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考试网>学历类考试>高考频道>高考科目>高考语文>

全国卷1语文高考题库2017(2)

时间: 刘惠25 分享

  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8题。

  吃草与吃肉

  林语堂

  近来在编纂一本中文字典,觉得心情平静得多,省了多少是非。因此感觉做学问工作如吃草,做文人时论如吃肉。

  编报纸,做时论,平时事,正人心,息邪说,比较含有人与人之接触,必有仇敌。做学问,做考证,考经史。编字典,自然而然少是非,而且自有其乐。寻发真理,如牛羊在山坡上遨游觅食。两种工作都重要,但须各凭其性情而行,不能勉强。这个意思,可扩而充之。世上只有两种动物,一为吃草动物,包括牛羊及思想家;一为食肉动物,包括虎狼及事业家。吃草动物只管自己的事,故心气温和善良如牛羊;吃肉动物专管人家的事,故多奸险狡黠,长于应付、笼络、算计、挟持、指挥……前者,学人、发明家等,只对学理事物有兴趣,而在社交上却常要羞羞答答;做委员,喝听差都不大行。后者如刘邦、朱元璋一类英雄豪杰,用兵用将,料事如神,而对于子曰诗云,一听便头疼,糊里糊涂。

  食肉者搏击食草者,食草者也常藐视食肉者。思想家一方羡慕事业家,一方又看不起事业家。世间食肉之徒,偶尔读两本书,就在书中觅黄金屋、颜如玉、钟重禄,哪里是真正懂得食素之味?学问兴趣他们是不懂的。偶尔出洋,偶尔留学,第一目的就是看准学位头衔。他所读的政治法律及大学管理法,可以让他回来当议员委员,高官俸禄,养父母,给妻子,并不是在研究政治学说学问上做工夫。

  袁中朗描写此种人心理极好。“吏趣者,其人未必有才,但觉官有无穷滋味,愈劳愈侠,愈苦愈甜,愈谈愈不尽,不穷其味不止。若夺其官便如夺婴孩手中鸡子,啼哭随之矣。”(《与张幼于书》)此语便含食草者对食肉者的讥笑。

  我想这类专管别人家事的工作,其意义还在一个木匠做一个木盒之下。但是不让食肉者管别人家事,他心里就不高兴。食肉者也轻鄙食草者。“议论空疏”“阔论高谈”“咄咄书空”是文人之罪。而文人也常有令人轻鄙之处。

  食肉者对文人表示轻鄙,非搏击文人时,而是秦莽文人时。此种秦莽文人,我想仍不是真正读书种子,是借食草之名求食肉之便,还应该归入食肉类去。他们一旦得意,仍善于互相倾轧,弄权舞弊,作威作福,恃势凌人。

  “文学无用”之说也是对的。革命是干的,不是谈的。打虎就得上山,站在高楼绮窗前高唱:“打啊!打啊!”我总觉得滑稽。声势愈凶猛愈形其滑稽。他为什么不上山去?我老是问。所以高谈革命者,我根本就把他归入食肉之类,他是以食草之名求食肉之便。站在绮窗前而喊打虎之人,笑别的站在绮窗前而不喊打虎之人,那叫做滑稽。站在绮窗前而不喊打者,笑别的专在起床前喊打虎者,那叫作同情的幽默。他好像说:你只能喊打,而我充其量也只能喊打,你我都只能喊,然而喊是无用的。打而不喊者上上;打而且喊者次之;不打亦不喊者居中,有自知之明;喊而不打者中下;自己喊而以骂别人不喊者为能事者,斯为下矣。

  (选自《宇宙风》第14期,1936年4月,有删改)

  16.文中的“食草者”和“食肉者”各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6分)

  17.“食草者”和“食肉者”怎么看待对方?(6分)

  18.请简要概括最后一段的论述思路。(6分)

  七、作文(70分)

  19.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问题不限,诗歌除外。

  每逢新生入学,一位教师都会给学生讲一遍“手握青苹果”的故事:一个年轻人独自到沙漠去冒险,他丢失了全部行李,迷失了道路,他一时慌了,翻遍了所有口袋,终于在一个裤子口袋里发现了一个苹果。他闻了闻这个青苹果,觉得这是一个水库,是一个粮仓,且无比清香。他握着这青苹果,朝一个方向走去。每每精疲力竭时,他就手握青苹果看一看闻一闻,又向前走,直到第三天黄昏时分,他惊喜地看到了绿树红花,原来他已经走出了沙漠。

  全国卷1语文高考题库2017参考答案

  1、D(脍炙人口: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人人都称赞。口碑载道:形容到处都是群众称颂的声音。流传:传下来或传播开。留传:遗留下来传给后代。体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题材:构成文学和艺术作品的材料,即作品中具体描写的生活事件或生活现象)

  2、D(A用词重复,“必须”就是必要的意思,应删除“要”。B并列不当,“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包括了“职业教育”,同时,“公民”不能与“决策者、企业家、科技工作者”并列。C搭配不当,“其有”不能与“丰富多彩”搭配)

  3、A(B上句“少小”与下句“论功”不对仗。C上句“柏梁”“铜雀”为汉代所建的柏梁台和铜雀台,二者皆为地名。下句中的“古时”“清吹”并非地名,故上下句并不对仗。D上句“亭子”,名词,下句“环转”,动词,词性不合)

  4、D(③为总起,提出文章的“开合”问题,下面按解释“开合”的顺序排列)

  5、B(“刚健沉实,一丝不苟”错,应是“舒展洒脱”)

  6、C(率:一律,一概)

  7、B(“为有更多的人能和自己一样读了杨椒山的文章有所感动而高兴”与原文不符,原文表达的是“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和自己一样读了杨椒山的文章有所感动”)

  8、(1)而且又编辑他的遗文,只怕他在后世不伟大而急切地印出来给后人看,这不是君子的用意吗?(得分点 :辑、示各1分,句意2分)

  (2)王阳明的功绩固然应该轻视,然而气节是君子的关键。(得分点:薄、梗概、判断句式各1分,句意1分)

  9、作者认为气节是君子的大要,而杨椒山是极有气节的人;(2分)鄙薄杨椒山的人,借用朱熹的史论贬抑杨椒山,轻视气节,企图用中庸之道来麻痹人们,作者在文中加以无情地揭露。(2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年轻时读王章的传记,满脸眼泪鼻涕,匆匆忙忙出来会客来不及整治清洁,客人惊疑询问缘故,我说:“是读了王伸卿传记的缘故。”不久读了杨椒山自己写的年谱,惊讶说:“这不是王伸卿吗?”

  我曾经在史馆任职,询问杨椒山传记的情况,同馆的官员说:“还没有抓阉。”我说:“这是一代中极难得的人物,应当特别替他起草传记,却要等抓阉吗?”同馆的官员没有回答。不久又隐约听到同馆有人上奏议事书信说:“明孝宗不是好君主,王阳明不是道学家,东林党人都不是正派人。”说“读书人说事,只应当以委曲求全,不能以偏激枉法,东林党人的争端常常从闹意气开始,而以结成派系告终,这都是受到嘉靖、隆庆年间那种刚直而固执的风气的影响。”大概暗中指的是杨椒山。我说:“那么像汉代的王章也不是君子吗?”回答说:“王章不知道轻重,因为言论刚直被杀,怎么说得上是君子!您没有读过胡氏致堂的那些史论吗?他对两汉的人物,一概斥骂,一钱不值,因此朱熹为王安石作传,列为名臣,儿称大师秦桧是极有能力的人,什么原因?行动不轻率随便!在岳飞的死一事上,还是讥刺这样、那样,只知道向前厮杀而不知道灵活应变,其他更可以知道了。”我生气而说不出话只得作罢。然而回家后查看旧史,看见北宋、南宋两朝,在国家危亡的悲惨时候,死难者不下几十上百人,但是《宋史。忠义传》中并没有一个讲理学的人置身其中,这样以后知道了轻薄功绩和气节,都是宋代理学的浅陋之见,不是常情。

  现在,我离开史馆又过了十多年了,康熙丁丑年,同县的章钰,对椒山的为人有感触,选取杨椒山所写的年谱和他生平的诗文,合编为上下卷,将要刻印给世人看,而嘱咐我写序文,我读了这些文字,眼泪一滴滴流下,和过去读王章传记时一样,他们虽然没有讲学,但是不会埋没他们的良心。章钰凭着艺坛的豪气研究经学家的学问,比贾谊年轻,唯独能够发奋激昂,听到杨椒山的风骨而兴奋起来,而且又编辑他的遗文,只怕他在后世不伟大而急切地印出来给世人看,这不是君子的用意吗?

  近来求学的人,动不动就轻视功绩和气节,甚至有攻击王阳明的学说而自鸣得意的。王阳明的功绩固然应该轻视,然而气节是君子的关键,杨椒山不幸与王章相同,两汉的儒学长久被宋代以来的理学多反对,而王阳明又不幸地在被贬龙场以前跟杨椒山相同。道学已经说不清,而杨、王两人的气节又远远不如权臣的力气,然而尚且还有像章钰这样读他的书感叹他的为人,只怕他的声明不能流传后世,而急切地印出来给世人看的人,那么,这是人们的良心还没有消亡,君子还可以有所作为的明证。世上有看了这本子集而有所感动兴奋的吗?他也用我读王仲卿的传记的心来读它,很好啊!

  10、(1)形容苏轼人生坎坷,阅历丰富。(2分)

  (2)用儒家和墨家,书法家颜真卿、杨凝式衬托苏轼的学识和书法成就。(4分)

  (3)从绘画艺术来说,画品即人品,苏轼的枯木画,是他内心世界的艺术体现;(2分)从人生经历来说,苏轼为人平和而坚强,历经贬滴和打击,气节愈坚,就像那老木经风霜袭击而愈加坚硬一样。(3分)

  11、(1)小知不及大知

  (2)别时茫茫江浸月

  (3)此情可待成追忆

  (4)而气候不齐

  (5)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6)高处不胜寒

  (7)温故而知新

  (8)小桥流水人家

  12、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描写了大别山中的四座峰的秀美的风景和独特的风貌,表达了作者无限向往之情。(4分)

  13、(1)禅宗既包含了印度文化,又包含了中国本土文化,值得研究。(2分)

  (2)无论是从世俗看还是从佛教看,五祖寺都有非凡的意义。(2分)

  14、刘备请诸葛亮和弘忍看中慧能都是敢打破常规、独具慧眼识别人才的典型,具有历史意义又对现实具有启发意义,丰富了文章的内涵;(4分)引出下文对五祖寺的赞美,为下文的议论作了铺垫。(2分)

  15、不能删去,①文末两段内容深化了文章主题,导游小姐和一个年轻人的对话充满禅意,给人启示,收到了言有尽意无穷的效果,(3分)②文末两段写作者游五祖寺时看到的菩提树,回到现实,照应标题,使全文结构完整、严谨。(3分)

  16、食草者:心气温和良善;对学问有兴趣,不善社交。(3分)食肉者:多奸险狡黠;有才干,世故,不喜欢读书,对学问不感兴趣;心理很好;重名利。(3分)

  17、食肉者搏击食草者,也常轻鄙食草者;(3分)食草者羡慕食肉者,也常藐视、讥笑食肉者。(3分)

  18、首先指出“文学无用”是对的;(2分)接着用比喻论证论述做文学(空头革命家)如见老虎只喊不打一样没有实际效果;(2分)最后总结对革命的几种态度,嘲讽“光喊不干还骂不干也不喊”行为的可笑。(2分)

  19、参照2015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写作提示】这个青苹果激励着年轻人走出沙漠,它象征着希望,或者信念。因此,可以立意为:遇到困难时要看到希望,要坚定自己的信念,这样才能克服困难。也可从“每逢新生入学”这个角度立意:站在新的起点,就要对未来充满希望,不管前面的道路多么艰难,只要坚定信念地向前走去,就会实现理想。


猜你喜欢:

1.历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下载

2.高考语文试卷全国卷及参考答案

3.2017北京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百度文库

4.今年高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5.历年高考题语文

6.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试题汇编

全国卷1语文高考题库2017(2)

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8题。 吃草与吃肉 林语堂 近来在编纂一本中文字典,觉得心情平静得多,省了多少是非。因此感觉做学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全国高考真题语文试卷2017
    全国高考真题语文试卷2017

    光阴易逝,岂容我待。不要想着时间还有很多,时间眨眼即逝,要珍惜每一分每一秒的学习时间。高考加油!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全国高考真题语

  • 全国高考真题语文2017
    全国高考真题语文2017

    阳春三月翘首以盼,百日冲刺迫在眉睫。高考加油!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全国高考真题语文2017,仅供大家参考! 全国高考真题语文2017第一部分 一

  • 全国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解析版
    全国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解析版

    将平时考试当高考,这样高考考试时就可以像平时考试一样,不会太多紧张和忐忑。高考加油!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全国高考语文真题,仅供大家

  • 全国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解析

    想要学好,那就要做好吃苦的准备,因为不狠下一番苦功,又怎么能登上高峰呢?高考加油!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全国高考语文真题,仅供大家参

23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