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口高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2)
六、语言运用题(12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4分)
“坐在凳子上好像坐在铜火炉上。按桌子好像按着了烟囱,洋蜡烛从台上弯下来,弯成磁铁的形状,薄荷锭在桌子上放了一会,旋开来统统融化而蒸发了。狗子伸着舌头伏在桌子地下喘息,人们各占住了一个门口而不息地挥扇,挥得手腕欲断,汗水还是不绝地流。”
这是丰子恺《云霓》中描写暑天的一段话。在这段话中,作者未用一个“热”字,却写尽炎热,让人真有一种置身酷夏、暑热难当的感觉。这就是侧面描写的艺术效果。请你也用侧面描写的手法,描写“冷”。要求:不出现“冷”字,不少于80字。
22.请分别用成语为下面的图片拟一个标题。(4分)
答:
23.有些精彩的书评虽只只言片语,却能表现一部作品的神韵,揭示其主题或写作特色。参照下面的示例,从题后给出的名著中任选两部,各写一则“一句话书评”。(4分)
示例:
《水浒传》——一曲英雄好汉的忠义悲曲
《西游记》——通向西方精神世界途中的坎坷波折
待选:《边城》《祝福》《哈姆雷特》《红楼梦》《巴黎圣母院》《老人与海》
(1)
(2)
七、(60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近年来,旅游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人们纷纷走向四面八方欣赏风景,近则国内,远则欧美。其实,近处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也能给人赏心悦目之感,起到怡情悦性之效。
请以“身边的风景”为题,自选文体,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是个戏剧除外。
对口高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15分)
1.D(A.祛-qū,跹-xiān,溯-sù;B.绌-chù;C.质-zhì)
2.C(A.班-斑,野游-冶游;B.黄梁-黄粱;D.祥-详,慢舞-曼舞)
3.C
4.C(A.句式杂糅,去掉“为……的主要原料”或“都离不开它”;B.“塑造……力量”搭配不当,可改为“彰显…人格魅力”;D.成分赘余,去掉“不可缺少”或将“必需品”改为“用品”。)
5.D(A.“应允”后应为冒号;B.删掉“等和逗号”;C.问号改为句号。)
二、(9分)
6.C(潘天寿先生所说的话只能证明“实用在远古”,不能证明“理论却构建在汉”)
7.B(由第2自然段的相关内容可知,该项表述正确。A.原文中是说“长篇专著却付阙如”,而非“长篇专著时见于杂志”。C.原文是说“今之画家在习画的过程中,并不……”,选项所丢掉的“今之”两字,扩大了概念范围。D.原文中是“不是……而是……”的并列关系,而不是“不只是……而且是……”的递进关系)
8.C(“如果中国人有西方人那种乐于接受新事物的思想,就不会出现千年一色的怪事”于文无据)
三、(12分)
9.B(审:明白,清楚,了解)
10.A(A.代词,自己;B.连词,表目的/介词,表原因,因为;C.代词,书、事物/动词,往、到……去;D.连词,表修饰/表转折。)
11.D(①②是盲者的表现)
12.C(“观察世界应该举一反三,学会推理”并非盲者说这句话的目的。)
四、(21分)
13.(8分)
(1)(2分)如您所言,这是只知盲人的盲,却不知不瞎的人全都是瞎子啊。(第、而,译错一个,扣1分。)
(2)(3分)竟然您不替自己悲哀却为我悲哀,不安慰自己却安慰我。(乃、吊,译错一个。扣1分,宾语前置未译出扣1分。)
(3)(3分)象这样久了就习惯了,我对眼睛看不见并不感到烦恼。(病,意动;于目之不见也,介宾短语后置,句意,各1分。)
14.(8分)
(1)(4分)诗句运用比喻、顶针的手法,(2分)将客愁必成源源不断的流水,突出客愁绵长。(2分)
(2)(4分)末联两句表现了诗人船到家乡那一瞬间的感受。(2分)通过两个情景表现这种感受:先是突然听到乡音吴语,竟不敢相信已到家乡,(1分)接着抬头望故山明月,充满归乡的喜悦之情。(1分)
15.(5分)(任选五小题,每小题,1分,有错别字不得分。)
(1)风萧萧兮易水寒 (2)杨柳依依 雨雪霏霏 (3)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
(4)齐彭殇为妄作 (5)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6)同是天涯沦落人
五、(21分)
16.(6分)(每小点,2分,意对即可。)
①信守承诺(坚守诚信)。在丈夫去世、自己下岗、家境困窘的情况下,收到纸条的她依然呈带起帮助陌生女孩完成学业的重任,替丈夫兑现生前的诺言。
②坚强。为了供自己的儿子和陌生的女孩读书,她卖掉了房子,多年住在一个“依墙斜拉的低矮的破旧帐篷”里,靠拾破烂维持生计。
③乐于助人(富有爱心),不图回报。“她”连续四年以丈夫的名义给女孩汇款,但从未留下具体地址。
17.(4分)(每小点,1分,意对即可。)
①发现纸条。在试穿捐赠的衣服时,意外地发现“纸条”。
②试图动用纸条。女孩上四年级时,爸爸摔断了腿,第一次萌生动用“纸条”的念头;上中学时,家中祸不单行,再次想动用“纸条”,均被父亲阻拦。
③寄出纸条。女孩考上大学,父亲含笑离世,万般无奈,她寄出了那张“纸条”。
④寻找纸条主人,得知真相。女孩大学毕业领到第一个月的工资后,去那个陌生的小城,寻找恩人,得知主人的身份。
18.(3分)(每小点,1分,对3点,且意对即可。)结尾的艺术效果:
①照应前文,逆转的结尾让读者觉得在情理之中。前文“很普通的白纸”,让人觉得主人之人的身份普通。
②使情节再生波澜,感人至深。
③丰富了人物形象,大娘虽住在破旧的帐篷里,靠拾破烂维持生活,却始终坚守承诺。
④深化主题,令人回味。四年资助是超越生命的举动,因而深化了主旨;做了好事却不留地址,不图回报,更显人格高尚。
19.(4分)(每小点,2分,对2点,且意对即可。)
①表面上看“白纸黑字”就是一张写着字的纸条,这是小说的线索。
②从深层上看,普通的“白纸”上朴实的“黑字”代表着人间大爱,“纸条传达的信息,足以成为抵挡困难的最后屏障”,表达了“爱是一种苦难中的依靠”的主题。
③“白纸黑字”作为一个成语,更代表着大娘重承诺、守信用的宝贵品质。虽然丈夫去世,单位破产,她下了岗,“但不能让丈夫昔日白纸黑字的承诺化作一纸谎言”的信念支撑着她完成了超越生命的承诺。这是小说着力突出的主题。
20.(4分)B E
(A.“父亲离世后,女孩才能将纸条寄出”,因为女孩实在父亲去世后、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才寄出纸条的。C.“但也有守旧、狭隘的一面”错。小说刻画的是一个讲自尊、有骨气、明大义、爱子女的令人钦佩的父亲形象。D.“为了丈夫临终的嘱托,为了兑现与丈夫的共同承诺”错,文中均无此意。大娘的丈夫因病离世,她是收到一个陌生女孩的来信,认出纸条上丈夫的字迹后,才知道捐助的事,继而兑现承诺的。)
六、(12分)
21.(4分)略。(符合要求和描写对象实际即可。)
22.(4分)(每项1分,意对即可。)
(1)大材小用 (2)投鼠忌器 (3)鹤立鸡群 (4)众口难调
23.(4分)(每点,2分,意对即可。)示例:
《边城》——一幅未被近代文明污染的画卷(一曲真善美的赞歌)
《祝福》——被侮辱与被损害者的哀歌
《哈姆雷特》——优柔寡断,必将酿成悲剧
《红楼梦》——一群纯真女儿的悲歌
《巴黎圣母院》——丑陋的灵魂远比难看的外貌恐怖
《老人与海》——一个人可以被消灭,但不可以被打败(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
七、(60分)
24.略。(参考2014高考天津作文评分标准)
附:参考译文
乡里有个盲人少年,从事占卜职业,(他)善于弹琴。邻居某人,招呼并安慰他道:“您年龄多少啊?”(回答)说:“年纪十五岁了。”“从什么时候失明的啊?”(回答)说:“三岁。”“那么您这失明就十二年啦!昏昏然行走,黑忽忽朝前赶。不知道天地的大、日月的光、山高水流、容貌美丑、宫殿的宏伟壮丽,岂不是非常可悲的吗?我因为这才安慰你啊!”
盲人笑着说:“如您所言,这是只知盲人的盲,却不知不瞎的人全都是瞎子啊。盲人何尝就盲啊?我眼睛虽看不见,四肢和身体各个部位都(行动)自如啊,因为眼睛不乱动啊。对于人来说,听他的声音就知道他的姓氏;琢磨他的话知道他的对与错。(我)行走(时),判断道路的平陡来决定走的快慢,也没有摔跤的忧患。进入自己所精通的职业,不让自己精神在不急的事务中疲劳,不在没有益处的事上使用自己的力气,出外就推销自己的技能用来养饱自己的肚子。如此这般久了就成习惯了,我对眼睛看不见并不感到烦恼。当今(这)世上的人,喜欢作不合礼教的妆扮,喜欢做无用的观看。事情来临了却看不见,看见了又无法远离(它);贤明蠢笨的品质不能辨别;邪恶端正在面前不能分辨;利害(冲突)来了不能审时度势;治理和动乱的缘故不能识别;诗书摆在面前,(现实)事物跟着(身)后,终日看到它们却不得其要领,倒行逆施,(昏昏然)无所适从地绊倒跌倒却不知道觉悟:最终跳进罗网、跌入陷阱的人比比皆是。老天已经够偏爱人的了,给予人们运动认识的器官,而人们却失去了老天爷给那些本能给人们的本意。动不动就用这些本能来陷自身于被动的,难道只是眼睛吗!我要说昏昏然行走,黑忽忽朝前赶(的人),天下谁不瞎啊?瞎的人只有我吗?我正轻蔑地顾盼,说你等不够资格有辱我(的眼睛)看上一眼的。您不替自己悲哀却为我悲哀,不安慰自己却安慰我!我正转而为您悲要安慰您啊。”
(邻居)某人没有(言辞)来作答。他闲暇时来拜访我,讲了盲者的那段话。我听了之后感到惊异,说:“古代由盲人担任的乐官和太史负责讽谏教化,少师进献箴言,盲人乐师朗诵诗歌,像晋国的师旷和郑国的师慧就是这种人。这个盲者,难道不是那一类人吗?”因此我记下他的话,希望使看到的人能感到心有所愧。
猜你喜欢:
对口高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2)
下一篇:福建2017高考试卷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