经济中心。
D. 张謇一双袜子缝补过七八次,巡视车间拾起纸片,这些行为是想告诉员工:企业要做大做强,就要开源节流、降低成本。
E. 胸怀实业救国梦想的张謇,几十年身体力行,全力趋赴,造福一方,影响全国,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和教育事业做出了宝贵的贡献。
(2)张謇在兴办实业的过程中,“眼光”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分析。(4分)
(3)为什么说张謇成为一方山水?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4分)
(4)张謇为什么被选为“最景仰之人物”?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4分)
山东高考语文试卷2017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运用(10分,选择题各2分,看图写话4分)
1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这10年来,中医药热一年比一年温度高,听说浙江的中医药市场化水平名列全国之先,前来考察、取经的 ,光回春堂每月就要接待多批客人。
②在地铁五号线和六号线换乘的通道,一位姑娘安静地站在墙角,身后是 的下班人群。
③一个个战略投资者 ,就像源头活水,源源不断,一批重大项目落地开建,“引擎”在加快发展中发挥强劲动力。
A.川流不息 络绎不绝 纷至沓来 B.络绎不绝 川流不息 纷至沓来
C.纷至沓来 络绎不绝 川流不息 D.络绎不绝 纷至沓来 川流不息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虚拟货币是一种既非是由中央银行或公共机构颁发,也不一定要连接于一种法定货币,但作为支付手段被自然人或法人接受,并且可以进行转让、存储或电子交易。
B.缅甸五年一度的大选投票结束,缅甸反对党全国民主联盟发言人11月9日称,在11月8日举行的大选中,该党赢得了全国大约70%左右的选票,获得了选举的胜利。
C.我们要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继续集中力量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
D.为什么会总是出现这种情况,笔者认为,这里深层次原因是整个社会缺乏诚信有关。
1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而不是防治腐败。
②因此新加坡政府的公务员廉洁本身不是问题,
③其实,新加坡是一个法治社会,加上公务员系统监督机制健全,本身从制度层面和操作层面把公务员的权力全部关在笼子里,
④其所实行的公务员高薪政策,其意图是吸引最优秀的人才到政府高级机关工作,
⑤公务员的行为都是阳光行为,暗箱操作没有空间,
⑥高薪养廉一词起源于人们对新加坡政府公务员的说法与新加坡公务员高收入的联想。
A.⑤②⑥③①④ B.⑤②④①⑥③ C.⑥③④①⑤② D.⑥③⑤②④①
山东高考语文试卷2017
上一篇:山东2017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下一篇:山东省17年的语文高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