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面试官的面试题
计算机面试官的面试题(精选2篇)
在学习、工作中,许多人都需要跟试题打交道,试题是命题者按照一定的考核目的编写出来的。一份好的试题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计算机面试官的面试题,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计算机面试官的面试题(精选篇1)
1.网络结构
在OSI参考模型中,物理层的作用是透明的传输比特流。对等实体在一次交互作用中传送的信息单位称为协议数据单元,它包括控制信息和用户数据两部分。上下层实体之间的接口称为服务访问点(SAP),网络层的服务访问点也称为网络地址,通常分为网络号和主机号。
OSI参考模型分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物理层涉及到在信道上传输的原始比特流。数据链路层的主要任务是加强物理层传输原始比特流的功能,使之对应的网络层显现为一条无错线路。发送包把输入数据封装在数据帧,按顺序传送出去并处理接受方回送的确认帧。网络层关系到子网的运行控制,其中一个关键问题是确认从源端到目的端如何选择路由。传输层的基本功能是从会话层接受数据而且把其分成较小的单元传递给网络层。会话层允许不同机器上的用户建立会话关系。
TCP/IP的五层结构图: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应用层。
2.请你详细地解释一下IP协议的定义,在哪个层上面?主要有什么作用?TCP与UDP呢?
答:IP是Internet Protocol的简称,是网络层的主要协议,作用是提供不可靠、无连接的数据报传送。TCP是Transmit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的缩写,在运输层,TCP提供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字节流服务;UDP是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的缩写,在运输层,UDP提供不可靠的传输数据服务。
3.请问交换机和路由器各自的实现原理是什么?分别在哪个层次上面实现的?
答:交换机属于OSI第二层即数据链路层设备。它根据MAC地址寻址,通过站表选择路由,站表的建立和维护由交换机自动进行。路由器属于OSI第三层即网络层设备,它根据IP地址进行寻址,通过路由表路由协议产生。交换机最大的好处是快速,路由器最大的好处是控制能力强。
4.交换和路由的区别是什么?VLAN有什么特点?
交换是指转发和过滤帧,是交换机的工作,它在OSI参考模型的第二层。而路由是指网络线路当中非直连的链路,它是路由器的工作,在OSI参考模型的第三层。交换和路由的区别很多。首先,交换是不需要IP的,而路由需要,因为IP就是第三层的协议,第二层需要的是MAC地址;再有,第二层的技术和第三层不一样,第二层可以做VLAN、端口捆绑等,第三层可以做NAT、ACL、QOS等。
VLAN是虚拟局域网的英文缩写,它是一个纯二层的技术,它的特点有三:控制广播,安全,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5.什么是SNMP协议?它有什么特点?SNMP协议需要专门的连接么?
答: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r Protocol)即简单网络管理协议,它为网络管理系统提供了底层网络管理的框架。SNMP的特点是:SNMP易于实现;SNMP协议是开放的免费产品;
SNMP协议有很多详细的文档资料,网络业界对这个协议也有较深入的了解,这些都是SNMP协议进一步发展和改进的基础;SNMP协议可用于控制各种设备。
SNMP是一种无连接协议。无连接的意思是它不支持像TELNET或FTP这种专门的连接。通过使用请求报文和返回响应的方式,SNMP在管理代理和管理员之间传送消息。
6.路由表是做什么用的?在Linux环境中怎么配置一条默认路由?
答:路由表是用来决定如何将包从一个子网传送到另一个子网的,换句话说就是用来决定从一个网卡接受到的包应该送到哪一个网卡上去。路由表的每一行至少由目标网络号、netmask、到这个子网应该使用的网卡这3条信息。当路由器从一个网卡接受到一个包时,它扫描路由表的每一行,用里面的netmask和包里的目标IP地址做并逻辑运算(&)找出目标网络号。如果此网络号和这一行里的网络号相同,就将这条路由保留下来作为备用路由。如果已经有备用路由了,就在这两条路由里将网络号最长的留下来,另一条丢掉。如此接着扫描下一行直到结束。如果扫描结束仍没有找到任何路由,就用默认路由。确定路由后,直接将包送到对应的网卡上去。
在Linux上可以用“route add default gw<默认路由器IP>”命令配置一条默认路由。
7.在网络中有两台主机A和B,通过路由器和其他交换机设备连接起来,已经确认物理连接正确无误,怎么来测试这两台机器是否连通?如果不通,怎么判断故障点?怎么排除故障?
答:测试这两台机器是否连通:从一台机器ping另一台机器。如果ping不同,用traceroute命令可以确定是哪个路由器不能连通,然后再找问题是否在交换设备或HUB或网线等。
8.每个路由器在寻找路由器时需要直到哪5部分信息?
答:所有的路由器需要如下信息为报文寻找路由:目的地址 报文发送的目的主机。邻站的确定 指明谁直接连接到路由器的接口上。路由的发现发现邻站知道哪些网络。 选择路由 通过从邻站学习到的信息,提供最优的到达目的地的路径。 保持路由信息路由器保存一张路由表,它存储所知道的所有路由信息。
计算机面试官的面试题(精选篇2)
1. 在交互式系统中,非剥夺是不是一个好的策略?为什么?
非剥夺方式:分派程序一旦把处理机分配给某进程后便让它一直运行下去,直到进程完成或发生某事件而阻塞时,才把处理机分配给另一个进程。 剥夺方式:当一个进程正在运行时,系统可以基于某种原则,剥夺已分配给它的处理机,将之分配给其它进程。剥夺原则有:优先权原则、短进程、优先原则、时间片原则。
在分时系统中不剥夺并不是一个好的策略。因为,在分时系统中,除了交互性以外,及时性是很重要的性能因素。当一个作业被阻塞后,CPU就完全空闲了,别的用户的及时性就无法保证了,而完全可以把这些时间分配给别的作业运行。以提高整体的吞吐量。
2. DBA的职责是什么?
DBA则是这个机构的一个(组)人员,负责全面管理和控制数据库系统.职责有:
(1)决定数据库中的信息内容和结构:数据库中要存放哪些信息
(2)决定数据库的存储结构和存取策略:获得较高的存取效率和存储空间利用率
(3)约定义数据的安全性要求和完整性约束条件:负责确定各个用户对数据库的存取权限、数据的保密级别和完整性约束条件
(4)监控数据库的使用和运行:转储数据、维护日志文件、故障恢复
(5)数据库的改进和重组重构:对运行情况进行记录、统计分析,以此来不断改进数据库设计
3. 系统调用的定义
系统调用是OS与应用程序之间的接口,它是用户程序取得OS服务的惟一途径。它与一般的过程调用的区别: 运行在不同的系统状态。调用程序在运行在用户态,而被调用的程序运行在系统态; 通过软中断机制,先由用户态转为系统态,经枋心分析后,才能转向相应的系统调用处理子程序; 一般的过程调用返回后继续执行,但对系统调用,当调用的进程仍具有最高优先权时,才返回到调用进程继续处理;否则只能等被重新调度;
4. 死锁是什么?
指多个有关进程由于争夺资源而造成的一种僵局,在无外力的情况下这些进程都将无法再向前推进的状态。
5. CPU不执行程序的时候干什么?
当没有被任何程序使用的时候,计算机的处理器被认为是空闲的。当然下面提到的空闲任务不在此列中。 当有程序利用CPU空闲时间的时候,就意味着它以较低的优先权运行着,以便不会影响那有正常优先权的程序运行。一般来讲,这会引起CPU消耗更多的电能,而大多数的现代CPU当它们空闲的时候是能够进入省电模式的。 大多数操作系统都有个空闲任务,它是一个特殊的任务。仅当CPU无事可做的时候由操作系统调度器载入它。在现代的处理器中,HLT停机指令节省了大量的电能与执量,而空闲任务几乎总是由一个重复执行HLT停机指令的循环组成。
计算机面试
1. 举例解释一下同步和互斥
同步表现为直接制约,如管道通信,一个进程写,一个进程读,它们是相互制约的。 互斥表现为间接制约,比如多个进程同时请求打印机(没使用SPOOLing技术)、多个进程同时请求一张网卡发送数据包等。
2. 解释一下管程
管程是由一组局部变量、对局部变量进行操作的一组过程和对局部变量进行初始化的.语句序列组成。引入它的目的是因为Wait/Singal操作太过分散,对它的维护很麻烦且容易造成死锁。管程的特点是:管程的过程只能访问管程的局部变量,管程的局部变量只能由其过程来访问;任何时刻只能有一个进程进入管程执行;进程只能通管程提供的过程入口进入管程;
3. 在可变分区管理中,需要哪些硬件机制
采用可变分区方式管理时,一般均采用动态重定位方式装入作业。地址变换要靠硬件支持,主要是两个寄存器:基址寄存器和限长寄存器,限长寄存器存放作业所占分区的长度,基址寄存器则存放作业所占分区的起始地址,这两个值确定了一个分区的位置和大小。
转换时根据逻辑地址与限长值比较,如果不有超过这个值,表示访问地址合法,再加上基址寄存器中的值就得到了绝对地址了,否则形成“地址越界”中断。
4. 中断和陷入有什么异同?
外中断时指来自处理机和内存外部的中断,如I/O中断、定时器中断、外部信号中断等。狭义上也叫中断; 内中断主要指在处理机和内存内部产生的中断,也称陷入,如校验错、页面失效、溢出、除数为零等;
中断和陷阱的主要区别:
(1)陷入通常由处理机正在执行的现行指令引起,而中断则是由与现行指令无关的中断源引起的。
(2) 陷阱处理程序提供的服务为当前进程所用,而中断处理程序提供的服务则不是为了当前进程的。
(3) CPU在执行完一条指令之后,下一条指令开始之前响应中断,而在一条指令执行中也可以响应陷阱。
10. 数据库系统和文件系统相比有什么优点? 文件系统 数据库管理系统 某一应用
5. 计算机网络和分布式计算机系统的区别?
两者在计算机硬件连接、系统拓朴结构和通信控制等方面基本都是一样的,它们都具有通信和资源共享的功能。 区别关键在于:分布式计算机系统是在分布式计算机操作系统支持下,进行分布式数据库处理的,也就是说各互联的计算机可以互相协调工作,共同完成一项任务,多台计算机上并行运行。且具有透明性,用户不知道数据、资源的具体位置,整个网络中所有计算机就像是一台计算机一样;而计算机网络却不具备这种功能,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各计算机通常是各自独立进行工作的。
6. 为什么引入多道程序技术?
因为引入多道程序技术后,可以进一步提高了CPU利用率(阻塞),提高内存和I/O设备利用率(小作业把内存浪费了),增加系统吞吐量(两都提高后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