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考试网>学历类考试>高考频道>高考科目>高考历史>

安徽高考历史试卷

时间: 德豪21 分享

  从历届的历史高考来看,高考的试题凸显新课改的理念,题的设置上处处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综合、概括的能力。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关于安徽高考历史试卷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安徽高考历史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单项选择题(24小题,共48分,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多选、不选或错选,该题均不得分,选对一题得2分)

  1.“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而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矣。古之王者不忍以刑穷天下之民也,是故一家之中父兄治之,一族之间宗子治之。其有不善之萌莫不自化于闺之内。”材料表明( )

  A.统治者应减轻刑法实行开明统治 B.家庭教育有利于社会稳定

  C.君主专制难以治理好国家 D.宗法制具有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

  2.据《长编》载:“上(宋太祖)欲为赵普置副而难其名称,召翰林学士承旨陶谷问曰:‘下丞相一等者何官?’对曰:‘唐有参知政务,参知政事。’乙丑,以枢密直学士等为参知政事。不宣制,不押班,不知印,不升政事堂。”据此可知北宋初期( )

  A.君主专制受到威胁 B. 宰相权力依然较大

  C.参知政事大权在握 D. 参知政事职能不变

  3.美国汉学家白彬菊指出:军机处实现了从“君主专政”向“大臣行政”、从“直接的帝国个人专制”向“君臣联合行政”的转变,这种变化使清政权在“中年”时走向昌盛,并最终延长了其寿命。作者旨在说明军机处的设立( )

  A.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B.有利于建立高效政府

  C.对皇帝权力有所约束 D.借鉴了西方民主制度

  4.有学者认为,中国的经济形态,从先秦到汉初是贵族经济,演进到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成为世族经济,进入隋唐后,日渐呈现出“士商合流”的趋势,到宋代,终于定型为士绅经济。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贵族经济的基础是井田制 B.门阀政治依赖于世族经济

  C.士商合流表明隋唐放弃了重农抑商 D.士绅经济强化了农民人身依附关系

  5.读表X,苏州与松江两地市镇数量迅速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

  表X 苏州、松江市镇数量统计表

时间苏州府松江府
1551-1722128113
1723-1861157167
1862-1911264369
  ——摘编自范毅军《明中叶以来江南市镇的成长趋势与扩张性质》

  A.地缘经济因素的强大助力 B.资本主义萌芽的促进

  C.经济重心南移的深远影响 D.政府经济职能的强化

  6.唐甄说:“吴丝衣天下,聚于双林,吴、越、闽、番至于海岛皆来市焉”。嘉庆《嘉兴府志》卷4记,平湖县的乍浦镇,“番舶凑集,居民成市”。两则材料反映了( )

  A.政府对民间贸易约束比较少 B.国内市镇已同国外市场建立联系

  C.国内长途贩运贸易比较兴盛 D.我国手工业生产的专业化趋势

  7.韩非认为,君主用官爵换取人臣的死力,臣下为达到富贵目的,必然用死力来换取君主的官爵;君主计算臣所出力量的大小,臣也计算君主所出爵禄的高低,君臣之间犹如买卖关系。这种观点可以佐证当时

  A. 奴隶主贵族利益得到维护 B.察举制的雏形开始出现

  C.法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潮 D. 宗法血缘选官制度渐趋瓦解

  8.朱熹说:“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及其十有五年……皆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他在这里强调( )

  A.教育应日积月累和循序渐进 B.要继承和发展太学的传统

  C.仁者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D.须全面贯彻孔子的教育理念

  9.鸦片战等后,清政府的官僚体系发生了一些变化,出现了“五口通商大臣”、“总税务司”、“衙门”等官职或机构。这些变化( )

  A. 是中国社会半封建化的表现 B.无益于近代中国走向民主化和法制化

  C.说明原有官僚体系遭到否定 D.是殖民主义冲击专制主义禁锢的结果

  10.《郑超麟回忆录》中写到:“中华民国八年……当代中国的集体意识,可以说,是在这一年觉醒的;我个人的小小意识则确实是在这一年觉醒的。”“当代中国的集体意识”主要是指( )

  A.实业救国愿望 B.民主科学思想 C.爱国救亡精神 D.社会主义思想

  11.在近代中国革命史上,战略中心曾发生过多次的转移,其中从长江流域向黄河流域成功转移的直接原因是( )

  A.北伐战争的胜利 B.红军长征的胜利

  C.抗日战争的胜利 D.解放战争的胜利

  12.下表反映了1844—1863年间广州和上海到埠外国船只和吨位变化情况。

船只数吨位数
年份广州上海广州上海
184430644142 0998584
1849331133142 35752 547
1855437157 191
18638673400300 500964 309
  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鸦片战争后( )

  A.近代外贸中心逐步转移 B.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变动

  C.上海开放程度高于广州 D.广州经济发展趋于停滞

  13.19世纪末,以福州为中心的机坊数约500家,散布在福州附近各村,他们接受布庄行的委托而织制。农民或自置织机,或从厂商处租机,并领取原料,织成后交给厂商,论件给资。这反映出( )

  A.农业商品化程度加深 B.福州开放后被卷入世界市场

  C.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渗透到农村

  14. 右图是川、滇、黔、陕、甘、湘、桂等七省当年工厂数量统计示意图。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反映了“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B.体现了政府对民族工业的大力支持

  C.民族工业的布局发生变动

  D.直观反映了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状况

  15.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不同的地方管理政策(如下表),其体现的共同政治理念是( )

时间政策名称
19475设立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
19803设立经济特区深圳特区
19977设立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
  A.搁置分歧,民族利益至上 B.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促发展

  C.独立自主,主权毋庸置疑 D.因地制宜,民族平等共繁荣

  16.公元前357年,罗马把借贷的最高利息限定为1/12,10年以后又把原有利率减半。元前344年,通过延期债务偿付令,宣布禁止高利贷。公元前326年,通过新的法案,“债务人应以物品而不是人身作为其借款的抵押品”。这些变化说明了( )

  A.平民的不懈斗争推动了公民法不断调整

  B.罗马人主要依靠习惯法来调整社会关系

  C.万民法适应了帝国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D.自然法精神在法律实践中获得充分体现

  17..在信仰问题上,普罗泰戈拉公然宣称自己不信神,并由此招致了雅典的惩罚;而苏格拉底则相信自己的“灵机”而不是传统的邦神,这也成为了他被控告的一个有力的理由。这实质表明两人( )

  A.都公开反对宗教神学 B.都注重于对人的思考

  C.都因犯罪遭到了惩罚 D.都强调道德的重要性

  18.1689年《权利法案》基本上是重申英国人“自古就有的权利”,比如议会必须定期召开,征税权属于议会等。从表面看似乎没什么新意,但事实上却是政体制度上的一次革命。材料中所说的“革命”是指( )

  A.君主制在英国被推翻 B.议会开始要求制约王权

  C.责任内阁制的确立 D.国王从议会手中接过王冠

  19.美国政治家汉密尔顿曾说:“现在几乎达到国家蒙受耻辱的最后阶段了。……我们所经历的祸患并非来自局部的或细小的缺点,而是来自这个建筑物结构上的基本错误,除了改变建筑物的首要原则和更换栋梁以外,是无法修理的。"该言论的历史背景是( )

  A.美国当时仍受英国控制 B.宪法制订面临重重阻力

  C.独立后的美国邦联松散 D.人民主权原则已得到宪法肯定

  20.“兼容统一、秩序与自由的价值,非平衡地利用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的优点,营造出一个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共同发展”的政体形式。确立这种“政体形式”的法律文件最有可能是

  A.英国“权利法案” B.美国《1787年宪法》

  C.法国《1875年宪法》 D.《德意志帝国宪法》

  21.“(某一事件)从它给予世界发展的影响来说,超越了其他大革命。它在政治和社会经济变革的规模、深度和质量上,以及在给予周围世界以长久影响方面,几乎是史无前例的。只要提一下,大众福利国家和社会,也就是现代人道主义资本主义的形成乃是西方针对社会主义革命给它带来的威胁作出的反应,就足以说明问题了。”这一事件是指( )

  A.马克思主义诞生 B.巴黎公社革命

  C.俄国的十月革命 D.新中国的成立

  22.下图是一幅反映英国退出欧盟的漫画。2016年6月23日,英国举行“退欧公投”,次日公投结果出笼,英国宣布退出欧盟。英国是欧共体第一次扩大时(1973年)加入该组织的。英国加入时,该组织( )

  A.正提出“用一个声音说话”的口号 B.已经成立了立法机构“欧洲议会”

  C.由经贸集团建设成为一个政治实体 D. 完成了“欧共体”到“欧盟”的转身

  23. 孟德斯鸿曾说“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的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这一观点体现的主要思想主张是

  A.三权分立思想 B.人民主权思想

  C.天赋人权思想 D.法律是理性的体现

  24.恩格斯说,资本主义的社会现实对启蒙主义的“理性王国”来说是一幅讽刺画。充满希望的启蒙主义知识分子们忍受不了这样的社会现实,强烈的反差令他们失望。其实,也并不是没有人预感到这种社会现实。如启蒙主义思想家卢梭就提出了“返回自然”的口号。而同时文学领域出现了

  A.浪漫主义文学 B.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C.魔幻现实主义文学 D.印象主义文学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25.(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宪法很大程度上借鉴了以前的政体模式。共和政体早在古代希腊和罗马就已确立了,并由政治家在以后的世纪里加以发展。总统制部分地基于英国宪制。《人权法案》是从《独立宣言》、弗吉尼亚及其它各州的宪法和英国1689 年的《权利法案》演化而来的。但是,将自治、民主且具有主权的各州联合为一个联邦统一体,则是美国对宪治作出的新的、创造性的贡献。 ——路易斯·亨金《宪政与权利》

  材料二 吾人行宪政之难,犹在此理念与制度皆出自西域而非生于本土,是中国之宪政理念源于传播,中国之立宪始于模仿。在此过程中,绍介迻译之事功莫大焉。然而,概览此一百年间迻译之西文典籍,相比于历史、哲学诸科,法政之书仍嫌太少,宪政名著更寥寥无几。吾人推行宪政之历程多蹇,究其因由,此或为其中之一端。近十数年,国人倡言法治,谈论民主,虽精神可嘉,终因游谈无根,不能成就系统之理论,更难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深远之影响。 ——路易斯·亨金《宪政与权利》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宪法的来源。(10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中国宪政推行难的原因。(9分)

  (3)中国人在近代追求宪政过程中有哪些实践?(6分)

  27.(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丝绸之路东起中国西安,西至埃及亚历山大。

  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示意图

  陆上丝绸之路是东西方交往的重要通道,分为东西两段,东段主要在今中国境内,其正式开通源自张骞通西域。汉与西域的交往主要通过河西走廊;南北朝时期,由于河西走廊被割据政权占据,南朝与西域的交往主要通过今青海境内的青海道;唐朝统一后,河西走廊又恢复了在丝绸之路中的主导地位;11世纪西夏崛起,青海道和河西走廊被切断,北宋只能向北渡过黄河,再由河套地区向西进入西域。从元朝起,河西走廊成为中西方交往的稳定通道。

  材料二 法籍伊朗裔学者阿里·玛扎海里认为:“在促使古老的丝绸之路遭到遗弃的主要因素中,应提到近代技术工业的诞生和发展,这种工业以代用品取代了来自中国的传统产品。”因此,缺少了商品的流动,作为商道的丝绸之路便失去了传统的意义与价值。与此同时,西方的欧洲文明不断扩大自己在中亚的影响,中国在古代世界的主流地位被取代。

  (1)依据材料一,概括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历史特点。(6分)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之际丝绸之路衰落的原因有哪些?(9分)

  27.(12分)社会流行词汇反映了社会的变迁。阅读下表回答问题。

时间流行词汇
1840-1912年师夷长技 洋布 洋火 兴民权 革命…… 
1912-1949年共和 约法 民主 科学 实业救国 她…… 
1949-1978年列宁装 三大改造 人民代表 粮票……
1978年以后专业户 乡镇企业 村民委员会 股票 互联网……
  结合材料和所学,从“社会流行词汇与社会发展变迁”的某一个角度对材料进行解读。(要求:提取信息充分;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

  安徽高考历史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请把正确的选项填写在以下表格中,每小题2分、共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选项 D B C B A B D A D C B A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选项 D C B A B D C D C A D A
  二、非选择题:(52分)

  25. (1)来源:①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共和政体。②英国的宪政。 ③《独立宣言》。④弗吉尼亚及其它各州的宪法。⑤英国 1689 年的《权利法案》。⑥美国政治家的智慧。⑦启蒙思想。(每点2分,答对5点给10分,其它言之有理皆可得分)

  (2)原因:①中国宪政源理念于西方,中国之立宪始于模仿。②在翻译西方书籍中,宪政书籍少。③中国小农经济长期占主导,缺乏实施宪政的经济土壤。④封建势力异常强大,宪政推行举步维艰。⑤民众缺乏对宪政的认识,宪政推行缺乏群众基础。(每点3分,答对3点给9分,其它言之有理皆可得分)

  (3)实践:①维新派主张设议院,行宪法,推行君主立宪。②清末“预备立宪”。③1912年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④护法运动。(每点2分,答对3点给6分,其它言之有理皆可得分)

  26. (1)特点:古代的丝绸之路不是一条单一的交通线,而是由多条交通道路构成的交通网络。受政治形势影响,不同历史时期,中原王朝沟通西方的线路有不同选择。总体上看,自汉朝之后,丝绸之路未曾完全中断,河西走廊在丝绸之路东段居于主导地位。(三点,每点2分,共6分)

  (2)衰落的原因:“海禁政策”、“闭关锁国”政策(2分);工业革命的进行,机器产品比手工产品更有竞争力(2分);以英国为首的西欧国家崛起,在世界贸易中居于支配地位(2分);

  奥斯曼土耳其阻断了东西方商路;新航路开辟;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商品结构的调整;新式交通工具—蒸汽轮船的使用。(答出其中任意三点给3分)

  27.(12分) 示例一:流行词汇受政治民主化发展的影响,又反映了政治民主化的状况。19世纪末的戊戌变法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提倡开设议院,兴民权在当时流行。1912年,辛亥革命后向西方学习政治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民主、共和成为流行词汇。新文化运动主张民主思想,民主成为流行词汇。新中国成立后,1954年宪法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成为流行词汇。20世纪90年代,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进一步加强和扩大了基层民主,推进了农村民主制度建设,村民委员会成为流行词汇。

  示例二:流行词汇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又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打开中国市场,外国商品涌入中国,洋布、洋火成为流行词汇。

  辛亥革命后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实业救国思潮的流行,进一步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出现“短暂的春天”。实业救国成为流行词汇。新中国成立后,开始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与实践,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计划经济体制下,粮票成为购买粮食的票证。三大改造和粮票成为流行词汇。1978年改革开放,在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中,出现了大批专业户,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专业户、乡镇企业成为流行词汇。1992年,十四大以后,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人们纷纷投资股市,股票成为流行词汇。

  示例三:流行词汇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又反映外来文化在中国的发展状况。19世纪末的戊戌变法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提倡开设议院,兴民权在当时流行。辛亥革命后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民主、共和成为流行词汇。新文化运动主张民主思想与科学精神。提倡新道德,主张男女平等,创造出了新词“她”,民主与科学成为流行词汇。“她”成为流行词汇。新中国成立后的50年代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主要向苏联学习,社会上列宁装流行。改革开放后,引进外来的先进技术与文化,互联网深刻影响人们的生活,成为流行词汇。



猜你感兴趣:

1.安徽高考文科历史试卷

2.2017安徽高考文综历史试题

3.2017安徽高考文科历史试卷

4.安徽高考文综政治试题

5.2016安徽高考文综地理试卷及其答案

安徽高考历史试卷

从历届的历史高考来看,高考的试题凸显新课改的理念,题的设置上处处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综合、概括的能力。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关于安徽高考历史试卷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安徽高考历史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单项选择题(24小题,共48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2017天津历史高考试卷
    2017天津历史高考试卷

    历史运用文字材料创设新情境,考查学生史料阅读、史实运用等综合能力,是高考文字材料型选择题的特长。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关于2017天津历史高考

  • 2017年天津历史高考题
    2017年天津历史高考题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历史高考的命题走向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其题目的命题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预测和关注。下面是学习啦

  • 2017年山东高考历史真题
    2017年山东高考历史真题

    传统的历史高考复习教学较多地注重知识的梳理和再认再现的能力。而现行历史高考考查学科知识,往往更注重考查学科能力。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关

  • 2017江西高考历史试题
    2017江西高考历史试题

    对高考及其历史试题的研究,成为当今教育教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和焦点问题,这样不仅可以改善复习方法、提升试题作答技巧等方面的能力,还可以从试题中反

8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