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记忆的常用方法
高效记忆的常用方法
在记忆的时候掌握了科学高效的记忆方法,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记忆效率,做到事半功倍。下面由学习啦小编给你带来关于高效记忆的常用方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效记忆的常用方法一、视觉记忆
研究发现,人类对于图片或场景等视觉信息的记忆能力似乎要强于语言信息(无论语言信息是以听觉方式呈现还是以视觉方式呈现——比如听书或者读书)。从进化的角度看,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原始人类在野外生存时,需要记忆的就是食物所在的场景,可能改天再来寻找——这种记忆能力人类优化了几百万年,而语言出现才不过几千年或上万年。另外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图像会直接作用于右脑的视觉中枢。
所以基于这个原理,我们可以利用视觉来辅助记忆。大致上又可以分为两个方向:
将需要记忆的信息转化为图像
生活中,这个方法最常见的案例是用图表或者曲线来表示信息。例如记忆领域最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我们对这个曲线的印象肯定要比右上角的数据表格更深。
高效记忆的常用方法二、添加助记图像
对于读书来说,“视觉笔记”的方法是一种不错的尝试(下图是“画笔记”这个公众号对于《学会提问》这本书的视觉笔记)。
虽然在单一刺激的情况下,视觉优于其他知觉的记忆效果,但如果能同时调动多种知觉,效果可能会好于单一的知觉。比如,你在看到某事物的时候,同时又能够触摸。
高效记忆的常用方法三:类比/比喻/想象
我们现在所学习的大部分科学知识都是抽象知识和概念。不仅我们每天赖以生存的语言和文字是人类硬生生创造出来的抽象符号系统(从象形文字以后,文字的具象功能就消失了),甚至连最简单的计数系统阿拉伯数字也是抽象的(要不为什么我们学习阿拉伯数字时要掰着指头数数呢?)。而同样基于进化的原因,人类对于此类知识甚至有「理解壁垒」。
所以,对于此类知识,最好的记忆方法是通过类比/比喻/想象,跟已经被良好理解的事物建立联系。
例如,关于DNA的记忆模型就是一对互相缠绕的双螺旋;而对于原子核-电子模型,可以跟太阳系行星模型类比(虽然我们也没法肉眼直接看到太阳系的整个运转情况,但人类在那个时间点已经实际制作出了很多模型)。
而关于想象的例子,最有名的就是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就是因为他想象了如果他坐着光旅行,去看另一束光时,会看到什么样的景象。
高效记忆的常用方法四、理解
其实在认知上,对“理解”(understanding)尚无特别准确的定义(这里不是说的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但可以先粗略的列举几种:
上面提到的“类比/比喻/想象”就是一种理解
高效记忆的常用方法五、明白事物的意义
例如,对一幅图像来说,能明白图像的意义,可以说理解了这幅图像。下面的图,你一看就知道,这是一个老师在课堂上提问,学生举手表示想回答问题。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人类对「意义」的记忆效果要好于对「细节」的记忆。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我们会把「意义」通过「知识网络」的方式进行存储(知识和知识网络 - 知乎专栏),更符合人脑的生理模式。
高效记忆的常用方法六、间隔重复学习
在学习领域,上面提到过的艾宾浩斯曲线尽人皆知。在此不再赘述。
但必须要强调的一点是:这种重复学习必须是以「理解」为前提的,而不是机械的重复记忆,否则根本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
高效记忆的常用方法七、回想与测验
「回想」是用来检查是否有「能力错觉」的一种手段(碎片化知识不可怕,只要你小心「能力错觉」 - 知乎专栏)。记忆,最终的目标是要能提取(俗话说的“想起来了”);如果不能提取的记忆,相当于遗忘。那么,回想也是检验记忆是否能提取的一种手段。
另外一种最常见的检测手段就是大家都闻之色变的「测验」(更恐怖的一种说法是:「考试」)。其实测验的具体方法并不一定是习题或者试卷,之前提到过的(三种经典的阅读和学习方法 - 知乎专栏)「提问-回答」、「教授」都是一种测验的方法。
回想与测验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它们不仅是记忆效果的检测手段,还可以真正增强记忆的效果。这是有神经学基础的:回想和测验时,相关记忆所在的神经元都会被刺激,从而加强它们之间的联结,而神经联结越强,记忆提取就会越容易。
上面提到的间隔重复学习之所以有效果,原因也在于此。
高效记忆的常用方法八、专注
我们在记忆和学习时,大脑的能量和化学物质都是相对有限的。如果精力分散,去注意很多与我们要记忆的内容无关的东西,能量都会被消耗在这些地方,甚至神经元之间的联结加强也发生在这些地方,那么真正要记忆的东西反而记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