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象记忆法训练
图像记忆是目前最和乎人类的大脑运作模式的记忆法,它可以让人瞬间记忆上千个电话号码,而且可是持久达一个星期之久而不会忘。图象记忆法训练有哪些的呢?本文是小编整理图象记忆法训练的资料,仅供参考。
图象记忆法训练
形象感知是记忆的根本。它是指以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为内容的记忆。它是以感性材料,包括事物的形状、体积、质地、颜色、声音、气味等等具体形象的识记、保持和重现。
它带有显著的直观性和鲜明性。人的记忆都是从形象记忆开始的,儿童出生6个月左右就会表现出形象记忆,如认知母亲和辨识熟人的面貌,就是形象记忆的表现。所以,形象记忆是由感知到思维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
形象记忆是人脑中最能在深层次起作用的、最积极的、也是最有潜力可挖的一种记忆力。是目前最和乎人类的右脑运作模式的记忆法,它可以让人瞬间记忆上千个电话号码,而且可达一个星期之久而不会忘记。
但是,当人们在利用语言作为思维的材料和物质外壳,不断促进了意义记忆和抽象思维的发展,促进了左脑功能的迅速发展,而这种发展又推动人的思维从低级到高级不断进步、完善,并越来越发挥无比神奇作用的过程中,却犯了一个本不应犯的错误--逐渐忽视了形象记忆和形象思维的重要作用。
于是,人类越来越偏重于使用左脑的功能进行意义记忆和抽象思维了,而右脑的形象记忆和形象思维功能渐渐遭到不应有的冷落。经过漫长的岁月之后,终于发展到今天的“左脑占优势”的社会,左脑这个后起之秀已成为公认的“优势半球”。
其实,我们对右脑形象记忆的潜力还缺乏深刻的认识。那么,形象记忆和意义记忆之间的差别究竟有多大呢?据日本创造工学研究所所长中山正和推算,我们一般人“记忆中的语言信息量和形象信息量的比率为1∶1000”。美国图论学者哈拉里有一句名言,“千言万语不及一张图。”真是“英雄所见略同”。
为了证明形象记忆在我们大脑中的重要位置,我们不妨做一个西维累尔摆动实验(由19世纪澳大利亚化学家西维累尔发明)。
准备一根长25~30厘米的细线,下端栓一枚大纽扣或小螺母,当成一个吊摆。再在一张纸上画一个直径为10厘米的圆;通过圆心在圆内画一个十字。然后按下列步骤开始实验:
第一,平稳地坐在椅子上,两肩放松,胳膊放在桌上,心情平静,呼吸平缓,排除杂念。
第二,用右手食指和拇指轻轻捏住细线,使下面的纽扣垂悬在圆心,高度距纸3~5厘米。
第三,眼睛紧紧盯住纽扣,头脑中浮现纽扣左右摆动的形象,如果一时想像不出纽扣摆动的形象,可以左右移动自己的视线(不要摇头);并暗示自己:“纽扣开始摆动了。”这样在不知不觉中纽扣就真的会摆动起来。这时再进一步暗示自己:“纽扣摆动的越来越大了。”
第四,如果你想像停止纽扣摆动的形象,那纽扣就真的会慢慢停止摆动。
第五,熟练以上方法后,还可以用想像随意让纽扣做前后摆动、对角线摆动或者绕圆周旋转。也可以把纽扣悬在玻璃杯里,通过浮想使其碰杯子内壁,碰几下完全听从你的指挥。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有趣的现象呢?原来这是大脑中的手或手指活动的形象记忆在暗暗地起作用。因为任何人的手或手指都有过前后、左右晃动的经历,这就是晃动的形象,不论自己是否意识到,都已经深深地记忆在脑海中了。同时,这种形象记忆还同当时的身体动作(运动记忆)结合在一起。因此,当你回忆和想像时,身体就会自发地重现当时的表现。
日本能力开发研究所所长保坂荣之介曾介绍,东洋大学教授恩口彰曾带领学生进行过这种实验,看看语言信息和形象信息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他把学生分成两组,每组男女生各半,让其中一组学生只在嘴里念叨“纽扣前后摆”或“纽扣左右晃”,而头脑中不浮现纽扣摆动的形象;让另一组学生默不作声地在头脑中浮现纽扣摆动的形象。实验结果表明,浮现形象的小组纽扣摆动的现象开始的早,并且摆动的幅度比只在嘴里念叨的小组要大4~5倍。
这个实验说明什么问题呢?保坂荣之介认为:“通过形象的浮现,大脑肯定会向我们的身体发出变化的指令信号。实际上,这里面正好隐藏着记忆力、注意力的秘密……增强记忆力、注意力的动力,似乎就隐藏在如何控制形象记忆中。”这个实验实际上揭示了人的记忆力的一个最大的奥秘,即形象记忆是人脑中最能在深层次起作用的、最积极的、也是最有潜力可挖的一种记忆力。
为什么人脑中的形象信息量要远远多于语言信息量?为什么人脑形象记忆力远远大于意义记忆力呢?我们可以从生物进化史的角度来认识这个问题。
科学界普遍认为,地球的历史已有45亿年,而地球上的生物的历史也已有36亿年,为了便于理解,我们把36亿年压缩成一年的长度。按这样的比例压缩,每天相当于历史上的1000万年,每小时相当于42万年,每分钟相当于7000年。照此类推,我们可以看到从原始生物产生到人类语言能力形成的进化,显示为以下顺序:
如果1月1日在地球上产生原始生物,那么最早的真核细胞在9月20日出现;
恐龙到12月1日才出现,并在同一天灭绝;
12月25日出现灵长目动物;
12月30日出现猿类;
12月31日才出现会说话的人类;
12月31日晚上11时,北京猿人才学会用火;
而我们现在看到的原始文化遗迹和文字记录,则都是在最后一分钟形成和发展的。
于是,我们就可以试着分析上面的两个问题了。
在从猿到人的几百万年的进化过程中,古人类最初是没有语言的,那时思维也几乎谈不上,因为语言有思维的物质外壳之称,没有语言,也就不可能有较成熟的思维。因此,那时古人类的大脑左半球还没有语言记忆功能,抽象思维的功能也是十分低下的。
但是,他们右脑的形象记忆功能却十分发达,并始终在积极地工作,在古人类生存的各个环节上都发挥着主要的、重大的作用,可以说,如果当时的古人类没有非凡的、远远超过其它动物的形象思维和形象记忆的能力,那么,古人类也就不可能在严酷的生存竞争中以其明显的智力优势成为优胜者。也许现在个别人表现出超凡的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和记忆能力,甚至某种难以令人置信的特异功能,都与那时古人类右脑功能的高度发达有着某种渊源关系。
后来,手的使用和劳动的产生并日益复杂化,使人的大脑与动物的大脑开始产生了本质的区别,手的发展对脑的发展影响特别巨大。手所进行的复杂的动作必然引起大脑两半球皮层的迅速发展,直立行走不仅扩大了人的眼界,增加了人的感性认识材料,同时也促进了发音器官的发展、完善,这为语言的产生提供了物质的条件。而劳动则是人产生意识的最主要的条件,它使人们彼此间的交际形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语言活动也就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而不断发展起来。
这样一来,语言和抽象思维、意义记忆在人类的长期实践中相互依托,相互促进,共同得到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大脑左半球的机能在人类的实践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这种突出的作用又反过来推动人的思维从低级到高级不断进步,日趋完善。所以,人类就在不知不觉中犯了一个前面所说的本来不应该犯的错误--逐渐忽视了形象记忆和形象思维的重要作用。
搞清上述历史的原因,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现在往往不被重视的右脑竟会有这么多潜在功能,才能理解在我们的记忆中形象信息比语言信息要多出许多倍的根本原因。
您只要知道,“记忆就是一个东西和另一个东西之间的连结”,这就是右脑记忆的简单原理。
如何记忆呢?既然前面说过,头脑是用图像来运作的。而记忆是两个东西的连接,所以,如何记忆呢?以两个图像来连结。
举例一:
在某个电视节目中要叫人记忆下列东西:
风筝、铅笔、汽车、电饭锅、蜡烛、果酱。
对这六样东西,你可以记得几项呢?其实你可以六样都记得而且轻而易举。只要靠着你的想象力。
你要想象,你放着风筝,风筝在天上飞,这是一个什么样的风筝呢?是一个白色的风筝。忽然有一枝铅笔,被丢了上去,把风筝刺了个大洞,于是风筝被掉了下来。而铅笔也掉了下来,砸到了一台汽车,挡风玻璃也全破了。后来,汽车只好放到一个大电饭锅里去 ,当汽车放入电饭锅时,汽车融化了,变软了。后来,你拿着一个蜡烛,敲着电饭锅,当当当的声音,非常的大声,而蜡烛,被涂上了果酱。
现在回想一下。
风筝怎么了? 被铅笔刺了个大洞。
铅笔怎么了? 砸到了汽车
汽车怎么了? 被放到电饭锅煮
电饭锅怎么了?被蜡烛敲出了声音
蜡烛怎么了? 被涂上了果酱。
如果你再回想几次,就把这六项记了起来了。
结论:连结是形象记忆的关键。但能够记得清楚的连结是生动的连结。它要求:
1, 将新信息放在旧信息上;
2, 创造另一个生动的影像将新信息放在长期记忆中;
3, 以荒谬、无意义的方式用动作将两影像联结。
什么是好的连结:
好的连结,在回想时速度快,也不易忘记;
有声音的连结比没有声音好 ;
有颜色的连结比没有颜色的好 ;
有变形的连结比没有变形的好 ;
动态的比静态的好 。
如何记忆的关键是如何将抽象词语转化成具体图像,并进行连结成为形象记忆。
为什么要把抽象词语转变成具体图像并进行连结!它符合右脑的记忆规律。
这里提供三个把抽象词语变成具体图像的方法。
第一个方法:联想法
上面提到利用电影画面的方法来记忆。但是有些时候,要记忆的东西并不能立刻产生图像。以下为例:
如何评估一个人:同情心、生长背景、人生满足感。
以上是认识评估一个人的三个重要焦点,而这三个词是抽象词语,并无法马上产生具体图像。而在这种情形之下,就要运用人的想象力了。
同情心,您可以联想到某一个具有同情心的人,如证严法师。
生长背景,您可以联想到演戏的布景,背景。
人生满足感,您可以联想到一个饱腹的人,很满足的样子。
然后,把“证严法师”、“布景”、“饱腹的人”作电影情节的连结。“证严法师”在布景上飞来飞去,然后布景倒了下来压在饱腹的人身上。
如果你把这个电影画面给记了下来,那么你就把“同情心”、“生长背景”、“人生满足感”这三个词给背下来了。
就这样,可以把不是具体的抽像词语,换成具体的图像加以连结。
但这个例子太简单,我们经常要记忆的是大量的、抽象而无意义的词语。要把抽象词语记忆下来,要转变抽象词语成具体图像就不是那样简单了。需要靠以下方法。
第二个方法:桩子连接法或叫心理档案夹(是大量资料的记忆方法)
包括桩子表和房间法或叫罗马房法和图像字法,是联想法的具体化。详见后面的章节。
将桩子或房间用来当成图像的存放处桩子,原理就是让要记忆的东西来跟已知的东西做连接。原来的东西就叫“桩子”,把新的要记忆的事物与桩子连接,此法用于大量数据和外语的记忆。
第三个方法 脑图或心智绘图
脑图是一种记笔记的方法。可以很容易的把知识做为整体的整合并记为图像便于记忆
什么是图像记忆法
图像记忆是目前最和乎人类的大脑运作模式的记忆法,它可以让人瞬间记忆上千个电话号码,而且可是持久达一个星期之久而不会忘。
而在这里介绍几种著名的图像记忆法。房间法、基本法等等。
房间法(大量资料的记忆法)
又叫『罗马房法』。主要用来当成图像的存放处,原理就是让要记忆的东西来跟已知的东西做连接。此法用于大量数据的记忆,其目的是为了让各图像间能够有所区隔开来,不致混淆。
基本法(Major system)(一种数字的记忆法)
『基本法』是一个用来记忆数字的方法,最常使用于记电话号码。主要用来让数字变成图像,以便记忆。
音数字法(数字的记忆法) 算是一个比较没啥系统的方法,但是即学可即用。
图像记忆法怎么练
学习图像记忆方法,是一个“由慢到快”“熟能生巧”的过程,一定要多练习、多训练、多运用,让自己由“慢速记忆”尽快变成“快速记忆”,你的记忆力才会获得飞速的提升 !
许多人对记忆方法的理解很模糊,不少人会有一个模糊的观念,以为掌握了简单的记忆方法,就等于吃了“记忆仙丹”,无论记什么都会比以前快很多。
记忆方法确实能帮助我们提升记忆力,无论需要记忆什么资料,都有记忆方法能帮助我们大大提升记忆效率。
然而,从记忆方法的掌握,到记忆力的全面提升,到各个领域的实践应用,是有一定距离的、有一定阶段的。
我们所说的图像记忆,是各种记忆方法及其应用的一个总括,包含了记忆力提升和应用的各个方面。
要全面、准确地理解图像记忆,需要了解图像记忆三大体系之间的关系。
图像记忆的三大体系(如下图),分别为“系统方法”、“记忆力训练”、“实践应用”。
第一个体系是图像记忆的系统方法。
图像记忆的系统方法,我们归纳成为四大步骤,包括图像转化、图像联结、图像简化、图像定桩。
这四个步骤,包含了几乎所有的记忆方法,各种各样的记忆方法,都能容纳在这四大步骤之中。通过这四个步骤,我们能更好地把各种记忆方法灵活地运用在各种记忆对象之中。
然而,掌握了方法,并不意味着记忆力就会立刻有很大的提升,也不意味着无论记什么都一定会比以前快很多。
因为记忆力本质上来说是一个技能,是需要训练的。方法是个基础、是个入门,学会了方法、掌握了方法,才有可能去运用方法。而用得好不好、用得熟不熟练,是需要有一个训练和实践的过程的。
就像我们知道了游泳的方法,并不意味着会游泳,也不意味着能游得很好。这是相同的道理。
要提升记忆力,必须要掌握系统的方法,这是个基础,也可以称之为“入门”,是必经的阶段。
掌握了系统的图像记忆方法之后,要想更好地用出来,就有两个方向,一个是通过各种记忆力的训练来帮助自己更快更好地掌握方法的运用技巧;另一个就是非常直接地运用到自己所需要的学习和工作之中。
这就有了两个不同的提升路径,也就进入了我们的另外两个体系。
第二个体系是记忆力训练体系。
我们把各种记忆力训练的方法统称为“记忆体操”。
掌握了方法之后,要想把这些方法用得更快、更好、更熟练,可以通过一些记忆力训练方法(记忆体操)来进行训练。
例如进行数字或扑克牌训练,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例如一个月),让自己做到三分钟之内倒背如流100个数字或一副扑克牌。
也可以去记忆长篇的诗词、甚至整本书。
做这样一些训练,可能跟自己的专业学习、跟自己的日常工作内容无关,只是一种单纯的、纯粹的训练。
日常的学习和工作之中,可能并不需要我们这么快地去记住大量无规律的数字,不需要我们记忆扑克牌,也不需要我们记住《琵琶行》、《道德经》之类的东西。
所以,这样的训练,对很多人来说并不实用。
然而,这种单纯的训练,有一个好处,是能帮助我们更快速地进行想象、更快速地把不相关的图像紧密联结在一起,对记忆方法的灵活运用有很大的好吃。
毕竟记忆方法的运用,需要我们掌握很多想象、联想的技巧,而记忆方法用得好不好、效率高不高,关键就是看我们的这些想象过程是否熟练。
所以我们说,通过记忆体操的训练,能能很好地帮助我们熟练、灵活、快速地把记忆方法应用到实践之中。
第三个体系是记忆方法的实践应用。
大部分人学习记忆方法的目的,不是想要成为记忆大师,而是希望能应用到学习、工作之中,帮助自己提升学习的效率。
要把记忆方法运用到实践之中,我们当然也可以绕开记忆体操的训练,直接就把学到的方法直接应用到自己的专业学习和工作之中。
任何要记忆的资料、内容,都可以从图像记忆四大步骤之中,找到方法来直接去进行记忆。
然而,要想把记忆方法灵活熟练地应用到专业科目、专业知识之中,是有一个比较长的过程的,这需要我们慢慢摸索方法的应用技巧、慢慢提升方法运用的熟练程度。
甚至很有可能,刚开始把记忆方法应用到专业领域之中,会经常碰壁、甚至会比之前的死记硬背还要慢一些。
这就像我们有些人学习五笔输入法,需要经过一个比较长的训练过程,才能很熟练地运用方法,才能把输入速度提高几倍、甚至几十倍。
把图像记忆的方法运用到专业领域,也同样有一个让人痛苦的训练、摸索过程,但是,一旦你经过了这个过程,你就能进入图像记忆方法运用的自由境界,可以很轻松很快速地记住自己所学习的专业知识。
图像记忆这三大体系之间的关系,简单地说就是:
系统的记忆方法是基础,是必须要掌握的;
记忆力训练能帮助我们更熟练地运用记忆方法;
实践应用是我们学习记忆方法的最终目标。
在目前的记忆界,有两种不同的态度,一种是着重记忆力的训练,想要成为记忆大师,想要感受记忆力快速提升的乐趣;另一种是强调记忆方法在实践的应用,认为没有必要去做太多的脱离实践应用的训练。
其实,这两种态度都是相对片面的。
如果只是一味地去训练、训练、再训练,数字、扑克的记忆力非常强了,但却没有去研究记忆方法的实践应用,这是脱离实际的,除了能通过神奇的表演来吸引人、甚至开班授徒之外,对人们的实践需要并没有太多的帮助。
当然,通过展示这种神奇的记忆力,吸引更多的人对记忆方法感兴趣,吸引更多的人来投身记忆方法的研究,这也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所以我们也需要有一些人来专注于记忆力训练、记忆力表演和比赛。
如果仅仅强调记忆方法的研究和实践应用,而排斥记忆力训练,那么,很有可能,对于记忆方法的灵活运用、熟练运用,就会有所欠缺。
因为很多方法,如果你没有通过单纯的训练而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用起来就会有点费劲,特别是遇到一些非常难记忆的专业知识的时候,用着用着可能就会放弃。这就像我们五笔字根没有背熟而去运用五笔输入法,每打一个字想半天都想不出某个字根在哪个键上面,那还不如用拼音更快一些。
所以,我们对图像记忆体系应该抱有这样的态度:
一方面,我们要明确,记忆方法的最终目的是要用到实践之中,我们要多去研究如何更好地、更灵活地把记忆方法运用到实践之中。
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尽可能地多做一些记忆力训练、记忆体操,让我们能更熟练地掌握方法、能更灵活地运用技巧,同时也可以通过一些记忆表演来更好地传播记忆方法,让更多的人因此受益。
这样,我们的图像记忆体系才能越来越完善、越来越实用、越来越被更多的人所接受并使用,记忆技术才能更快得到普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