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脑力开发 > 记忆力 > 记忆方法 >

实用记忆十七法_总有一款适合你的(2)

时间: admin1 分享

  10、数字特征记忆法

  数字特征记忆法可分为几种:

  (1)谐音法。如圆周率的数值为3.14159,可依谐音背成:“山巅一寺一壶酒”;3.1416,可依谐音背成“山巅一狮一鹿”。再如,3的算术平方根是1.732050,如果把2读成斤两的“两”,0读成“洞”,那么这个数依谐音可读成“一起商量懂不懂”。

  (2)拆拼法。如要记住圆周率的分数表达式 ,似乎比较难。但一琢磨就发现,这里只有自然数最前面的三个数1、3、5,每个重复一次,不就是113355了嘛。拦腰截断,就是113、355了。那么把后面的放到分数线之上不就成了 嘛。

  再如,地理课讲到台湾、澎湖、金门、马祖等岛屿,其面积总共为35981平方公里。要记这个数也容易。前面“359”,可记成’三五九旅”;“81”可记成“八一建军节”;那么,“ 35981”不就是“三五九旅在八一诞生”。

  (3)运算法。这是把需要记忆的数据转化成简单的算式,从而帮助记忆的方法。

  在学习和工作中,经常需要记住一些数据,尤其突出的是历史年代和电话号码。有些数据可以转化成一个算式。例如,爱因斯坦曾问他朋友的电话号码,朋友说:“我的电话号码很不好记,是24361。”爱因斯坦马上回答:“这有什么难记的!两打(24)加19的平方(361)就是了”。

  运算记忆法对枯燥无味的数据进行了形象有趣的加工,使之增加了易于联想的内容,所以,重现时就会起到奇异独特的效果。

  运算记忆的常用方法有:

  ①加法。例如,李时珍于1578年写成闻名世界的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可想为15=7+8。

  ②减法。例如,周平五东迁,东周开始的时间公元前770年,可想为7-7=0。

  ③乘法。例如,1644年清军入关,明朝灭亡,可想为16=4×4。

  ④除法。秦于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可想为2÷2=1。

  ⑤叠加法。如党的一大是1921年,二大是1922年,三大是1923年,按加一递增;1917年的十月革命,1919年的“五四”运动,1921年的****建党,顺序是叠加二;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1921年****一大召开,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1941年国民党制造皖南事变,顺序是叠加10,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1789年法国革命爆发,1889年第二国际成立,顺序是叠加百。

  (4)特征法。如:普希金生于1799年,一琢磨,有特征,它比十九世纪早一年;蒙古族灭金是1234年,特征明显,四个数字连续;玄武门之变626年,淝水之战383,都是前后两数相同的特征。

  11、歌诀记忆法。

  这是把识记材料改编成歌诀的形式来记忆的方法。

  大量实践经验证明;有节奏有韵律的材料,比没有节奏没有韵律的材料要好记得多。

  由于歌诀记忆法要求语言编码韵律化,所以,所识记的材料应具有下面的特点:

  ①语音和谐,节奏鲜明,顿挫有致,琅琅上口,容易引起人们的兴趣和注意。

  ②语言精炼,句式整齐,化繁冗为简短,变凌乱为有序,这样,既便于存储,又利于检索。

  编制歌诀的常用方法有:

  (1)罗列法。如《现代汉语修辞歌》为:

  比喻、借代、比拟,

  夸张、双关、反语,

  设问、反问、反复,

  对照、对偶、排比。

  (2)概括法。如《历史朝代歌》为:

  夏代商代与西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3)简缩法。如《二十四节气歌》为: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4)形象法。如《汉语拼音字母歌》为:

  6是玻(b),反6得(d),

  一门讷(n),二门摸(m),

  拐棍佛(f),伞把特(t),

  小棒赶猪勒勒勒(L)。

  此外,还有特征法、对比法、谐音法等。运用此法,歌诀最好自己编定,语言力求准确精炼,内容必须透彻理解。

  12、提纲记忆法

  提纲,一般是提材料的主要脉络。在提纲中,既要体现出材料的主要内容、精神实质以及相互间的逻辑关系,又要突出自己的语言风格,做到恰到好处的表述。编写提纲,就是对材料分析、综合、概括、理解的过程,这对记忆是有好处的。

  怎样运用提纲记忆呢?①分析,即对识记材料的了解过程。如对一篇文章,先浏览几遍,在了解全篇的基础上,划分段落,这就掌握了文章的整体及脉络,为编写提纲作好了准备。②综合,即对识记材料的概括过程。在对文章划分段落的基础上,写出段落大意,总结出全篇的主题思想,这就抓住了文章的主要环节。之后,再找出它们的要点、难点,即需要着重记忆的地方。③表述,即提纲的成型过程。有些提纲是别人编好的,当然可以借为己用,但最好还是自己编写。用自己的语言把经过分析、综合而印在头脑中的提纲表述出来,这将为记忆奠定牢固的基础。

  13、网络记忆法

  网络记忆法是一种很科学的记忆方法。网络可把各种系统知识编织起来,使其显示出彼此之间的各种关系和联系,反映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内在逻辑,易于获得举一反三、系统科学的知识,对提高记忆水平有极好效果。特别是对那些跨门类的学科知识,使用网络更能清楚地反映它们之间的种种联系。

  网络记忆法具有直观性,概括性和条理性三大特点,使用此方法,能对大脑皮层形成形象刺激,回忆时只要按图索取,就可复观原知。如学习鲁迅先生的小说《药》,难题之一是明线、暗线与各层次之间的关系,为弄清这一问题,可编成如下网络去显示:

  运用网络记忆法,要善于把握识记对象之间的种种关系,通过提取主干,列表绘图、编制系统等手段,就可把知识内容纳入到大脑中原有的知识结构,使其条理化、系统化和形象化。编织网络能提高大脑的组织加工能力和记忆能力,它是高效记忆的极好方法。

  14、表格记忆法

  表格记忆法是把相关的材料整理到一起,进行对比对照,从而把握材料各自的特点与关系的方法。表格的作用就是有利提纲挈领地表列事物或知识。能够更加系统、条理、一目了然地看清事理,帮助识记各种材料。

  学习中,积累的知识多了,记忆“仓库”就难以储存,这就必须把所记的材料或事物进行加工整理,有条不紊地存放起来,以便需用时顺利提取。用列表对照法整理材料,既可大大缩减庞杂的资料体积,又可系统并扩大记忆资料的数量。

  常用表格有一览表、系统表、比较表、统计表等,我们在学习、工作或研究中都可模仿使用,这是大家熟知的。使用表格时,通过查找资料、分类归纳、编制加工、填写内容等步骤,可以促使大脑积极思维,使知识由博反约,逐步形成集约化、条理化和明朗化特征,一旦表格制作成功,所学知识也就自然而然地记住了。

  15、协同记忆法

  人们记忆外部信息,往往需要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共同参与,这样多种感知觉参与的记忆,叫做协同记忆。

  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用三种方法让三组学生记住十张画的内容,对第一组的同学只给他们说画的内容,不让他们看画;第二组同学只让他们看画,不给他们讲画的内容;第三组学生既给他们看画,又给他们讲解。过了一段时间,检查这三组同学对这十张画的记忆情况,结果第一组记得最少,只有百分之六十;第二组稍多,有百分之七十;第三组记得最多,达到百分之八十六。实验说明,学习时调动的感觉器官越多,记忆的效果就越好。协同记忆法的基本原则,就是多种感官联合行动。耳听、眼看、手写、口念,全部动员起来参加学习活动。大脑皮层上建立起视觉、形象、声音、动作的多种暂时联系系统,从而构成立体印象,记忆的效果当然就好。朱熹曾经说过:“余尝谓读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心到,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有不到者乎?”现代科学研究证明,单凭听觉,每分钟只能传达一百多个单词,而视觉传达的速度是听觉传达的二倍,视觉和听觉同时作用,传达的速度则是听觉的十倍。运用协同记忆法,关键是根据记忆的对象的具体情况,创造各种条件,尽可能调动视觉、听觉等感觉器官,共同发挥作用,以便加深记忆。

  16、背诵记忆法

  背诵是一种特殊的记忆方法。它要求人们对客观事物要按照固定次序,不分轻重主次,毫无遗漏地去进行记忆。背诵一般为两种,即机械的背诵和理解的背诵。机械的背诵是在不理解材料意义的情况下,借助字单纯反复去进行记忆的一种方法。这种背诵是以机械记忆为基础的。一般来说,年幼儿童(如小学生)由于机械记忆的能力较发达,所以他们虽然不理解记忆材料的意义,也容易把它背诵出来。理解的背诵是在理解材料意义的情况下,借助于反复复习去进行记忆的一种方法。一般说来,青少年由于记忆的能力较强,所以他们在背诵某种内容时,总要理解其意义,决不呆读死背。

  背诵在记忆活动中具有重大的意义,其主要的有两点:一是可以使我们牢固地精确地掌握某种知识;二是背诵的东西越多,我们的知识就会越丰实,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便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

  怎样背诵呢?这里介绍如下几种背诵方法:

  (1)分层理解背诵法。这是一种最常用的方法。若要记住一篇课文或一段文字,首先要弄懂它的意思,讲了什么,分几层讲的,每层讲了些什么,了解了这些后,反复读几遍,就会加深印象,容易背出。背诵时,把课文先按分出来的段落一一对待,较长的段落也可先按再细分出来的小层次一一对待。首先要理解它的意思,读一两遍以后,逐层逐段地试背,遇到困难再翻开课文熟悉,如此逐层逐段地“扩大战果”,最后达到背诵全文。这种方法既能锻炼分层能力,又能帮助理解课文。

  (2)少读多忆背诵法。心理学实验证明,用于尝试回忆的时间占比例越大,记忆效果越好。另外,心理学的研究还发现,读完材料一、两遍以后及时地进行尝试回忆,比读完三、四遍以后再尝试回忆的效果要好。尝试回忆用于记忆那种相对无意义的、需机械记忆的材料,比记忆有意义材料的效果好。

  (3)文字图景转换法。一段文字在理解的基础上,把抽象的语言文字转换成图象的信息储存在脑子里,弄清楚图的上方是什么,下方是什么,前、后、左、右、远、近各是些什么,整篇是什么。然后闭上眼睛默说,把图景清晰地、牢固地储存在脑子里,背诵时就比较方便了。这种方法,记忆深刻,永久不忘,能培养想象能力。

  (4)重点词连接记忆法。在背诵中往往有这样的情况,一段背得很熟的文章,却在一些词上卡住了。这些词有的是关联词,有的是新词,有的是重点词。这时,只要有谁提示你一下,你就能很快接上去。这说明记住关联词、新词、重点词,就能增强背诵效果。如果你记住重点词、句,把他们连成一条线,想着这条线回忆背诵,就容易背出来。重点词连接背诵法,具体记法是:在阅读第一、两遍时,找出各部分材料之间的逻辑联系,在此基础上确定几个重点句、重点词,以此作为线索加以回忆。然后,再找出重点句、重点词与其他内容的联系。在背诵时,即可借助重点句、重点词,把各部分的片断材料融为一体。

  (5)定时快速熟记法。在朗读、背诵时,给自己限定时间、规定数量。如:一分钟背出一段文章,三分钟内读上两遍。读时逐步加快速度。先稍快,再加快,再特快,并要快而不乱,快而不错,迫使自己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使记忆信息迅速输入大脑,获得强烈印象,达到记忆的目的。

  (6)朗读背诵交替法。在背诵时请别人轻声陪读,以读带背。一个轻声朗读,一个慢慢背诵,彼此交换练习,然后互相监听。或在背时请已会背的同学陪背,以背带背。

  总之,不管采用哪种方法背诵课文,首要的一点是要理解,理解是背诵的基础。只有理解了才容易记住,切忌生记硬背,这样即使记住了,但过不了多久,它就会回生的。

  17、熟记法

  所谓熟记法,就是使材料记得滚瓜烂熟。回忆起来,能够畅通无阻;运用起来,能够得心应手。

  熟记与背诵是有区别的。背诵要求逐字逐句地进行,对于所背诵的材料,没有遗漏,熟记则不然,熟记的东西,不一定能背诵出来;能背诵的东西,也不一定熟记了。例如,我们熟记了某一篇材料的中心思想和各个段落的基本内容,但是要把这篇材料背诵出来,还需作很大的努力。同样,我们能够背诵的某一篇材料,要把它的中心思想和各个段落的基本内容纯熟地讲述出来,也还需再思考一番。

  以学习外语为例,熟记的程度大致是:看了前半句能正确、流利地说出全句;看了汉译文能正确、流利地说出外文;提示前半句就能说出后半句,提出某一典型的语言语法现象,能想出课文中的词句和句子;能不看书按课文的内容回答问题;能按提纲或挂图用外语转述课文的大意,等等。据此,我们就更容易看出熟记与背诵的不同了。

  怎样进行熟记呢?一般说来,熟记分为如下几个步骤进行:

  熟记的第一个步骤是理解学习材料。我们对于一篇材料,不要急于马上去熟记,而要先开动脑筋,加深理解。理解是熟记的基础或必要条件。那么,怎样理解呢?其步骤是:了解大意,逐步分析,抓住要点,贯通全篇。

  熟记的第二步骤是采取反复阅读与尝试背诵相结合的办法去进行记忆。我们对所要熟记的材料,不要企图一口气阅读下去,直至能熟记为止,因为这样往往是事半功倍的。如果阅读几遍之后,尝试背诵一番,然后再去阅读,如此阅读、背诵、再阅读、再背诵,直至熟记为止,这样就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熟记的第三个步骤是及时地经常地进行复习。熟记了的东西,如果一直不复习,就会变得生疏起来,甚至要忘得干干净净。所以,熟记之后,一定还要复习,才能长久记忆。

  实用记忆法集锦

  一、联想记忆法

  联想记忆,是利用识记对象与客观现实的联系、已知与未知的联系、材料内部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来记忆。例如

  1.用联想法记忆数轴及其相关概念

  学习数学有理数知识时,可将数及其概念与数轴这个形联系起来记忆。将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联系起来,把互为相反数、绝对值、有理数大小的比较等直观化。

  首先明确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其中原点相当于温度计的零点,向右为正方向,单位长度可视具体情况而定。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

  2.用联想法记忆历史年代

  淝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通过淝可联想到肥胖,由肥胖想到胖娃娃,而8字的两个圆正好是胖娃娃的头和身体,两个3则是两个耳朵。这样一想就记牢了。

  3.用联想法记忆历史事件

  汉代的农民起义较大规模的有三次:一是公元17年发生的绿林起义;二是公元18年发生的赤眉起义;三是公元184年发生的黄巾起义。前两次发生在西汉,后一次发生在东汉。这三次起义的时间可以用对比法来记,最令人头痛的是起义名称的先后顺序容易搞混。为此,可采用联想记忆法来记忆。这三次起义的名称都有颜色,即绿、红、黄,可与枫叶联系起来记。枫叶春夏时绿,秋天变红,冬天变黄。

  4.用联想法记忆酸性氧化物的溶解性

  酸性氧化物只有SiO2是难溶的,其余的都是可溶的。可联想记作:只有砂子(SiO2)不溶。试想,如果砂子能溶,河里的砂子岂不全化掉了。

  5.用联想法记忆历史事件及年代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可用联想法记作:"前鸭子下蛋后鸭子看,刘邦定都于长安"。这是因为2像鸭子0像蛋。

  6.用联想法记忆魏、蜀、吴三国建国年代

  公元220年,曹丕建魏,定都于洛阳,需记的内容有:"220"、"曹丕"、"建魏"、"洛阳"等项,可用联想加串联法记作:"曹丕喂(魏)洛羊(阳),一天二两(22)饼(0)"。同理可记:"刘备守(蜀)成都,一天二两(22)药(1)";"孙权建吴业(建业),养了三只鸭(222)"。

  因为刘备建蜀时已风烛残年,故一天二两药;而孙权的吴国在长江边上,故与养鸭联系。

  7.用联想法记忆晋灭吴的时间

  公元280年,晋灭吴,从而结束了三国鼎立局面。吴灭了,就等于吴被拆散了,消失了,而吴字可以拆成"二、八、口"三个字,正好与280相合。

  8.用联想法记忆地名

  智利的首都"圣地亚哥"可记作:一个人的智力胜过他的弟弟不如哥哥,即"胜弟亚哥"。

  二、谐音记忆法

  谐音记忆,是通过读音的相近或相同把所记内容与已经掌握的内容联系起来记忆。例如:

  1.用谐音法记忆

  一次绝对值不等式的解集

  |x|>a x>a或x<-a

  |x|

  可用谐音法记作:"大鱼取两边,小鱼取中间"。同时联想到吃大鱼只吃两边的肉,吃小鱼掐头去尾只吃中间。

  2.用谐音法记忆数字

  气体的摩尔体积22.4升/摩,可记作:"二二得四"。得与点谐音。

  3.用谐音法记忆物理公式

  电功的公式W=Uit,可用谐音法记作:"大不了,又挨踢"。

  同样道理,电流强度公式I=Q/t,可记作:"爱神丘比特"。

  4.用谐音法记忆氧化-还原反应相关知识

  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判断可记作:"杨家将",即"氧价降"。意为氧化剂中的元素化合价降低;反之,还原剂中的元素化合价升高。

  5.用谐音法记忆化学现象

  物质溶解于水,通常经过两个过程:一种是溶质分子(或离子)的扩散过程,这种过程为物理过程,需要吸收热量;另一种是溶质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形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的过程,这种过程是化学过程,放出热量。可用谐音记作:"无锡花伞",即"物吸化散"。

  6.用谐音法记忆地理数据

  长江的长度6 300km,可用谐音法记作:"溜山洞洞"。同理,地球的表面积为51亿km2,可记作:"地球穿着有污点的衣服"。

  7.用谐音法记忆历史年代

  (1)李渊618年建立唐朝,可记作:"李渊见糖(建唐)搂一把(618)"。

  (2)清军入关是1644年,可记作:"一溜死尸"。因为清军入关尸横遍野。

  (3)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于1894年,可用谐音记作:"一拔就死"。

  (4)中日《马关条约》1895年签订,可记作:"马关的花生--一扒就捂(霉变)"。

  (5)1898年6月11日至9月21日,历时103天的戊戌变法,可记作:"戊戌变法,要扒酒巴;路遥遥,酒两舀"。要扒酒巴,即1989年;路遥遥,即6月11日;酒两舀,即9月21日。

  8.用谐音法记忆八国联军进北京的时间

  1900年8月14日,八国联军进北京,可记作:八国联军进北京时正赶上光绪皇帝的亲爸爸--慈禧要死,即爸要死(8月14日),喝了两瓶药酒没顶用。两瓶即两"0",药酒即"19",合起来为1900。

  9.用谐音法记忆通讯号码

  电话号码2641329,可用谐音记作:"二流子一天三两酒"。同理,电话号码3145941可记作:这件衣服虽然少点派,但我就是要。少点派即π=3.14变为314。

  BP机号513879,可记作:"五一国际劳动节那天一个三八妇女背支七九*枪"。

  10.用谐音法记忆电流表、电压表联接方式

  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里,为了防止记串,可记作"流串"加以区别,即电流表要串联,相反,电压表要并联。

  实用记忆法之一联想

  有人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就是向刚毕业的大学生发问,问他们一些在中学阶段曾记得滚瓜烂熟的知识,比如石蕊、酚酞这两种化学试剂遇酸、遇碱各变成什么颜色?结果绝大多数受试者不能完整、准确地回答,由此我们引发出一个记忆标准问题。

  衡量记忆的标准主要有三条:一是记忆的敏捷性,二是记忆的持久性,三是记忆的准确性。记忆力主要与人脑机能有关,但方法得当,事半功倍。下面介绍十种行之有效的记忆方法。这些记忆方法,有三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侧重于从记忆的持久性上挖掘潜力。

  目前,研究记忆方法的人很多,但多数是在记忆的敏捷性上下功夫,结果是记得快忘得也快;本书的方法,不但注重记忆的敏捷性,而且注重记忆的持久性即记忆的牢固性,力争一次成型。有些记忆内容采用本方法去记,可能开始感到费点儿劲,但从长远考虑还是非常合算的。第二个特点是紧密结合中学的教学内容。根据内容选择方法,使学生在学习方法的同时,掌握了内容,克服了目前社会上流行的就着方法研究方法的缺陷,避免学生在学习方法的时候接受大量支离破碎的与教学内容无关的知识,浪费时间和精力。第三个特点是具有可操作性。读者用很短的时间就可以掌握这些方法,然后仿照着做,收效显著,因而具有可普及性。下面简要介绍一下这些方法,同学们可以举一反三,推而广之,应用于学习实践。

  三、归纳记忆法

  归纳记忆,是将所记忆内容按不同属性加以归纳,然后分门别类地记住这些内容及其属性。例如:

  1.用归纳法记忆阿佛加德罗定律

  阿佛加德罗定律:"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可归纳为四同:即在同温、同压条件下,同体积的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还可以缩记作:同压、同温、同体、同分。

  2.用归纳法记忆催化剂的性质

  催化剂的性质可归纳为:"一变两不变"。

  "一变"即在化学反应里使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度变化,这种变化可以是变快,也可以是变慢。"两不变"指其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

  3.用归纳法记忆原始社会生产关系

  原始社会生产关系可归纳记作:一公二平。

  "一公"是指生产资料公有制。"二平"是指人们在生产劳动中结成了原始的平等互助关系和平均分配消费品。

  4.用归纳法记忆有关隋朝大运河的历史知识

  关于隋朝大运河的开通时间、流经地域和历史意义等,可归纳为"一二三四五六"的数字来记忆:

  一条南北交通大动脉;

  隋朝第二代皇帝隋炀帝开凿;

  跨越三大城市,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全长分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连接五大河流: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

  流经六省:冀、鲁、豫、皖、苏、浙。

  5.用归纳法记忆中国近代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

  中国近代史(1840~1919)上发生的重大事件,可归纳为"五四三二一"来记忆。即:

  五次重大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四个主要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二十一条》;

  三次革命高潮--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两个阶级产生--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一次失败的变法--戊戌变法。

  6.用归纳法记忆中日《马关条约》的内容

  中日《马关条约》包括四项内容:割辽东半岛、台湾岛、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可归纳记作:"一厂,二亿,三岛,四口"。

  7.用归纳法记忆中国历史之最

  (1)中国境内的最早人类--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2)中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文字的出现,是人类历史进入文明时期的重要标志。我国文字出现很早,还在原始社会母系氏族繁荣时期,陶器上已经有了刻划符号。商朝的"甲骨文"已是相当成熟的文字,我们今天的文字就是从甲骨文发展来的。

  (3)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确切纪年始于公元前841年,即共和元年。

  (4)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公元前21世纪,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利用已得的权势,杀死禹的继承人伯益,继承禹位。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5)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秦始皇为第一个皇帝。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武则天。

  (6)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齐桓公。

  (7)战国时期变法最彻底的是商鞅。

  (8)中国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春秋时代的老子;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春秋时代的孔子;墨家思想的创始人--战国时期的墨子。

  (9)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10)中国保存下来的第一部完整历法--汉武帝时制定的"太初历"。

  (11)中国现存最早的医书--西汉时编定的《黄帝内经》。

  (12)中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

  (13)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西汉司马迁著。

  (14)中国第一部断代史--《汉书》。东汉班固著。

  (15)中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北朝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16)中国现存的第一部脉学专著--西晋太医王叔和著的《脉经》。

  (17)中国(也是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唐朝陆羽著的《茶经》。

  (18)中国最早的一部长篇(章回)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成书于元末明初,作者罗贯中。

  (19)中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明初的《水浒传》。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秦朝的陈胜、吴广起义。

  (20)中国最早的资本主义萌芽--明朝中后期,江浙一带。

  (21)元代来中国最著名的外国人--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

  (22)明朝末对中国影响最大的传教士--意大利的利马窦。

  (23)中俄双方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1689年签订。

  (24)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1842年8月签订。

  (25)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

  8.用归纳法记忆中国古代各行当的"圣人"

  文圣--春秋时代的孔子;

  武圣--三国时代的关羽;

  诗仙--唐代李白;

  诗圣--唐代杜甫;

  书圣--东晋王羲之;

  画圣--唐朝吴道子;

  医圣--东汉末年张仲景;

  药王--唐朝孙思邈;

  茶圣--唐朝陆羽;

  建筑工匠的祖师--战国初期的鲁班。

  9.用归纳法记忆中国历朝开国皇帝

  秦朝--秦始皇嬴政;

  西汉--汉高祖刘邦;

  东汉--光武帝刘秀;

  西晋--晋武帝司马炎;

  东晋--元帝司马睿;

  隋朝--隋文帝杨坚;

  唐朝--唐高祖李渊;

  宋朝--宋太祖赵匡胤;

  辽代--辽太祖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

  金代--金太祖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

  元朝--元世祖忽必烈;

  明朝--明太祖朱元璋;

  清朝--清太宗皇太极。

  10.用归纳法记忆中国历史上的世界之最

  (1)古书上关于夏朝时流星雨和日食的记载是世界天文史上最早的记录。

  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为公元前613年7月。

  (2)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战国时期的《甘石星经》。

  (3)世界上第一次测量子午线长度的人--唐代僧一行。

  (4)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战国时期的"司南",北宋时期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5)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东汉张衡发明的地动仪,造于132年。

  (6)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中国。大约始于西汉初,东汉时期蔡伦又改进了造纸技术。

  (7)印刷术的发明者--北宋的毕升。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北宋前期出现的交子。

  (8)世界上最早的huo药武器--火箭;现存最早的金属火器--西夏铜火炮;南宋时发明管形火器;元朝,大型金属管形火器"火铳(chòng)"在军事上很受重视。

  (9)世界上发现的最大青铜器--商朝后期制造的司母戊大方鼎。

  (10)世界上制造漆器最早的国家--中国,战国时漆器已很精美。

  (11)世界上最早的兵书--《孙子兵法》,春秋晚期齐国杰出军事家孙武所著。

  (12)世界上最早提出圆周率的正确计算方法的人--三国时代的数学家刘徽;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精确地推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的人--南朝的祖冲之。

  (13)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隋朝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

  (14)世界上最大的石刻佛像--四川乐山大佛。

  (15)世界上最早、最完备的建筑学著作--北宋李诚著的《营造法式》。

  (16)商朝文字里关于虫牙的记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牙病记录。

  (17)华佗是东汉末年人。擅长针灸和外科手术,他制成的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

  (18)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定颁布的药典--《唐本草》。

  (19)世界古代最伟大的航海家--明朝的郑和。

  (20)清朝乾隆年间编写的《四库全书》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一部丛书。

  11.用归纳法记忆世界文史之最

  (1)世界最大的金字塔--胡夫金字塔。塔高146.5m,塔基各边长230m,共用230万块巨石,每块石头平均重2.5t。

  (2)公元前6世纪,两河流域的一位国王为其爱妃修建的"空中花园"与埃及金字塔齐名。

  (3)古代埃及人制定了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

  (4)古代西亚两河流域的人们编制了太阴历。

  (5)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是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6)古代印度的两部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绝无仅有的长诗。

  (7)古希腊神话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奇葩。

  (8)《荷马史诗》是欧洲最重要的长篇文学作品。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

  (9)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代表作《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10)喜剧之父--阿里斯托芬。

  (11)18世纪初,德国音乐家巴赫使欧洲音乐脱离宗教的束缚,因此有"音乐之父"之称。

  (12)欧洲音乐史上最伟大的艺术家--贝多芬。

  (13)文艺复兴14世纪始于意大利。诗人但丁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先驱,最著名的著作是《神曲》。彼特拉克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

  (14)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被称为"文艺复兴美术三杰"。达·芬奇的杰作有《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米开朗琪罗的杰作有《创世纪》和《大卫》,拉斐尔的杰作有《圣母像》和《雅典学派》。

  (15)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杰出代表。

  (16)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写成《天体运行论》,提出"太阳中心说"。这是天文学上的一次革命。

  (17)《******宣言》,是国际********运动的第一个战斗纲领。《******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18)19世纪前期,在法、英等国出现了空想社会主义,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

  (19)19世纪,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创立了生物进化论,出版了《物种起源》一书,创立了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生物进化学说。

  (20)19世纪中期,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开创了生物学的一个分支--微生物学。

  (21)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提出了毕达哥拉斯定理,即勾股定理。

  (22)法国学者笛卡尔创立了解析几何学。

  (23)英国科学家牛顿和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各自独立发明了微积分。

  (24)牛顿建立了以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为核心的力学理论体系。

  (25)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原理,开始了机械能和电能大规模转化的时代。

  (26)英国科学家道尔顿创立了近代原子学说。后来,意大利科学家阿佛加德罗又提出了分子的概念,指出了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原子-分子结构学说得以确立。

  (27)19世纪中期,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制定了化学元素周期表。

  (28)1640年开始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世界近代史的开端。18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资本主义殖民国家。

  (29)工业革命最早发生在英国。时间是18世纪60年代。它是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的。机械师瓦特制成了改良的蒸汽机;19世纪初,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美国的富尔敦造成了第一艘汽船;19世纪中后期,美国的爱迪生发明了耐用的电灯泡;德国的西门子创制了第一辆有轨电车;德国人本茨等设计出内燃机,并制成内燃机车;1903年,美国的莱特兄弟制造了飞机。

  (30)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历史上第一个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苏联。

  12.用归纳法记忆地理世界之最

  (1)世界海拔最高的洲--南极洲,平均高度海拔2 350m;海拔最低的洲--欧洲,平均海拔300m;最大的洲--亚洲,面积4 400万km2;最小的洲--大洋洲,900万km2。

  (2)世界最高大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 848m,是地球之巅,"世界屋脊";最长的山脉--南美安第斯山,被称为"南美洲的脊梁",南北纵长9 000km。

  (3)世界陆地表面的最低点--死海,湖面海拔-400m。

  (4)世界上最深的湖泊--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最深处1600m;世界最大的淡水湖--北美的苏必利尔湖;世界最大的内流湖(咸水湖)--里海。

  (5)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南美亚马孙河,长度6 400km,仅次于尼罗河,居世界第二,水流量是尼罗河的50倍以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河--京杭运河。

  (6)世界上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 000m以上。

  (7)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

  (8)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面积约770万km2。

  (9)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1 700万km2;面积最小的国家--梵蒂冈,不到0.5km2。

  (10)世界上占有热带面积最大的国家--巴西。

  (11)世界上惟一的独自占有一个大陆的国家--澳大利亚。

  (12)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哈萨克斯坦。

  (13)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拉丁美洲亚马孙平原上的热带雨林区。

  (14)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印度尼西亚,素有"千岛之国"之称,印尼又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有"火山国"之称。

  (15)世界上出产黄金最多的国家--南非。

  (16)世界上生产白银最多的国家--墨西哥。

  (17)世界上出产铝土最多的国家--几内亚。

  (18)世界上进口石油最多的国家--美国。

  (19)世界上输出工农业产品数量最多、产值最大的国家--美国。

  (20)世界上生产和出口可可最多的国家--科特迪瓦。

  13.用归纳法记忆某些国家的特点

  (1)城市岛国--新加坡;

  (2)群岛之国--印度尼西亚;

  (3)千湖之国--芬兰;

  (4)国中之国--梵蒂冈;

  (5)可可王国--科特迪瓦;

  (6)咖啡王国--巴西;

  (7)香蕉王国--危地马拉;

  (8)天然橡胶和锡的王国--马来西亚;

  (9)枫树之国--加拿大;

  (10)仙人掌国--墨西哥;

  (11)铜矿之国--智利;

  (12)钟表王国--瑞士。

  14.用归纳法记忆碱的通性

  (1)碱溶液能跟酸碱指示剂起反应。例如:

  紫色的石蕊试液遇碱变蓝色;

  无色的酚酞试液遇碱变红色。

  (2)碱能跟多数非金属氧化物起(复分解)反应,生成盐和水。例如:

  Ca(OH)2+CO2=CaCO3↓+H2O

  (3)碱能跟酸起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例如:

  2NaOH+H2SO4=Na2SO4+2H2O

  (4)碱能跟某些盐起(复分解)反应,生成另一种盐和另一种碱。例如:

  FeCl3+3NaOH=Fe(OH)3↓+3NaCl

  四、对比记忆法(有些内容可用图表)

  对比记忆,是将所要记忆的内容通过对比的方法加以记忆。例如:

  1.用对比法记忆数字

  (1)13的平方为169,14的平方为196。

  (2)浓盐酸的密度为1.19g/cm3,火警电话为119,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的时间为公元前119年。

  (3)浓硫酸的密度为1.84g/cm3,邮编查询电话为184,黄巾起义的年代也为184。

  (4)空气的密度是1.293/l,把最后一位的3略去为1.29,在29前再加个4整好是氧气的密度,即1.429g/l。可见氧气比空气略重。

  (5)地球陆地面积为1.49亿km2,地球距太阳的距离为1.49亿km。

  (6)日地平均距离约1.5亿km,而地球表面积为5.1亿km2,相当于整数和小数互换位置。

  (7)日地平均距离1.5亿km,被称为一个天文单位,而太阳与冥王星的距离为60亿km,即40个天文单位。

  (8)黄赤交角23.5°与南北回归线所在的纬度相等,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66.5°,同南北极圈所在的纬度相等。

  (9)二分二至四个节气,是反映地球公转过程中季节的昼夜转换点,这四个节气的日期分别为:春分--3月21日前后,夏至--6月22日,秋分--9月23日,冬至--12月22日前后。从春分算起,月份分别为3、6、9、12,均为3的倍数,而日期分别约为21、22、23、22。

  2.用对比法记忆数学概念

  (1)自然数与整数:

  自然数即正整数(1、2、3、4、5、6、7、8……),其性质是:有最小,无最大,有顺序性,永远可以施行加乘两种运算。

  整数包括正整数、负整数和零,其性质是:无最小,无最大,有顺序性,永远可以施行加减乘三种运算。

  (2)有理数和无理数:

  有理数包括整数、分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

  其性质是:无最小,无最大,有顺序性、稠密性和间断性,永远可以施行加减乘除四种运算(除数不为零)。

  无理数专指无限不循环小数。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

  (3)等式、代数式、方程的区别:

  等式含有等号,代数式不含等号,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4)一元一次不等式与 一元一次方程解法步骤的联系与区别: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步骤完全相同,即: 去分母; 去括号; 移项; 合并同类项; 系数化为1。

  所不同的是,解不等式时,步骤 和 中,如果乘数或除数是负数时,要改变不等号的方向。

  (5)直线、射线、线段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直线、射线、线段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线段、射线是直线的一部分。它们都是由无数的点构成的,在直线上取一点,则直线可分成两条射线;取两点则可分成一条线段和两条射线。把线段两方延长或把射线反向延长就可得到直线。

  区别:直线无端点,长度无限,表示直线的字母无序;射线有一个端点,长度无限,表示射线的字母有序;线段有两个端点,可度量长度,表示线段的字母无序。

  3.用对比法记忆物理概念

  (1)音调、响度和音品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 音调、响度和音品(也称音色)是乐音的三要素。

  区别:音调由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响度由发声体的振幅、离声源距离远近决定;音品由发声体本身性质决定。

  (2)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

  把标准状况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将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是1摄氏度。摄氏温度单位为摄氏度,用符号 来表示。

  宇宙中温度的下限大约为-273 ,这个温度叫绝对零度。以绝对零度为起点的温度,叫热力学温度。热力学温度单位为开尔文,简称开,用符号K表示。

  热力学温度T和摄氏温度t的关系是:T=t+273K。

  (3)熔化和凝固: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做凝固。

  固体熔化时吸热,液体凝固时放热。

  (4)熔点和凝固点:

  晶体的熔化温度叫熔点,晶体的凝固温度叫凝固点。

  对于同一种物质来说,凝固点与熔点相同。

  (5)晶体和非晶体:有固定熔点的固体为晶体,没有固定熔点的固体为非晶体,二者区别在于有无一定的熔点。

  (6)汽化与液化:

  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做汽化,从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

  液体汽化时吸热,气体液化时放热。

  液化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降低温度,另一种是加压。

  (7)蒸发与沸腾:

  蒸发与沸腾是汽化的两种形式。

  在任何温度下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叫蒸发,在一定温度下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叫沸腾。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

  (8)升华与凝华: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

  物质在升华过程中吸热,在凝华过程中放热。

  (9)质量与重力:

  质量是指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重力是指物体所受地球的引力;

  质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重力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矢量;

  质量在哪里大小都不变,重力随位置而变化;

  质量用天平称,重力要用弹簧秤量;

  质量单位一般用千克表示,重力单位一般用牛顿表示。

  (10)压力与压强:

  压力是指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压强是物体单位面积受到的压力。

  4.用对比法记忆化学概念

  (1)分子与原子: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水、氧气;还有些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如汞。

  (2)原子与元素: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3)混合物与纯净物:

  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这些物质相互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混合物里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例如空气。

  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例如氧气。

  (4)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物质变化时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变化时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也叫化学反应。例如:扩散、结晶等属于物理变化,燃烧、风化等属于化学变化。

  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伴随物理变化,发生物理变化时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物质变化时往往两种变化同时发生,这时要看以何种为主,关键区别在于有无新物质生成。

  (5)物理性质与 化学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硬度、密度等,叫做物理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稳定性、酸性、碱性等,叫做化学性质。

  (6)单质与化合物: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

  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化合物。

  (7)原子量与式量:

  以12C原子质量的1/12作为"砝码"去称量其他原子质量,所需要的"砝码"的个数就是被称量原子的原子量。

  化学式中各原子的原子量的总和为式量。

  (8)标准状况与通常状况:

  标准状况为1个标准大气压,0 。

  通常状况为1个标准大气压,20 。

  (9)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

  由阴、阳离子相互作用而构成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如NaCl、NaOH、ZnSO4等。

  由共用电子对形成分子的化合物为共价化合物,如H2O、CO2、HCl等。

  (10)悬浊液、乳浊液、溶液:

  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悬浊液,如泥水。 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如牛奶。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子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如白酒。均一、稳定、透明等性质是溶液不同于悬浊液、乳浊液的特点。溶液有液态、气态、固态之分,通常指液态。

  (1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关键区别是能否继续溶解。

  (12)酸、碱、盐:

  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做酸。HCl、HNO3、H2SO4都属于酸类。

  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碱。NaOH、KOH、Ca(OH)2都属于碱类。

  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Na2CO3、NaCl、MgSO4都属于盐类。

  (13)酸性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

  能跟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做酸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是酸性氧化物。

  能跟酸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做碱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是碱性氧化物。

  (14)氧化与还原:

  原子或离子失电子的过程为氧化;原子或离子得电子的过程为还原。

  有电子得失或电子偏移的化学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

  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得失电子总数相等。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得电子的物质为氧化剂,氧化剂在反应过程中本身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电子的物质为还原剂,还原剂在反应过程中本身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15)风化与潮解:

  风化是结晶水化物在常温下,自然失去一部分或全部结晶水,使晶体变形而被破坏的现象。风化是化学变化过程。例如:Na2CO3·10H2O和Na2SO4·H2O都可失去水变为白色粉末。

  潮解是物质在潮湿的空气中,吸收水而自身溶在其中,形成饱和溶液的现象。潮解多是物理变化过程,也有的是化学变化过程。例如:CaCl2可潮解为溶液,所以CaCl2为常用的干燥剂。

  (16)燃烧、缓慢氧化和自燃:

  燃烧、缓慢氧化和自燃都是化学反应。从反应的条件来看,都是可以被氧化的物质与氧气(也可以是其他物质)接触;不同点是反应的程度不同。

  燃烧须温度达到可燃物燃点时才能发生;缓慢氧化在常温下即可进行;自燃则是常温下发生缓慢氧化反应,且燃点较低的物质在某种情况下由于缓慢氧化反应产生的热量不易散失,使热量积累,温度升高,达到着火点而自发燃烧。

  从现象来看,燃烧是发光、发热的剧烈反应;缓慢氧化有热量产生,但不易觉察到升温的变化;自燃在达到着火点之前与缓慢氧化相类似,达到着火点后与燃烧现象相同。

  (17)摩尔与物质的量:

  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物质的量是指物质所含指定微粒(分子、原子、离子、电子、质子、中子)数目多少的物理量;

  物质的量的单位是摩尔,离开了摩尔这个单位,物质的量就失去了它的特定意义。

  5.用对比记忆法辨别汉字

  汉字中有些字形体相似,读音相近,容易混淆,因此有必要加以归纳,通过对比来辨别和记忆。为了增强记忆效果,可将联想记忆法和口诀记忆法也参入其中。实为对比、归纳、谐音、联想、口诀五法并用。

  (1)巳( sì)满,已(yǐ)半,己(jǐ)张口。其中巳与4同音,已与1谐音,己与几同音,顺序为满半张对应4、1、几。

  (2)用火烧(shāo),用水浇(jiāo),

  用丝绕(rào、rǎo),用手挠(náo);

  靠人是侥(jiǎo)幸,食足才富饶(ráo),

  日出为拂晓(xiǎo),女子更妖娆(ráo)。

  (3)用手拾掇(duō),用丝点缀(zhuì),

  辍(chuò)学开车,啜(chuò)泣撅嘴。

  (4)输赢(yíng)贝当钱,蜾蠃(luǒ)虫相关,

  羸(lěi)弱羊肉补,嬴(yíng)姓母系传。

  (5)乱言遭贬谪(zhé),嘀(dí)咕用口说,

  子女为嫡(dí)系,鸣镝(dí)金属做。

  (6)中念衷(zhōng),口念哀(āi),

  中字倒下念作衰(shuāi)。

  (7)言午许(xǔ),木午杵(chǔ),

  有心人,读作忤(仵)(wǔ)。

  (8)横戌(xū)点戍(shù)不点戊(wù),

  戎(róng)字交叉要记住。

  (9)用心去追悼(dào),手拿容易掉(diào),

  棹(zhào)桨划木船,私名为绰(chuò)号。

  (10)点撇仔细辨(biàn),争辩(biàn)靠语言,

  花瓣(bàn)结黄瓜,青 丝扎小辫(biàn)儿。

  6.用对比法区分动量词和物量词

  一个句子,谓语动词后面如有数量词出现,就把动词换成"有"字。串读后如果符合汉语规范,这个量词就是物量词,作宾语;如果串读后读不通,即为动量词,作补语。例如:"我读了一本书",把"读"字换成"有"字,就变成"我有了一本书",虽然意思变了,但仍然符合汉语规范,所以"本"是物量词。又如:"我读了一遍书",把"读"换成"有",就变成"我有了一遍书",显然不符合汉语规范,因此说"遍"是动量词。

  7.用对比法记忆历史事件及年代

  (1)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公元221年,刘备建蜀。

  (2)张骞出使西域,两次的时间分别为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后者与火警电话号相同,19的2倍又正好是38。

  (3)1616年,努尔哈赤称汗,建金;1661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同理可记:马克思诞生于1818年,鲁迅诞生于1881年。

  8.用对比法记忆"七国之乱"和"八王之乱""七国之乱"与"八王之乱"都是统一国家内部的战乱,二者的区别有以下几点:

  (1)"七国之乱"发生在西汉初汉景帝时期,"八王之乱"发生在西晋初晋惠帝时期。

  (2)"七国之乱"是七王联合对付朝廷,"八王之乱"是八王混战。

  (3)"七国之乱"三个月内被平定,"八王之乱"历时16年。

  9.用对比法记忆宋明农民起义建立的政权名称

  宋朝、明朝农民起义建立的政权有:北宋王小波、李顺起义军在成都建立"大蜀"政权,南宋钟相建立"大楚"政权;明末张献忠建立"大西"政权,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这四个政权有两个共同点:一是都为农民政权;二是都有个"大"字。这样一归纳可记作: "献忠大喜(大西),自成大顺;小波中暑(大蜀),钟相受处"。

  10.用对比法记忆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时间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以后,1860年英法联军闯入北京,大肆抢劫,放火烧毁了皇家园林--圆明园。可以与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1840年对比着记。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的时间1856年,也可以与1840对比着记,记成4-56。

  五、口诀记忆法

  口诀记忆,是把记忆的内容编成口诀、顺口溜等来记忆。例如:

  1.用口诀法记忆实数的绝对值

  "正"本身,"负"相反,"0"为圈。

  2.用口诀法记忆有理数的加减运算规则

  同号相加一边倒;

  异号相加"大"减"小",

  符号跟着"大"的跑。

  3.用口诀法记忆因式分解的常用方法

  首先提取公因式,

  其次考虑用公式,

  十字相乘排第三,

  分组分解排第四,

  几法若都行不通,

  拆项添项试一试。

  4.用口诀法记忆数学中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奇变偶不变,

  符号看象限。

  5.用口诀法记忆负指数幂的运算法则

  底倒指反幂不变:a-p = 1/ap (a≠0,p为正整数)

  6.用口诀法记忆对数的运算法则

  (1)乘除变加减,指数提到前:

  log a M·N=log a M+log a N

  log a M/N =log a M-log a N

  log a Mn=nlog a M

  (2)底真倒变,对数不变;

  底真互换,对数倒变;

  底真同方,对数一样。

  (3)底是正数不为1(在log a N =b中,a>0, a≠1),

  底的对数等于1(log a a=1),

  1的对数等于零(log a 1=0),

  零和负数无对数(在log a N=b中,N>0)。

  7.用口诀法记忆物理左手定则、右手定则和安培定则

  左电动,

  右发电,

  右手螺旋磁力线。

  8.用口诀法记忆托盘天平的使用操作顺序

  先将游码拨到零,

  再调螺旋找平衡;

  左盘物,

  右盘码,

  取放砝码用镊夹;

  先放大,

  后放小,

  最后平衡游码找。

  9.用口诀法记忆酚酞试剂的性质

  小芬太(即酚酞)腼腆,

  怕碱不怕酸,

  遇碱脸就红,

  遇酸色不变。

  10.用口诀法记忆化学元素化合价

  (1)常规价的:

  一价氢氯钾钠银,

  二价氧钙钡镁锌,

  三铝四硅五氮磷。

  (2)变价的:

  铜一二,

  铁二三,

  二(负二)四六硫二四碳,

  二四六七锰全占。

  (3)负价的:

  负一氟氯和溴碘,

  负二氧硫负三氮。

  11.用口诀法记忆酸碱盐溶解性

  碱(专指OH -)溶钾钠钡钙〔Ca(OH)2微溶〕铵,

  全溶硝酸和盐酸(盐酸银盐、亚汞盐不溶);

  硫酸不溶铅和钡(硫酸只有铅、钡盐不溶),

  微溶银钙亚汞盐(硫酸银、钙、亚汞盐微溶)

  12.用口诀法记忆一氧化碳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轻(比空气轻)无色味溶水难(四个物理性质);

  有毒还原又可燃(三个化学性质)。

  13.用口诀法记忆氢气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轻(是最轻的气体)无色味溶水难;

  无毒还原又可燃(甚至可爆炸)。

  (注:还原性和可燃性是氢气的两个化学性质,氢气的物理性质还有熔点、沸点都极低。)

  14.用口诀法记忆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化合多变一(A+B→C),

  分解正相逆(A→B+C),

  复分两交换(AB+CD→CB+AD),

  置换换单质(A+BC→AC+B)。

  15.用口诀法记忆 惰性气体通电发光颜色

  氩紫蓝,氦粉红;

  氖红光,穿雾行;

  小太阳,是氙灯。

  16.用口诀法记忆使用酒精灯的注意事项

  点燃切莫灯对灯,

  熄灭盖帽莫吹风。

  17.用口诀法记忆振荡试管的要领

  三指捏,

  二指弯,

  捏试管近边沿,

  腕动臂莫动,

  切勿画圆圈。

  18.用口诀法记忆汉语拼音知识

  (1)见到a母莫放过,没有a母找o、e,i、u并列标在后,i上标调把点抹。

  (2)i、in、ing前无声母,加个y母来弥补。

  (3)ü见j、q、x,两点定要抹,ü拼n和l,两点省不得。

  (4)轻声音节不标调,er作儿化e不要。

  (5)u前无声u改w(独u除外),ü前无声ü改yu。

  (6)a、o、e作头易混淆,音节间加隔音号(')。

  (7)b、p、m、f四声母,只拼o来不拼e(么除外)。

  19.用口诀法记忆多音字

  有些汉字,形同音异义不同,容易读错,可以口诀法为主,结合归纳法、串联法和联想法来记。

  (1)三中(zhōng)全会,正中(zhòng)民意,

  万民称(chēng)赞,称(chèn)心如意。

  (2)发展畜(xù)牧,六畜(chù)兴旺,

  调(diào)集饲料,精心调(tiáo)养。

  (3)瓜蔓(wàn)蔓(màn)延,蔓(mán)菁戏雨;

  一度(dù)秋风,难度(duó)归期。

  (4)民乐(yuè)队,乐(lè)滔滔,

  穿藏(zàng)袍,藏(cáng)猫猫,

  迎朝(zhāo)阳,朝(cháo)前跑,

  日落(luò)落(là)不下莲花落(lào)。

  (5)肩膀(bǎng)膀(pāng)肿膀(páng)胱烧,

  咳(hāi)声咳(ké)嗽声声高。

  (6)骏马奔(bēn)腾河奔(bēn)流,

  牧民日子有奔(bèn)头。

  (7)单(shàn)大侠,不简单(dān),

  抗击单(chán)于保江山。

  (8)薄(báo)地种薄(bò)荷,实在太刻薄(bó)。

  (9)常年劳累(lèi),疲劳积累(lěi),

  一旦生病,便成累(léi)赘。

  (10)正(zhēng)月里,正(zhèng)热闹,

  重(chóng)阳(节)花鼓重(zhòng)重敲。

  20.用口诀法记忆古文加标点的规律

  曰后冒(冒号),哉后叹(叹号);

  盖、夫大多在句前,于、而一般在中间;

  耶、乎经常表疑问,矣、尔后面加圆圈(句号);

  者、也表停顿,句逗酌情看。

  21.用口诀法记忆中国历史朝代

  盘古三皇五帝更,

  夏商周(西周、东周)秦两汉(西汉、东汉)成,

  蜀魏吴争晋

  (西晋、东晋)南北(南北朝),

  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

  (注:三皇指伏羲、燧人、神农,五帝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22.用口诀法记忆"五代十国"名称

  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可记作:

  梁唐晋汉周,

  前边都有后。

  十国--吴、南唐、吴越、楚、闽、南汉、荆南(又称南平)、前蜀、后蜀、北汉,可记作:

  前后蜀,南北汉,

  南唐、南平曾为伴,

  吴越、吴、闽、楚十国, 割据混战中原乱。

  23.用口诀法记忆南北朝国名

  南朝:宋齐梁陈相交替。

  北朝:北魏分东西(东魏、西魏),北周灭北齐。

  24.用口诀法记忆道家、儒家、法家、墨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孔孟儒,行"仁政";

  道"无为",老庄兴;

  子墨子,讲"非攻";

  韩非子,"法治"行。

  25.用口诀法记忆安史之乱起止年代

  公元755年,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叛乱,公元763年被唐军打败,历时8年。叛乱的起止年 代可用口诀来记:

  安禄山,史思明,

  骑胡虎(755),溜山(763)城。

  26.用口诀法记忆太平天国起义的主要内容

  1857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以拜上帝教统一思想;1853年3月,洪秀全定都南京,改南京为天京。这些内容可用口诀记作:

  洪秀全,拜上帝,

  太平天国大起义;

  秀全要把古扇扇(1853年3月),

  南京定都换了天。

  27.地球的形状口诀

  赤道鼓,两极扁;

  北极长,南极短。

  28.中国省、自治区(直辖市另记)口诀

  辽吉黑,云贵川,

  陕西青藏(陕西、广西、青海、西藏)浙福甘,

  二江二湖二河山,

  安宁古广(安徽、宁夏、内蒙古、广东)新海湾。

  29.与中国接壤的15个国家名称口诀

  月娥姑娘(越南、俄罗斯)很腼腆(缅甸),

  蒙着布单披仨毯(蒙古,不丹,哈萨克、塔吉克、吉尔吉斯斯坦),

  度过稀泥(印度、老挝、锡金、尼泊尔)去朝鲜,

  吧叽吧叽一身汗(巴基斯坦、阿富汗)

  六、串联记忆法

  串联记忆,是将所记忆的几项内容根据其各自的特征和相互联系串起来记忆。例如:

  1.用串联法记忆金属活动顺序表

  金属活动性顺序: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可记作:"加盖那美丽新贴,锡铅重统共一百斤"。重是轻的反意,轻与氢谐音。

  2.用串联法记忆石蕊试剂的性质

  石蕊遇酸变红,遇碱变蓝,在中性环境中为紫色,可记作:"酸红(遇酸变红)石榴(石蕊)捡到篮(遇碱变蓝)子中(中性环境中为紫色)"。

  3.用串联法记忆碱性氧化物的溶水性

  碱性氧化物只有氧化钙、氧化钾、氧化钠、氧化锂、氧化钡五种溶于水,可记作:"李娜盖夹被"。

  4.用串联法记忆词类

  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量词、介词、副词、连词、叹词、助词和拟声词。可用串联记忆法记作:"姐夫诸明亮连声叹:袋鼠行动慢"。除慢字外,每个字代表一类词。

  5.用串联法记忆实验室制氧步骤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七个操作步骤为:检查装置气密性,装药品于试管中并塞塞子,将其固定在铁架台上,点燃酒精灯加热,排水法收集氧气,将导管移出水面,熄灭酒精灯。每一步骤用一个字缩记为:查、装、定、点、收、移、熄,可谐音串记作:"制氧步骤一字记,茶庄定点收利息"。

  6.串记东亚五国名称

  东亚五国:中国、朝鲜、韩国、日本、蒙古,可记作:"终日寒潮猛"。由此还可以联想到东亚是世界上季风最显著的地区之一。

  7.用串联法记忆单句类型

  单句分为陈述句、祈使句、疑问句、感叹句四种,可用串联法记作:"陈怡(疑)岂(祈)敢(感)"。假想陈怡是一个人,他说,陈怡那里敢。

  8.用串联法记忆复句类型

  复句分因果、并列、递进、假设、转折、条件、选择、承接八种类型,可用串联法记作:"因病(并)旋(选)转,呈(承)递假条"。假想一个人因为生病,感到天旋地转,而向老师告假。

  9.用串联法记忆汉字造字法

  汉字造字法有象形、会意、形声、指事、假借、转注六种,可用串联法记作:"向(象形)贾(假借)指(指事)挥(会意)行(形声)注(转注)目礼"。其中目礼是为意思完整而附加的,"注目礼"是一种礼节。

  10.用串联法记忆汉字演变过程

  记忆汉字形体的演变过程,难在后半部分容易记串,即把前后位置记颠倒了。如果采用串联法来记忆,就可避免这种现象发生。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这是汉字形体的演变过程,可以记作:"古今小隶盖草房"。古与骨同音;今与金同音;盖与楷谐音;房与行谐音,而行是多音字,这里利用姊妹音来记。

  11.用串联法记忆文言疑问代词

  常用的文言疑问代词有:谁、奚、焉、胡、安、何、曷、孰、恶(wū),可用串联法记作:"谁吸(奚)烟(焉)?何五(恶)叔(孰)和(曷)胡安"。

  12.用串联法记忆文言人称代词

  文言文中,汝、尔、子、君、乃都表示人称代词"你",可用串联法记作:"汝乃君子尔"。

  13.用串联加谐音记忆法记忆"四书五经"

  《孟子》、《论语》、《大学》、《中庸》统称为"四书",《诗》、《礼》、《春秋》、《易》、《书》统称为"五经"。"四书五经"可用串联记忆法记作:"四叔(书)猛(《孟子》)抡(《论语》)大(《大学》)钟(《中庸》),武警(五经)诗(《诗》)里(《礼》)存(《春秋》)遗(《易》)书(《书》)"。

  14.用串联法记忆"春秋五霸"

  春秋时期,先后起来争霸的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历史上称为"春秋五霸"。时间长了,这"五霸"易忘掉其中的一两个,如果用串联法记,就容易记牢。即:"近闻(晋文)齐桓采松香(宋襄),锯断秦木(秦穆)留楚桩(楚庄)"。

  15.用串联法记忆"战国七雄"

  战国时期,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历史上称为"战国七雄",可用串联加谐音法记作:"七叔含烟找围巾"。

  16.串记东南亚陆上五国及其首都名称

  东南亚11国中,有五个陆上国家,距中国都比较近,其国名和首都名可记作:"绵羊(缅甸仰光)老象(老挝万象)越河(越南河内)--前进(柬埔寨金边)太慢(泰国曼谷)"。

  17.串记西亚五大石油国国名

  在西亚20个国家中,有五大石油国--伊朗、伊拉克、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科威特,可记作:"二姨二伯一个科"。

  18.串记中美洲七国国名

  中美洲七国:洪都拉斯、伯利兹、巴拿马、哥斯达黎加、危地马拉、尼加拉瓜、萨尔瓦多,可记作:"红脖八哥喂你啥?"

  19.串记五岳所在省份、四大佛教圣地和四大石窟名称

  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所在省份分别为山东(鲁)、陕西(陕)、湖南(湘)、山西(晋)、河南(豫),可记作:"绿伞镶金玉"。

  四大佛教圣地--九华山、五台山、普陀山、峨嵋山,可记作:"九五之尊,普照峨嵋"。

  四大石窟--云岗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和莫高窟,可记作:"云龙卖馍"。假想一个叫云龙的人卖馒头。

  20.用串联法记忆《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

  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同英国侵略者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条约的主要内容是开放宁波等五个通商口岸并割地香港,可化简后串联记作:"宁(宁波)上(上海)广州,不(福州)下(厦门)香港"。

  七、化简记忆法

  化简记忆,是将较繁杂的内容化成简单的内容来记。例如:

  1.用化简法记忆多位数字

  身份证号码共有15位数字,记起来很麻烦,如果化简来记就简单了。头两位为省份代号,第三四位为市代号,第五六位为县区代号,第七位至第十二位为出生年月日,最后三位为序号。一般只要记住后三位就基本上把身份证号码记住了。同理,帐号9012010800314-60,可以记作:"90年12月给北京挂电话,号码是800π减60"。

  2.用化简法记忆空气成份比例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氧占21%,氮占78%,惰性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他气体和杂质占0.03%。可化简记作:氮氧之和占99%,只要记住当中一种,可推知另一种。其他气体占1%。再把这1%看成是100%,则其中惰性气体占94%,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各占3%。

  3.用化简法记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为:首先写出正确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分子式,其次是配平,再次是写出反应条件,最后是用箭头标出生成物状态。可化简记作:"分配条件(箭)"。

  4.用化简法记忆数学公式

  数学中(a+b)2和(a-b)2分别为:a2+2ab+b2 和a2-2ab+b2。如果把(a-b)2改写成〔a+(-b)〕2就和(a+b)2一样了。这时只要记作"首平方,尾平方,首尾2倍在中央"即可,因为〔a+(-b)〕2也为a2-2ab+b2。

  5.用化简法和串联法记忆《辛丑条约》的内容

  八国联军进北京以后,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英、法、美、俄、德、日、意、奥等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主要内容有四项: 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可化简为"钱"; 要求清政府严禁人民反帝,可化简为"禁"; 允许外国驻兵于中国铁路沿线,可化简为"兵";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可化简为"馆"。这四项内容可化简串联记作:"前进宾馆出新丑"。

  6.用化简记忆法记忆形体相关联的字

  (1)马(笃、骂)、乌(呜)、鸟、鸣、鸡、鸭、鹅、鸠、鸩、鹏、鸢、鸳、鸯……

  (2)口、日、曰(白、百)、田(亩、苗)、甲(呷)、由、申(坤、伸、抻、呻)、电……

  (3)艮、良、狼、狠……

  (4)甬、俑、蛹、踊、桶、痛、勇……

  (5)乜、也、他、池、地、驰、弛……

  7.用串联法记忆14个沿海开放城市

  我国由北往南沿海开放的14个城市是: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北海、湛江。可串记作:"闻您父亲逛大连(温州、宁波、福建、秦皇岛、广州、大连、连云港),天南海北宴请咱(天津、南通、上海、北海、烟台、青岛、湛江)"。

  8.用串联法记忆五大经济特区

  我国五大经济特区是:珠海市、汕头市、厦门市、深圳市和海南省。可串记作:"猪仙下深海(珠海、汕头、厦门、深圳、海南)"。

  9.用化简法记忆副词和介词的使用规则和识别方法

  副词大都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起修饰动词或形容词的语法作用。介词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短语前,合起来构成介宾短语,对动词或形容词起修饰或补充说明的语法作用。副词和介词都与动词和形容词有关,但紧跟在这两种词后面的词类不同。前者可以化简记作:"副形动";后者可以化简记作:"介代名"。

  九、强化记忆法

  强化记忆,是指通过加大刺激强度和提高大脑细胞的兴奋程度来提高记忆牢度。其中首次感知的程度很重要。19世纪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在他的《论记忆》一书中写道:"保持和复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心理活动第一次出现时注意和兴趣的强度。被烧伤过的儿童就避火,挨过打的狗见了鞭子就逃。"

  一般知识和日常事物,如同过眼烟云,而遇险的场景、受辱的情景和自己用心思考写成的文章却终生难忘。其差别在于后者刺激强度大。俗话说:"经师不如访友,访友不如丢丑。"这句话揭示了刺激强度与记忆牢度之间的关系。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内容对大脑皮层的刺激强度,可在班内分组搞成语顶针对垒赛。比如男生一组,女生一组,男生说"离心离德",女生紧接着说"德高望重",男生再紧接着说"重如泰山"。如此下去,不许重复已经说过的成语,直至有一方被难倒为止。记忆单词和惯用语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一次严肃的考试,你很容易答出的题会很快忘记其内容,而很费劲儿才答出的题或者没有答上来的题,会长时期不忘。这在心理学中叫做"蔡戈尼效应"。根据这一原理,为提高记忆牢度,在学习上可采取自问自答、相互提问、与人辩论、多做习题、模拟考试等方式来强化记忆。

  根据人体"生物钟"规律,选择高效记忆时间来记忆新知识,也可以收到强化记忆的效果。英国有位学者对人脑进行测验后发现:上午8时,大脑具有严谨、周密的思考能力;下午2时思考力最敏捷;晚上8时,是记忆力最强的时刻。

  另有心理学实验证明:当大脑接受不少复杂信息之后再记忆新知识,会影响新知识的记忆,这叫做"前摄抑制";记忆了新知识之后再接触其他知识,容易对已学新知识的记忆产生干扰,这叫做"倒摄抑制"。前摄仰制和倒摄抑制都会影响记忆效果。由此可见,早上起床后和晚上睡觉前记忆新知识,可以强化记忆。

  在一张白纸上画一个没有封闭的圆圈,交给孩子,告诉他这是个圆圈,孩子往往会用笔把没有封闭的口儿给封上。给孩子讲故事说:"唐僧取经骑着一匹白龙驴",他会马上更正说:"不对,是白龙马"。孩子上述心理,为"亲合心理"。这种心理,不仅孩子有,大人也存在。听评书会上瘾,看戏剧希望有一个圆满的结局,都是好奇心和"亲合心理"的反映。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利用好奇心和"亲合心理"来强化记忆。比如:通过先吊学生的胃口、先抛出疑点等方法,来加深学生对重要内容的记忆。

  记忆力可以看成是一种力,是矢量,有方向性。当注意力与记忆力相重合、方向一致时,记忆效果最好,否则效果就会不同程度地减弱。根据这一原理,教师应该注意通过风趣、幽默、形象的语言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培养学生的兴趣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记忆效果。

  十、重复记忆法

  重复记忆,是把所记忆的内容连续重复或间隔一定时间后再重复学习一次,经过多次重复,实现永久记忆。

  人脑所记忆的东西,会被逐渐淡忘。记忆得越肤浅,淡忘得越快;记忆得越深刻,淡忘得越慢。当淡忘所需要的时间达到比余寿还长时,就终生不忘了。

  淡忘与时间有关。一个大学生毕业后十年内不与任何同学来往,他会把许多同学的名字忘掉。一个高中毕业的农民,在五年之内不读书、不看报、不写字,便会提笔忘字。据报载:一个50年代末期从监狱中逃出而隐居深山的男人,30年后人们发现他时,他连最简单的话都不会说了。

  记忆的深浅不仅与刺激的强度有关,也与重复的次数直接相关。在一定条件下,重复的次数越多,记忆就越深刻。每周一歌或电视剧插曲,刚听第一遍时感到陌生,然而一周下来,便基本会唱了。

  重复是记忆之母。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80多岁高龄还能熟练地背诵圆周率小数点后一百位以内的数。有人向他请教记忆诀窍,他的回答是:"说起来也很简单:重复!重复!再重复!"

  刚接受新知识时需要重复,否则印象太浅,不会在脑中产生记忆效果。这就像没有闸的汽车,一直爬到坡顶才能站稳,半坡上熄火就容易溜下来。重复好像发动机,应该把记忆的载重车推上有利于保持信息的"坡顶"再暂告歇息。

  巩固知识也需要重复,复习的本身就是重复。在心理学研究中,有人曾根据复习次数、时间间隔、淡忘速度三者关系画了一条记忆曲线。这条曲线可以说明两个问题:一是重复的次数越多,忘得越慢;二是遗忘的速度并不简单地与时间间隔成正比,而是先快后慢。关于后一点,德国著名记忆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曾用记无意义音节的方法进行过研究。他发现,熟记之后仅过一个小时,就忘记了56%,两天后又忘记了16%,此后遗忘的速度就大幅度放慢,6天后虽然还有遗忘,但仅继续遗忘3%。可见第一次复习应该及时,新学习的内容最好在12小时之内复习一下,抓住记忆还比较清楚、脑子中记忆的信息量还多的时候进行强化。

  第二次复习时间间隔可以稍长,比如两天。再往后,间隔可以更长,比如依次为一周、半月、一月、半年、一年、几年。复习所用的时间也会依次缩短,甚至只要用眼或耳过一遍就行。这样先重后轻、先密后疏地安排复习,效果极佳。

  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学者顾炎武,可以背诵14.7万字的十三经。他记忆容量大,准确度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复习得法。据《先正读书诀》记载:"林亭十三经尽皆背诵。每年用3个月温故,余月用以知新。"林亭即顾炎武。

  许多同学为了应付考试,喜欢搞临阵磨枪,这样突击学习的知识多达不到永久记忆的目的,往往是记得快忘得也快,就像狗熊掰棒子,虽然掰得很多,但最后所剩无几。科学的做法是:对于基础性的、必须内储的知识,尽量早日融会贯通,并适时安排复习;对临时应付性的、没有必要长期内储的知识搞临阵磨枪。

  还有许多同学在学习内容的安排上有一种惰性,知新时便忘记了温故;复习某一门课程时,便把其他课程忘在一边。这种做法也不可取。这是因为,当你专注于复习或学习某一门课程时,其他课程的内容因搁置太久而几乎忘光了,再复习时不免要花费许多时间和精力。如果适时安排复习,则既省时又省力。复习就像打扫覆在记忆上的灰尘一样,灰尘很少时,一吹即掉;灰尘很多时,虽用水洗也难见本色。科学的做法是:各科知识学习齐头并进,复习也齐头并进。在复习时,第一遍先粗线条地记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通过系统归纳,使之网络化,并记忆在头脑里;第二遍做书中的例题,做完后与书上的题相对照,力争"一步不少,一字不落";第三遍做书上的习题,达到一看即懂的程度。此后,再去选做一些参考书上的习题。

  上面介绍的十种记忆方法,主要是与学习相关的记忆方法。在日常生活中,东西的摆放或存放可采用习惯记忆法和逻辑记忆法以及归类记法等。

猜你喜欢:

1.励志对联对仗十七法

2.lol飞机符文出装天赋6.17推荐

3.初中语文阅读知识要点口诀

4.冰灯的读书笔记3篇

5.记忆原理之大脑的记忆黄金时段

6.适合中国人的中文记忆法体系

13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