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业如何防范风险
保险业如何防范风险
保险是现代经济本身重要的行业和风险管理的基本手段,是社会文明水平、经济发达程度、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标志。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对完善现代金融体系、带动扩大社会就业、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创新社会治理方式等有重要意义。小编今天说现在保险业存在哪些风险需要防范呢。
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核心
两个方面:一是深化保险行业自身的改革,二是服务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并在近期提出的“新常态”经济形势下,发挥保险兼具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和劳动密集特性,做市场发展新生力军。“从我国保险复业起,每次市场化改革推进,都促成了保险业一轮重大发展。这次也要结合新一轮市场化改革进程,找准保险业新增长点。争取用20年时间,实现保费收入世界排名第2位”。
据本报记者初步统计,“新国十条”32项内容中各类政策措施近70种,其中全新提出的政策内容超过30种,项俊波认为以往多次提及却难以落地的政策也有实质突破,最明显的三个为明确“2015年内启动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险试点”,“形成财政支持下的多层次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和“鼓励政府通过多种方式购买保险服务”。
到2020年要实现保险深度(保费收入/国内生产总值)5%,保险密度(保费收入/总人口)3500元/人。这意味着“包括今年在内的未来7年,年均保费收入增速要达到16-17%,预计2020年全国保费收入会达到5.1万亿,而那时候的人口约增加到14.5亿。”项俊波说。
今年1-7月全国保费收入已实现1.28万亿,同比增长近20%。前7个月保险资金运用收益2300余亿元,较大程度达到安全性、流动性与收益性平衡。而2013年全年保险业实现投资收益约3658亿元,收益率5.04%,已是近4年来的最好水平。
“新常态”下的保险创新
如何找准保险业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结合点,项俊波认为主要在紧随市场化改革走势、政府职能转变趋势以及社会治理创新等方面。
参与社会治理,商业保险尝试已见初效,如大病保险、农险等。项认为保险业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键在于加大保险创新力度。针对目前市场上“触网”五花八门甚至被叫停的“创新”险种,监管层更鼓励参与社会治理的创新。
项用美国、法国等国家政府购买恐怖主义保险加强社会治理和维护公共安全的案例举例。6月底,信达发布有关恐怖主义保险的最新报告,称2014年有62%的信达客户投保了恐怖主义保险,而目前,美国恐怖主义风险保险法令的存在,对于市场能否以投保人负担得起的价格供应恐怖主义保险起到了关键作用。
“总体看,我国保险业创新意识和能力还不强,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需要,国际上保险业甚至开始探索一些比较激进的创新模式。”项说。
他引用瑞再最新报告,称保险公司一般是保守的创新者,即对残品进行增量式的改进。但是技术变化要求保险公司采取更为激进的创新,而推进其则需要保险业进行文化变革。
国际上一些领先保险公司已经投资“创新实验室”,即直接在消费者中测试大量小型项目,而只有受到客户青睐的项目才可存活。多家公司包括法国安盛和美国汽车保险公司等,都设有专门创新实验室,培养以客户为中心的设计理念,这些实验室超越了传统产品设计的范畴,寻求将创新文化制度化,该文化容许多次试错。
超6000亿满期给付和退保
项认为,外部支持环境已具备,接下来就该保险业“苦修内功”,“要做的事还有很多”。现阶段确实存在5大风险需要紧急防范。同时仍处于发展初期的我国保险业,170余家保险公司中,仍有近1/3的公司尚未实现盈利。
项指的5大风险包括:偿付能力风险、公司治理风险、资金运用风险、高现金价值风险、满期给付和退保风险。“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我国保险业并未像银行、证券那样完整经历过经济探底和周期,需要严守系统性风险”。
如果剔除滥用投资性房地产估值虚增利润部分,个别公司存在偿付能力不足隐患。近期正德人寿的案例更说明偿付能力压力根本原因之一是公司治理不完善。
项俊波直言保险公司现存治理风险并表态正在加大检查和惩治力度。包括保险资产安全的风险,即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或内部人采取侵占挪用、违规关联交易等方式,非法转移保险资产,或者将保险公司作为满足其其他业务链条资金的融资工具,“这样的公司还不是一家”;公司治理僵局风险,股东之间,股东与管理层之间,因控制权争夺或其他分歧,出现股东大会无法正常召开,董事会无法正常换届,偿付能力不能得到及时解决等严重现象。
此外部分公司管控薄弱,公司领导个人独断,董事会无法有效行使职能、审计合规和风险管理职责不到位;还有高管人员利用非法手段,虚增利润,抬高股价、欺骗公众投资者,而自己则从中获取巨额利益等舞弊风险。
大金融混战格局给保险资金运用带来更多风险隐患:信托、企业债已实现实质性违约事件、打破刚性兑付;更重要的是地方融资平台风险,目前保险机构备案和注册的基础设施投资计划中,涉及地方融资平台的有3535亿,占总规模的52.6%,大部分有担保措施风险基本可控,但个别区域个别行业的个别产品,仍然值得高度关注。
网销崛起推高万能险等短期理财型保险业务、高现价产品规模快速增长,也迫使保险公司在负债端与银行理财、基金等金融业态比拼高收益和流动性。因此更多保险资金投向不动产、基础设施等高收益低流动性的资产上。“个别激进的公司不动产投资占比已经超过20%”。但“高现价业务负债实际期限为1-3年,甚至几个月,但匹配资产期限大多5年以上,资产负债缺口较大”。
资金成本也是个问题,“网销那些产品承诺收益有高到7.2%的,加上其他成本起码要10%以上才能不亏,很多机构说已经转移到房地产市场12%能收回来,很危险。”项说。
与上述风险隐患更急迫的是,2014年已迎来行业满期给付和退保高峰。项俊波首次披露今年数据:上半年人身保险业满期给付的金额1018亿,同比增长超过20%,退保支出为2421亿,同比增长50%,两者现金共计流出3439亿,约占同期新单保费收入的58%。预计2014年全年满期给付金额1800亿,退保金额将超过4400亿。
公司渠道产品集中,满期给付主要集中在三家公司,占比全行业81%,退保集中在6家公司占70%,渠道集中银邮,银邮渠道占满期给付金额87%,占退保金额的71%,产品集中在分红险,占满期给付的89%,退保金额的66%。
仍需细则持续支持
当日下午的行业交流中,各保险机构提出对“新国十条”的执行策略和相关建议,包括下半年继续深化改革需要细则支持,实现保险业“弯道超车”。
以资管为例,新国十条给出更多创新和发展空间,在保证安全性、收益性的前提下,提高效率,稳固推进保险公司设立基金管理公司的试点,探索投资发起证券化,积极培育另类投资市场,拓展境外投资范围。并明确提出设立不动产、基础设施,养老等专业资管机构,允许专业资产管理公司设立夹层基金、不动产基金,将引导保险资管向专业化发展,与银行等走差异化道路。
平安资管一位内部人士在交流时发言称,要建设有核心竞争力的保险资管公司,仍需要监管更多细则政策支持,例如要引导资管公司由账户管理向产品管理转型;鼓励资管公司管理体制和激励机制的创新,比如资管股东结构可以多元化,可引入各种类别战略股东,允许员工持有股份等。另外鼓励和允许资管公司拓宽客户来源,如机构客户可包括社保基金,年金、银行等资金,另外允许个人客户销售产品。
而从资管公司本身角度来,需要积极开发投资驱动型产品,为保险负债端的扩张和发展做出贡献,“过去产品都是负债端驱动的,如果投资发挥作用,我们要开发投资驱动型产品。”该位人士说。他认为正在筹备的资管协会,未来还可以为资管产品搭建等登记转让的平台,提供流动性,从而从本质上提高投资价值。