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创业指南 > 职场 > 职业规划 >

职场35岁以后怎么办

时间: 和杰4558 分享

很多职场人为“35岁现象”感到焦虑。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职场35岁以后怎么办,喜欢可以收藏分享。

职场35岁以后怎么办

职场35岁以后怎么办

很多人一旦迈进35岁门槛就为未来职场生涯而担忧。社会制度和用人风气都与“35岁现象”有关,很多民营企业跟风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用人,最受职场青睐的年龄段就是“18—35岁”。“35岁现象”未必是“危”,也可能是“机”,更不应将其视为一道“坎”。职场人应视“35岁现象”为驱动自身成长与发展的动力,以及转型图存的机会。

35岁是一道“坎”

员工群体年轻化已成大趋势,据研究,大型互联网企业员工平均年龄为27岁到33岁。35岁还没成为核心员工的职场人在权力与责任重心向年轻群体转移的当下压力倍增。

职场35岁以后要有职业转折规划

职业观念随着95后“Z世代”成为职场主力而更加开放。英国调查公司调查1995年到2001年出生的年轻人的职场观发现,他们预计一生会从事3份到5份职业。这给职场人一个有益的提示,即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强大的适应能力与灵活的就业观念。

很多职场人制定了完美的职业发展规划,甚至一路顺风顺水。专注一个专业与业务领域有利于个人成长与成功不假,但谁能保证职业旅途中不会遇到心仪的第二份职业呢?

在进入职场的5年左右就做第二手准备,而不是等到10年时才做第二手准备。全面评估在企业的职业成功机会,若无机会就赶紧寻机会。

职场35岁以后要进行职业场景转换

“35岁现象”存在意味着35岁以上就失去了发展机会。一些35岁以上离开了原有岗位后的人才反而获得了新机遇,这就是“变中图存”策略。离开互联网大厂的部分员工进入制造企业,从事相关技术工作,实现就业行业场景转换。

在互联网大厂内部蔓延严重的“35岁焦虑”,与年轻程序员相比,年长程序员难有竞争优势。年轻人薪资要求低,精力充沛,更适合互联网行业的加班文化。

要在心理上接受职场场景转换的“空窗期”,接受现实,不要被“等待上岗”所困扰。据调研报告显示,经历过空窗期状态的有近80%的职场人士,61%受访者空窗时间不超过6个月,11.2%受访者空窗时间超过1年。多数职场人实际上能够自主适应“空窗期”,并将其变成“保养期”或“转换期”。

2239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