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山地垂直自然带复习大纲
山地垂直自然带含义为气候、生物和土壤等相互联系形成的自然带,随海拔高度增高形成垂直自然带。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高考地理山地垂直自然带复习大纲,仅供大家参考!
高考地理复习大纲 一 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判读
判定南北半球 | 南坡同类自然带高于北坡,则该山脉一般位于北半球 |
判定热量带 | 山麓的自然带(基带)反映所处的热量带 |
判断纬度高低 | 通常,带谱数量越多,山地所在纬度位置越低 |
判断阴阳坡 | 一般情况下,山地阳坡自然带多于阴坡自然带的数量 |
【典例】
(2015·山东文综)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北坡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带随海拔变化示意图。完成(1)~(2)题。
(1)该山地可能是( )
A.秦岭 B.南岭
C.昆仑山 D.喜马拉雅山
(2)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带的类型组合存在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光照 B.水分
C.海拔 D.热量
【答案】 (1)C (2)B
【解析】
自然带的类型组合,主要差异体现在山地森林和草原的分布上。水分条件好一些,则山腰森林、草原分布多一些,反之少一些。如甲地水分条件较好,山地发育有森林草原带。故选B。
【迁移训练】
读某山地等高线、等温线、雪线示意图,回答2~3题。
2.(2016·湖南四县联考,3,4分)该山地南坡属于( )
A.阴坡和背风坡 B.阴坡和迎风坡 C.阳坡和背风坡 D.阳坡和迎风坡
3.(2016·湖南四县联考,4,4分)图中①②之间分布最广的植被可能为( )
A.针阔混交林 B.高山草甸 C.高山荒漠 D.高山针叶林
【答案】2.D 3.C
【解析】
下图为45°N附近某区域的遥感影像,其中深色部分为植被覆盖区,浅色部分为高原荒漠区;终年冰雪覆盖的山峰海拔3 424米,距海约180千米。读图,完成(1)~(2)题。
(1)导致图示区域内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大气环流 B.地形 C.纬度位置 D.洋流
(2)该区域中山脉西坡山麓的自然植被属于( )
A.常绿阔叶林 B.常绿硬叶林 C.针阔叶混交林 D.草原
【点拨】 该题以遥感影像呈现出一个区域的地理环境景观,涉及知识为地理环境的地带性与非地带性规律。考查提取信息、读图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运用所学规律、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析】 第一步读材料,明图示。
第三步析选项,慎选择。
第(1)题,根据上述分析,山脉西侧降水多,东侧降水少,说明处在西风带的影响下,其降水的差异是由地形造成的。第(2)题,根据自然带水平分异规律,常绿阔叶林和常绿硬叶林均为亚热带植被,而该地区为45°N,不可能有这两种植被,故A、B项错误;针阔叶混交林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中高纬度地区,图示地区为45°N,且为山区,故为针阔叶混交林,C项正确;草原一般为降水量较少的半干旱地区对应的植被,而图示地区西侧受西风带和地形抬升作用的影响,降水较多,故不可能是草原,D项错误。(1)B (2)C。
高考地理复习大纲 二 雪线及其影响雪线分布高度的因素
温度(热量或纬度) | 雪线高度与气温呈正相关 |
降水因素 | 降水量越大,雪线越低;降水量越少,雪线越高 |
地貌因素 | 坡度越大,积雪易下滑,不利于积雪保存,雪线偏高;阳坡接受到的太阳辐射量较多,气温偏高,雪线位置偏高,阴坡则相反 |
季节因素 | 夏季气温高,雪线上升;冬季气温较低,雪线下降 |
自然环境变迁、人类活动因素 | 全球变暖,使雪线上升;臭氧层破坏,使雪线上升;沙漠化造成气候变干,使局部地区雪线有所上升;矿物能源燃烧产生的粉尘污染雪面,吸收太阳辐射能力上升,导致冰雪融化,雪线上升 |
气候、地貌等因素综合作用 | 喜马拉雅山南坡,既是阳坡,又是迎风坡,但水分条件的影响超过了热量条件的影响,因此雪线高度南坡比北坡低 |
夏季气温小于0℃的地方有永久性积雪,即夏季气温0℃线为山体的雪线。雪线是冰雪带的下限,其高度与纬度、坡向和坡度有关。一般来说,低纬雪线高,高纬雪线低;阳坡雪线高,阴坡雪线低;迎风坡雪线低,背风坡雪线高;陡坡雪线高,缓坡雪线低。
【典例】
下图为我国新疆地区雪线高程等值线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2016·安徽江南十校联考,6)影响乔戈里峰、博格达峰和友谊峰雪线高程差异的主要因
素是( )
A.海陆位置 B.降水量 C.海拔 D.纬度
2.(2016·安徽江南十校联考,7)影响甲处等值线数值特征及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
A.大气环流和地形 B.海陆因素和洋流
C.坡度和坡向 D.全球变暖和人类活动
【答案】1.D 2.A
【解析】
【迁移训练】
1.多年积雪区和季节性积雪区之间的界线称为雪线,山岳冰川分布的高度受雪线高度的制约。有关冰川与雪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雪线的高度是变化的,冰川分布的高度是不变的
B.雪线的高度是不变的,冰川分布的高度是变化的
C.雪线高度以上,年降雪量小于年消融量
D.一个地区如果地表高度没有高出雪线,就不可能形成冰川
【答案】D
【解析】略
2.关于雪线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乞力马扎罗山的南坡雪线高于北坡 B. 喜马拉雅山的南坡雪线高于北坡
C. 阿尔卑斯山的南坡雪线高于北坡 D. 雪线在山地南北坡的分布高度相同
【答案】C
【解析】
这是一道渗透垂直自然带分布和不同区域地理环境特征的综合选择题。决定雪线分布高度的主要因素是降水量和雪融量之间的对比关系,降水量大于雪融量的山坡,雪线较低;否则,雪线较高。因此,一般迎风坡的雪线低于背风坡。阿尔卑斯山的南坡是背风坡,北坡是迎风坡(受西风影响)。选项A和B的山体南坡均为迎风坡,雪线较北坡低,故选项C为正确答案。在解题时注意坡向和纬度。
雪线是永久冰雪带的下界,受气温和降水共同影响。下图甲表示我国沿87°E山地雪线的变化,图乙表示我国沿29°N山地雪线的变化。
图甲
图乙
3.我国山地雪线最高值和最低值分别位于
A.喜马拉雅山北坡和南坡 B.冈底斯山和西藏东南部
C.喜马拉雅山北坡和阿尔泰山北坡 D.喜马拉雅山南坡和阿尔泰山北坡
4.图乙中①地处雪线高度特点与原因正确的对应关系是
A.纬度低,气温高—雪线较低 B.海拔高,气温低—雪线较高
C.向阳坡,光照强—雪线较低 D.山地迎风坡,降水丰富—雪线较低
【答案】
3.C
4.D
【解析】
5.下图示意长江上游地区雪线高度的经向和纬向变化趋势。完成下列问题。
(1)该地区雪线高度变化的趋势
A.自北向南增高 B.自西向东增高
C.自东北向西南增高 D.自东南向西北增高
(2)影响该地区雪线高度变化趋势的主要因素是
A.海拔 B.降水 C.热量 D.坡向
【答案】
(1)D
(2)B
雪线是指多年积雪区和季节积雪区的界线,雪线处的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林线是划分高山区景观类型的一条重要生态界线。读图,回答问题。
6.图中显示的高山自然景观,位于
A.热带地区 B.温带地区 C.沿海地区 D.内陆地区
7.随着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的增加和森林面积的减少,中纬度地区的雪线和林线的海拔高度的变化将是
A.雪线上升,林线下降
B.雪线下降,林线上升
C.雪线上升,林线上升
D.雪线下降,林线下降
【答案】
6.B
7.C
8.雪线高度是指终年积雪下限的海拔。下图表示全球不同纬度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气温、降水量的分布。读图回答问题。
(1)表示多年平均雪线高度、多年平均气温、多年平均降水量的曲线依次是________。
(2)在赤道至南、北纬30°之间,多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区是________,形成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海拔最高的地区是________,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南纬90°附近,有半年极昼现象,为什么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最低?
【答案】
(1)①②③
(2)赤道,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上升气流影响,多对流雨。
南、北纬30°地区,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下沉气流影响,干旱少雨,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3)纬度高,太阳高度小,陆地冷却快,终年气候严寒。
【解析】
(2)在赤道至南、北纬30°之间,多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区是赤道地区,原因是赤道地区受赤道低气压带上升气流影响,多对流雨。多年平均雪线高度
图片来源:正确教育
高考地理山地垂直自然带复习大纲
上一篇:高考地理非地带性地域复习大纲
下一篇:高考地理区域发展复习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