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考试网>学历类考试>高考频道>高考辅导>高考试卷>

2017黑龙江语文高考试题

时间: 德豪21 分享

  高考,是一场心理战的拼搏,谁心态好谁就是黑马。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关于2017黑龙江语文高考试题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2017黑龙江语文高考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李白无论在美学理论上或艺术实践上,对于美学的主要对象——美,均作了深入地开掘。在李白心目中,这种美的物质集中地表现为“清”。

  “清”的含义极其丰赡。既有自然之清,又有人物、事物之清。大自然不加修饰、雕琢,以天生状态取胜,必含自然之清。所谓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即是一例。至于风清骨峻,则是指人物风神、品格之清;而清词丽句,又是指诗文之清了。“清”,既含内容,又含形式。澄清、净洁、虚空,均可曰“清”。

  李白《古风五十九首·其一》:“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圣代复元古,垂依贵清真。”这里抒发了诗人对于大雅不作,诗道式微的慨叹,指出了建安以后,延及梁、陈推崇靡艳,诗风巨变的弊端,并用“不足珍”句坚决否定之。所谓“绮丽”是特指六朝所染的风习,而不是泛指诗风的美丽。因为作为文学艺术风格的绮丽与淫艳无涉,是应该予以肯定的。六朝的淫靡诗风影响极大,下逮隋唐,仍未绝迹。故李白抚今追昔,以古论今,提倡恢复远古朴实、清真的诗风,以振兴圣代(唐朝)的文学。因而李白所强调的“清真”,具有继往开来的时代意义,不仅发扬了王勃、陈子昂反对六朝风习的战斗精神,而且也给中唐韩愈的古文运动以积极的影响。

  李白对于“清真”的理解,不仅跨越了古今悠远溟漠的时空而显示出超越性,同时还表现为人物风神的清虚、灵动、潇洒、自由,艺术作品的清朗、淳真、精妙、传神。且看他所描绘的王羲之及其书法艺术“右军本清真,潇洒在风尘。山阴遇羽客,要比好鹅宾。扫素写道经,笔精妙入神。书罢笼鹅去,何曾别主人!”王羲之爱鹅,山阴一道士说:“你为我写《道德经》,当以群鹅相赠。”王欣然命笔,写讫欣然携鹅而去。这个小故事原载《晋书》。李白为了突现“清真”的自由、自然,特以“王右军”为题,作诗以颂之。为了追求清真,李白决心付出毕生精力。他在《古风五十九首·其一》中,高呼以清真取代绮丽,赞美群才“文质相炳焕,众星罗秋旻”,紧接着表示自己的态度:“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春。希圣如有立,绝笔于获麟。”他一生写下了大量诗文,并以作品证实了自己的诺言。

  大自然本身就是“清真”的,自然美客观地存在着,它不加雕饰地呈现在人的眼前。诗文也以“清真”为贵,尤其是山水诗文更应如此。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从李白以下诗句中得到启迪:“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逸兴横素襟,无时不招寻。……剪凿竹石开,萦流涨清深。登台坐水阁,吐论多英音。”这里强调出水芙蓉的自然美,诗情雅兴,油然而生。吟咏之间,不觉清光大来,清音暗生,不禁飘然而有清举、清扬之感。只有遵循大自然的规律去进行清照,才可见出它那本真的状态,才不会将大自然不需要的矫饰强加给大自然。 (选自《大众日报》)

  1.下列对于文中“清”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清”集中地表现了李白在美学理论上或艺术实践上对于美学的主要对象“美”的追求。

  B.“清”的含义极其丰赡,它主要指自然之清,也可指人物、事物之清,而且既含内容,又含形式。

  C.“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表现了自然之清,即大自然不加修饰、雕琢,以天生状态取胜。

  D.“清”表现出李白对于“美”的开掘,对“清”的执着追求也能表现李白具有“品格之清”。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李白在《古风五十九首·其一》中指出了梁、陈推崇靡艳,诗风巨变的弊端,坚决否定“绮丽”风习。

  B.建安以后,“大雅不作,诗道式微”,六朝的淫靡诗风影响极大,所以李白才倡导恢复远古朴实、清真的诗风。

  C.作为文学艺术风格的“绮丽”不同于六朝所染的“风习”,所以,李白的批判并不是针对“诗风的美丽”。

  D.李白所强调的“清真”,不仅发扬了王勃、陈子昂反对六朝风习的战斗精神,而且也积极地影响了韩愈的古文运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李白所描绘的王羲之及其书法艺术某种程度上既表现了“潇洒、自由”的人物风神,又表现了艺术作品“淳真、精妙”的特点。

  B.李白对“清真”的理解跨越了古今悠远溟漠的时空,他用自己一生的大量创作来践行对于“清真”的追求。

  C.“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说明诗人应将自然美不加雕饰地呈现出来,如此才会有“清光大来,清音暗生”的审美感受。

  D.自然美是客观存在的,只有遵循大自然的规律去进行清照,才不会将大自然不需要的矫饰强加给大自然。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传记,完成4~6题。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张爱玲传》序言

  四十年代的上海,有一位红极一时的女才子,几乎在一夜之间,成为当时文坛富有传奇色彩的著名作家。随着她堪称“奇迹”的作品《传奇》、《流言》的问世,关于这位天才女作家的传说便从此在海内外广为传颂,“流言”至今。

  一位才华横溢的台湾作家因崇拜她曾专程去美国加州拜访她,却“云深不知处”般地三访始得其召见。

  一位在她成名时的女友曾撰文写她奇装异服,以至到印刷厂去校稿样,使整个印刷厂的工人停了工。

  海外诸多的华人作家都提过自己是“张迷”,其创作及其人已成为几代人推崇的偶像,时间愈久,魅力愈强,影响至当代不减。

  由于她晚年独居美国加州柏克莱城,闭门谢客,深锁玉宫,被人们流传成为身穿纸做的衣服,因为害怕空气过敏,如同一个生活在真空中的神女,成为新的“传奇”……

  知道她的,凡她的便称为好,好得无法用语辞来形容,只能用叹词和摇头表示其好:不知道她的,一点不知,她的名字听起来普通到俗,不是笔名也不是雅名,使未闻其名其人者不由会反问,她是谁?

  她的名字叫张爱玲,英文名字的中译,当时她母亲为她报名上学时匆匆起就的名字,却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用刀刻过般的名字,任凭岁月流逝,时代变迁,这一最普通的中国女人的姓名,伴随着她奇丽而又精美的佳作,流传到今日,并逐渐在风云中流露出她丰厚而又瑰丽的魅力。

  张爱玲,这个被当时文坛称为奇迹的女作家,被如今文坛视为神秘的女性,就连注意到她的作品的人,也未必知晓她是清末著名“清流派”代表张佩伦的孙女,前清大臣李鸿章的重外孙女。出身官宦世家,却擅写平民甚至小市民的苦乐。而生活与其处世之道却又全然不同,其生命与生涯,又何尝不是一部真实的“传奇”。

  这样的一部“传奇”,其实早已在张爱玲女士自己的文章里被点点滴滴精制而成。细心的“张迷”读者,会从这些文章里心造一个超凡脱俗的奇女子形象。将这样的奇女、才女用秃笔画就,就不如还原一个中国奇女子的生活原景,让她自己活动其间,舒展生命,徐徐然让我们读清,读懂,一次生命之旅,一场历史话剧,从中领悟出最悲怆的人生之谜。

  人生是舞台,个人逃不脱要扮演其中的某个角色。张爱玲却在这人生舞台上远远眺望着,她不是导演,却如同解说,用笔娓娓动听地为我们介绍过去的一场或正在进行的人生戏剧里的诸位角色。比如,她注重介绍的是女性的角色。介绍了带有“原罪意识”的女性们是如何因袭了生理、心理的历史陈迹,一代又一代在“原罪意识”中挣扎,堕落,沾沾自喜和陈陈相袭。她是在现代的屏幕上活现了一群女奴的群像。张爱玲女士清醒而又冷静,真实富有历史感地为我们解读了一幕幕人生悲喜剧。

  于是有人言:“鲁迅之后有她,她是一个伟大的寻求者。”她寻的是,女奴时代谢幕后女性角色的归宿所在,她以否定现在生态下女性的女奴角色的方式,表达了她深深的渴望,渴望女性能挣脱历史的、文化的、生理的、心理的诸般枷锁的桎梏,成为自在的女性优美地生存。自然,这是我们的解读。所以,张爱玲的这些作品曾被当时的评论家评为:“我们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这是她用灵魂去读灵魂的所得。

  4.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张爱玲之所以成为“传奇”,不只是因为她有着堪称“奇迹”的作品,更主要的是她有着生命与生涯的“传奇”,是中国的奇女子。

  B.相较于张爱玲的文章,张爱玲作为一个奇女子更能够吸引读者,而读者也可以借助她的文章读出这个奇女子的生活原景。

  C.张爱玲才华横溢,她娓娓动听地为我们介绍人生戏剧里的诸位角色,像导演那样引领我们去解读那一幕幕人生悲喜剧。

  D.张爱玲在作品中关注女性的自由与解放的问题,塑造了带有“原罪意识”的女奴群像,她渴望女性能挣脱桎梏,优美地生存。

  5.下列对传记中“张爱玲的名字”的相关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认为,张爱玲人好得无法用语辞来形容,而她的名字听起来普通到俗,这既不是笔名也不是雅名,和张爱玲的文学成就和地位有些不相称。

  B.张爱玲的名字本是个英文名字,后来才译作了中文,这是她的母亲为她报名上学时匆匆起就的名字,并没有什么深意,是个普通的中国女人的名字。

  C.张爱玲在文坛上是一个“传奇”,但她却如同一个生活在真空中的神女,所以陌生人也对她的名字很感兴趣,往往会问,她是谁?

  D.文章用很多笔墨写张爱玲姓名的寻常、普通,是为突出其家室的显赫,并衬出其在文学上的贡献、影响、成就之大。

  6.如何理解文中所说的“鲁迅之后有她,她是一个伟大的寻求者”这句话的内涵?(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散文,完成7~9题。

  子夜昙花

  张错

  恩师过世。其子邀我去拿些物品,留作永久的纪念。于是,我去他家搬回一株昙花。

  也许是对老师的感情难以割舍吧,总觉得世间万物,包括花魂鸟魄,冥冥中可以沉默交流。人离开了,见不到了,但他在我心中,于是便存在。

  昙花搬回来,静静紧靠屋檐下数月。自春入夏,人花无语,岁月无声,只有偶然翠绿,显示出它对环境的适应。新叶缓慢自旧叶中长出。黑斑渐褪,花树重新有着雍容气度,一如恩师寡言的性格,在低调行事风格中,始终带着浓郁而清晰的自信。我对花树没有期待,它存在,我已心满意足。

  就在寻常一天,竟意外发觉昙花已垂首含苞了。

  何等蓦然而来的惊喜!不是花开花落,而是花的讯息。像久别的人,传来心花怒放的约会,直教人朝夕亟待。

  久闻昙花只开一夕,是最初一夜,也是最后一夜。充满生命奋发与无常的哲理,便决心迎接它来临的启迪。

  那几乎是即时降临,一旦发觉满蕾的翌夜,便有如忍俊不禁的笑容,迫不及待地绽开。黑暗夜晚,洁白花朵,如冬天雪夜,没有月光,星星也暗淡。它的来临使人震撼,也使人惊惶。有一种漫步而来的绰约,以缓慢的节奏,进入生命最灿烂点,也是最颓废点,没有一丝保留,像爱与死!

  犹如一张昂首的脸,花容就是一世青春。然而此花与众不同,它的才情志向极端隐秘,因而选择了寂静无人之夜,不屑在白日与红尘争艳。

  它极端美丽。尤其在孤独时,要在众芳国里遗世独居,又是何等勇毅果决?花开之夕,遂自有清雅幽香。香随夜转浓,弥漫四周,有如昭告天下:在这一夜里全世界只有一种花香,为一个人。为了此夜,必须是另一朵花,另一种香。永远没有重复,像一段情,或一个名字。

  它的性格极其刚烈。它幽雅绝俗,不只有意逃避四周繁华,甚至鄙弃热闹,喜欢冷清。

  它一夜尽情绽放无悔。花期虽短,绽放姿态却极为狂放,有一种壮士舍身之悲壮。但每年花季有如转世,无悔依然。

  我随即发觉,即使在短暂漆黑夜里,它的笑容已日渐难以为继,并带着英雄的疲惫。本来雪白如银的花瓣,光芒四溅,几可灼伤人目;而后却是慢慢苍白如纸,只隐约露出些许其原来的风骨神韵。这一张脸,我想我最熟悉,最会为之伤心垂泪。那不只是物伤其类,更是命运中许多注定的无法回转和挽留。

  生命的确如此!许多灿烂时光,有如昙花一现。花开刹那,如幻如梦,花不知自己在盛开,梦中人更不觉自己在幻梦。惟有梦醒花凋,方悉前尘过往。我知道今夜花会尽情怒放,正如黎明一定会来临。

  辞世恩师如此幻过,今日我也如此梦过,将来我的学生还会如此幻梦下去,最终我们便会一一走入夜里。留下一生的纪录,其实不过是花与夜的争辉。

  7.下列对散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写搬回一株昙花作为永久的纪念,字里行间已经流露出他对恩师的款款深情。

  B.昙花的垂首含苞给作者带来巨大的惊喜,是因为作者产生了一种与恩师重逢的错觉。

  C.昙花在众芳国里遗世独居,何等孤独,何等勇毅果决,其幽雅绝俗之美带着一种悲壮。

  D.昙花渐渐枯萎,“带着英雄的疲惫”,它即使残存了一些风骨神韵,却注定无法挽留。

  8. 下列对散文的分析鉴赏,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昙花”是本文的线索,作者借写昙花来表达对恩师的怀念和赞美,以及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B.本文描写昙花,主要运用了比喻、拟人手法,兼以恰当的联想想象,可谓形神兼备、生动传神。

  C.“它的来临使人震撼,也使人惊惶”,作者如此感慨的原因是,生命的灿烂便意味着生命的衰亡。

  D. 作者认为昙花最与众不同:它才情志向极端隐蔽,极端美丽,极其刚烈,一夜尽情绽放无悔。

  E.文章告诉我们,生命是美好的,多彩的,我们应抓住有限的生命,享受那短暂的“灿烂时光”。

  9.文章结尾处“花与夜的争辉”有哪些意蕴?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袁燮字和叔,庆元府鄞县人。生而端粹专静乳媪置盘水其前玩视终日夜卧常醒然少长读东都党锢传慨然以名节自期。入太学,登进士第,调江阴尉。

  浙西大饥,常平使罗点属任振恤。燮命每保画一图,田畴、山水、道路悉载之,而以居民分布其间,凡名数、治业悉书之。合保为都,合都为乡,合乡为县,征发、争讼、追胥,披图可立决,以此为荒政首。除沿海制属。连丁家艰,宁宗即位,以太学正召。时朱熹诸儒相次去国,丞相赵汝愚罢,燮亦以论去,自是党禁兴矣。

  嘉定初,召为都官郎官,迁司封。因对,言:“陛下即位之初,委任贤相,正士鳞集,而窃威权者从旁睨之。彭龟年逆知其必乱天下,显言其奸,龟年以罪去,而权臣遂根据,几危社稷。陛下追思龟年,盖尝临朝太息曰:‘斯人犹在,必大用之。’固已深知龟年之忠矣。今正人端士不乏,愿陛下常存此心,急闻剀切,崇奖朴直,一龟年虽没,众龟年继进,天下何忧不治。”“臣昨劝陛下勤于好问,而圣训有曰:‘问则明。’臣退与朝士言之,莫不称善。而侧听十旬,陛下之端拱渊默犹昔也,臣窃惑焉。夫既知如是而明,则当知反是而闇。明则辉光旁烛,无所不通;闇则是非得失,懵然不辨矣。”

  迁国子司业、秘书少监,进祭酒、秘书监。延见诸生,必迪以反躬切己,忠信笃实,是为道本。闻者悚然有得,士气益振。兼崇政殿说书,除礼部侍郎兼侍读。时史弥远主和,燮争益力,台论劾燮,罢之,以宝文阁待制提举鸿庆宫。起知温州,进直学士,奉祠以卒。 (节选自《宋史·袁燮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生而端粹/专静乳媪/置盘水其前/玩视终日/夜卧常醒然/少长/读东都党锢传/慨然/以名节自期

  B.生而端粹/专静乳媪/置盘水其前/玩视终日/夜卧常醒/然少长/读东都党锢传/慨然以名节自期

  C.生而端粹专静/乳媪置盘水其前/玩视终日/夜卧常醒然/少长/读东都党锢传/慨然以名节自期

  D.生而端粹专静/乳媪置盘水其前/玩视终日夜/卧常醒/然少长/读东都党锢传/慨然/以名节自期

  11.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太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大学,始设于汉代,为中央官学。宋代太学为最高学府,而且学制比较完善。

  B.进士,是中国古代科举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按等级次序先后分为院试、会试、乡试、殿试。

  C.迁,是古代官吏调动的常用词语,“迁调”“迁转”表示调职,“右迁”“迁除”表示升官,“左迁”“迁谪”表示削职降职。

  D.社稷,这里借代“国家”。古代君主每年都要到郊外祭祀土地和五谷神,祈求国事太平,五谷丰登。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袁燮才能出众,不辱使命。浙西闹饥荒,他受常平使罗点的差遣,前往抚恤百姓。抚恤方法得当,做事高效,救荒工作完成得十分出色。

  B.袁燮命运多舛,仕途坎坷。他曾连续遭遇父母丧事,回家守孝;在任太学职位时,又因朱熹、赵汝愚等人相继遭贬,受党禁牵连,被迫离职。

  C.袁燮深明政道,循循善谏。他借皇帝后悔贬谪正直敢言的彭龟年的旧事,劝谏国君要听取切实的言论,嘉奖朴实正直的行为,以广纳贤才。

  D.袁燮爱国敢言,孤掌难鸣。他在任礼部侍郎兼侍读的时候,史弥远主张和敌兵讲和,袁燮坚决反对,但后来因御史台上奏弹劾,被罢免了官职。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陛下即位之初,委任贤相,正士鳞集,而窃威权者从旁睨之。(5分)

  (2)时史弥远主和,燮争益力,台论劾燮,罢之。(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4~15题。

  唐多令·秋暮有感

  陈允平

  休去采芙蓉。秋江烟水空。带斜阳、一片征鸿。欲顿闲愁无顿处,都著在两眉峰。

  心事寄题红。画桥流水东。断肠人、无奈秋浓。回首层楼归去懒,早新月、挂梧桐。

  14.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芙蓉”是荷花的别名。“采莲”是民间妇女特有的劳动情趣,此词开篇却规劝人们“休去采芙蓉”,只是因为时届深秋日暮,荷花凋尽,荷叶枯败,根本不是采芙蓉的时节。

  B.词的上片词人借景抒情,选取“秋江”“烟水”“斜阳”“征鸿”等意象描绘了一幅萧瑟凄凉的日暮秋景图,营造了哀婉凄迷的意境,将闲愁与景色融为一体。

  C.“欲顿闲愁无顿处,都著在两眉峰”两句运用心理活动描写和神态描写,刻画了一位满腹愁情无处排遣,愁眉不展双眉紧锁的词人形象,突显其愁之浓之深之重。

  D.“秋江烟水空”中的“空”字是“空荡荡”的意思,言秋江之萧条空阔,一无所有,有的只是一片迷茫的江水,此句补充说明了“休去采芙蓉”的原因。

  E.这首词上片写“闲愁”,是触景生情所致;下片写“心事”,是闲愁的具体说明。此词在揭示主题思想时采取事事关联,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的写法,内在逻辑十分讲究。

  15.赏析下片结句“回首层楼归去懒,早新月、挂梧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面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5分)

  (1)《氓》中写出男子面露愠色,也写出女子安慰男子,应允婚事的句子是:“ , 。”

  (2)《兰亭集序》中静者“晤言一室”,躁者“ , 。”

  (3)在《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一句写出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时战船绵亘的盛况。

  第Ⅱ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近期,几部电影后期特效、剧情套路等都差强人意,被观众诟病,票房一落千丈。从而阻碍了演员转变戏路的努力。

  ②男女主角的表演都可圈可点。影片是一个弘扬人间真情的优秀作品,其宣扬的人间真情越来越浓厚,表现的思想也越来越深刻。

  ③应社会发展“多元化”的要求,毕加索艺术学院首当其冲地对艺术教育提出了新的教育概念。他们推出了“全面综合性艺术教育”的实施方案。

  ④2016年12月6日,U20女足世界杯决赛,朝鲜击败法国获得冠军。女足载誉归来,平壤热情民众捧花夹道欢迎,万人空巷。

  ⑤以“侃”“凑”“加”为核心的小说写作模式,破坏了故事的思想性和整体性,人物的情感和生命轨迹的展现也很难做到一以贯之。

  ⑥省政府出台《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的消息一经传出,老年人弹冠相庆,奔走相告,称赞政府为他们办了实事。

  A.②③⑥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①⑥④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治愈系”指的是能够抚慰心灵,给人以持续、恒久、连续的舒畅感的一系列事物。由于该定义的广泛性,治愈系涉及到文学、音乐等文化产业。

  B.当今时代,普通百姓都写传记,这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文学不仅仅是整个社会的事,还是作家的事,传记文学是所有想记录自己成长经历的人都可以运用的一种文体。

  C.参加研制天宫二号的全体科技工作者,在相关部门大力支持下,在全国人民的热切关注中,经过不懈努力,天宫二号成功发射。这标志着中国正在从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

  D.以正心诚意为基础,把远大理想与个人抱负、家国情怀与人生追求熔融合一,是今人传承家风和家教的本分。

  19.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读书 ① 借鉴别人的经验。切勿忘记 ② 关注学生读些什么书,他是怎样对待书籍和科学的。 ③ 当读书成为学生的一种很重要的精神需求, ④ 当他不仅有书 ⑤ 也有读书的时间的情况下,他 ⑥ 有可能借鉴别人的经验。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会 一定 那么 / 并且 就

  B 可以 / 只有 只有 而且 才

  C 能 要 如果 那么 / 仍

  D 最好 必须 因为 所以 还 /

  20.对下列文言语句中加点词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②所以游目骋怀

  ③顺流而东也 ④齐彭殇为妄作

  ⑤舞幽壑之潜蛟 ⑥击空明兮溯流光

  ⑦侣鱼虾而友麋鹿 ⑧不知东方之既白

  ⑨常在于险远 ⑩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A.①⑥⑨/②⑤/③⑧⑩/④⑦ B.①⑥⑨/②⑦/③⑧⑩/④⑤

  C.①⑥⑨/②⑤/③⑩/④⑦/⑧ D.①⑨/②⑤/③⑥⑩/④⑦/⑧

  21.对下列文言特殊句式的归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长余佩之陆离 ②嬉戏莫相忘

  ③渐见愁煎迫 ④仰观宇宙之大

  ⑤亦将有感于斯文 ⑥客有吹洞箫者

  ⑦而又何羡乎 ⑧有碑仆道

  ⑨此余之所得也 ⑩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A.①④⑥/②⑦/③⑩/⑤/⑧/⑨ B.①④/②⑦/③⑩/⑤/⑥⑨/⑧

  C.①④⑥/②⑦/③/⑤⑩/⑧/⑨ D.①④/②⑦/③⑧/⑤⑩/⑥⑨

  22.下面是“中国社区标志”,请写出该标志中除文字以外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5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春天,万物复苏,草和树是一样的绿色。短时间看,草的生长速度要比树快,但时间一长就知道草永远长不高,而且“一岁一枯荣”;而树则耐得住风吹雨打,逐渐粗壮、茂盛,乃至“亭亭如盖”。

  以上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成长的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7黑龙江语文高考试题答案

  1.B(文中无据,选项中“主要指”没有根据)

  2.A(断章取义,文中说“建安以后,延及梁、陈推崇靡艳”,而不是“梁、陈推崇靡艳”)

  3.C(曲解文意。文中强调自然美是“不加雕饰地呈现在人的眼前”,而诗人的诗应以“清真”为贵,强调自然美。而且“清光大来,清音暗生”也仅是李白诗句给人的审美感受。)

  4.D(A“更主要的是”根据不足;B“更能够吸引读者”文中无据;C“像导演那样”错,原文是“如同解说”)

  5.B(A中的观点并不是作者的观点;C“她却如同一个生活在真空中的神女”是晚年的张爱玲,因果也不当;D“为突出其家室的显赫”错,无此作用)

  6.①这种说法在一定程度上把张爱玲的地位上升到鲁迅之后继者的地位,是对张爱玲的一种极大肯定;②认为张爱玲在鲁迅之后,必将有所作为,必将在文学史上留下一笔;③认为张爱玲的作品是在表达一种寻求,寻求女性真正解放后的出路。(每点2分)

  7.B(“作者产生了一种与恩师重逢的错觉”文中无据。)

  8.BD(A项“对人生短暂的感慨”无中生有;C项“生命的灿烂便意味着生命的衰亡”曲解文意;E项对散文主题理解错误。)

  9.①“花与夜的争辉”首先是对昙花的盛赞,昙花优雅绝俗,在夜间开放,能够“与夜争辉”;②其次是说人,作者托物言志,“昙花”象征着“志向极端隐秘”的人,以及他们无怨无悔的绽放;③“花”还代表“留下一生的记录”,在人们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它们还有着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答出三点即可满分,有其他答案能自圆其说者亦可)

  10.C(断句为:生而端粹专静,乳媪置盘水其前,玩视终日,夜卧常醒然。少长,读东都党锢传,慨然以名节自期。“乳媪”为主语,是第一个判断点;“然少长”转折的意味突兀)

  11.B(科举的几个级别顺序为: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12.B(强加因果)

  13.(1)陛下刚继承皇位时,委任贤能的宰相,正直之士云集,窃取权威的人却在旁斜眼相视。(即位、窃、鳞集、睨各1分,句意1分)

  (2)当时史弥远主张议和,袁燮争论更加激烈,御史台上奏弹劾袁燮,罢免了他。(争、力、劾、罢,各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

  袁燮,字和叔,庆元府鄞县人。天生正直纯粹敦厚沉静,乳母放一盘水在他面前,整天就把玩凝视,夜间睡觉也像(白天)醒着时一样(安静)。稍稍年长些,读东都《党锢传》,感慨地用名节要求自己。进入太学,进士及第,调任江阴尉。

  浙西发生大饥荒,常平使罗点让他负责救济。袁燮命令每保画一张图,田地、山水、道路都记在上面,又把居民分布在其中,户籍、产业也都写上。合并保成为都,合并都成为乡,合并乡为成为县,赋税兵役、争斗诉讼、侦捕盗贼,按照它可以马上解决,因此救荒工作做得最好。任沿海制属。接连为父母服丧,宁宗继皇帝位,用太学职位征召。当时朱熹等儒者相继离开京城,丞相赵汝愚罢官,袁燮也因为言论离职,从此党禁兴起了。

  嘉定初年,召任都官郎官,迁任司封。在奏对时,说:“陛下刚继承皇位时,委任贤能的宰相,正直之士云集,窃取权威的人却在旁斜眼相视。彭龟年预料他必定使天下太乱,明白指出他的奸诈,彭龟年却因此获罪遭贬,权臣于是扎根并勾结,几乎危害社稷。陛下追想彭龟年,好像曾在上朝时叹息说:‘这个人还在的话,一定重用他’。本来已经深知彭龟年的忠心了。而今正直的人士并不缺乏,希望陛下常存这种心思,尽快听取切实的言论,嘉奖朴实正直的行为,一个彭龟年虽去了,许多彭龟年会接着进用,天下何愁治理不好。”“我前日劝陛下勤于询问,而且圣训说过‘问则明’,我退下后与朝廷官员们说了这话,没有不称好的。但侧耳倾听(指十分关注)十旬,陛下还像原来一样默然无语,我私下里感到疑惑。既然知道像这样会明白,就应当知道不这样就不明白。明白就会光辉广照,无所不通;不明白就会稀里糊涂辨不清楚是非得失了。”

  迁任子司业、秘书少监,升任祭酒、秘书监。接见生员时,必定教导他们要反省律己,忠诚守信,敦厚踏实,这是道的根本。听的人敬畏而有收获,士气更加振奋。兼任崇政殿说书,授任礼部侍郎兼侍读。当时史弥远主张议和,袁燮争论更加激烈,御史台上奏弹劾袁燮,罢免了他,以宝文阁待制提举鸿庆宫。后又起用为温州知州,进官直学士,领奉祠职去世。

  14.A C【A“休去采芙蓉”表面上是因为时值深秋,无莲可采,实际上是由于女子愁思萦怀,无处安顿,根本没有心绪去做采芙蓉这类事情。C不是“动作描写”,且本词刻画的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而不是词人的形象。】

  15.(1)“回首层楼归去懒”一句写出主人公回首层楼,无心归去,“懒”有慵懒、倦怠之意,(1分)写出了“断肠人”面带愁思的情态和萧索凄凉的心境(2分);(2)“早新月、挂梧桐”,运用以景结情的手法(1分),写出一轮新月高悬在秋天衰败凋敝的梧桐树梢上;(1分)表现出作者孤单寂寞的无尽愁思。(1分)

  16.(1)将子无怒,秋以为期(2)舳舻千里(3)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有没有“或”都可以)

  17.C【差强人意,不合语境;首当其冲,望文生义;弹冠相庆,褒贬误用】

  18.D【A“涉及到”重复 B语序不当 C中途易辙】

  19.B

  20.C

  21.A

  22.标志以变形的汉字“区”、中国结和挽手的人作为基本元素。(2分)倾斜的汉字“区”代表的是“社区”(或答其对特定地域的衣着关系);中国结造型,体现中国特色,寓意吉祥;手挽手的人象征社区人民团结向上。(3分)

  23.略

2017黑龙江语文高考试题

高考,是一场心理战的拼搏,谁心态好谁就是黑马。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关于2017黑龙江语文高考试题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2017黑龙江语文高考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李白无论在美学理论上或艺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2017河北高考语文试卷
    2017河北高考语文试卷

    高考,是一场持久战,只有坚持到最后的人才能笑到最后。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关于2017河北高考语文试卷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2017河北高考语文试

  • 2017河南高考语文真题
    2017河南高考语文真题

    高考是人生的一次特殊洗礼,也是人生的一次宝贵经历,希望你既不要轻敌大意,也不用倍感压力,只要挑战自己,竭尽全力,结果不必在意。下面是学习

  • 2017河南高考语文试卷
    2017河南高考语文试卷

    马上就要高考了,同学们都在紧张的复习当中。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关于2017河南高考语文试卷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2017河南高考语文试卷 一、现代

  • 2017广东高考语文作文
    2017广东高考语文作文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们要学习他人的优点来弥补我们的缺点,要多想别人学习学习,高考作文也是一样。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关于的内容,希望

3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