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考试网>学历类考试>高考频道>高考科目>高考语文>

2017年高考语文全真模拟预测试卷十(2)

时间: 刘惠25 分享

  2017年高考语文全真模拟预测试卷试题参考答案

  1.D 行跪拜礼是对老师表示礼敬与尊重。作为君臣关系,尽管张禹功勋卓著,汉成帝也没有必要向他行跪拜礼,因此D项不对。

  2.A “跪拜……就是,就是正常的坐姿,表示对对方的尊敬”说法不当,原文有“正规的坐姿就是双膝跪席”,至于跪拜还需要配上手部与头部的动作,如作揖。稽首。顿首,以表示对对方的尊敬。

  3.B “秦汉以后直至唐宋”错误,跪拜礼带有尊卑色彩是从宋代之后,元朝开始。

  4.C 道遇戍卒皆遣归中,遇与遣的行为主体相同,意义相对独立,故道遇戍卒与皆遣归中间应断开,据此可以排除A、D两项。上元张灯和城门不闭关系紧密,据此可排除B,选C。

  5.D 封爵的大官之死可以叫薨,普通官员不能。

  6.B 不是让西夏与契丹之间明争暗斗,而是让西夏与契丹取消嫌怨,这样才能确保宋朝边境安宁。

  7.(1)那之后,浅薄虚妄的人争着把裁减劳役费用作为功劳,汴水日渐堵塞,这是得到了尺寸(的小利)却失去了丘山(那样大的好处)。(意出大意给2分;浅妄和利各1分,判断句式1分)

  (2)如果对他治罪,以后的边境大臣,将不敢做事先进行防备了。(译出大意给2分;罪 边臣 先事之备三处各1分)

  参考译文:

  张方平,字安道,应天宋城人。从小聪明过人。被举荐为茂材,才能出众,任昆山知县。赵元昊将要反叛,写来文辞轻慢的书信,打算(意图)让朝廷谴责他并与他断绝关系以激怒他的部属。方平向朝廷请求说:“(应)顺从他的意思,让他没有发动反叛的籍口,赢得短暂的时间,在这期间(趁此机会)挑选将领,操练士兵,加固城墙,修整器械,(这是)必胜的方法。”当时国事强盛,都认为他的意见是姑息纵容,(最终还是)决定用兵。方平奏上《平戎十策》,认为:“入侵的敌寇其后方巢穴防守一定空虚,应该挥兵直扑那里。”宰相吕夷简赏识他的计策但最终没有实行。夏人入侵边境,四路因向上回复失去了时机,刘平等军队覆没,各路主帅都获罪受责。元昊臣服后,与契丹有嫌隙,来朝请求断绝与契丹的往来。方平说:“(如果这样做,这是得到了新近依附的西夏,却失去了长久和好往来的强大对手,不是合适的办法。应该赐诏给元昊,让他谨慎处理,只要嫌隙早晨消除,那么封册就在傍晚下达。这样,对于西北就能两得。”当时肯定了他的计谋。任益州知州。还没到任,有人煽动说侬智高在南诏,将要入侵,摄守急忙调兵修筑城墙,日夜不得休息,百姓很受惊扰。朝廷听说后,调发陕西军队,不断前往守蜀。下诏催促方平随之前往,答应他能斟酌事宜自行处事,方平说:“这一定是谣传。”路上遇见驻守兵卒,都让他们回去,其他劳役都停止。(此时)正值上元节张灯,(方平让)城门三天不关,蜀地百姓才安定下来。正值西部边境用兵,两蜀多有征调,方平因此上奏免除(两蜀)额外赋税四十万。又建议:“国家在陈留建都,不像雍、洛那样有山川可以凭恃,只是依靠重兵来立国而已。军队依靠粮食,粮食依靠水道运输,水运以汴水为主,其便利可以直通南海。天圣以前,每年征调百姓对汴水进行疏浚。其后,浅薄虚妄的人争着把裁减劳役费用作为功劳,汴水日渐堵塞,这是得到了尺寸的小利却失去了丘山那样大的好处。”于是上奏了十四条计策,皇上称好,都按照他的意见实行了。不久,张方平以工部尚书的身份做秦州统帅。侦察人员报告夏人将逼近边境,方平清理检查兵士战马,扬言(发兵)出塞。后来敌寇没来,言事者弹劾他轻举妄动,曾公亮说:“军队没有出塞,怎么叫轻举妄动?敌寇没来,(是)有防备的缘故。如果对他治罪,以后的边境大臣,将不敢事先进行防备了。”王安石放松铜禁,奸民每天销毁铜钱作为器用,铜钱渐渐亏缺。方平极力论述其害,请求责问王安石:“把几朝的法令典制,一下子全部废除,是什么用意?”皇帝采用了他的意见。元祐六年去世,终年八十五岁。

  8.①触景生情:作者看到溪路绵延千里,想到了自己曲折坎坷的人生之路,猿猴声声哀鸣不知来自何处,更勾起了诗人内心的惆怅、凄凉,哀婉的氛围中,生发了身处逆境的苦闷与悲凉之情。(3分)②视听结合:从视觉上写“溪路”之曲折,从听觉上写“猿鸣”之哀婉,营造了凄凉,哀婉的意境,抒发了身处逆境的苦闷与悲凉。(3分)(如果从其他艺术角度答,言之成理也可。)

  9.①柳诗写的是贬谪之愁,雍诗写的是羁旅之愁。柳诗所写愁思更浓重。(2分)②诗人被贬边州,听到哀猿啼叫本应“泪沾裳”“肠欲断”,可诗人却说“泪已尽”“肠已断”,无需猿啼就已愁绝,这哀猿声声,徒自空啸,更能突显诗人极度的惆怅和痛苦。(3分)

  (或答:①柳诗写的是贬谪之愁,雍诗写的是羁旅之愁。雍诗所写愁思更浓重。(2分)在霜枫冷月的秋夜里,江上一声猿啼就会惊破游子的旅梦,使人断肠,已无需第三声,从而突出诗人极浓的羁旅愁苦。(3分))

  10.(1)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2)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3)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11.(1)答E给3分,答D给2分,答B给1分;答A。C不给分。(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不给分)

  【解析】本题难度中等,考查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A项,原文交代“我” 之所以会有这个想法,原因种种,但他的特殊身份应该是其中之一”,这说明“我”做后续报道主要是因为“他”身为领导却将生命置之度外下水救人的事件具有新闻价值。B项,“他”拒绝采访有顾及自己形象的需要但更是因为自己救人动机并非如报纸所报道的样“暖人”。C项,“我竟然打了个寒噤”是因为“我”意识到“他”所谈的是确切存在的社会现实,这种社会现实的本质是“救人”,也是“杀人”,“我”对此感到心寒。

  (2)①精明。面对女孩跳水的行为,“他”迅速地做出最有利于自己的选择,跳水救人时并不忘呼救。②果断。在救人可能遭遇生命危险和不救人必然被唾沫淹死的两难处境中,“他”迅速决断并执行。③诚实坦率。面对“我”的追问,“他”诚实坦率地说明自己下水救人的真实动机。(每点2分)

  【思路分析】本题难度中等,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需要抓住文中关于这一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分析文中的“他”这一"形象,关键要看“他”看到有人轻生后的反应及其内心真实的想法。

  附:概括小说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的方法

  ① 借助描写方法分析人物形象。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可以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同时还要注意抓住侧面描写分析形象,侧面描写是人物形象的补充。

  ② 借助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是人物行为和活动的过程记录,人物性格不仅随着情节的展开而逐步显露,而且随着情节的发展逐步变化。因此要注意考虑到整体把握与细节刻画相结合。

  ③ 借助环境描写分析人物形象。环境是人物活动的背景,往往影响和决定着人物的性格。自然环境能烘托心情,表现身份、地位、性格等,揭示人物形象;社会环境则要求分析人物形象时要有时代、历史眼光,要有西方(外国) 文化视角。

  ④ 借助作者倾向分析人物形象。作者常常会在小说中通过直接的抒情。议论或者间接的人物表述表达自己的情感倾向,关注这些评价,有利于把握人物形象特征

  (3)①增强情节真实性。以亲身经历者的眼光去观察和叙述,使讲述更为客观真实,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艺术效果。②便于作者更好地抒情、更方便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以对话的方式使读者深入思考。(每点3分)

  【思路分析】本题难度中等,考查分析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小说写的是“我”的所见所闻所感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之感。

  (4)①“救人”是小说情节的源头。小说情节围绕“他’不会水却去救人,使“我”“产生疑问并寻求解释”的过程展开。②“救人”是小说情节的核心(线索)。小说前半部分写的是“他”救人的事迹。“我”对“他”救人的疑问,后半部分写“他”救人的真实动机。③揭示小说主旨。“他”不会游泳却下水救人,以避免被“唾沫淹死”,略显荒诞而又真实的选择折射出当今社会对“救人”这行为的道德绑架。④引发读者思考。“他”的救人行为如果没有他人的救助则变成“自杀”行为,以“救人”为题能凸显个别情况下道德绑架行为名为“救人”实则“害人”的本质,能够引发读者对社会类似现象的反思。(每点2分,言之有理即可)

  12. (1)【解题思路】解答本题,要结合上下文进行分析。从结构上看,此段引出了下文的观点:原文有趣,例句会被激活;例句有趣,字词就会被激活。

  【参考答案】①举例说明引出下文的观点;原文有趣,例就会被激活;例句有趣,字词就会被激活。(3分)②“輗”虽然是一个生僻的宇,但是联系其出处,可知原文是一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生动有趣的句子。原文有趣,例“大车无輗”就会被激活;例句有趣,“輗”字就会被激活,不再是生僻的字了。(2分)

  (2)【解题思路】郦波的话包含多层意思。第一句是第一层,提出危机到来。第二句至第五句指出这危机的实质“是文化层面的危机”,是对母语情感的淡化。第六句是第三层,指出这危机“在几十年至二两百年的时间里;它的弊端可以体现出来”。最后一句是第四层,是对“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肯定。

  【参考答案】①提笔忘字的汉字危机来了;②它不是技术层面的危机,是对母语情感的淡化,是文化层面的危机;③这危机产生的弊端会在几十年基至一两百年的时间里体现出来;④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对扭转这种危机是有意义的,我们应该去做。(答对一点1分,二点3分,三点4分,四点6分)

  (3)【解题思路】材料二,要抓住第一段的中心:“汉字书写能力还谈不上危机,然而记者在走访中却发现,大多数语言专家还是对目前汉字书写能力的退化忧心忡忡。”材料三,第二段第二句“这似乎是一个两难的境遇”指的是信息技术发展与保持汉字手写能力这个矛盾,随后总导演关正文对它进行解释,并提出“《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希望成为这种创新的一种尝试”。第三段中央电视台副总编辑李挺进一步肯定了这种尝试。

  【参考答案】 材料二侧重于说明如何认识汉学危机这种现象,虽然汉字书写能力还谈不上危机,然而大多数语言专家还是对目前汉字书写能力的退化忧心忡忡。(3分)

  材料三侧重于说明解决信息技术发展与保持汉字手写能力这个矛盾的办法,《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新尝试。(3分)

  (4)【解题思路】解答本题,应结合各位教授、学者的观点进行阐述。李宇明教授认为对这一问题要持开明态度,不能因噎废食。博士后郦波认为“提笔忘字,其实是对母语情感的淡化”这是从反面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与材料三中教授王宁提出“大家要热爱自己的文化,让这种文化修养、文化诉求走到全民层面上是写好汉字的关键”可归并为一点。总导演关正文认为要让我们的民族保持汉字手写能力,就必须有创新的方式,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希望成为这种创新的一种尝试。中央电视台副总编辑李挺则提出应坚信汉字具有自我修复功能。然后要按照先认识,后实践的逻辑思路将上述良内容进行归类。

  【参考答案】①要持开明态度,不要因此而废止电子产品的使用;②要强化对母语的情感,认识到这关系到中华文明的存亡,要提高社会的文化诉求,使大家热爱自己的文化,③要坚信汉字具有自我修复功能,能使中华文明克服各种困难,始终保持进步和先进性④要用创新的方法去解决提笔忘字这个问题,如举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是提高全民的汉字听写能力方法之一。(每点2分,答案合理即可给分)

  13.A A亦步亦趋:指没有主张,效仿或追随他人。B心劳日拙:指的是费尽心机但是却越来越笨拙。心劳:费尽心机;日:逐日;拙:笨拙。现多指做坏事的人,虽然使尽坏心眼,到头来不但捞不到好处,处境反而一天比一天糟。多用作贬词。C十室九空:指残酷搜刮、严重灾祸造成的贫困、流寓或死亡的凄凉景象,用在这里不符合语境。D蹉跎岁月:指光阴虚度的岁月,这里应是峥嵘岁月。

  14.B A成分残缺,“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一句缺少主语,应在“给予”前加“中国观众”C结构混乱,“据西藏自治区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一句为“据西藏自治区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和“西藏自治区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杂糅而成。D搭配不当,“迎接大运会已成为展现志愿者风采的广阔舞台”一句主宾不当,应把“迎接”去掉。

  15.C 衔接点:③“人生的旅途”;⑥“邂逅许多人”;②“他们”①“有些人”“短暂相处”⑤“有些人”“并肩而行”④“共同见证”。注意语句内容的衔接和标点符号的提示作用。

  16.(1)“启示”改为“启事”(2)“在校内”与“于昨天傍晚”对调(3)“马上交给”用语不礼貌,应该为“请交给”

  17.答案示例:温暖的阳光下,姊妹二人坐在板凳上正在读书,神情是那么专注,像雕像一般;微风低吟,唱着读书人的赞歌,姊妹二人的心中一定在描绘着美好的明天。

  18.【立意探索】审题立意时,要关注背景材料和议论两个方面的内容。“背景材料主要表述的是中国内地在家上学的群体的规模,并且点明广东是比较活跃的地区;议论的内容是从三个不同的角度进行的,即对在家上学的认识,对学校教育的思考以及对在家上学的孩子如何全面学习的问题,本题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思考立意:学校教育需要深人改革。教育应该允多种形式。新的教育方式的出现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单一的教育形式满足孩子的全面需要等。

2017年高考语文全真模拟预测试卷十(2)

2017年高考语文全真模拟预测试卷试题参考答案 1.D 行跪拜礼是对老师表示礼敬与尊重。作为君臣关系,尽管张禹功勋卓著,汉成帝也没有必要向他行跪拜礼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2017年高考语文全真模拟预测试卷九
    2017年高考语文全真模拟预测试卷九

    高考模拟试题可以让学生熟悉高考题型,为高考做准备;可以有效发现自己知识薄弱的地方,有利于填补空白;总结出高考出题类型及规律,有利于重点复习

  • 2017年高考语文全真模拟预测试卷八
    2017年高考语文全真模拟预测试卷八

    高考模拟试题可以让学生熟悉高考题型,为高考做准备;可以有效发现自己知识薄弱的地方,有利于填补空白;总结出高考出题类型及规律,有利于重点复习

  • 2017年高考语文全真模拟预测试卷七
    2017年高考语文全真模拟预测试卷七

    高考模拟试题可以让学生熟悉高考题型,为高考做准备;可以有效发现自己知识薄弱的地方,有利于填补空白;总结出高考出题类型及规律,有利于重点复习

  • 2017年高考语文全真模拟预测试卷六
    2017年高考语文全真模拟预测试卷六

    高考模拟试题可以让学生熟悉高考题型,为高考做准备;可以有效发现自己知识薄弱的地方,有利于填补空白;总结出高考出题类型及规律,有利于重点复习

13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