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记忆广度大概为7个记忆元实验报告
记忆广度指的是按固定顺序逐一地呈现一系列刺激以后刚刚能够立刻正确再现的刺激系列的长度。人的记忆广度大概为7个记忆元有哪些的呢?本文是小编整理人的记忆广度大概为7个记忆元的资料,仅供参考。
人的记忆广度大概为7个记忆元
美国心理学家约翰·米勒曾对短时记忆的广度进行过比较精确的测定:测定正常成年人一次的记忆广度为7±2项内容。多于7项内容则记忆效果不佳。这个 “七”被称为“魔力之七”或“怪数七”。这个“七”即可是7个字符,也可是7个汉字,或7组双音词、7组四字成语,甚至于7句七言诗词。由此可知,短时记忆广度的大小不是取决于被记忆材料的意义,而是取决于被记忆材料的数目!
我们在记忆时可利用这一特点,把需要记忆的内容分配在7组之内,而这7组中的每一组的容量可适当加大。这样每一组相当于一个集成块,加大了集成块的含量,记忆效率应会大大提高。比如百家姓,若是一个一个的记,就得记 100组,若按“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即四个四个为一组记,则只需记25组,25组与100组相比,记忆效率当然会提高了。
再如记忆电话号码02224120416,一个一个记要记11项,若分成022-2412-0416这样3组,则记忆起来就快多了。再如记忆圆周率,若把圆周率小数点后的数依次分成苦干小段,每一小段为7个数字,把每7段即49个数字作为一首七律诗一样背,就会感觉象背诗一样朗朗上口,不会再枯燥无味了。每次一口气背这样一大段,10段就是490位,这已很可观了。古代诗词大多不超过7个字,我们觉得较易背诵,很大程度上是因在“魔力之七”的范围内的缘故。
记忆广度
记忆广度指的是按固定顺序逐一地呈现一系列刺激以后刚刚能够立刻正确再现的刺激系列的长度。其呈现的各刺激之间的时间间隔必须相等。再现的结果必须符合用来呈现的顺序才算正确。记忆广度是测定短时记忆能力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即:短时记忆的容量,为7+-2
记忆广度法
名词解释
记忆广度法乃是研究记忆材料呈现一次后所能记忆最大量的方法。 记忆广度的研究最早是由贾克布斯(Jakobs,1887)创用的,它是根据艾宾浩斯发明的系列回忆法稍加改动形成的。研究者事先准备好一系列若干项目的刺激材料,各项目分别有3到12个左右的数字符号。实验时,主试者口述或用速示器向被试者呈现某个刺激项目,刺激消失即请被试者按照同样的次序说出刺激内容。实验的目的是根据被试者的反应,度量他能正确记忆多少项目。刺激内容可以是数字、符号、单词等等。为了避免误差,研究者一般得准备多套等价的材料,每个刺激只对被试者使用一次。
实验简介
实验一般从一个短的刺激开始,逐步增加长度,直到被试回答发生错误为止。关于记分方法主要有两种:
第一种方法设每种刺激长度为三个项目,每一个完全记住的项目得三分之一分。假如被试者通过6个和6个以下长度的全部刺激,记6分。他还通过一次7个数目的刺激,一次9个数目的刺激,但8个数目的刺激
没有通过,那么总分是6+(2/3)。有人认为这种方法在理论上有问题,于是引出第二种方法。
第二种方法若被试者做对了8个项目的刺激,但没有通过9位数的刺激。我们知道他的"广度"至少为8,但不够9,于是取两数的中点记分。实验可以进行几轮,算出每轮的平均值再平均计算得分。这种方法就像心理物理法计算阈值那样在理论上有依托,因而被认为是一种改良的方法。
对此,奥伯利(Oberly,1928)的一项研究常常被人引用。他的刺激系列的长度以2到14个数字不等,测量被试正确回忆的数目,结果如图9-13所示。图中50%的正确率对应的实际广度量约为8.7。
本段现状
由于记忆广度的实验程序比较简单,因此一经使用就开拓出许多方面的研究,从较早的文献中可以见到一些很有价值的研究。例如,记忆广度因年龄而变化;经过训练能获得较大幅度的提高;超广度呈现刺激材料,会使被试者降低广度。
记忆广度实验报告
摘要
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短时记忆的容量成为记忆广度,是指在单位时间内能够记忆的材料的数量,这个数量是有一定限度的。
本实验将通过对数字与字母的短时记忆实验,测定各个被试的记忆广度,比较个体差异、材料差异、性别差异等影响因素,并了解短时记忆的特点,有助于个人记忆能力的提高。
实验呈现的材料按长度逐步递增,每种长度呈现三次,失败定义为三次全部答错,则实验自动结束。
l 关键词
记忆广度,短时记忆,字母,数字。
l 引言
人的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短时记忆有以下性质:
第一,短时记忆保持的时间很短,约在15秒钟内会遗忘。例如,当你从电话簿中电话号码时,假如电话机在房间的另一边,一旦你查到需要的号码去打电话,要是你不复述只顾走,可能当你走到电话机旁时,查到的电话号码已忘记了。心理学家对人的短时记忆保持时间做过实验。当人被传入一个信息后立即对其进行检查,其回忆是准确无误的。随着保持时间的处长,回忆成绩就急速下降。当延长到15秒钟时,信息的再现率约为10%。但是超过15秒钟以后,再现率便不再下降,一直维持在10%的接近值上。
第二,短时记忆的容量约为7±2个信息组块。心理学家的实验结果表明,人的短时记忆的容量是以一种非常奇妙的形式被固定好了的,即无论哪一种形式的信息几乎都只能保持7个左右的项目即组块。如“5”,“577”,“华东师范大学”这些数字、数字的集合和词都可以作为一个信息组块,甚至一个谚语也可以作为一个组块,如“勤能补拙”。这个发现的意义是,如果把低层次信息组块适当地再编排为数量较少的高层次信息组块,则将使短时记忆的容量大幅度地增加。
短时记忆的容量成为记忆广度(memory span)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按一定顺序逐一呈现一系列刺激之后,被试能够按刺激呈现顺序正确再现刺激系列的内容,一般是呈现后,要求立刻再现,被试所能记住的材料数量是有个限量的。
该方法是测定短时记忆容量的常用方法之一。
记忆广度的研究最早是由贾克布斯 (Jackobs,1887)根据艾宾浩斯发明的系列回忆加以改动后创造的。
关于记忆广度的计分方法有多种:
1.设每种刺激长度呈现3次,每通过一次得1/3分,以3次都能通过的长度数为基数,加上其后面未能完全通过长度的通过比率。
如:6位时3次都通过(作为基数),7位时通过2次,8位通过1次,而9位3次均未通过,则记忆广度为6+2/3+1/3=7。
2.如8位能够通过(只要有一次就可以),而9位时3次未能通过,则记忆广度为8.5。
3.采用奥伯利(Oberly 1982)的直线内样法。即以系列长度为横轴,以被试的正确回忆数目转换成正确百分率为纵轴,在 50%处向曲线作平行线,在交点处再作垂直线,与横轴的交点即为被试记忆广度数。
本实验使用的是第一种计分方法。
记忆广度有个体差异,除此之外,记忆材料的不同(字母与数字),也会对短时记忆广度产生影响。
此次实验将通过对少数被试记忆广度的实验,使用字母和数字作为记忆材料,了解短时记忆的特点,学习计算记忆广度的方法,并比较不同的记忆材料与记忆广度之间的关系。
l 实验方法
1 目的:
通过测定数字和字母两种实验材料的记忆广度,了解短时记忆的特点。
探讨实验材料与记忆广度之间的关系。
比较记忆广度的性别差异。
2 器材和被试:
2.1 仪器:
计算机及PsyTech心理实验系统。
2.2 材料:
字母:随机排列的大写英文字母,长度4~15。
数字:随机排列的0到9的数字,长度4~15。
2.3 被试:
被试甲,女,20岁
被试乙,女,20岁
被试丙,男,20岁
3 方法:
3.1 主程序:
登陆程序,选择“不同学习材料的记忆广度”,设置参数,进入实验。
指导语:这是一个测验记忆能力的实验。下面屏幕将要呈现一组字母或数字,请你注意尽力记住呈现内容和呈现的顺序。在呈现完毕出现 “嘟”声后,请你立即将刚才呈现的内容回忆并用电脑键盘逐一顺序输入,输入完毕按回车键予以确认。当你明白了上述指导语后,可以先点击 “练习”按钮,试做若干次。然后再点击下面的“正式实验”按钮开始实验。
实验分为两部分,参数分别设为字母与数字,材料长度从4-15递增,每组长度呈现三次。
被试答对(一组字母或数字依顺序完全无错)至少一次,长度自动递增。
被试三次都答错(一组中的字母或数字错1或1个以上),实验自动停止。
3.2 实验误差控制:
呈现的字母或数字组合随机
记忆材料长度逐步递增,每种长度显示3次,没有明显的学习效应。
实验时间较短,疲劳差异影响不大,不设定休息时间。
控制环境因素,以防声音、人员进出等对记忆造成的影响。
4 两名被试实验结束,整理数据。
l 结果
各被试记忆广度计算
甲(女) 字母 19/3 (4+2/3+2/3+1/3+2/3)
数字 32/3 (10+2/3)
乙(女) 字母 19/3 (5+1/3+1/3+2/3)
数字 26/3 (8+2/3)
丙(男) 字母 14/3 (4+2/3)
数字 21/3 (7)
统计各被试每组长度答对数
材料长度 | 甲 | 乙 | 丙 | |||
字母 | 数字 | 字母 | 数字 | 字母 | 数字 | |
4 | 3 | 3 | 3 | 3 | 3 | 3 |
5 | 2 | 3 | 3 | 3 | 2 | 3 |
6 | 2 | 3 | 1 | 3 | 0 | 2 |
7 | 1 | 3 | 1 | 3 | 3 | |
8 | 2 | 3 | 2 | 3 | 0 | |
9 | 0 | 2 | 0 | 2 | ||
10 | 3 | 0 | ||||
11 | 1 | |||||
12 | 0 |
l 讨论
各被试间记忆广度差异
个体记忆广度均有所不同,除了实验当时的心态环境差异,一方面与自身的记忆能力有关,一方面可能也于个人记忆方法的差异有关。例如被试甲采用出声朗读,大声读出看到的字母或数字再进行回忆,被试乙则在心里默读看到的材料再进行回忆,这样就比较容易被周遭细小的声音或变动所影响。
记忆材料与记忆广度的差异
三名被试数字的记忆广度均大于字母的记忆广度,并且有明显的差异。猜测原因可能有以下两种:
日常生活中对数字的记忆量比较大,例如电话号码、证件号、门牌号等,而使用字母的情况就很少了,在记忆数字时比较容易找到记忆方法与感觉。
数字的发音都为单音节,而英语有些字母发音为多音节(如F、S、W、X等),同样长度的英语读完所需要记住的发音比数字多,因此可以记住的字母长度就变短了。
记忆广度的性别差异
本实验中的男生被试数字与字母的记忆广度均小于女生,可能是女生在文字记忆方面更占优势,或是更有耐心去记忆,男生比较急躁,往往记住后面的又忘记前面的,加上心态等因素造成差异。
但本实验也不排除是个体差异的可能,一名男生的数据不足以反应全局。
短时记忆
短时记忆持续的时间不长,例如本实验,再输入字母或数字反馈完之后,就会忘记。一般认为,短时记忆是神经系统的某种活动。当活动一结束,短时记忆也就结束了。这种活动如果不断进行,就可以引起神经系统某些结构上的变化,而这种变化正是长时记忆的物质基础。
一般通过一次朗读,短时记忆可以记住7±2个单位,从本实验被试的结果来看,若将英语的多音节发音分开计算,或是将数字简单组合分离记忆,记忆广度还是符合5-9个单位范围的。
从记忆的分块可知,适当将记忆材料分类分组,有助于记忆。
实验思考
实验过程中,当某一组长度3次都记忆错误,则实验停止,此步骤可能会带来不够准确的结果。
从实验附表中可看出,记忆正确次数并非有规律,某一长度没有3次全对但后面的实验可能达到全对(如甲数字长度10,丙数字长度7);或是某一长度答对1次,但后面的长度答对的更多。
由此可以猜测,在某一长度全部答错后的某一长度存在可以答对的可能,记忆的对错存在很多不可估量的因素的影响,因此立即停止实验,可能造成计算的记忆广度偏短。
同理,答对的长度中,包含猜测的可能性,直接相加会造成计算的记忆广度偏长。
以上两种误差对考察团体的记忆广度可以抵消,但对个人记忆广度的测量会造成较大影响,对同一被试进行不同时间的多次实验能减少此误差的影响,但也许也会增加学习效应。相比而言奥伯利的直线内样法可以更好的解决此问题。
l 参考书目
实验心理学 郭秀艳 人民教育出版社
心理学实验指导手册 杨治良、王新法 内部资料
实验心理学 杨治良 浙江教育出版社
l 附录
附表
各被试 对数字及字母记忆 数据
材料长度 | 甲(女) | 乙(女) | 丙(男) | |||
字母 | 数字 | 字母 | 数字 | 字母 | 数字 | |
4 | 4 | 4 | 4 | 4 | 4 | 4 |
5 | 4 5 5 | 5 | 5 | 5 | 5 4 5 | 5 |
6 | 3 6 6 | 6 | 4 5 6 | 6 | 4 2 5 | 2 6 6 |
7 | 3 5 7 | 7 | 6 6 7 | 7 | 7 | |
8 | 8 8 3 | 8 | 8 8 2 | 8 | 7 5 6 | |
9 | 2 1 5 | 0 9 9 | 3 3 6 | 9 9 8 | ||
10 | 10 | 2 9 8 | ||||
11 | 10 10 11 | |||||
12 | 6 11 10 |
猜你喜欢:
1.人的大脑记忆原理
2.人的大脑如何记忆
6.人的大脑记忆原理
人的记忆广度大概为7个记忆元实验报告
上一篇:拥有出色记忆的两大前提
下一篇:记忆的奥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