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考试网>学历类考试>高考频道>高考科目>高考语文>

2017天津高考语文试题

时间: 德豪21 分享

  高考语文试卷不是一道道试题的简单集合,而是按照组卷原则和命题策略拼配试题,实现选拔和导向功能,发挥整体测试效应的测量工具。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关于2017天津高考语文试题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2017天津高考语文试题

  第Ⅰ卷(阅读题 共70分)

  一、论述类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下的绚丽之美

  魏家骏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朴素为美是一种基本的生活观念,也是一种基本的美学观念。朴实无华,清新自然,成为美的最高形态。这一美学观有其合理性的一面,在强调“文以载道”的前提下,提倡文学艺术表现手段的质朴与简洁,更能体现文学的实用价值。

  从上古时代到春秋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一般观念上都强调满足人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反对追求华丽的奢侈,不但老百姓不可能有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和自身的社会地位的享受,就是贵为天子的君主,也不应该一味地贪图享乐。《尚书•五子之歌》:“训有之:内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彫墙。有一于此,未或不亡。”把华丽的美与奢侈的生活欲望简单地等同起来,甚至认为追求华丽的美就是一个国家衰败和灭亡的根本原因。《国语•楚语上》:“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若于目观则美,缩于财用则匮,是聚民利以自封而瘠民也,胡美之为?”这是倡导朴实之美的最基本的经济的和政治的原因,与此同时,传统美学观也 就把对美的鉴赏和崇尚纳入了政治风格和道德评价领域,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超美学的标准。

  朴素,作为一种美的形态,就是在这样一种前提下提出来的。老子在时代的变革面前,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上古社会去,因此提出了把“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作为一种治国的原则。老子极端反对文学艺术的精巧与美丽,他认为,那种美丽的色彩不但对人的心理是一种摧残,而且对整个社会都是很可怕的腐蚀剂。在美与真的关系上,老子认为“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既然如此,艺术创作就只能对客观存在的现实作简单的描摩与再现,而无须作艺术的修饰,这正是老子的“无为”的政治理想、“大巧若拙”的社会理想在艺术创作领域的推广与贯彻,也正是朴素为美的美学观念的源头。庄子的美学理想从整体上看是追求宏大之美,其中的《逍遥游》、《秋水》等篇都表现出壮美的气势,但在对美的形态作论述的时候,他却更多地强调朴素、自然、平淡的美,这使他与老子的美学思想有着明显的一致性。

  崇尚自然、平淡、朴素、简约,本来是老庄美学思想的精髓,但在先秦时期,其他派别的许多思想家也加入了对华丽之美的尖锐批判,这就很容易形成一种比较稳定的美学思想传统。墨家从下层人民的立场出发,提出“非乐”的主张,曰:“为乐非也。”法家对华丽之美的批判态度更加尖锐,认为文饰的目的就是为了掩盖丑的本质:“其质至美,物不足以饰之。夫物之待饰而后行者,其质不美也。”不但把绚烂华丽作为“丑”的外表装饰,而且还同老子、庄子、墨子一样,把追求华丽之美同国运、民心联系起来,而且,儒家美学思想中本来就包含着“节用”的观念和“辞达而已矣”的主张。这样,不但是儒与道,而且又加上了墨与法,这四家的美学思想在朴素、自然、平淡、简约、实用这诸多方面形成了合流,更强化了朴素为美在中国美学传统中的地位,华丽之美也就成为众矢之的了。

  (节选自《华夏文明》有删节)

  1.下面有关“朴素为美”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朴素为美是一种基本的生活观念,也是一种基本的美学观念,只要提倡文学艺术表现手段的质朴与简洁,就更能体现文学的实用价值。

  B.从上古时代到春秋时代,因为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人们大都强调满足人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反对追求华丽的奢侈。

  C.朴素为美不仅在中国美学传统中占有重要位置,而且在政治风格和道德评 价领域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超美学的标准。

  D.艺术创作对客观存在的现实无须作艺术的修饰,这是老子的政治理想、社会理想在艺术创作领域的推广与贯彻,也正是朴素为美的美学观念的源头。

  2.下列表述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朴实无华,清新自然,成为美的最高形态,这一美学观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有其合理性的一面。

  B.《尚书•五子之歌》中旗帜鲜明地把华丽的美与奢侈的生活欲望简单的等同起来,甚至认为追求华丽的美就是一个国家衰败和灭亡的根本原因。

  C.老子提出“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美学思想,极端反对文学艺术的精巧与美丽,强调美丽的色彩不但对人的心理是一种摧残,而且对整个社会都是很可怕的腐蚀剂。

  D.法家认为文饰的目的就是为了掩盖丑的本质,不但把绚烂华丽作为“丑”的外表装饰,而且还把追求华丽之美同国运、民心联系起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老子在时代的变革面前,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上古社会去,因此,在美与真的关系问题上,他提出了“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的主张。

  B.庄子在对美的形态作论述时,更多地强调朴素、自然、平淡之美,但从整体上看是追求宏大之美的,这使他与老子的美学思想有着明显的不同。

  C.如果传统美学观把对美的鉴赏和崇尚纳入政治风格和道德评价领域,它就将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超美学的标准。

  D.在先秦时期,儒道墨法等思想家在美学思想上达成的共识很容易形成一种比较稳定的美学思想传统,更强化了朴素为美在中国美学传统中的地位。

  二、古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孙登字子高,权长子也。魏黄初二年,以权为吴王,拜登东中郎将,封万户侯,登辞疾不受。是岁,立登为太子,选置师傅,铨简秀士,以为宾友,于是诸葛恪等以选入,侍讲诗书,出从骑射。登待接寮属,略用布衣之礼,与恪等或同舆而载,或共帐而寐。黄龙元年,权称尊号,立为皇太子。

  登或射猎,当由径道,常远避良田,不践苗稼,至所顿息,又择空闲之地,其不欲烦民如此。尝乘马出,有弹丸过,左右求之。有一人操弹佩丸,咸以为是,辞对不服,从者欲捶之,登不听,使求过丸,比之非类,乃见释。又失盛水金马盂觉得其主左右所为不忍致罚呼责数之长遣归家敕亲近勿言。

  初,登所生庶贱,徐夫人少有母养之恩,后徐氏以妒废处吴,而步夫人最宠。步氏有赐,登不敢辞,拜受而已。徐氏使至,所赐衣服,必沐浴服之。登将拜太子,辞曰:“本立而道生,欲立太子,宜先立后。”权曰:“卿母安在?”对曰:“在吴。”权默然。

  年三十三卒。临终,上疏曰:“窃闻郡县颇有荒残,民物凋弊,奸乱萌生,是以法令繁滋,刑辟重切。臣闻为政听民,律令与时推移,诚宜与将相大臣详择时宜,博采众议,宽刑轻赋,均息力役,以顺民望。陆逊忠勤于时,出身忧国,謇謇在公,有匪躬之节。诸葛瑾、步骘忠于为国,通达治体。可令陈上便宜,蠲除苛烦,爱养士马,抚循百姓。五年之外,十年之内,远者归复,近者尽力,兵不血刃,而大事可定也。愿陛下留意听采,臣虽死之日,犹生之年也。”既绝而后书闻,权益以摧感,言则陨涕。谥登曰宣太子。 (选自《三国志·卷五十九》,有删改)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又失盛水金马盂/觉得其主/左右所为/不忍致罚/呼责数之/长遣归家/敕亲近勿言

  B.又失盛水/金马盂觉得其主/左右所为/不忍/致罚呼责数之/长遣归家/敕亲近勿言

  C.又失盛水金马盂/觉得其主左右/所为不忍致罚/呼责数之/长遣归家/敕亲近/勿言

  D.又失盛水/金马盂觉得其主/左右所为/不忍致罚呼责/数之/长遣归家敕亲/近勿言

  5.下列对文中画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拜”,授予官职,与《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又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中的“拜”意思相同。

  B.“布衣”,借指平民百姓,“布衣之礼”指像平民一样交往。

  C.“尊号”,指古代尊崇皇帝、皇后的称号,这里指称帝。

  D.“窃”,私下、私自,表示对自己的谦称,与其相同的谦称还有“愚”“孤”等。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孙登礼贤下士。他对待下属幕僚十分亲切随和,与下属出行有时同坐一辆车,有时同睡一张床。

  B.孙登体恤百姓。他出外狩猎时,常绕远路避开良田,不践踏百姓的庄稼,休息时,也是选择空闲之处。

  C.孙登孝顺感恩。对他有养育之恩的徐氏遭废,但她派人前来赐给孙登的衣服,孙登必定沐浴后才穿上。

  D.孙登忧国忧民。临终前他上奏章陈述政事,认为有些地方奸乱萌生,应加重刑罚,还认为应减轻赋税。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句5分,共10分)

  (1)从者欲捶之,登不听,使求过丸,比之非类,乃见释。

  (2)既绝而后书闻,权益以摧感,言则陨涕。

  (二)古诗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送河南元判官赴河南括当苗税充百官俸钱【注】

  刘长卿

  春草长河曲,离心共渺然。方收汉家俸,独向汶阳田。

  鸟雀空城在,榛芜旧路迁。山东征战苦,几处有人烟。

  【注】元判官,诗人朋友,要去老家河南征收当苗税,诗人为其送行,写下此诗。

  8.“鸟雀空城在”与“空山新雨后”(王维《山居秋暝》)中的两个“空”字,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5分)

  9.诗人“渺然”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全诗简要作答。(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认为北伐抗金应当做好充分准备,如果像南朝宋刘义隆草率出兵,虽有“________”之雄心,也只怕会有“__________”的结局。

  (2)《离骚》中表达自己虽爱好修洁严以律己,但早晨被诟骂晚上被免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小石潭记》中写潭中鱼游来游去,非常活跃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

  选 择 [英国]罗伯特·库克

  “有钱是多么快活!”坐在茶几旁的肖夫人,当她拿起古色古香的精细的银茶壶倒茶时,心里也许是这样想的。她身上的穿戴,屋里的陈设,无不显示出家财万贯的气派。她满面春风,得意之情溢于言表。然而,由此而认定她是个轻浮的人,却是不公平的。

  “你喜欢这幅画,我很高兴,”她对面前那位正襟危坐的年轻艺术家说,“我一直想得到一幅布吕高尔的名作,这是我丈夫上星期给我买的。”

  “美极了!”年轻人赞许地说,“你真幸运。”肖夫人笑了,那两条动人的柳眉扬了扬。她的双手细嫩而白,犹如用粉红色的蜡铸成似的,把那只金光灿灿的戒指衬得更加耀人眼目。她举止娴静,既不抚发整衣,也不摆弄小狗或者茶杯。她深深懂得,文雅能给予人一种感染力。

  “幸运?”她说,“我并不相信这套东西,选择才是决定一切的。”年轻人大概觉得,她将富有归于选择两字,未免过于牵强。但他什么也没说,只是很有分寸地点点头,让肖夫人继续说下去。

  “我的情况就是个明证。”

  “你是自己选择当有钱人的啰?”年轻人多少带点揶揄的口吻。

  “你也可以这样说。十五年前,我还是一个拙笨的学生……”肖夫人略微停停,故意给对方说点恭维话的机会。但年轻人正在暗暗计算她在学校里呆的时间。

  “你看。”肖夫人继续说,“我那时只知道玩,身上又有一种叫什么自然美的东西,但却有两个年轻人同时爱上了我。到现在我也搞不清楚他们为什么会爱上我。”

  年轻人似乎已横下心不说任何恭维的话,但也没有流露出丝毫烦躁的神色,虽然一直在考虑如何将谈话引到有意义的话题上去。他太固执了,怎么也不肯逢迎。

  “两个当中,一个是穷得叮当响的学艺术的学生,”肖夫人说,“他是个浪漫可爱的青年。他没有从商的本领,也没有亲戚的接济。但他爱我,我也爱他。另外的一个是一位财力显赫的商人的儿子。他处事精明,看来前程未可限量。如果从体格这个角度去衡量,也可称得上健美。他也像那位学艺术的学生一样倾心于我。”

  靠在扶手椅上的年轻人赶忙接住话茬,免得自己打呵欠。

  “这选择是够难的。”他说。

  “是的。要么是家中一贫如洗,生活凄苦,接触的尽是些蓬头垢面的人。但这是罗曼蒂克的爱情,是真正的爱情;要么是住宅富丽堂皇,生活无忧无虑,服饰时髦,嘉宾盈门,还可到世界各地旅游,一切都应有尽有……要是能两全其美就好了。”

  肖夫人的声调渐渐变得有点伤感。

  “我在犹豫不决的痛苦中煎熬了一年,始终想不出其他办法。很清楚,我必须在两人当中做出选择,但不管怎样,都难免使人感到惋惜。最后……”肖夫人环视了一下她那曾为一家名叫《雅致居室》的杂志提供过不少照片的华丽的客厅。

  “最后,我决定了。”

  就在肖夫人要说出她如何选择的这相当戏剧性的时刻,外面进来了一位仪表堂堂的先生,谈话被打断了。这位先生,不但像一位时装展览的模特儿,而且像一幅名画里的人物,他同这里的环境十分协调。他吻了一下肖夫人,肖夫人继而将年轻人介绍给她的丈夫。

  他们在友好的气氛中谈了十五分钟。肖先生说,他今天碰见了“可怜的老迪克·罗杰斯”,还借给他一些钱。

  “你真好,亲爱的。”肖夫人漫不经心地说。

  肖先生稍坐了一会儿就出去了。

  “可怜的迪克·罗杰斯,”肖夫人喟然叹道,“我料你已猜到了,那就是另外的一个。我丈夫经常周济他。”

  “令人钦佩。”年轻人略略地说,他想不出更好的回答。他该走了。

  “我丈夫经常关照他的朋友,我不明白他哪来这么多时间。他工作够忙的。他给海军画的那幅肖像……”

  “肖像?”年轻人十分惊讶,猛然从扶手椅上坐直了身子。

  “是的,肖像。”肖夫人说,“哦,我没有说清楚吧?我丈夫就是那位原来学艺术的穷学生。我们现在喝点东西,怎么样?”

  年轻人点点头,似乎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节选自《中外微型小说鉴赏》,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肖夫人学生时代的两个追求者,一个是穷困的学艺术的学生,一个是富有的显赫商人的儿子,在对比中,前者代表了现实,后者暗指浪漫。

  B.年轻人认为肖夫人“幸运”,肖夫人却相信“选择”,话不投机,气氛不够和谐,但年轻人并没有多说什么,表现出他的礼貌和艺术气质。

  C.人的动作、行为往往可以揭示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内心世界,这篇小说中两 处画线句分别表现了年轻人厌倦、掩饰和意外、惊讶的心理。

  D.肖夫人的举手投足给了“年轻人”一个印象,使他甚至也使读者误解了肖夫人年轻时的选择,这实际上是小说作者“无心插柳柳成荫”。

  E.小说的情节起伏有致,作者先娓娓叙写肖夫人与年轻人交谈的情形,接着与她谈年轻时的选择,到“最后,我决定了”,把情节向高潮推进。

  (2)文中的肖先生虽然只有一句不完整的台词,只有一个朦胧的影像,但他却是这篇小说要着力塑造的主人公。结合相关内容,简析这一人物形象。(6分)

  (3)文中多次描写肖夫人家的客厅和夫妻二人的衣饰,请分析这样写的作用。(6分)

  (4)关于这篇小说作者对主人公肖夫人的态度,有人认为是肯定、赞美,有人认为是否定、讽刺,你认为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8分)

  第Ⅱ卷 表达题(共80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我市家电市场促销氛围意兴阑珊,促成这个氛围的是卖场主打“以旧换新”和“家电下乡”,再一个就是“低价促销”。

  ②北京周边的旅游胜地,笔者去过不少。但六月中下旬的绿树繁花中仍有冰挂高悬在危崖上,这一出人意表的奇景却是第一次见到。

  ③低龄留学值与不值、好与不好,也需因人而异。既不能投鼠忌器,甘心做了井底之蛙;也不能盲目跟风,唯留学是出路。

  ④环境保护陈吉宁就“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指出,一些干部简直就是鼠目寸光,仍然认为环保和发展是对立的。

  ⑤这种真挚隐于字里行间,所以作者笔下所描绘的一切才那么富有灵气,文字才那么珠圆玉润。

  ⑥在世界各国的社会转型和经济发展过程中,食物都扮演了推波助澜的角色,从史前时代至今,与食物有关的故事成为人类发展史的重要篇章。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③④⑥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 2016年9月15日,天宫二号的发射进入倒计时,九泉卫星发射中心各个岗位的操作人员对火箭起飞前进行了最后的检查,满怀信心等待着发射时刻的到来。

  B. 这篇文章介绍了传统相声所用的押韵、谐音、摹声等方面的详细的语音技巧和表达效果,内容丰富,饶有趣味。

  C. 在古代,这类音乐作品只有文字记载,没有乐谱资料,既无法演奏,也无法演唱。

  D. 在专业研究、实验方面有优势的单位,有派出讲学人员、接受访问学者、举办训练班以及对其他协作单位提供帮助的义务。

  14.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①②③④⑤⑥

  A∕虽然而却即使也

  B∕可是∕而虽然但

  C尽管∕而却虽然但

  D虽然却可∕即使也

  小说家应尽可能把人物对话写的流利自然,__①__生动活泼,__②__不能完全像实际说话。__③__讲故事或作报告,__④__又决不能像日常说话那样支离破碎,__⑤__不写稿子,__⑥__应像一篇文章。

  15.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① ?崔永元老师在主持时说了一句话:语文的魅力就在于一个乞丐和一个诗人晒太阳的感觉是不一样的。语文是什么? ② ,在物理学里,场是一个以时空为变量的物理量;而在语文课堂里,场是一个以时空为变量的生命量。语文学习经历告诉我,语文素养的核心就在于阅读。而且,我认为,③ 。因为中学生的时间是紧张有序的,中学生的生活是单纯而无干扰的。青春的空白期需要书籍来充实,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这个时间很关键。

  16.仔细观察下面一幅题为“鲁迅大撤退”的漫画,按要求回答问题(5分)

  (1)请结合漫画标题和画面内容,谈谈这幅漫画反映了什么社会事件?

  (2)对于“鲁迅大撤退”的现象,你有怎样的看法?请简要表述出来。

  五、作文(60分)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在访谈现场,记者问两位成功人士:“二位在各自领域都取得骄人成绩,你们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一位回答说:“尽管每次网到鱼的不过是一个网眼,但要想捕到鱼,就必须要编织一张网。”另一位回答说:“对准一个‘城墙口’进攻。”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2017天津高考语文试题答案

  一、论述类阅读(9分)

  1.D

  2.C

  3.C

  二、古诗文阅读(36分)

  4.A(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根据具体的语意和语法结构可以推断句读,如失去的一定是由此可排除B、C、D三项。)

  5.D(本题考查识记文言文化常识的能力。“孤”是君主的谦称。)

  6.D(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应加重刑罚”错误,孙登只是认为“荒残”“民物凋弊”是刑罚加重的原因。)

  7.(1)跟从的人想打他,孙登不允许,派人找到飞过他身边的弹丸,和那人身上的弹丸比较后发现不一样,于是那个人被释放了。(“捶、听、比、类、见”各1分)

  (2)孙登咽气之后奏章才被孙权看到,孙权因此更加悲伤感动,一说起孙登就掉眼泪。

  (“绝、闻、益、催、感”各1分)

  【翻译参考】

  孙登,字子高,是孙权的长子。魏国黄初二年,任命孙权为吴王,同时任命孙登为东中郎将,封为万户侯。孙登以有病为由没有接受。这一年,立孙登为太子,给他选拔设置师傅,精选了一些优秀的人才,作为他的宾客朋友。于是诸葛恪等人被选入,陪着孙登研读诗书,外出跟着骑马射猎。孙登接待他的属官,大都采用平民交往的礼节,和诸葛恪等人有时同车而乘,有时共床而卧。黄龙元年,孙权称帝,立孙登为皇太子。

  孙登有时外出打猎,本来应当走便道,而他经常远远地避开良田,不去践踏庄稼,到了休息的处所,又选择空闲的地方。他就是这样不想烦扰百姓。他曾经骑马外出,有一颗弹丸从他身边飞过,手下的人便去寻找射弹丸的人。有一个人拿着弹弓,身上带有弹丸,大家都认为是他干的。审讯他,他却不承认,跟从的人想打他,孙登不允许,派人找到飞过他身边的弹丸,和那人身上的弹丸比较后发现不一样,于是那个人被释放了。还有一次,孙登丢失了盛水的金马盂,查出盗窃的人,是他身边的人干的,孙登不忍心给他处罚,就把他叫来责备数落一通,打发他回家不再回来,并告诫身边的人不再提这件事。

  起初,孙登的生母地位低贱,徐夫人对孙登从小有养育之恩,后来徐夫人因为妒忌被废,住在吴地,而步夫人最受宠。步夫人有赏赐,孙登不敢推辞,只是恭敬地接受而已。徐夫人派人来,凡赐给他的衣服,他必定沐浴之后才穿上。孙登将被册立为太子,他推辞说:“本原确立,道义才能产生,要立太子,应当先立王后。”孙权问:“你的母亲在哪儿?”孙登回答说:“在吴地。”孙权听了,沉默不语。

  孙登三十三岁去世。临终前,他上书说:“我私下听说下面郡县有不少地方荒芜残败,百姓生活物品匮乏,非常困苦,奸邪祸乱滋生,因此法令频繁增加,刑法更加苛刻。我听说治理政事要顺从民意,法律政令要根据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眼下确实有必要和将相大臣们仔细地选择合乎时宜的政策,广泛采纳众人的意见,宽缓刑法,减轻赋税,调整停止一些劳役,以顺应百姓的愿望。陆逊对时政忠诚勤勉,献身忧国,尽心为公,有不谋私利的气节。诸葛瑾、步骘为国尽忠,通晓治国的体制。可以让他们献出合乎时宜的办法,除掉苛刻繁琐的政策,爱护养育兵马,安抚慰藉百姓。五年以后,十年之内,远方的人归顺,近处的人尽力,不用打仗,一统天下的大事就可以确定。希望陛下留意听取采纳我的意见,我即使死了,也还像活着的时候一样。”孙登咽气之后奏章才被孙权看到,孙权因此更加悲伤感动,一说起孙登就掉眼泪。孙登的谥号被定为宣太子。

  (二)古诗阅读(11分)

  8.刘诗的“空”字有荒无人烟之意,突出了战后城池残破、百姓流离的凄惨(3分); 王诗的“空”字有空明幽静之意,表现了诗人内心的闲适恬静(2分)。

  9.①与朋友的离别之情及对朋友此行的担忧;②对百姓遭受战乱仍被征税的同情;③对朝廷向战后百姓征税的批判。(6分。每点2分)

  【解析】

  8.结合尾联“山东征战苦,几处有人烟”可知“鸟雀空城在”空是写战后城池残破荒凉;而“空山新雨后”则是内心的悠闲恬淡。

  9.分析诗人“渺然”的原因,首先要关注题目,既然是送别诗,首联又说“离心共渺然”当然有“与朋友的离别之情及对朋友此行的担忧”,结合尾联“山东征战苦,几处有人烟”可知战乱给百姓带来的灾难,有对百姓的同情,也有对朝廷向战后百姓征税的批判。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2)余虽好修姱以(革几)羁兮 ,謇朝谇而夕替

  (3)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⑴(5分)E(3分),C(2分),B(1分)

  (A.“前者代表了现实,后者暗指浪漫”,理解上有错误。B.“表现出他的礼貌和艺术气质”的分析不准,“艺术气质”有些牵强。D.并非“无心插柳”,而是作者有意为之。)

  ⑵(6分)①肖先生仪表不凡,充满艺术气质,有爱心,自己富贵不忘接济落难的朋友;

  ②年轻的肖先生是一个热爱艺术、穷困但追求浪漫的青年;

  ③为了爱情,肖先生改变了艺术追求,成了一个追求金钱与权势的世俗画家。(每点2分)

  ⑶(6分)①人物上,通过环境、细节描写表现肖夫人夫妇生活富足,突出夫妻二人对物质的追求;②情节上,为文中的误会层层蓄势,给人感觉肖夫人选择的是商人的儿子,增强了结尾出人意料的效果;③主题上,肖先生因为爱情改变了自己的艺术追求,选择了做一个世俗画家,突出了“选择”给人生带来的改变。(每点2分)

  ⑷观点一:肯定、赞美。①从多处叙写可看出,作者对肖夫人持肯定、欣赏的态度。如“由此而认定她是个轻浮的人,却是不公平的”“她深深懂得,文雅能给予人一种感染力”等。②从肖夫人面对穷学生和富商之子的两难抉择而最终选择穷学生的表现,可看出她对真爱的不舍和坚定。③肖夫人坚信“选择才是决定一切的”,而现在丈夫能继续为人画肖像,恰恰说明肖夫人向往艺术,追求浪漫,能摒弃眼前的浮华,有眼光,不短视。

  观点二:否定、讽刺。①从多处描写可看出,肖夫人对现在有钱的生活感到快活和得意,很想得到别人对她的恭维和赞美,显得有些浅薄。②从肖夫人选择时希望两个追求者能“两全其美”,和她“在犹豫不决的痛苦中煎熬了一年”的描写中,可看出她对浮华的向往,对真爱曾经的动摇。③肖夫人的丈夫,靠艺术脱贫而至于富有,但却将艺术媚俗了,结果是给海军等权贵画肖像。最初选择浪漫的肖夫人还是为庸俗所侵蚀,最终选择了庸俗。

  (明确观点2分,理由充分4分,条理清晰2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2.C (意兴阑珊:形容一个人兴致将尽的样子。句①望文生义。出人意表:出乎人们意料之外。句②使用正确。投鼠忌器:比喻做事有顾忌,不敢放手干,常用于打击坏人方面。句③不合语境,这里可改为“畏首畏尾”。鼠目寸光:形容眼光短,见识浅。句④使用正确。珠圆玉润:像珠子一样圆,像玉石一样光润,比喻歌声婉转优美或文字流畅明快。句⑤使用正确。推波助澜:比喻促使或助长事物的发展,使扩大影响,多指坏的事物。句⑥褒贬不当。)

  13.D(A、“对火箭起飞前进行了最后的检查”检查对象是火箭,所以火箭应该紧跟着“进行了最后的检查”,所以要把“对火箭”移到“进行”前。B “详细”是修饰“介绍”应该放到“介绍”前面。C、不合逻辑,主要是“在古代”管到哪里,如果管到“……资料”,那后面就缺少“在今天”一类的必要的交代,如果管到句尾,那么“在古代”“无法演奏”“无法演唱”,显然不合逻辑。)

  14.A(解答此题要分析句间的关系和前后关联词语的搭配。第一处不需要关联词;第二处、第三处和第四处之间构成转折关系;第五处和第六处构成假设关系。)

  15.(6分)①语文的魅力在哪里 ②语文是富有生命力的一个场 ③中学阶段是人生最关键的读书期(中学阶段应尽可能地多读书)

  (一句1分,两句3分,三句5分)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要先通读文段,再根据上下文语境,抓住关联词、照应词、逻辑关系等来补充内容。①后是个问号,而崔永元的话正是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根据答案“语文的魅力就在于……”,可推出应填“语文的魅力在哪”;②前问“语文是什么”,后面又在解释“场”的含义,那么,应填入“语文是……场”;③后面“因为……”是对③的解释,关键词为“时间”,因此应填入“中学时期是读书的关键期”。

  16.参考答案:

  (1)反映了在新一轮的教材改革与编写中,有很多鲁迅的文章被踢出教材这一事件。

  (2)示例一:赞同这种做法,因为鲁迅的作品确实晦涩难懂,选入教材,反而增加了学生的畏难情绪,将鲁迅作品撤出中学教材未尝不可,等中学生阅历增加之后,再来一段鲁迅的作品,这样才能更加深刻地领会他的文章背后的现实意义。

  示例二:不赞同这种做法,因为鲁迅的作品有着很深刻的社会与人文教义,他的作品意义深刻,是国民教育的脊梁。鲁迅的文章能把中国几千年封建礼教这颗“毒瘤”对人的迫害一一展现出来,这在中国近现代文人当中无人可及。



猜你感兴趣:

1.2017天津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2017年天津语文高考题

3.2017天津高考语文压轴试题

4.2017天津高考语文答题时间分配

5.2017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7天津高考语文试题

高考语文试卷不是一道道试题的简单集合,而是按照组卷原则和命题策略拼配试题,实现选拔和导向功能,发挥整体测试效应的测量工具。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关于2017天津高考语文试题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2017天津高考语文试题 第Ⅰ卷(阅读题 共70分) 一、论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2017上海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2017上海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对于高考语文主观题的解答,必须抓住题目中的隐性信息、隐性要求、隐性答案等 隐形的翅膀 ,这样才能使答案的表述更为准确、更为全面。下面是学习啦小

  • 2017山东语文高考题型
    2017山东语文高考题型

    高考语文试题中的图表转换类题目要求考生根据图或表中的内容,分析材料,找出隐含的信息,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或推断,再用恰当的语言表述出来。下面是

  • 2017全国高考语文试卷答案
    2017全国高考语文试卷答案

    高考语文主观性阅读题分为诗歌鉴赏和现代文阅读两大类,是语文试卷中的得分 重头戏 ,如何答好题,更接近标准答案,获取更高的得分,是广大考生关心的问题

  • 2017年语文高考题型
    2017年语文高考题型

    语文高考复习的时间跨度较大,复习效果不像其他学科那样明显,不少学生和教师都感觉到高考的语文复习过程较为艰辛。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关于2

1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