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山东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2)
2017山东高考语文真题参考答案
一.(15分,每小题3分)
1. 【答案】D
【解析】A偈jì B 置疑 C桥墩
【考点】考查内容:字音、字形 考查能力:识记A
应试策略及技巧:(1)加强对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积累和训练。
(2)把字放到一定的语境中与词义联系起来,据义定音。
(3)形声字,严防声旁误导,集中记忆。
(4)形似字,看清细微差别,比较记忆。
(5)方言字,明确方言特点,分类记忆。
2. 【答案】B
【解析】停伫:停留伫立;停驻:停止,停留。修缮:修理建筑物等,是指把设施恢复到原来的服务功能;修葺:指房屋、庄园等建筑或林木、花圃的修补、修缮。“飞”比“伸”更符合在崖石边上屋檐的形象。
【考点】考查内容:近义词的辨析(实词或虚词)
考查能力:表达应用E
应试策略及技巧:以义辨形、以音辨形、以偏旁部首辨形,注意品味语境进行辨析,平时加强积累。
3. 【答案】D
【解析】D豁然开朗:不能用来形容人的性格。只用于环境或理解,适用对象不当; A激浊扬清:原来比喻除去坏人,奖励好人。现在比喻发扬好的,去除坏的;B秀色可餐,双义成语,景美或女子美; C病入膏肓:形容病情十分严重,无法医治,比喻事情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考点】考查内容: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
考查能力:表达应用E
应试策略及技巧:(1)平日积累与训练。(2)注意适用范围(语境),感情与语体色彩,语法结构等的不同。
4. 【答案】C
【解析】A:“灿鸿”加引号;B:第一个逗号放在下引号里面;D:句末问号改为句号。
【考点】考查内容:标点符号 考查能力:表达应用E
应试策略及技巧:注意各类标点符号的使用与技巧积累
5. 【答案】C
【解析】A、宾语残缺,在“透明”后加“的宗旨”; B、中途易辙,把“安倍政府”放在“在”的后面;D、搭配不当,把“提高”改为“增强”。
【考点】考查内容:考查辨析语病能力 考查能力:表达应用E
应试策略及技巧:凭语感扫描,用方法检验。
⑴单句采用紧缩法,先抓主干后理附加。
⑵复句要先看关联,然后以分句为单位,采用紧缩法
二、(9分,每小题3分)
6.【答案】D
【解析】本题着眼于对重要概念的理解信息存在于第2、3、5段。由第5段可知龙图腾说遭到一些学者质疑并出现一些否定性观点,到哪这并不等于被学术界否定。
【考点】考查内容:考查对文章核心概念——龙图腾的理解
考查能力:理解B
应试策略及技巧:(1)根据题干要求,找准答题区间,找全信息。
(2)判断选项与原文之间的表述是否一致。
7. 【答案】B
【解析】本题着眼于对重要句子的理解。信息集中在第1、4、5段。第一段开头原文是“龙”而不是“龙图腾”。
【考点】考查内容:对重要句子的理解。
考查能力:理解B
应试策略及技巧:(1)将四个选项全部分析完再做选择。(2)要将文本的所有信息搜全了再下判断。(3)语境尽量大一些,语境小了,影响判断。(4)根据题干所给信息,从文中找到表述文章观点的相关语句,判断选项与原文之间的表述是否一致。
8.【答案】C
【解析】本题着眼于对文中信息的理解。信息区间跨越全文。原文第5段学者们指出,将中国古文物上出现的动物造型或纹饰视作图腾的表现形式,是非常错误的。C项“可能错误的”与原文不符。
【考点】考查内容:对文中信息的理解与分析
考查能力:理解与分析C
应试策略及技巧:分析信息所在的语境;筛选信息,归纳要点、结合语境,正确判断。
三、(12分,每小题3分)
9. 【答案】C
【解析】相:偏指一方,“他”
【考点】考查内容:对文言实词词义的理解能力
考查能力:理解B
应试策略及技巧:在理解文言实词词义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10. 【答案】A:介词,用
【解析】B、与:动词,给/动词,结交,亲附;C、之:动词,到/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D、而:连词,表转折/连词,表并列
【考点】考查内容:考查对文言虚词以、与、之、而词义的理解能力
考查能力:理解B
应试策略及技巧:熟练掌握《考试大纲》中列举的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注意虚词在句中的位置,结合语境理解。
11. 【答案】D
【考点】考查内容:文言文断句
考查能力:能力层级为 B 级
应试策略及技巧: 1、通读文段明大意,抓住要点。(什么人,什么事,结果是什么?);1、实词、句法多联系;3、借助虚词定首位;4、句式、活用要明确;5、文史知识不容忽视。
12. 【答案】C
【解析】齐太祖并没有跟明僧绍见面,原文是“太祖欲出寺见之”。
【考点】考查内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考查能力:分析综合能力C
应试策略及技巧:注意“张冠李戴”和“曲解文义”的干扰。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13.(10分)
(1)(5分)【答案】宋元嘉年间明僧绍两次被举荐为秀才,通晓经义,儒学造诣很深。宋永光年间,镇北府征召他为功曹,他一概不就职。
(再:两次;明经:通晓经义;辟:征召;并:副词,全、一概;每点1分,语句通顺1分)
(2)(5分)【答案】明僧绍说:“山野之人,正应当凿墙挖洞来躲避。假如推辞得不到同意,就应当依照以前戴公的先例行事了。”(山薮:山深林密的地方,山薮之人即为山野之人;凿坏以遁:凿墙挖洞以躲避,也指隐居不仕;若辞不获命:假如推辞得不到同意;故事:先例。每点1分。句子通顺1分)
【考点】考查能力::对浅易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考查能力:理解及语言表达B
应试策略及技巧:应以直译为主信”“达”“雅”,注意掌握文言文
翻译的六字诀:留、删、增、调、补、换。单音词对应译为双音词,注意古今异义的现象。切记语句通顺。
14.(8分)
(1)(4分)【答案】①诗人的视线从河岸楼台到天空新月,由下到上,由低到高,错落有致,富有层次感、立体感。(2分)
②新月楼台,双桥灯火,本是静景,著以“见”“上”字,则化静为动,生动形象地表现灯火登上了双桥的情景,极富动态美。(2分)
(其他答案,酌情给分)
【解析】解答时,可以从写景的角度、运用的表达技巧入手。写景角度:(1)五官的角度: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2)观察的角度(“视觉”的变化):从空间(上下远近)角度写景仰视、俯视、远视、近视。(3)动景、静景,动静结合,化静为动(4) 色彩烘托渲染的手法写景。
“其他答案,酌情给分”如“灯火上双桥”也可答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解答“写景角度”题一般步骤:(1)先确定写景角度;(2)再点明相应语句略作分析;(3)最后概括表达效果。
(2)(4分)【答案】①尾联以直接抒情作结。眼前的景物虽美丽动人,但毕竟是在外漂泊的游子,加上正是暮色时分,人们都在家中,而诗人却独泊孤舟,抒发了淡淡的乡愁。(2分)②同时用典,“心旆正摇摇” 出自《史记·苏秦列传》“寡人卧不安席,食不甘味,心摇摇然如悬旌而无所终薄。”诗人借此典故抒发了自己终无所托、没有着落的怅惘之情。(2分)(答“惆怅”“迷惘”“伤感”“茫然”也可得分)(每点2分。手法1分,感情1分)
(其他答案,酌情给分)
【解析】分析如何表达感情时要与手法捆绑在一起。 “怜”直抒胸臆,抒发了在外漂泊的游子思乡之情,很好理解。但是下一句“心旆正摇摇”表明前一句不是强烈的乡愁,而是淡淡的心神不宁的惆怅迷惘之情。这点要从注释 “终薄”的理解中找到答案。手法用典也是从注释中得出。
“其他答案,酌情给分”主要指写作手法,如果分析合理也可给分。
【考点】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提醒学生注意,读诗不仅读题目,研读原诗,也要读注释。很多答案就隐藏在注释中。
15.【答案】(6分)(每句一分)
(1)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2)故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
(3)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解析】注意重点字的写法。结合具体语境记忆,同时还要注意生僻难写字、同音异义词、同义异形词,留意语句顺序等。如: “跬”“至”“樯”。不要漏掉“故”。 第(3)句默写也可“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考点】本题考查灵活理解名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识记A。除第二句较简单外,其他两句依旧是常见名句,提示语简单明了,但几个同音异形字易写错;课外考查学生较为熟悉的“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根据提示语,学生不难想到。
五、(12分)
16.(4分)【答案】①正视历史,与过去决裂。②有邻国的“大度姿态”。 ③实事求是面对历史。④战后盟国的“严格监督”。(每点一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今年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德国反省二战侵略战争的正确态度,为同是二战侵略罪魁祸首的日本提供了一面镜子。今年这一题材是热点。
根据分号,不难筛选出四点。考生注意一下字数限制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从原文筛选出关键词略作组合即可。
17.(4分)【答案】①对平衡对称、周正之美的追求却一直没变。
② 因为文字书法的优劣关系到个人的功名前程,
(每句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语段主要写了方块字的重要性和“字如其人”, ①处的前文是全段的中心句,再加上“无论”一句,还是强调方块字的平衡对称周正等特点不会变,所以①处就填类似于这个意思的句子。②处前文有唐朝选拔人才,强调书写与文字并重,后文“升沉是系”,所以仕进者非常重视可以得出②处应填写类似于“文字和书写对仕途重要性”的内容。
【考点】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回答这类题要注意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语段的意思,二是空格前后的语句的意思。
先找语段的中心句,再联系前后文的意思,注意主语的一致性。
此题的命题意图还在于让学生意识到书写的重要性。
18. (4分)【答案】
(1)金融、互联网行业的就业景气程度最强。(1分)而会计、能源等传统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就业景气指数较低。(1分)
(2)①报志愿要关注就业景气指数(或就业情况)。(1分)②报志愿要关注新兴经济的发展(或关注经济发展的新趋势)。(1分)
【解析】根据CIER指数,学生较容易找出两个最高和最低指数。稍作概括即可。注意不要出现具体数字。第二问需要学生关注中国宏观经济的发展,关注时事。答案不唯一,学生只要紧扣图表内容和报考志愿提建议即可。不可脱离图表随意发挥。还要注意字数限制。
【考点】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能力层级表达应用 E。语言表达要准确、鲜明、简洁。
设计此题意图也是为即将高考的学子提供职业规划参考。
六、(18分)
19.(4分)【答案】①作者详细描写早年购买冬储大白菜的生活细节,表现了老街居民亲如一家,生活温馨幸福,表达了对老街生活的无限怀念。(2分)
②与下文冬天再无需储存大白菜形成对比,更加突出老街的风情和生活的快乐。(2分)
(意思对即可)(每点2分)
【解析】本题考查生活细节是为主题服务的意识。为了表达老街居民亲如一家,生活温馨幸福,表现老街的人情味这一主题,选了买冬储大白菜的生活细节来表现。所以细节是为主旨服务的。同时与下文“都有新鲜菜蔬上市,冬天再无需储存大白菜”进行对比。更突出了这一主题。
【考点】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做这类题,首先考虑本文的主旨,散文 “形散神不散”,选材都是为主旨服务的。其次,要考虑到选材在文中的位置,与上下文的照应、对比等等。
20.(4分)【答案】
(1)内容:运用了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老街即便拆除,它依然保留在人们的记忆中,表达了人们对老街的深厚感情,深化了主旨。(2分)
(2)结构: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大家对老街共同的美好记忆,引出下文作者与老街密切关联的个人记忆,从而引发作者对老街强烈的思念。(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分析划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需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入手。内容上要抓住句子的关键词语,同时结合文章主旨进行,句中“河道被拆除了改向了”是理解的重点;还要思考作者为什么这样说,与主旨相关,指出 “思绪的风帆向前流淌”的具体内涵;同时还要分析作者运用的修辞手法(比喻)及表达效果。 结构上分析此段与上下文的关系。每点2分。
【考点】本题考查鉴赏语言和分析作品结构的能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此题是典型的“作用题”。一般来讲,“作用题”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作答。内容上注意关键词,可能这个词不再具有词典中的含义,而是特定语境中的特殊含义;还要理解词语的语境含义与主旨的关系;同时还要注意运用的修辞。结构上要注意所在语段的位置,与上下文的关系。
21.(4分)【答案】①怀念老街的温暖亲切、人情味。②怀念过去生活温馨和谐的气氛。③怀念老街的风情、老街的习惯。④怀念老街与作者的命运密切关联,老街见证并分担了作者的欢乐和痛苦。(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每点1分)
【解析】本题的答案区间在第二段、第四段、第六段和第九段。第二段结尾写“够亲切够人情味儿”;第四段“温馨的气氛”;第六段“这就是老街的风情,这就是老街的习惯”,一句就概括了五、七段的内容;第九段,“我个人的命运,跟这条老街也有关联”“这条老街分担我的痛苦和怨愤”“这条老街看得清清楚楚” 从这些句子中不难概括出答案。
【考点】本题考查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做这类题,注意要结合全文来概括,即筛选答案的区域要从文本的开头到结尾,学生很难找全答案。要注意每一段的议论句、主旨句、关键句。
22.(6分)【答案】①没有。即使老街被拆除了,人与人不再熟悉亲切,我对老街的记忆,永远也不会轻易地消失。(2分)
②只要老街的位置不被移走,它在我的心目中就风采依旧,绝不会因模样改变扯断缘分纽带。我和老街的情感早就融合在了一起。(2分)
③现实中,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传统建筑不得不被拆除,如胡同民居,如文化建筑。会有很多符号记忆被抹去。但如果对老建筑有足够的感情,我们可以记在心中,也可以用影像记录下来,用博物馆等各种形式保存记忆。不管历经多少年,这些记录下的记忆,将成为历史中的一个个路标,让后人借此找到回家的路。(2分)(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每点2分)
【解析】解答此题,要特别注意两点:一是结合文本;二是联系现实。首先要回答问题,(是什么),再分析作者为什么对老街保存记忆,在此基础上联系现实谈谈拆迁如何保存记忆。(怎么做)对文本的理解4分,分两点,一点先回答问题,我对老街的记忆,永远不会消失。第二点分析为什么不会消失。对现实的理解2分,分析现实中怎么做才让老建筑记忆保存下来。
这是区分学生能力的一个难点。
【考点】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次为F。
尽管是相对开放的题目,但是并不是随便乱答的。做这类题目要掌握两点:(1)文中角度。就是要从文本中抽取语句,提炼认识与启示。还要借助文本中的相关语句提炼主旨。这是答此类题最重要的一点。(2)现实角度。作为一个社会人,应当具备的社会意识,就是为社会做些什么,如何让这些建筑记忆保存,这是现实责任的担当。这也是探究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体现。
七、23.(60分)
【立意解析】本题与近两年山东高考作文题基本相同,都属于材料引出写作要求的材料作文题,考生须在阅读题目中的材料以后,按四个要求写作。
作文题要求“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内容”应指字面上的、表层的意思,“含意”应指深层的抽象概括的意思。
(一)关于材料的内容
1.我们都要做好每一件事,每一件事情都值得我们努力认真做好。
2.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没有必要投入时间和精力。
3. 值不值得看得失,有得就值,无得就不值。
(二)关于材料的含意
1.只要摆在面前的都值得做好。有些事情似乎看起来没有意义,但是做好了,就一定有意义。
2. 正面理解:做值得做的事,不要平白无故消耗自己的精力,不值得做的事一定不能做。太专注于小事的人通常会对大事无能为力。
反面理解:一个人自认为不值得做的事情,往往会有敷衍了事的态度。不仅很难成功,即使成功,也不会觉得有成就感。
3.正面理解:选择你所爱的,爱你所选择的,才可能激发我们的激情与动力。若现实所迫,不能选择符合自己价值的事业,也不要消极对待或者直接放弃,应努力改变自己。
反面理解:具有强烈的功利心。凡事讲究得失利益,世界上的悲壮都被这种患得患失毁灭殆尽。
(三)关于立意
每一句都可以从正反两方面立意。有极强的思辨性。
1、认真去做,无论值不值得。
2、不要患得患失,勇敢去做。
3、选择你所爱的,爱你所选择的。
4、热爱你所做的,无悔你所做的。
5、不值得做的事不必浪费精力。
6、理性对待值不值得,不要凭一腔热血做事。
无论站在哪个角度立意,都必须把论点阐述清楚,把材料内涵揭示出来,不可含糊不清。
(四)关于论据论证
学生论证一定要言之有理,这就需要逻辑思维能力,而非简单的事例罗列。要紧扣论点合理论证,不可牵强附会分析。
学生有话说,掌握的论据应该很多。如:若讲不值得,那么屈原不会投江,他没必要为了信仰牺牲自己。还有谭嗣同、哥白尼等等为信仰献身的先驱们。如感动中国人物系列。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D。
这一作文很能考查学生的思辨性,对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有积极的引导作用。现实中做任何事时都考虑值不值得,那可能什么也干不了。本材料就是鼓励学生少点功利心,少一点借口;多一点激情,多一点奋斗。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一等 | 二等 | 三等 | 四等 | |||
基 础 等 级 | 内 容 20 分 | (20-17分) | (16-12分) | (11-7分) | (6-0分) | |
符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挚 |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实 |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思想基本健康 感情基本真实 |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确 内容不当 思想不健康 感情虚假 | |||
表 达 20 分 |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字体工整 |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字体清楚 |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字体基本清楚 | 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混乱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字迹潦草难辨 | ||
发 展 等 级 | 特 征 20 分 | 深刻 丰富 有文采 有创意 | 较深刻 较丰富 较有文采 较有创意 | 略显深刻 略显丰富 略显文采 略显创意 | 个别语句有点深刻 个别细节例子很好 个别语句较精彩 个别地方有新意 | |
说明:
一、基础等级评分,“内容”以“题意”、“中心”为重点;“表达”以“语言”、“文体”为重点;发展等级评分,以“有文采”、“有创新”为重点。
二、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下列“特征”4项16点中若干点突出点按等级评分。
1.深刻:(1)透过现象深入本质,(2)揭示事物内在联系,(3)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丰富:(1)材料丰富,(2)论据充实,(3)形象丰满,(4)意境深远。
3.有文采:(1)用词贴切,(2)句式灵活,(3)善于运用修辞手法,(4)文句有表现力。
4.有创新:(1)见解新颖,(2)材料新鲜,(3)构思新巧,(4)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5)有个性色彩。
三、缺题目扣2分;不足字数的,每少50个字扣1分。每一个错别字扣1分,错别字最多扣3分,重复的不计。
四、四种类型的分数段:
一类卷: 60-53 ;二类卷 :52-42 ;三类卷41-31, 36分为及格分;四类卷:30-0。
一类卷:符合题意,中心突出,结构紧凑,材料充实、新鲜,语言流畅。
二类卷:符合题意,可能部分有偏离,结构不甚协调,材料部分不配套,语言通顺。
三类卷:题意明显偏差,中心松散,内容空洞,材料不配套。
四类卷:题意完全偏离,中心散化,内容空洞,语句不通,错别字多。
附参考译文:
明僧绍字承烈,平原郡鬲县人。祖父名玩,为州治中。父亲名略,为给事中。
宋元嘉年间明僧绍两次举为秀才,通晓经义,儒学造诣很深。宋永光年间,镇北府征召他为功曹,一概不就职。隐居在长广郡的崂山,聚徒讲学。淮北陷落于敌手之后才南渡长江。宋明帝泰始六年,征他为通直郎,不肯就任。
宋顺帝升明年间,齐太祖当时为太傅,教采用以旌旗币帛为礼品的征聘大礼去聘请明僧绍及顾欢、臧荣绪等人,征召明僧绍为记室参军,他也不来。明僧绍之弟明庆符,任青州刺史,明僧绍因为缺乏粮食,所以随明庆符一起到郁洲,住在弇榆山,栖云精舍,喜欢赏玩水石,竟然一次也没有进过青州城。齐高帝建元元年冬,诏书说:“朕辗转反侧地思念贤士,以怀想尘俗之外的隐者。齐郡明僧绍立志高远,心性酷爱纯朴,幽静贞节的操守,应当加以褒奖。”征召他为正员郎,明僧绍借口有病而不肯就职。以后齐高帝在给崔祖思的信中说:“明居士立志值得敬重,我以前的旨意竟然没有传达给他吗?天气稍凉想举办讲习之事,你可以到他那儿,把我的意思全部告诉他,令他和明庆符一块儿回来。”又说:“伯夷、叔齐不吃周朝粮食却采食周朝野菜,在古时候尚且受到人们议论,现今难道能息止这种议论吗?姑且把它当做笑话罢了。”
明庆符解除现任职务后,明僧绍跟着他返回,住在江乘摄山。齐太祖对明庆符说:“你的兄长高尚隐逸之事,这也是尧的方外之臣。朕虽然没有与他直接交往,有时却在梦中相通。”赠给明僧绍一支竹根如意,一顶笋箨冠。明僧绍听说佛教教徒释僧远有高尚的风范品德,前往定林寺守候他。太祖想出寺庙去见僧绍。僧远问明僧绍说:“天子如果到来,居士你怎样和他相见?”明僧绍说:“山野之人,正应当凿墙挖洞以躲避。假如得不到同意,便应当依照以前戴公的办法行事了。”永明元年,齐世祖敕命召明僧绍,他借口有病不肯相见。下诏征聘他为国子博士,也不肯就任,去世。其子明元琳,字仲璋,也能继传家业。
明僧绍的长兄明僧胤,能谈玄说道,宋朝时为冀州刺史。明僧绍之弟明僧暠,也爱好学问,宋武帝见了他,亲自迎接并颂扬其名声,当时人认为这是很荣耀的事。宋明帝泰始初年,他任青州刺史。
明庆符在齐高帝建元初年为黄门官。
明僧胤之子明惠照,宋元徽年间,任齐太祖萧道成的平南主簿,跟随拒守桂阳,多次升官至骠骑中兵,与荀伯玉同为值班管领。齐高帝建元元年,为巴州刺史,对蛮蜓人采用绥靖怀柔政策,高帝答允让他作益州刺史,(但他)还未升迁便去世了。
猜你喜欢:
4.高考卷语文真题
5.高考语文考卷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