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脑力开发>记忆力>记忆大师>

世界顶级记忆大师张杰和王茂华谈自身经历

时间: 若木631 分享

  第13届世界记忆锦标赛28岁张杰和26岁王茂华为国争光他俩获称记忆力大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的第13届世界记忆锦标赛比赛场上,首次出现了中国人的身影。

  在别人眼中,张杰是百分之百的记忆神童,然而他以自己的经历断然否定了“天才神话论”。

  “蠢孩子”从小怕背书

  从小学到大学,张杰一直为记忆力不好而苦恼,背书总是让他恐惧、头疼,同一堂课的内容,同桌远比他记得快、记得多,他绝对是个“蠢孩子”。

  让他的记忆产生质变是在2001年初,一个偶然的机会,马来西亚记忆大师叶瑞财博士首次来中国,在海口举办了一场讲演,现场将1774页的“牛津高阶词典”背得滚瓜烂熟,此举让他备受震撼。

  “从中学到大学,我记忆力不好,背书老是很苦恼”

  “中学时我老是怀疑自己记忆力不行,记东西总是比别人慢很多。读高二时,这一点简直成了我心里的阴影。”张杰谈起他的求学时光,坦言他同大多数人一样都有“背书”的苦恼,甚至还更为严重,一度怀疑自己的记忆力是不是出了问题,为何背书老是没有其他同学快。

  在进入大学之后,情况并没有得到多大改观,大量记忆性的基础课、公共课程,仍然让张杰感到“恐惧”,“我内心认定自己记忆力很差”,但他始终不明白,比如中国近代史这门公共课,为什么有的同学课堂上不怎么听,只要在考试前背一背就能够拿高分,而自己即使认真听讲,成绩反而没有人家好。

  2000年7月,张杰放弃自费读研的机会,只身来到海口,供职于平安保险公司。不久,他做起讲师,专职对员工进行培训。

  张杰介绍说,做讲师,要求拥有较大的信息量,也需要较好的记忆力,这是为了让自己能够记住讲课内容的,使教学更有效率,也希望帮助学生听一遍就记住,而不用在课后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复习。“在这种情况下,结合我自己的求学经历,寻求一种有效记忆方法的愿望就越来越强烈。”

  从那个时候开始,张杰开始不断反省,从各种途径去寻找能够改善记忆力的良方。“要知道,我也买了很多关于记忆力、学习方法的书籍来看,”张杰顿了顿,“不过,这类书籍有难度啊,主要是理论性的东西太多,比较枯燥,靠自己‘参悟’太困难。”不过,当他试着把书上所讲的理论运用到课堂上,渐渐的有了一些成效。从此,他对记忆方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接触记忆的质变,来自一次偶然”

  “接触记忆的质变,是在2001年初。一个偶然的机会,马来西亚记忆大师叶瑞财博士首次来中国,在海口开办了一个培训班。我听到这个消息非常高兴,马上决定去参加培训。”张杰提起当时的情形,欣喜之色溢于言表。

  叶瑞财博士在培训班招生前做了一个现场展示,其间倒背如流1774页的“牛津高阶词典”,张杰第一次感觉“震撼”,“当时就相信培训一定会有效果”。张杰说,叶博士的培训班与那些记忆书籍最大的不同就是,他从头到尾全是训练、答疑,很少讲理论。

  虽然“早料到会有很好的效果”,两天时间下来,张杰仍然惊讶于自己的收获之大。培训结束之后,张杰惊喜地发现自己平常授课用到的几十张写满讲义的幻灯片,只需10分钟左右就可以将大概框架和基本内容记住。他开始有意识地把学到的记忆方法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事实证明效果不错。

  张杰尝到了记忆的甜头,自言“信心开始膨胀”,从此每天都有意识地让自己在工作之余练一会儿,每天少则10分钟,多则1个多小时,巩固所学,记忆速度和准确性都不断提高。也就是在这个培训班,张杰认识了后来同去参加世界记忆力锦标赛的女选手王茂华。

  “参赛经历让我决心教会更多人突破记忆障碍”

  “世界记忆力锦标赛已经举办了十几届,中国一直没有人参加过,你可以去试一下。”2003年初,张杰同叶瑞财博士交流时,叶瑞财听说张杰可以在两分钟内记完一副洗匀的扑克牌,欣慰之余建议他“争做中国参加世界记忆力锦标赛的第一人”,并表示愿意为他提供必要的帮助。

  在叶瑞财博士的鼓励和帮助下,张杰竟然辞掉工作,一心准备参赛。而此时的他,在平安保险公司的工作正渐入佳境,月收入达8至9千元,在海口,这样的收入水平已相当可观。

  2003年7月,离开平安之后,张杰刻苦练习了3个月。做世界级的记忆大师,这种常人看起来很困难的事情,对当时的张杰来说,目标并不那么遥远。因为当时的他认为,“一个人某方面的能力原本很差,一旦转变成优势,就会突然变得很有信心”。在张杰的带动下,王茂华也决定参赛。

  2003年10月初,第十三届世界记忆力锦标赛如期举行,来自世界20多个国家,一共48位选手,其中,两名中国选手最不被看好。10月2日,锦标赛举行专门的记者招待会,来自世界各国的记者比选手人数还多,他们围着热门人物追新闻,而张杰和王茂华却安静地坐在选手席里,没有任何人“搭讪”。

  终于,一名马来西亚记者走过来问他们:“Are you Japanese?”(你们是日本人吗?)两人同时回答:“No!We are Chinese!”(不,我们是中国人。)那名记者很惊讶地问:“中国也有大脑方面的运动吗?”这样的问话让张杰和王茂华十分难受。

  在随后的比赛中,张杰、王茂华如常发挥水平,以优秀的竞赛成绩,最终成为新晋的7名“世界记忆大师”中仅有的两名亚洲人,让在场所有人刮目相看,包括在场的所有记者。

  “参赛经历让我决心教会更多人突破记忆障碍。”回国后,张杰决心要让大脑运动在中国普及起来,他坚信“记忆力绝不是天生的”,“中国人也能走在世界脑力开发的尖端”。“

  “2003年12月,我和王茂华等几个志同道合的人决定成立一个机构,将我们的记忆和思维方法传授给更多的人。”张杰和朋友们加入了广东华厦智力工程研究所,成立了100%天才俱乐部。张杰大学时的好友林楚旭,就在这时成了这个机构理想的经理人。

  而现在,张杰和王茂华的事业又一次得到了他的支持,林楚旭毅然放弃了自己开办的广告公司,放弃每年30万元的高收入,投身到这项充满希望的事业中,做起这个机构的经理人,也成为广东华厦智力工程研究所的副所长。

  他们把高校作为推广记忆方法的试验田,开讲座,广泛宣传,再对有兴趣的学生进行进一步培养训练。

  林楚旭粗略估算了一下,从2003年张杰回国至今,100%天才俱乐部共举办了近50场讲座,培训了800多名学生,基本水平都很好。其中有两名学生成绩特别好,张杰和王茂华、林楚旭商量后决定,就算自己掏钱也要送他们去参加世界记忆力锦标赛,“最后因为签证问题没去成,但明年一定会去”。张杰说,他们要通过这种方式让更多人明白,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在短时间内每个人都可以成为100%天才,中国人也应该登上世界脑力运动的舞台。

  学习是一种战争记忆法则是秘密武器

  一提起王茂华的求学经历,她就说:

  

世界顶级记忆大师张杰和王茂华谈自身经历

第13届世界记忆锦标赛28岁张杰和26岁王茂华为国争光他俩获称记忆力大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的第13届世界记忆锦标赛比赛场上,首次出现了中国人的身影。 在别人眼中,张杰是百分之百的记忆神童,然而他以自己的经历断然否定了天才神话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35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